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SWOT分析及路径研究

2016-03-28谢丽娟刘小勇

城市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广州文化

◎ 谢丽娟 刘小勇

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SWOT分析及路径研究

◎ 谢丽娟 刘小勇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由资源竞争转向资本、技术竞争,最终走向文化竞争。广州要迈向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要在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建设下功夫,还要在文化和品牌等软实力建设上下功夫,不仅要“以文化论输赢”,还要“以文化论未来”。借助SWOT分析法,将广州市文化品牌发展战略与自身建设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对这些因素展开综合分析,探讨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可行路径。

SWOT分析 城市文化品牌 路径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特色化,在新型城市化的强力推动下,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竞争,“以文化论输赢”。纵观当今国际大都市,无不拥有鲜明的城市形象和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从时尚之都纽约到创意之都伦敦,从艺术文化之都巴黎到动漫之都东京。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积极发展城市文化品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已成为众多城市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广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对于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具有先天优势。目前广州在文化品牌建设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文化品牌数量偏少、文化创新力不足、文化领军和专业人才匮乏、文化传播力不足等。应充分挖掘和整合广州特色文化资源,培育塑造广州城市文化品牌,探索适合广州城市文化品牌发展的可行路径。

二、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优势分析

(一)经济基础雄厚,消费潜力巨大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经济水平越发达,文化产业发展得越快。改革开放近40年的高速发展,为广州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文化发展提供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2015年广州GDP达1.81万亿元,同比增长8.4%,已连续27年仅次上海、北京居于中国内地城市第三。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已经先于京沪突破2万美元大关,实现了新的跨越。城市常住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35752.50元,同比增长7.1%。农村常住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924.85元,同比增长9.5%。城镇居民生活方式正在走向富裕阶段。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近年来,广州居民在文化消费方面的确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14年,广州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比2013年增长31.8%。文化娱乐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比重达4.8%,比2013年高0.4个百分点。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4647.8元,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13%,同比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1481.01元,占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9.3%,同比增长10.4%。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为广州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区位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完善

广州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地处东太平洋沿岸,毗临港澳,紧邻新兴崛起的东南亚国家,周边有数个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处于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最前沿,在“全球版图”中占据优良的区位条件。此外,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位于区域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给广州开展文化品牌建设带来不可限量的经济潜力和利益。

近年来,广州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不断加强城市规划,加快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逐步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国三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广州已形成海、陆、空立体化和国际化的大交通网络,拥有以广州港、白云国际机场、铁路枢纽和高快速路网为重点的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体系。另外,广州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较为发达,国际信息通信交换枢纽的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广州是国家三大电信枢纽和三大互联网接入枢纽,拥有最大的国际出口宽带容量和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信息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此外,文化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广州现已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新建和改造了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已建成了城市“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文化基础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和交通枢纽建设的逐步完善,为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

广州素有“千年羊城”、“南国明珠”的美誉,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一是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截至2014年末,广州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1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15个,共计537个。拥有南越王墓、光孝寺、南海神庙等多处千年历史建筑,还有镇海楼、莲花塔、陈家祠、余荫山房等百年历史建筑。此外,拥有洪秀全故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黄埔军校旧址、长隆旅游度假区等十多处国家级旅游资源,具有打造国家级旅游品牌的优势。二是拥有浓厚的创新文化。作为近现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革命思想输出地,广州人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意识更加强烈,创新文化更加浓厚。改革开放近40年来,广州作为多项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为国家科技体制、金融体制、市场经济、国内贸易流通等改革探路,先后被批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试点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在许多方面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三是拥有开放包容的岭南文化。广州人的务实、开放、兼容、创新,是对岭南文化最好的诠释。中西文化不断在此碰撞和交流,各种思想和技术兼收并蓄,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岭南文化,同时作为我国海外华侨分布最多最广的大城市,庞大的海外华人网络和粤语文化圈,也为广州文化品牌走出去提供了机会和资源。

