APP下载

陕西榆林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模式

2016-03-28齐慧王振平宁夏大学农学院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银川750021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6年3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

齐慧,王振平*(宁夏大学农学院/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银川 750021)



陕西榆林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模式

齐慧,王振平*
(宁夏大学农学院/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银川750021)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陕西榆林市土壤气候条件和栽培现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陕西榆林地区葡萄酒生产模式、酿酒葡萄基地生产管理方式、酿酒葡萄品种选择、苗木定植、整形方式,为榆林酿酒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陕西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模式

榆林市地处鄂尔多斯沙地南缘与陕北黄土高原北端衔接处,地处陕西省最北部,在北纬36°57′~39°34′之间,土壤主要为黄土、栗钙土、黑垆土及风沙土,土层深厚,海拔约在1000~1500 m,年平均气温为8~11 ℃,1月份平均气温在-11~-9 ℃,7月份平均气温为22~24 ℃,年最低温度为-26~-28 ℃,绝对最低温度为-32.7 ℃,年平均日照时数2593.5~2914.4 h,为陕西省日照时间最长地区,10 ℃以上的活动积温为2867.4~3306.7 ℃,无霜期150~170 d,初霜期9月下旬至10月之间,最早9月初,晚霜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最晚5月下旬,降雨量350~450 mm左右,一般60%的降雨量集中在7~9月[1]。单从气象资料来看,榆林地区可基本满足酿酒葡萄正常生长。但由于极限低温较低,必须采取抗寒栽培技术,否则,难以安全越冬,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榆林现有葡萄面积4.5万亩,主要分布在神木、榆阳、横山、靖边、绥德、米脂等县区,主栽有红提、巨峰系、龙眼、维多利亚、户太8号、无核白、摩尔多瓦等鲜食葡萄品种。据调查,榆林市部分企业曾引种赤霞珠、美乐等酿酒葡萄品种,但因采用自根苗定植和栽培方式方法不得当,导致幼苗因冬季冻害而死亡,目前基本没有传统酿酒葡萄品种栽培。

根据《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计划在榆林发展酿酒葡萄7万亩,引进培育葡萄酒厂5个(产能6万吨)、发展葡萄酒庄36个,在榆阳区建设一个葡萄与葡萄酒风情小镇,供市民休憩品鉴,推广葡萄酒文化。目前,榆林市已建成葡萄酒酒庄7座,生产规模较小,因缺乏科学的酿酒葡萄栽培技术支持,无酿酒葡萄原料生产,一些酿酒企业只能从宁夏购买葡萄原料或原酒进行生产,也有一些企业采用抗逆性较强的酿酒鲜食兼用品种摩尔多瓦进行酿酒,也有一些酒庄利用残次鲜食葡萄进行葡萄酒酿造,所酿葡萄酒品质较差,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作为新兴葡萄酒产区,陕西榆林地区发展酿酒葡萄产业,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科学种植,避免葡萄冬季冻害。以生产优质酿酒葡萄原料为基础,生产优质葡萄酒为目标的发展思路,准确定位,才能在我国葡萄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真正实现为农民增收,为企业增效的发展目标。为此,结合我们多年在宁夏工作经验和榆林市气候条件,提出以下建议:

1 坚定不移地走“小酒庄,大产业”的葡萄酒生产模式

葡萄酒生产模式不外乎大规模酒厂酒生产和小规模酒庄酒生产两种模式。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一直对葡萄酒生产企业进行管控,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葡萄酒生产企业才能得到立项,才能得到政府支持和银行贷款,导致我国葡萄酒行业一直被大规模的工厂酒所主导。所以,形成了农民种葡萄、酒厂收葡萄酿酒销售的二元结构,出现了农民只注重产量,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酿酒葡萄产量来获得高的回报。只能为企业提供劣质酿酒葡萄原料,而企业只能通过压价收购,降低原料收购成本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形成恶性循环,致使我国工厂化葡萄酒质量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不被国际葡萄酒行业所认可。

近十几年来,随着国际葡萄酒的大量涌入,人们对酒庄酒也有了新的认识,加之我国政府不断调整产业政策,葡萄酒生产准入门槛大大降低,酒庄酒特殊的生产模式吸引了众多企业家投资葡萄酒产业,特别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和山东烟台等优质产区,出现了大量葡萄酒庄企业,成为引导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近年来,我国酒庄酒在国际葡萄酒比赛中屡屡获奖,充分证明了我国也可以生产世界一流的葡萄酒。

