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有难 冯家有人——观壮剧《冯子材》有感

2016-03-28潘俊锟

歌海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物分析

●潘俊锟



国家有难冯家有人——观壮剧《冯子材》有感

●潘俊锟

[摘要]“长墙一战敌胆慑,龙州拓地贼气竭。闪闪龙旗天上翻,道咸以来无此捷。”这首诗是对冯子材将军在镇南关大败法军功绩的肯定。他背负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耻辱,率领冯家萃营扛起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大旗。“国是我的国,我命是国命”,一句句扣人心弦的话语,一幕幕悲壮惨烈的画面,无不令人心潮澎湃。

[关键词]国难;冯子材;人物分析

如果说“长墙一战敌胆慑,龙州拓地贼气竭。闪闪龙旗天上翻,道咸以来无此捷”是对冯子材将军在镇南关大败法军功绩的一种肯定,那么“国家有难,冯家有人”就是冯家一门忠烈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一种英雄气节。

冯子材重新披挂上阵(谢江波摄)

壮剧《冯子材》以清末抗法英雄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的英雄事迹为主线,讲述了镇南关战役前后一段段悲壮感人的故事,再现了一代爱国名将大气磅礴的英雄壮举和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操。“国是我的国,我命是国命”,一句句扣人心弦的话语,一幕幕悲壮惨烈的画面,无不令人心潮澎湃。

该剧情以清末光绪年间,清廷无能以至国弱民穷、内忧外患,西方列强对华夏大地虎视眈眈的史实为背景。1885年,法国侵略军在主帅尼格里指挥下,对广西镇南关发动攻击。清军不战而退,致使镇南关被法军炮火炸毁,并被插上“中国广西南大门不复存在矣”的木牌。清廷此时已无计可施,只得任命早已解甲归田的原提督冯子材出任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前敌元帅。

年近七旬的冯子材本应可以安享晚年,但是他毅然决然的重新披挂上阵。即使豁出全家性命也要跟法国侵略者决一死战,这样的行为和精神值得人们尊重与敬佩。因为这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他非常明白战争给人民带来的那种痛苦,也深知外国势力的侵略对整个民族造成的那种难以磨灭的伤痛,而冯子材将军所背负的是反抗多年来外国侵略者对中华民族践踏和侮辱的使命。所以他必须要在这个关键时刻站出来为国家和民族做一些事情,来挽回国人的尊严。

冯子材本应该是一个有勇有谋、大智若愚的人,而壮剧《冯子材》中所描述冯子材却“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剧中设定冯子材曾经出兵攻打壮山,与凤凰寨早已兵戎相见,结下仇怨。且不说壮族首领青凤能有多大的胸襟能够不计前仇旧恨,共同抗敌,光是冯子材只身闯寨救人,这兵行险招着实是太险。第六场《驰援》中大战一触即发,壮族首领青凤由于轻敌被法军围困,冯子材派老部下九命猫前往救援,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九命猫为救青凤不幸壮烈牺牲。本以为剧情到这里会告一段落,谁知还在前线指挥抗敌的冯子材却又突然出现在九命猫身边。前情说道大战已经开始,前线统帅却丢下全军将士再次只身前往敌方包围区,这确实不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应该做出的行为。当然冯老将军抬棺誓师一幕还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这缓缓出现的铁棺象征着冯老将军必死的决心。这种誓死捍卫家园、关在人在、关毁人亡的英雄气概,让人们永远都会记得这位抗敌英雄。

而冯老夫人这一角色可以说是剧情的一个冲突点与矛盾点,在是否同意孙女灵儿出征的抉择中,她的内心充斥着矛盾和犹豫。作为冯家地位最高的女性,保护和延续冯家血脉与香火是其背负的责任。但作为冯家军坚强的后盾,却又不得不一次次的整备萃营,亲手将冯家子弟送上战场。这便是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所在,因为她必须在大家与小家中做出选择,但无论选择哪一个,对于冯老夫人来说都是极为痛苦的。本希望看到冯老夫人与冯老将军两人就这一问题有“摩擦”与“对抗”,在舞台上激发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碰撞,无论结局怎样至少内心的挣扎可以得到一次完全的释放,或许这样的表现才能真正触碰观众灵魂的深处。但可惜的是剧中并没有设置这样的情节。最终冯老夫人理智地舍弃了小家,同意让孙女灵儿出征,为冯老将军誓死捍卫的大家做出了妥协。这或许就是冯家儿女的命运,“国家有难,冯家有人”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无奈。

九命猫和灵儿的牺牲多少为这部令人热血澎湃的剧目抹上了一层悲伤的色彩。有战争就会有死亡,九命猫为救首领青凤用身躯挡住了法国军官的子弹,同时拖延敌军、掩护战友,也为抗击法军保存了有生的力量。在那一刻他完成了对自己生命的救赎,在他死亡之际终于放下了多年前误伤青凤阿爸的愧疚,从而得到了青凤的原谅。灵儿年纪虽小,却巾帼气概胜儿男。为保战场上军旗不倒,她用年轻的生命捍卫了心中的那份荣耀。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回了镇南关一战的胜利,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值得的。

最后御敌的长墙上刻满了为镇南关战役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的名字。冯老将军抚摸着长墙,口中念出一个个刻于墙上的名字。每一个名字出现,刻着名字的墙砖就会亮起。这象征着每一个牺牲英雄的灵魂都依附在这长墙之上,默默的守护着祖国的南疆。如此悲凉的舞台场景,让人不甚伤感。此时笔者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画面,一位暮年老人的背影,步履蹒跚地走进了长墙之中。冯老将军说得没错,这长墙中间那块没有刻上名字的砖,就是他自己的牌位。待笔者回过神来,舞台灯光已经亮起。此刻笔者开始反思这段由于清廷腐败无能,面对列强的欺辱只能不断割地赔款,最终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历史。战争是残酷的,落后就要挨打。一位位英雄为守护国家那仅存的一点点荣誉而浴血奋战。这是一场胜仗,但是胜得过于惨烈。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铭记这些英雄,更应该珍惜我们所生活的、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作者简介:潘俊锟,壮族,供职于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人物分析
在不确定中寻求“确定”感
浅析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共同体人物分析研究
多元解读,助力提升阅读素养
鲁提辖的任性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商培养策略
影片《山河故人》赏析
略谈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谈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人物分析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