(四)资源要素集聚,营商环境良好

作为华南地区教育资源集聚中心,广州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63所,相当于全省高校总数的2/3,并集中了全省97%的国家级重点学科、77%的自然学科与技术开发机构和全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丰富,科研技术实力雄厚,不断在重点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市的发明专利申请达20087件,发明专利授权达6626件,分别增长了37.7%和44.4%。全市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8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以及国外、境外机构获评院士3人。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7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24家。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中高端人才29.46万,其中研究生2.32万,本专科生27.14万人。目前,广州市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这些为广州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品牌的塑造提供了科技支撑和智力资源。

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城市文化品牌的崛起,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如同滋养万物的生态系统,能减少制约城市文化品牌发展的束缚。作为中国大陆发育最成熟的城市之一,广州凭借其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改革开放近40年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广州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先后获批南沙自贸试验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多次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首。此外,广州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多项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商业环境。

三、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劣势分析

(一)文化产业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培育城市文化,成为构建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支撑。作为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与科教文卫中心,广州虽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文化资源以及人才储备,但文化产业转换力不强。当前除了在新闻出版、网游动漫、产业设计、广告等细分领域上占有一席之地外,在影视制作、印刷、艺术展览、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等文化产业的细分领域上都与其整体经济实力不相匹配。从规模上看,2014年广州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4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8%,占全市GDP比重为5.08%,高于2013年的4.67%,但却远远落后于北京(2794.3亿元,占GDP比重为13.1%)、上海(2833亿元,占GDP的12.02%),与深圳(1560亿元,占GDP的9.7%)等城市相比也有不小差距。

此外,广州的文化产业种类多,但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文化产业相关层(传统文化产业)规模较大,文化产业外围层(文化服务业)不足,文化核心层优势不够突出。广州的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虽然处于国内前列,但领先优势不够突出,没有国际知名的文化原创自主品牌,更没有形成像美国好莱坞影视、日本动漫、韩剧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集群。从企业上来看,2013年广州上市文化企业仅10家,缺乏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还没有涌现类似腾讯这样的大企业。大多数文化企业是中小民营企业,资产规模不大、资金、信息、人才、经营渠道等要素相对比较匮乏、知识产权维权能力较弱。不少民营企业家往往习惯于赚“快钱”,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创新动力和创新意识不足,难以培育出优秀文化品牌。

(二)文化创新力不足,缺乏文化领军人才

创新是引领文化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具备原创力和创新力,才有可能为市场推出受欢迎的文化精品、优品和新品,提高文化品牌的影响力。目前广州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创新动力还明显不足,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崇尚竞争的创新文化尚未形成,文化产业整体上创新不足,山寨现象严重,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比如上世纪90年代广州流行音乐乐坛一度是全国流行音乐中心,涌现出了陈小奇、李海鹰、毕晓世等著名词曲作家,并谱写了一批像《涛声依旧》、《弯弯的月亮》、《轻轻地告诉你》、《信天游》、《快乐老家》等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近十年,广州音乐制作每况愈下,以广州为中心,独立、有影响的音乐作品总体偏少,更缺少作为时代或城市符号的标志性作品。

塑造广州文化品牌,不仅需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推出具有岭南风格、中国风骨和世界风尚的精品力作,更需要一批文化高端人才的智力支持。改革开放初期,广州以开放包容的岭南艺术氛围,产生和吸引了大量的文化名人,这些名人和大师在各个艺术领域推进了广州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塑造了一批优秀的文化品牌。现阶段,广州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短缺,特别是在音乐创作、戏剧创作、表演、导演方面的名作家、名演员、名导演缺乏,致使广州出不了震撼全国乃至影响世界的优秀作品。此外,广州市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创意研发和营销环节人才匮乏。目前没有一个相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来组织广州市的文化品牌建设,使广州市的城市文化品牌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三)文化传播能力不足,缺乏前瞻性规划