所以,结合榆林市立地条件,不适合发展大规模工厂酒生产,葡萄酒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寻找适宜土壤地块和小气候,以发展酒庄酒为主,实现“小酒庄,大产业”的产业发展定位。

2 酿酒葡萄基地生产管理模式

酒庄酒生产要求有归属于酒庄并且能够百分之百完全控制的葡萄园,是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贮存及灌装过程均在酒庄内进行的一种可有效控制葡萄原料及葡萄酒质量的生产模式。

所以,根据榆林市立地条件,总结宁夏贺兰山东麓近年来酒庄葡萄种植成功经验,陕西榆林地区酒庄酿酒葡萄园管理可以采用公司统一定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由农民长期承包种植,按照公司统一技术完成各项种植工序,按工序工作量核定工资,最终按照葡萄质量和产量给予奖罚,鼓励生产优质酿酒葡萄原料[2]。当然,也可采取酒庄统一管理的模式进行生产,但这一方式只适宜小酒庄,对于面积大于500亩的酒庄,则会出现葡萄管理压力较大的问题。

3 选择适宜的酿酒葡萄品种

李华等[3]采用无霜期作为一级指标,生长季干燥度(4~9月)作为二级指标,埋土防寒线作为三级指标,成熟季干燥度(7~9月)作为四级指标,研究提出榆林、米脂、子州为一般产区,冬季气候寒冷,选用适宜的砧木品种,适宜栽培早中熟酿酒葡萄品种,如米勒、白比诺、灰比诺、琼瑶浆、霞多丽、雷司令、索维浓等。同时,研究提出神木、府谷、清涧、绥德为优良产区,无霜期为180~200 d,满足酿酒葡萄生长需要,生长季和成熟季降水量都非常适合酿酒葡萄生长需要,适合选择一些早、中熟酿酒葡萄品种,如琼瑶浆、霞多丽、雷司令、索维浓等。

科学合理地选择葡萄园址是决定榆林地区区葡萄园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近年来研究成果和宁夏及西北地区酿酒葡萄生产实际,以及当前葡萄酒市场发展趋势,认为榆林地区发展葡萄产业宜选择美乐、西拉、黑比诺、霞多丽、雷司令等中晚熟品种,发挥榆林地区气候冷凉的优势,酿造具有榆林气候条件的葡萄酒;而赤霞珠、马瑟兰、歌海娜等晚熟品种不宜发展,这些品种在这一产区易遭受早晚霜危害,很难成熟,难以发挥这些优良品种的潜在品质和特性。在抗性砧木方面宜选用1103p、3309、420A、110R等品种,由于抗寒砧木贝达不适宜盐碱地种植,在榆林地区也不宜大面积发展[4]。

4 选种抗寒性较强的脱毒嫁接苗

由于榆林地区冬季较为寒冷,个别年份极限低温低于-30 ℃,采用传统的自根苗定植,葡萄根系难以保证不受冬季冻害威胁,这也是榆林所试种的赤霞珠、美乐葡萄自根苗受冻死亡的原因所在。同时,考虑苗木带毒对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抗寒性较强的脱毒嫁接苗是榆林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5 采用深沟定植,提高苗木的抗逆性

冬季寒冷和夏季干旱是榆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采用沟栽定植不仅可以提高酿酒葡萄的抗寒性,而且通过沟栽可以收集雨水,提高降雨利用率。同时,沟栽也可以实现节水灌溉,有利于葡萄根系向深层次土壤生长,有利于提高酿酒葡萄的抗寒性、抗旱性及原料品质的提升。但在葡萄嫁接苗沟栽过程中,定植时嫁接口一定要高出沟底15 cm左右,每年出土必须彻底,防止接口埋入土中导致接穗生根,致使砧木长期不能得到地上养分供应死亡,失去砧木的作用,如遇冬季低温冻害,接穗所生表层根系很容易受冻死亡,则会出现全园受冻死亡的状况,这也是一些专家不了解嫁接苗的特性而反对发展嫁接苗的原因所在。

