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2016-03-28■//徐

财会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现代农业农民

■//徐 筱

如何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徐筱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需要现代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只有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路径

新常态呼唤高效、优质、生态的现代农业,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呈现出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劲势头。但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这种局面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我国主要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压力将持续存在,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更加严峻,我国农业将全面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对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如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厚植农业发展新优势,是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所在。

一、客观总结成就,理性分析问题

一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成果喜人,部分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或者达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0年的52%提高到2015年的56%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良种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推进了13个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科技特派员队伍约73万人。

另一方面,形势仍不容乐观。客观地讲,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1、农业科技体制滞后。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等弊端的沿袭,却使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与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形成了较大落差。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 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

二、立足关键环节,科学设计路径

(一)强化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意识,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既具有科技工作的共性,又具有公益性、区域性、稳定性的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农业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必须要有一个功能完善、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新型创新和转化应用体系。这并不是说要把现有的体系推倒重来,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重点是要解决能力和效率问题,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稳定支持、适度竞争”的投入机制、顶层设计与生产需求紧密结合的立项机制、“资源共享共用、权益合理分享”的协作机制和同行认可与实际检验相结合的科技评价机制。社会资源要在从源头到田间的大系统中合理配置、优化整合。

(二)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

1.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完善农业推广运行机制。由于农业的社会公益性和自然风险性,以及农业科研成果本身的特点,现实中需要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多功能的农业推广体系。

2.完善农业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有效利用和转化的中介机构,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利用与转化的监督与仲裁机构,协调和解决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矛盾,确保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顺利进行。实践中要更好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效果。

(三)培育新型农民,激活农业科技推广的后备潜力

农民是农业的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科技成果的终端转化,但是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的民情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终端转化率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机制,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在持之以恒地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要整合区域内职业学院、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农校、农函大、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类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资源,对广大农民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二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扶持和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要积极推进农科教相结合,广泛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学科技用科技等各类活动使每个农民都能掌握一到两门实用农业技术。三要持续不断培养和造就一批骨干队伍。按照干什么就培训什么,推广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为新农村建设培训一支能够承担和推广实用技术的农民技术队伍。四要切实加强农民道德素质建设。要教育、帮助农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法制观念、公民意识等,从而使农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创新农业科技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开放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

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自我保护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本性,使彼此间互相封锁信息、不合作,极大地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也使各投资主体的利益严重受损。建立完善、开放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科技成果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各利益主体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保障。

[1]蒋和平,刘学瑜.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评述〔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4).

[2]白天志.构建甘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研究〔J〕.草业科学,2016(6).

[3]郑丹.科技支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0(5).

◇作者信息:天津商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闫树北

◇责任校对:闫树北

F810.2

A

1004-6070(2016)07-0076-02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现代农业农民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