扩大城市文化知名度,除了关注城市的品牌建设之外,宣传和营销也是将城市推广出去的一条有效途径。现阶段,广州文化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方面都表现乏力,在文化品牌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一是传播渠道单一。未能充分整合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报纸、广播、杂志)、分众传播媒介(电梯广告、户外广告、交通广告等)、组织传播媒介(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研讨会等)、网络传播媒介(网络广告、BBS、博客、微信等)以及人际传播媒介(交谈、聊天、口碑等)等多种媒介与大型节目盛会、会展营销等其他传播手段开展全面的城市文化传播。二是传播的时间、范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比如不能根据公众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认知需求与评价要素进行及时有效、又有针对性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不能开展长期性、系统性的宣传;传播层次仅停留在“点”和“面”上,缺少城市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规划。

当今世界先进文化城市,例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在推进文化建设,打造区域和世界文化中心的实践中,都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它们在谋划城市文化发展的定位上,进行了充分论证和大胆规划,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例如,伦敦作为文化中心,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政府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做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因此,广州急需出台具有前瞻性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有潜力有优势的文化企业加速发展,扶持一批优秀文化精品、经典创作生产。

(四)文化辐射力不足,文化机制有待完善

广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文化品牌,并引领和促进了广州文化方面的发展。但是由于产业版权保护不力、投融资机制问题,以及欠缺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导致广州的文化品牌辐射力不足,还远远称不上区域文化中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产业文化化水平不高。以巴黎为例,其高级成衣、皮革、香水、化妆品、旅游和葡萄酒等相关行业已经文化化,在全球享有较高声誉,相当一部分产品是附加值高的“奢侈品”。截至2015年底,广州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25件,落后于北京(220件)、上海(179件)、深圳(162件)和泉州(142件),尚未培育出极具世界影响力的品牌。二是对外交流、输出能力弱。广州对外文化交流的领域狭窄,没有将文艺创作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纳入对外文化总体建设中去。广州更多地是引进国外的文化产品,相对缺少原创的文化精品,缺乏开展对外交流的足够条件。现阶段广州的文化贸易远远落后于货物贸易,出口的文化产品多为传统文化产品,产品同质化、品牌低端化、产业断裂化严重,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三是文化机制有待完善。广州市文化企业面临用地难、融资难、税负重、资源少、人才缺和技术水平不高等多方面问题,只有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机制体制性障碍,比如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投融资体系、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等,调动一切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机遇分析

目前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随着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交融日益密切,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政府债务危机加深,世界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中国也出现了以产能过剩、经济放缓、结构调整为标志的经济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城市层面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无疑文化产业是最好的一个抓手。在资源和能源日益趋紧的今天,文化产业凭借其低碳环保和高附加值等特性脱颖而出,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焦点,也成为我国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和融合也印证了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从边缘走向中心。因此广州应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顺势而为,结合自身城市特征,大力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通过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实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大战略目标。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随着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以及《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广东省“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参考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等一系列文件及配套政策出台,广州结合自身的实际,陆续出台《广州市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及配套政策,为广州文化发展指明了目标,带来了机遇。

(三)创新驱动发展带来的机遇

当前广州已经确定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战略。虽然GDP总量在全国排第三,但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不高,很多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传统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必须通过创新驱动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具体来说一是科技创新为文化产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阶段广州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可依托产业优势,积极寻找文化产业与新技术的结合点和创新点。例如,“互联网+”凭借其庞大的数据库和超强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既能为文化产业创新提供低成本、多渠道的技术平台,又能深度整合文化资源,促使文化产业实现高层次的集约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二是业态拓展和融合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各要素无缝对接,为“文化+”等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例如文化与旅游、金融、技术、体育、物流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可以为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交流提供平台,催生富有竞争力的新业态和新产品,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和规模化。

