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苋菜-春瓠子-夏秋小白菜高效栽培技术

2016-03-27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倩

河南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防虫网苋菜遮阳网

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王倩

冬苋菜-春瓠子-夏秋小白菜高效栽培技术

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王倩

冬苋菜-春瓠子-夏秋小白菜套种模式采用大棚栽培,水肥一体化灌溉栽培方式和防虫网、遮阳网覆盖,既节省了成本、又减少了药害,实现安全优质生产,满足了人们对冬季、夏季叶菜的需求。该模式一般于12月种植红苋菜,翌年2月在红苋菜中套种瓠子,7—9月,种植小白菜。产量:红苋菜产量为1 000kg/667m2,于春节前后上市,均价10元/kg;瓠子5月初上市,6月底下市,产量为2 000kg/667m2,均价4元/kg;小白菜种植3个月,产量为3 000kg/667m2,均价2元/ kg。除去人工、化肥、农药等成本,每667m2纯收益约1.5万元。

一、红苋菜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高产、汤汁鲜红、茎叶柔软有弹性、口感好的优良品种,如一点红、大圆叶红苋菜。

(二)设施条件

大棚高2.5~3m,边高1.2m,跨度6~8m,长度依田块而定。在气温低的年份,大棚内应加搭中棚,大棚外加盖遮阳网。

(三)培育壮苗

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5 000kg,加复合肥25kg,将土耙细整平,并做畦,畦宽1.5~2m,每棚4畦。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冬季播种时间定在12月中下旬,因为此时气温低,出苗迟且参差不齐,用种较多,每667m2用种量为2~3kg。

(四)田间管理

在播种前施好基肥的前提下,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追施1次速效肥,过10~15d再追施第2次,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并以氮肥为主,每667m2每次用尿素2.5kg。在生长季节,宜经常保持田间湿润,雨天要排水防涝。

(五)病虫害防治

在大棚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极易发生白锈病和病毒病,叶片被害后,形成黄色病斑和皱缩,影响品质。防治方法:1.加强肥水管理,适度密植,清沟排渍降湿,避免偏施氮肥。2.发病期用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70%代森锰锌800倍液喷雾;病毒病用25%病毒克杀王500倍液加绿丰宝1 500倍液混合液,或菌克毒克200~260倍液防治。苋菜虫害主要为蚜虫和夜蛾等,可选用低毒高效农药防治,如10%一遍净3 000倍液或5%抑太保1 500倍液喷雾,喷药后5~7d方能采收。

(六)采收

红苋菜从12月中下旬播种,到翌年4月采收结束,生育期4个月,此时正是蔬菜淡季,特别是春节前后销售价格最高。因此,当植株高10cm左右、有真叶5~6片时,就开始间拔采收,拔收2~3次后,在原地上再撒播菜籽,这样一边拔一边长,产量能达到1 500kg/667m2。

二、瓠子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高产、耐低温弱光、抗病能力好且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如绿领3号等。

(二)育苗定植

一般在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采用营养盘育苗。当瓠瓜苗有3~4叶真叶时进行定植,移栽要在晴天上午进行,移栽后及时浇上活棵水。每畦定植2行,株距50cm,每667m2定植1 500株。

(三)肥水管理

一般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3 000kg加复合肥40kg作基肥。定植后,结合浇水,用腐熟的稀粪水追施1次提苗肥。当第1个小瓜挂住,追施1次促蔓促花肥,以后每隔7~10d,追施1次促瓜肥,采瓜期每采收1次瓜,就需追肥1次。结瓜期间,每隔10d进行1次叶面追肥。苗期应控制浇水,促进生根,避免大水灌溉造成棚内温度下降和湿度增高,进入结瓜期后保持土壤表面湿润。

(四)整枝绑蔓

当瓠瓜长到5~6节时,开始爬蔓,此时应及时搭架,引蔓、绑蔓。大棚早熟栽培以搭人字架为好,在主蔓2~30cm处绑一道蔓,以后每隔4~5节继续绑蔓1次,并在人字架上离地面40cm、100cm处横拉一道线,以利于侧蔓攀缘。

(五)人工授粉

瓠瓜早熟栽培过程中,气温较低,雄花花粉少,且结果前期开棚次数少,棚内传媒的昆虫几乎没有,授粉受精不良,因此进行人工授粉,是保证早熟栽培获得早瓜和提高效益的一项关键措施。

