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媒介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变化探究

2016-03-28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期
关键词:阅读方式变化趋势

李 玺



混合媒介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变化探究

李 玺

[摘 要]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文化得以传播、文明得以传承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混合媒介时代带来大众阅读新环境,阅读方式也在多元化媒介的影响下产生了变化。从混合媒介时代的媒介生存现状出发,分析混合媒介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新变化,讨论混合媒介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不良趋向。

[关键词]混合媒介;阅读方式;变化趋势

[作 者] 李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美国学者罗森斯特在《极速》(Warp Speed)一书中认为,我们现在身处一个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数字媒介并存的混合媒介时代(The Age of Mixed Media)。[1]现代生活中的人每天接触着不同的媒介形态,打开手机看新闻,用互联网阅读写作,去书店补充知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并且变得越来越不局限于某种单一的媒介,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以一种混合并存的状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从出现的那一刻起便带给社会深刻的变化,而它与传统媒介的发展趋势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方面,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处于共存和竞争状态;另一方面,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处于整合和创新状态。近年来,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在相互汲取对方所长的基础上迅速做出整合,实现对现有媒介功能的整合,二者相互融合、整合创新,使我们所使用的媒介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一、混合媒介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变化

长时间以来,人类阅读都习惯于用纸质书籍,阅读方式和习惯也有一定的定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进入电子传播时代以来,各种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屏”的世界,阅读载体发生了巨大的革命,这也为人们阅读法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可能。人们不再依赖纸质书籍,电子书、互联网、手机移动端等都能成为阅读器。伴随着多元化的媒介,大众的阅读方式也日趋多元化。

(一)阅读需求个性化

社会学认为,需求有着无限丰富和发展的上升规律:人们在生产时也生产着自己新的需求,并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不断创造新的更高级的满足手段,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需求无限丰富的上升规律,即需求擅变规律[2]。在混合媒介环境下,可供人们进行信息阅读的媒介越来越多,人们对信息的阅读需求呈现出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网络媒介的开放性与互动性获得了大量年轻人的青睐,大家根据自己各自的兴趣在网络中结成不同的圈子,并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亚文化。而传统媒介并没有在这样的冲击下一蹶不振,如出版产业针对读者个性化选择产生了精品图书与特色化书店,而精准化营销本身也就是考虑到了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打造“私人订制”的阅读体验。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根据自己的传播偏向各有作为,并不断朝着个性化经营的方向创新发展。

(二)阅读取向娱乐化

网络媒介带来了海量内容,为了吸引读者眼球,网络内容的包装也越来娱乐化。在网络环境里“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3],人们以两种身份切换在现实和虚拟环境中,一套适合网络阅读的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文学形态也孕育而生,各种不断更新的“网络体”让你一天不上网就已然跟不上时代。网络论坛、门户网站时刻被娱乐话题霸占着,广播、电视、书籍也用娱乐化方式来表达,一些经典国学通过电视包装,用娱乐化形式表现出来,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然而,娱乐化的包装虽然吸引了受众,却在无形中改变了大众的阅读习惯,人们对娱乐化的知识传教趋之若鹜,很少去静下心来细心品读,这种娱乐化阅读实际上是对大众阅读能力的弱化。

(三)阅读场所移动化

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人们坐下来读书、看报、浏览信息的时间越来越少,上班路上、等车时间、电梯里、上厕所时间被人们用来阅读信息、获取知识。于是我们看到大部分人的一天是这样的,早餐时间看报、上班路上浏览新闻、休息时间获取娱乐资讯。报纸、杂志、手机、网络、户外移动传媒等各种形式的媒介恰恰满足了大众对阅读场所移动化的要求。移动化阅读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快节奏生活导致的必然结果。媒体的移动化是为了适应那些移动中的人们的信息需求。手机、阅读器、电脑都可以将人们喜欢的东西存储起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用移动端进行阅读日趋主流,并成为人们的阅读常态。

(四)内容选择视觉化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人类历史口语传播时代步入了以数字媒介为主导的电子传播时代,现代社会不仅是一个读图时代,更是图像化时代。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精美的广告海报、视频集锦,就连传统出版物也开始寻求数字化阅读,将文字内容以更加活泼的图片和动画呈现出来,网络世界也到处是图片视频性信息。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被一种视觉文化包围,视觉文化是与单一文字媒介传播所形成的语言文化相区别的,一种由试听媒介传播所形成的新型的文化形态。[4]视觉化内容因其更加容易被理解接受,传播面更加广泛,使越来越多的大众都能够参与进来,有了极其广泛的读者基础。视觉化阅读已经深深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形式。

二、混合媒介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不良趋向

在混合媒介时代,各式各样的传播媒介带来日益“泛滥”的信息,于是,在这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迅速找到自己有用的信息,便成了现代人关心的重点。抱着这样的目的,人们的阅读越来越“功利化”,阅读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而达成自己在信息上保持量的充足,而质的提高就这样慢慢被忽视了。