(四)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

结构调整既包括地区性结构调整,还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是地区性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特别是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打造粤港澳经济圈、加快广东自贸区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南沙自贸区的建立,广州的总部经济吸引力大增,同时广州的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都将为广州文化发展提供更大的舞台。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现阶段传统产业增长乏力,产能过剩、竞争力不强。与此同时,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产业结构调整已呈倒逼之势。而文化产业具有融合性强、可持续的独特优势,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不仅能优化经济结构,而且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促进了新兴文化业态的涌现。广州要把握机遇,做好文化产业升级、文化产品升级、文化人才队伍升级,文化品牌升级,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五)重大战略建设带来的机遇

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南沙自贸区建设、“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广州提出的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是顺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都为广州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塑造文化品牌和走出国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广州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和文化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新机遇。广州应把握此战略机遇,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和胸怀,在全球化竞争中整合资源,开拓国际化市场。提升“广州制造”的竞争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目前广州传统文化产品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要提升广州文化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应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附加值。自贸试验区和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将为广州文化品牌走出去提供广阔空间。广州文化企业可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文化保税区,充分利用该平台,大力推动广州文化走出去,提升广州的世界影响力。

五、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威胁分析

(一)国际竞争加剧

随着文化的开放性和交融性不断增强,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演变为经济和文化的融合,越来越表现为深层次的文化竞争。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世界发展的未来需要新的文化实践和意识形态表达。主张多元化共存,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融合,越来越获得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认同。当前,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将文化发展列为立国之本,以印度、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也纷纷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文化竞争日趋激烈。

自二战以来,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和科技优势,通过文化输出、文化侵略,不断向全世界传播美国文化价值观,最终实现文化霸权。多数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面对美国文化入侵时采取了各种形式抵制,比如关贸总协定中的“文化例外”主张。近10年来,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日本和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当迅猛,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动漫输出国,韩国也成为影视产品出口大国。中国看似与其他国家同台竞技,但实际上中国的经济刚起步,文化发展的基础不能与发达国家同日而语。此外,中国不仅要抵御美国文化入侵和文化操控,还要抵御其他欧洲国家、甚至部分亚洲国家(日本和韩国)的文化入侵。所以,中国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广州在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逆流而上。

(二)国内竞争激烈

在文化产业高速成长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内城市开始重视本土文化品牌的宣传,保护和开发各类本土文化资源,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从而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不仅像北京、上海等这样的一线城市在积极走城市文化品牌道路,就连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中小城市也在根据自己城市的特点来发展城市文化品牌。

从大珠三角区域来看,广州的城市文化影响力与辐射力与香港、澳门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落后于深圳,直接导致广州在大珠三角地区的文化引领作用难以发挥。近年来,珠三角各大城市纷纷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虽然广州市的经济和区位优势较为明显,但从城市文化特色来看,省内其他一些城市的文化特色更加明显,这对广州市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构成了一定挑战。例如建市时间短、文化资源严重缺乏的深圳有“龙城”、“创业之都”、“设计之都”的美誉。1999年自树立文化立市理念到文化强市再到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深圳的文化建设踏上了一个个新台阶。

六、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路径分析

(一)战略定位

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仅要有一套名称、口号和标志象征,还要找到自己城市的核心价值和品牌定位。因此,找准城市角色定位,凝练城市文化品牌,是广州塑造品牌的关键。“十三五”时期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将是国家推动文化大繁荣的关键期,也是广州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和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关键期。要深刻领会、深切感悟新时期国家的这一重要举措,必须明确广州文化的战略定位。

新时期新形势下,广州被重新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其文化和经济方面都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广州在制定城市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时,应当依托广州特有的自然、经济资源和历史文化特色,明确其“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国际商贸文化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切实发挥好文化引领作用,弘扬广府优秀传统文化,荟萃广府文化精华,引领文化创新,努力打造“开放、包容、创新、务实”的城市文化品牌,以彰显“千年羊城,南国明珠”的独特魅力。

(二)发展路径

1.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擦亮历史文化品牌

文化遗产是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基础条件和宝贵资源。广州应对全市范围内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传统艺术等文化遗产做好统筹规划,重新擦亮广州历史文化品牌。重点做好世界文化遗产、历史街区、特色建筑和文物、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等品牌塑造工作。

