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共同体人物分析研究
2017-07-29于程
于程
摘 要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中所表达观点的创作背景是基于黑人共同体的研究,在奴隶制的压迫下,生活在美国的黑人群体,特别是女性群体,在身体和精神上饱受创伤。本文通过对托尼·莫里森个人的了解,以及对其小说作品中用现实和想象的创作手法所揭露出非裔共同体的生活状态的研究,试图通过自我救赎和民族文化认同的方式帮助黑人共同体的心灵解放,达到修正创伤性历史再忆的目的。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黑人共同体 人物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1托尼·莫里森的人物简介及写作风格
托尼·莫里森原名琪洛·沃尔德,在黑人的历史传播和艺术文化的造诣上,托尼·莫里森是当之无愧的黑人女作家代表,她是黑人中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1931年,托尼·莫里森出生于美国中西部地区俄亥俄州罗伦镇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洛里恩是一家船厂的焊接维修工,母亲是美国白人家的帮佣,受父母的影响,托尼·莫里森从小就对黑人文化和历史产生着浓厚的兴趣,从来不认为黑人的身份是低人一等的。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她第一次深刻感触黑人受歧视的现象是在交男朋友时被限制身份,经过自己的努力,托尼·莫里森考入了美国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德华大学,学有所成后在母校任教。艰难的生活给了莫里森文学创作的丰富灵感,在此期间,托尼·莫里森创作了多篇反映黑人现实生活的小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如《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沥青娃娃》、《爵士乐》,以及当时非常畅销的小说《宠儿》。她所编写的《黑人之书》被称为黑人历史的集大成作,在记述生活在美国的黑人历史及发展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托尼·莫里森的作品里所表达出的细腻情感和想象力与她丰富的人生经历体验密不可分,她作品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笔触及语言朴实细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在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中多以黑人妇女形象为象征,小说涵盖着对历史责任感、民族认同感的强烈强烈情感释放,处处流露着追求种族平等、对自由向往的深刻情感,在当时美国的文坛界形成了一种将以黑人故事为载体的艺术形式与国家政治敏感有机结合起来的独特创作风格,托尼·莫里森的作品表现的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潮流,是生活在美国的黑人对共同体文化和生存价值的认同,是一种文化意识的觉醒,更是黑人社区女权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黑人社区共同体中存在着各种自我身份辨识低,社区价值观念淡薄、自我认同感差、人际关系缺失、母子代际创伤传递等问题,如何治愈重建黑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完整的自我释放是黑人共同体所面临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2托尼·莫里森作品中共同体的人物研究
所谓共同体,从社会学层面来讲,它首先是一种团体或组织,这些团体或组织的形成有一定的社会特征和标准,例如,身份、种族、观念、地位、遭遇等,基于这些共同特征集聚起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共同体。托尼·莫里森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所依托的共同体是黑人群体,即黑人社区,作品中她将共同体里的每一个个体都置于特定的环境背景中去描述。
2.1《宠儿》中黑人共同体的人物分析
《宠儿》是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已经推出后便掀起了狂热,引起了很大反响,并获得了普利策奖。在这个长篇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两个鲜明的黑人母女形象,一个是为摆脱永世为奴的身份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女黑奴塞丝,另一位是被母亲抛弃扼杀的黑奴后代宠儿。塞丝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奴隶生活后,被她在婴儿时期扼杀的女儿宠儿幻化成人对她进行精神的折磨。在美国林肯总统废除延续了200多年的奴隶贸易制度之前,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扼杀和拆散了无数黑人共同体的个体和家庭,在黑人社区中,每一个人都饱受精神的折磨和身体的璀璨,黑人妇女的地位是底层中的底层,奴隶中的奴隶。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黑人社区共同体的身份在各种族里被边缘化,因此,塞丝杀婴的故事情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黑人共同体对白人蓄奴制的反抗和否定,也是塞丝为防止孩子再次成为奴隶而取其性命的畸形母爱表达方式。
2.2《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共同体的人物分析
《最蓝的眼睛》是托尼·莫里森创作的一篇悲剧小说,它的创作背景是1941年美国对黑人“精神奴役”极度压迫时期,在这一时期,白人至上与黑人低贱的价值观在美国政治合理化的扭曲下成为一种种族身份标识。这篇长篇小说的主人公皮科拉只有11岁,从小不被父母认可,受到邻居和白人小朋友的奚落,皮科拉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结为自己黑人的身份,她经常向上帝祈祷能拥有白色的皮肤和蓝色的眼睛,认为只有这种外表的特征才能得到认可,只有蓝色的眼睛才能准许她进入白人的生活环境。然而,接踵而至的悲剧打破了皮科拉美好的幻想。显然,在这种背景和价值观的影响渗透下,黑人社区的共同体对此白人至上的观念已全盘接受,并慢慢遗忘和抛弃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被妖魔化的黑人社区共同体在社会中的波及范围已深深影响到了共同体中最弱势的群体,即黑人孩子和黑人妇女。由此可见,共同体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会在个体自我意识中肆意泛滥,并影响深远的进行代际传播。
2.3《爵士乐》中黑人共同体的人物分析
《爵士乐》这篇小说从题设本身来说,有一语两意,从爵士乐本身来说,是美国黑人音乐创作表现形式的一种载体,源于美国黑人真实的生活背景。作为长篇小说的篇目来说,托尼·莫里森借助爵士乐即兴发挥、自成旋律的风格来作为文章写作的创作手法,构成独特的叙事风格。小说故事情节与爵士乐本身风格特点产生激烈的碰撞,在《爵士乐》中,莫里森通过讲述维奥莱特和丈夫从南方农村到北方城市中艰难生存,影射出黑人社区共同体在奴隶制背景下寻找自我的过程,用人物之間的对白揭露了黑人社区共同体的生存境遇及他们内心的精神世界,故事中的黑人共同体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自幼缺失母爱,在对母爱的追寻过程中也是对非洲本土文化和传统的找寻。《爵士乐》小说中,托尼·莫里森指出,在多元文化的渗透和颠覆下,黑人社区共同体的生存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开始在双重压迫下自我救赎,开始认同非裔传统民族文化,开始找寻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共同体的特征影响着每一个独立的黑人个体,他们在追求精神独立,人权独立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获得新生。
2.4《秀拉》中黑人共同体的人物分析
《秀拉》的主人公就是其本身秀拉,秀拉不同于其他逆来顺受,接受命运安排的黑人妇女,而是一个追求完善自我,敢于挑战奴隶制度,追求人的价值和自我救赎,要求男女平等,在众人看来秀拉是离经叛道的黑人女性,这篇小说是追求女权独立的萌芽之作。在男权社会和种族歧视中,生活在美国的黑人是廉价的劳动力,而黑人妇女只是美国再造廉价劳动力的肉体纽带,在这种家庭不完整,情感缺失的特殊家庭结构中,黑人妇女成了整个共同体的精神支柱和幼儿的情感寄托。在奴隶制、种族歧视等多重精神压力和生活困境下,黑人妇女以这种自我赋权、延续种族、保护非裔文化的多元身份而存在。秀拉的自我救赎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是黑人共同体自我主体意识的深刻觉醒,是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正视黑人历史过去,与奴隶身份命运的顽强抗争,从创伤中崛起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 李莉.托尼·莫里森《宠儿》的黑人社区重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4.
[2] 李良春.论托尼·莫里森小说《宠儿》和《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家庭关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
[3] 姚佩芝.论《爵士乐》的女性人物塑造艺术[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97-201.
[4] 石云霞.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同体思想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