(一)追求“速度”的浅阅读带来不求甚解的阅读态度

浅阅读的说法要追溯到我国古代,陶渊明曾把“好读书,不求甚解”作为自己的读书信条,然而古人的浅阅读和我们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快速阅读有着本质区别,最起码古人是在“好读书”这一基础上生发出来的“不求甚解”。当今混合媒介背景下的人们,更多的是在对海量信息的被动阅读上,表现在不掌握大量信息就会变得落伍,每个人都以一种急迫的心态去浏览身边充斥着的大量信息。所谓“信息泛滥、思想稀缺”,大众对信息的阅读越来越快餐化,刚阅读的东西还没有来得及消化,便不断有新的信息补充进来挤掉之前脑海中存留的信息。“信息经过大脑如同抽水马桶一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5]。大众为了保持对信息广泛性的掌握,往往不会在深度上下功夫,用一种浅阅读的方式对待知识。很多人将互联网作为阅读的主要来源,遇到问题就问“度娘”。当我们逐渐抛弃掉自己大脑的思考能力,把信息搜集依托于百度和网络,这样阅读来的知识,必然得不到深层次的理解与保存。

(二)追求“效率”的微阅读带来信息理解的偏差

在混合媒体时代,多元媒介带来了海量信息,人们处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电子阅读器、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介都以强大的内容储存功能成为人们阅读的选择。现代人的时间、精力有限,而对信息的获取需求却一天天增加,这就需要通过更有效率的手段来积累信息。碎片化阅读就这样出现了,它往往表现在用少量篇幅传递大量的信息,这就意味着人们获取的只是相关信息的表面情况,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去详细了解。然而大部分人不愿意再去深入了解,把捡拾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当成自己的阅读习惯。这种追求“效率”的微阅读带来的只会是对阅读内容的片面化理解,难以触其精华,进而造成掌握信息的以偏概全,或者仅仅停留在信息的表面难以获取信息背后真正表达的意义。长此以往,人们便会习惯于这样的快速阅读,失去深入阅读、认真思考的阅读习惯,不能全面思考问题,从而造成对信息的误读和偏差理解。

(三)追求海量内容的阅读快餐化和瞬态化带来信息创新性的缺失

信息通过符号进行传递,大众通过各式各样的符号来阅读、提炼信息。通常来说,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能指是一种直观性的表现形式,所指则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内涵。任何信息都是在符号的包装下集能指与所指于一体的,要充分理解接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更加审慎的态度来进行阅读。但是在当前媒介环境下,人们快餐化的阅读习惯导致信息包装的快餐化。大众更多喜欢通过图片、图像这样更加直观的表现形式进行阅读,很少去思考这些图像背后的意义。长久下来,传播者也只注重将声音和图像这样的所指形式重点地表达,传播符号变得越来越瞬态化和肤浅化,这样的符号承载的内容只能够博得人的眼球,而无法进入阅读者的内心。当传播者只关注于信息传播的短时效益,内容的深刻与创新便会被忽略,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山寨的内容。传播者不在内容的创新上下功夫,作为阅读者的大众不主动追求更加有营养的创造性信息,这样的阅读环境导致了同质内容的增多,信息的创新性逐渐缺失。

(四)追求娱乐带来的阅读浮躁化和文化泡沫

混合媒介的快速发展为大众创造了更加多元的阅读平台,然而各种平台都不约而同地在市场化潮流中选择娱乐化表达。有的图书出版商为了吸引读者,对传统作品进行娱乐化包装,不顾传统文化严肃深刻的文化要求;也有门户网站为了吸引眼球,不惜采用大量暴露性、刺激性图像,或者用“标题党”来赚取点击量。尼尔·波斯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烦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6]。阅读不仅是对信息的获取,更深层次的是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启发,如果只为了满足自己浅薄的窥探欲望,而不是一种对知识的敬畏之心去阅读,这样的阅读文化就是浮躁的,只能是一种文化泡沫。人类历史上留下来的经典文化精髓,都是经历了长期的创作与历史考验,仅仅通过娱乐化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用娱乐的心态去阅读,这恐怕就是对文化的亵渎。诚然在市场化潮流中,娱乐化包装可以更好地传播信息,但是传播者也应该重视文化的深层表达,不能让人类文化知识的真善美成为一种泡沫。

在混合媒介时代,媒介技术的日益翻新带来媒介形态的不断创新,同时改变着被媒介及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包围着的人类的阅读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新的媒介出现时,必然会带来对我们生活某些方面好的改变,但另一方面,海量信息时刻将我们包围,多元媒介所传达的信息不断迎合我们碎片化、娱乐化、快餐化的阅读习惯。这种不良的阅读方式长久来看,会造成对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承的巨大危害。

【参考文献】

[1]张燕菊.当代媒介文化的特征及走向[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1):33-36.

[2]孙继先,郑晓辉.需求社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09.

[4]李娇.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形态延伸对大众阅读方式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3.

[5]梁希妹.泛媒时代的浅阅读现象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2.

[6]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33.

猜你喜欢

阅读方式变化趋势
科技政策演变与科技成果产出的关联研究(1978—2016)
昆明地区降水、气温及极端天气的
浅议语文阅读教学
南京市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分析阅读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关于现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倾向的思考
给孩子插上阅读的翅膀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营销新策略
碎片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