着力打造世界文化遗产民族品牌。广州的文化遗产众多,但至今尚未有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个长期的、系统性的过程,广州应加快“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发掘、整理和申遗工作,早日实现 “零”的突破。例如规划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文化博物馆等相关设施,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各节点城市的交流联谊,建成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精品项目,凸显广州在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史上所处的重要历史地位。另外,加大对 “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光孝寺”、“怀圣寺光塔”、“南海神庙”及“明清古码头”等遗址的保护力度,并将其列入申遗预备名单。

着力打造近代史之都品牌。广州虽然是座千年古城,它的地方文化却成熟于近代。广州是近代新思想的发源地,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变革等方面影响重大。清末民初,伴随着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岭南文化大师的出现,广州向全国输出了近代民主革命思想。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的黄埔军校的建立为近代革命培养并输送了一批军事将领。此外,广州留下了96个现代革命遗址(群)及纪念性建筑物,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中山纪念堂、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黄埔军校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重点遗迹。广州应以“策源地文化”为核心,以“黄埔军校”和“孙中山”为支撑点,通过丰富的史迹、典型的人物、著名的事件等基本元素,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近代史之都品牌。

2.着力打造两条最美城市中轴线

广州正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行列,一个强有力的城市中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广州的城市中心集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南北向城市轴线和珠江东西向的城市主轴线。作为广州城市名片之一的北京路,地处广州传统中轴线,聚集了众多主题突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存了广州乃至岭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岭南历史传统文脉之所在。北京路街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集聚了文化、金融、商贸等主导优势产业,是广州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作为广州市唯一主打文化品牌的北京路街区,应加强规划建设,把北京路街区重点打造成集经济、文化、历史、生态为一体的开放式广府文化博览区,集中展示岭南文化核心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擦亮广府文化品牌。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长达12公里,汇集了中信大厦、新电视塔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物,形成南北向的城市景观主轴线。现阶段,新城市中轴线的珠江北岸已聚集了金融、商业、贸易、文化等优势产业,形成了一系列城市中心的功能节点和区段。因此,积极推进广州新中轴线区域的建设,对于强化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提高中心城市地位和经济竞争能力。当前广州应着力推进“城市中心区段”建设,依托海心沙这一亚运地标文化设施,整合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以及广州图书馆等新城市中轴线周边景观载体,打造集金融贸易、生态休闲、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此外,全面铺开广州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文化新馆的文化设施建设,打造世界上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3.整合文化资源,培育特色文化品牌

广州要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必须加强对商贸文化、民俗文化等的深度挖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培育广州特色文化品牌。

建设商贸文化名城。一方面,广州应提高总部经济能力,大力推进现代商贸业发展,借助“互联网”和传统商贸优势,形成“线上线下”发展新格局,把“千年商都”从传统商都提升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商都。另一方面,广州应将粤商“敢为人先,务实创新、开放兼容”特有的人文精神融入到文化产业建设和商贸文化中心建设上。一是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重点发展餐饮业,举办“广州国际美食节”等大型节庆活动,推介广州美食和餐饮品牌,开发美食主题文化产品,培育“食在广州”特色品牌。二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打造国际商贸会展之都。利用“广交会”国际化平台,推动文商结合,搭建国际知名的文化产品和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培育“广交会”特色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力。三是努力建设文化消费中心,制定文化消费政策,营造文化消费市场良好环境;拓展文化产业新业态,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完善影院、剧院和音乐厅的服务功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消费中心。

擦亮广府文化品牌。绵延千年的广府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让广州这座城市熠熠生辉。在广府文化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广府庙会”、“广府花市”、“乞巧文化节”等民间风俗,“粤剧”、“粤曲”、“粤菜”、“三雕一彩一绣”(暨玉雕、木雕、牙雕、广彩、广绣)、广州珐琅等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被保护和传承了下来。广州应充分整合资源,深入挖掘和分析广府文化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建立相应的遗产利用方式,擦亮广府文化特色品牌。一是整合所有民俗和民间工艺资源,建立广府文化数据库,深化广府文化的研究。二是结合新时代特征,赋予适应时代变迁的新内涵,将民俗和民间工艺以大众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广府达人秀表演、非遗表演。三是着力推进“一区一品牌”的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组织有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邀请市民参与。四是发挥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交流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将广府文化传播出去,打响广府文化品牌。