(六)喷施生长调节制

当瓠瓜幼苗长至3~6片叶时,用100~120 mg/kg 的乙烯利喷洒叶面,可促进瓠瓜早发雌花和显著增加雌花数量,几乎每节可发生雌花。但亦应留出30%面积的地块不喷施生长调节剂,以备采摘雄花进行授粉。

(七)病虫害防控技术

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基础上,施用0.5%印楝素乳油800~1 000倍液或6%烟百素乳油900倍液防治蚜虫。施用45%百菌清烟剂、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灰霉病、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等。

(八)采收

适时采收可提高果实品质,当幼果茸毛基本脱落,皮色变淡时为适收期。一般第一批瓜的采收时间是开花后15~20d,旺果期的采收适期是开花后10~12d。

三、夏秋小白菜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适应夏季高温的要求,一般可选用本地常规耐热品种或上海青、苏州青等小白菜品种。

(二)播种育苗

夏季小白菜播种一般在6月上旬至8月下旬,多采用条播或撒播,每667m2播种量为450~500g。

(三)装网覆盖,棚温控制

前作大棚栽培后,不拆棚,采用防虫网覆盖。棚温控制,由于采用防虫网覆盖,防虫网遮阴率有高低,如果遮阴率低,棚内温度仍较高,对小白菜生产不利,造成叶片皱缩,影响质量。因此在晴天高温时,在棚顶加一层遮阳网降温,使小白菜正常生长。

(四)间苗除草

播种后2~3d出苗,幼苗开始“拉十字”时进行第1次间苗,宜早不宜迟,间去过密的小苗,当长出4~5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间去病苗、弱苗。同时可结合市场行情,开始间苗上市,在间苗时拔除杂草。

(五)肥水管理

施肥一般以勤施、轻施为佳,每667m2用腐熟有机肥1 500kg或复合肥25kg作基肥的基础上,看小白菜长势,用尿素2.5kg作追肥,利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灌溉施肥,每隔5~7d施1次,如遇干旱,除加大追肥时用水量外,还要早晚两次浇水,充分满足小白菜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若遇台风暴雨和梅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六)虫害防治

主要害虫有蚜虫、菜青虫、菜螟、小菜蛾等,一般采用百特灵、抑太保等生物农药在前期防治1~2次即可。

(七)采收

一般于定植后20~25d采收,也可多次采收,即播种后收一次鸡毛菜,施追肥1次后隔10~15d再上市一次小白菜。

四、关键技术措施

(一)苋菜光温管理

从播种到采收棚内温度要保持在20~25℃,播种后覆盖地膜,闭棚增温,促进出苗。一般播种后15d左右即可出苗,此时可揭去地膜,使幼苗充分见光,如天气特别寒冷时,还需在小拱棚上加盖一层草帘。苋菜生长前期以保温增湿为主,后期则应避免温度过高,棚内温度高于30℃时应适当通风降温。同时,在保证苋菜不受冻的情况下多见光,促使其色泽鲜艳、品质好。

(二) 瓠子肥水管理

瓠子对水肥的需要量大,需要多次追肥。追肥可用粪肥、有机肥或复合肥,一般在开花结果期前,每隔3~4d追施1次,进入结果期后,随水追施,按每667m2追施20~30kg复合肥为宜。瓠瓜喜完全肥料,忌单施氮肥。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最好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开花坐瓜时要控制浇水,防止化瓜。进入结果期后要及时浇水,夏季炎热,应在早晨或傍晚浇。

(三)夏秋小白菜无公害栽培

夏秋季节高温多雨、病虫害发生比较频繁,而小白菜生长期比较短,一旦用药,农药残留势必会高,建议采用以物理方法为主防治病虫害。设施方面,大棚顶部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棚两边覆盖2.5m高围边的防虫网,实行全封闭式栽培;防虫网选用22目银灰色,若气温过高、阳光强烈时棚顶加盖遮阳网;平时,要加强棚的密闭性管理,切断害虫的传播途径。

猜你喜欢

防虫网苋菜遮阳网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宋六陵的月光
遮阳网
防虫网作用大 种类多巧选择
不同遮阳工况下温室作物冠层辐射场与温度场的CFD分析
不同颜色防虫网下豇豆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华南地区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存在问题及技术改进
夏季,适当吃一些苋菜!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