另外,考虑埋土防寒和机械操作,酿酒葡萄定植应选择0.8~1.2 m×3.0~3.2 m的株行距标准定植。

6 采用“厂字形”整形,提高酿酒葡萄品质

受传统埋土防寒栽培影响,我国主要埋土防寒区葡萄多采用多主蔓扇形和独龙蔓单篱架,成为我国独特的整形方式,具有一定优点,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①主蔓易旺长过密,副梢生长旺,易于造成叶幕密闭,影响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及内堂叶片光合;②夏季叶幕管理复杂,费工费时,难以采取机械化夏剪;③葡萄结果位置不一致,葡萄从第一道丝开始结果到主蔓顶部,同一植株上、中、下果穗所处小气候不同,葡萄成熟度及品质差异大,是影响我国酿酒葡萄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④易于出现枝蔓脱节,出现“鸡爪状”结果母枝,结果部位上移,多年后必须进行回缩更新复壮;⑤冬季修剪复杂,不易掌握,给规范化整形修剪带来不便,也不可能采取机械化冬季初剪;⑥结果部位不一致,老叶摘除、葡萄采收不可能实现机械化作业。所以,提出厂字形整形方式,以提高酿酒葡萄品质[4]。

7 酿酒葡萄厂字形整形技术

葡萄倾斜式单龙蔓(厂形)结果部位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产量和质量易于控制,便于埋土防寒,适宜冬季埋土的地区。

(1)架形:宜采用单篱架架形。

(2)树形:宜采用倾斜式单龙蔓(厂形)。葡萄枝蔓基部与地面基本平行,然后倾斜上升至第一道丝(50~90 cm),枝蔓沿第一道丝水平绑缚到第一道丝,一年生枝垂直绑缚到第二道、第三道丝上。

(3)叶幕:为篱壁形。

(4)架柱:高度宜230 cm,其中地下60 cm,地上170 cm。

(5)架形结构:宜采用3道镀锌钢丝,第一道钢丝距地面60~120 cm,第二道钢丝距第一道钢丝40 cm,第三道钢丝距第二道钢丝40 cm。

(6)栽植密度:宜采用株距80~120 cm,行距300~320 cm。

(7)行向:宜采用南北方向,也可因地块东西行向。

(8)基本骨架:宜采取主蔓基部几乎与地面平行,以较小的夹角(小于20°)逐渐上扬到第一道钢丝,沿同一个方向形成一条多年生的臂,长度视株距而定。单臂上每20 cm培养1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上留1~2个结果母枝。

(9)整形修剪:栽植当年,苗木萌芽后选留一个生长健壮的新梢(为了防止意外损伤也可保留2个),让其自由垂直按架面向上生长,当高度超过150 cm或在8月中旬即截顶,促进新梢的成熟,冬季修剪时一年生枝保留150 cm进行剪截。第二年春季萌芽前按同一方向将一年生枝按要求斜拉绑缚于第一道钢丝,选留适量新梢垂直沿架面生长。并且将单臂顶端的一年生枝按中长梢修剪(长度不宜超过下一个植株),其余按一定距离进行短梢或中梢修剪(视品种而定),若为中梢修剪应在临近部位留2~3芽的预备枝。第三年春季萌芽后,选留一定量的新梢(间距10~15 cm,视品种而定)垂直沿架面绑缚;冬季修剪时按预定枝组数量进行修剪,即单臂上形成4~6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上选留2~3个结果母枝进行短梢修剪,若为中梢修剪应在基部留一个2~3芽的预备枝,其余按4~6芽修剪。

参考文献

[1] 王婷. 浅析榆林市葡萄及葡萄酒生产[J]. 陕西农业科学, 2012(4): 137-138.

[2] 李欣, 李玉鼎. 宁夏大型酿酒葡萄基地生产管理模式分析及探讨[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9(5): 53-55.

[3] 李华, 孟军. 陕西省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及气候分区研究[J].科技导报, 2009, 27(6): 78-83.

[4] 王振平. 酿酒葡萄栽培实用技术[M]. 宁夏: 阳光出版社, 2014.

DOI:10.13414/j.cnki.zwpp.2016.03.012

收稿日期:2016-04-02

项目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支助(CARS-30-ZP-8)

作者简介:齐慧(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葡萄栽培及酿造。E-mail: 251664768@qq.com

*通讯作者:王振平(1965-),男,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葡萄栽培与酿造。E-mail: dr.wangzhp@163.com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如何借鉴南方发达地区发展模式探析
美国与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模式比较与分析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赣南生态旅游竞争力及发展模式研究
对江西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