4.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积极推进“文化+旅游”,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一是“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建设广州海上丝绸之路遗址艺术公园或纪念广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博物馆,积极申遗,打造历史旅游拳头品牌。二是“近代革命策源地”旅游品牌。整合三元里抗英遗址、黄埔军校旧址、中山纪念堂、孙中山大元帅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史迹,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三是“广府文化”旅游品牌。继承花城历史,规划建设一批岭南特色的生态城市花园和主题花景,打造一批像海珠生态城的精品花园,形成观花旅游景点。重点突出广州花城、波罗诞和天后诞庙会、“三雕一彩一绣”。

积极推动“文化+体育”,打造国际体育名城。近年来,广州市成功举办2010年亚运会、亚残运会、亚洲冠军联赛(足球)、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世界青年攀岩锦标赛等国际赛事,提高了广州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承办各种体育盛会不仅丰富了广州体育文化,提升了市民的体育意识,拓展了体育工作的内容,更为广州锻炼了一大批举办国际综合运动会的人才,积累了举办国际综合运动会的经验。现阶段,盛会留下的“体育遗产”,不仅成为城市景观的一大亮点,更极大地提升了广州举办国际赛事的设备水平。下一阶段,广州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以恒大和富力两大俱乐部为首的足球产业,继续提升亚洲冠军联赛(足球)、广州国际马拉松赛、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品牌影响力,积极开发有创意的文化体育产品和活动,壮大广州体育活动品牌,为迈向国际体育名城添砖加瓦。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荣跃明主编.上海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欧阳友权主编.中国文化品牌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徐俊忠,陆志强,顾涧清主编.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温朝霞,黄丽华,何胜男.对广州市天河区打造新岭南文化中心区的思考[J].探求,2015(5).

[6]郭文佳.商丘文化品牌的塑造与推介策略刍议[J].商丘社科,2015(3).

[7]甘新主编.中心城市论——广州走向国际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8]赵建国.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9]李权时,顾涧清等著.广府文化论[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3.

[10]甘新主编.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1]王国中.培育城市文化品牌,促进魅力无锡建设[J].江南论坛,2012(9).

[12]杜裕民,胡继艳.滁州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2年(2).

[13]曾伟玉,顾涧清主编.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研究[M].广州:中国出版集团,2011.

[14]曾伟玉,顾涧清主编.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研究[M].广州:中国出版集团,2011.

[15]孙云主编.广州文化软实力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16]夏颖.对文化产业品牌的思考[J],黑河学刊,2009年(3).

[17]刘前红.品牌带动战略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效应分析[J],商业时代,2009,(5).

[18]于霞.广东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改革与战略,2009,(12).

作者简介:谢丽娟,广东金融学院经济与贸易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刘小勇,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责任编辑:卢小文)

The SWOT Analysis and Path Study of Creating Guangzhou’s Cultural Brand

Xie Lijuan, Liu Xiaoyong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mpetition among cities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resource competition to capital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and finally to cultural competition.To become a global metropolis, Guangzhou not only has to improve its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hard powers, but also culture, brand and other soft powers.Culture not has a say on wining or loss, but also the future.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Guangzhou cultural brand with the internal resource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self-construction, and carries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se factors to explore the feasible path of shaping Guangzhou’s cultural brand.

SWOT analysis; city cultural brand; path

F291.1

10.3969/j.issn.1674-7178.2016.06.013

广州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与文化产业重点研究基地科研资助项目“广州市文化品牌塑造研究”(项目编号:2015WHJD1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广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谁远谁近?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