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安阳县村级财务管理情况的调研

2016-03-27安阳县农业局王晓梅

河南农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安阳县财务公开三资

安阳县农业局 王晓梅



关于安阳县村级财务管理情况的调研

安阳县农业局 王晓梅

一、农村财务管理基本情况

安阳县辖20个乡镇,57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92万,其中农业人口80.6万人。近年来,安阳县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服务经济为目的,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入手,健全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财务监管,建立健全监管平台

2009年,安阳县在20个乡镇全部设立了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571个行政村的资金、资产、资源全部纳入中心管理。2010年,按照省纪委、市纪委文件精神,结合安阳县实际,在整合原来理财小组、民主监督小组、纪检小组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推行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了“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保障村民对资产、资源处置上的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二)完善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确保农村“三资”规范运行

2014年4月,我们制定完善了《安阳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并以中共安阳县委办公室文件(安县办[2014]6号文件)下发到各乡镇,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在货币资金管理、财务公开审批、票据管理、集体资产、资源管理、财务公开管理、审计监督制度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加强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

(三)依托科技,实现网络实时监控

2009年,全县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系统,对村级资金支取、合同到期预警、款项及时收缴、资产资源经营处置等实行了网络化管理,对农村集体资金实行网银结算,把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账目纳入乡镇“三资”代理中心代管,在邮政储蓄银行开通“资金核算专户”实现网银结算,提高农村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堵塞集体财务管理的漏洞。在大额资金支出、资产、资源经营处置上,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由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对决议内容、合同原件以图片形式电子存档,提高了民主管理水平。

(四)坚持分类管理,实行目标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三资”监督管理

将全县571个行政村分为纯农型、工矿型和城镇型三种类型,坚持分类管理,重点监控,严格执行三卡一督办制度,即设立情况反馈卡、问题反馈卡、重大问题反馈卡,充分发挥乡镇各级领导干部的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农经人员缺编,“三资”代理中心人员少,无法满足财务制度上规定的专岗专人的要求

自2003年机构改革撤销农经站,将各乡镇农经工作人员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后,部分乡镇“三资”代理中心人员减少,有的乡镇甚至只有1人,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代理记账、审核单据等工作。对资产、资源及经济合同台账的监管无人顾及,经济合同台账也不能正常录入“三资”管理软件,致使到期合同不能实时监管。

(二)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

在资产、资源处置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要素不齐全,条款不明确。

(三)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

承包款回收不及时,拖欠现象较多;有的以其他费用支出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金,收支均不入账;有的收取集体资金后,私自保管挪用,长期不报账。

(四)财务制度执行不力

部分村开支有白条入账现象;有的报批手续不规范,没有严格执行“三签两盖”;有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没有严格行使其监督权利,不理财,少数村的章在村支书、主任或报账员手中,由村报账员填写理财本;有的未能严格执行备用金管理制度,部分行政村现金余额较大。

(五)财务公开不及时

个别行政村对村级财务公开内容不完整、公开不及时。

(六)农村会计人员待遇偏低,会计队伍呈现“两低一高”现象

村级报账员在农村往往身兼数职,平时工作忙,待遇低,没有定额补助,严重挫伤了村报账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安阳县农村财会人员呈现出文化程度低、专业技术水平低和年龄偏高的特点。

(七)村级资金收入,不能做到应收尽收

安阳县财政转移支付和上级应拨付到村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不能按时足额划拨到村级财务账户;村集体一部分钱款由乡镇财政所管理,让各行政村会计持开支手续直接到财政所报账,导致村集体除“三资”中心代管一套账外,还必须再保留财政所的一套账,长期下来导致个别村集体账面无法真实、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反映本村集体经济运转情况和经济活动成果,造成财务管理上的漏洞。

三、对策与建议

(一)坚定不移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加大民主理财力度

一是要求村级财务公开内容全面完整,涉及到的收支情况要逐一公开。二是公开时间要及时,每2个月至少要公开1次,无特殊情况不得延误。三是重点公开土地征用补偿款、上级下拨的专项补助、集体资产承包、租赁费等群众十分关注的收入,彻底消除群众心中疑虑。四是公开程序要严格,财务公开前必须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核,提出审查意见。财务公开资料经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报账员签字后公开,并报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审核备案。

(二)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确保村级财务走上规范化道路

实行村干部离任审计、年度工作审计、专项财务审计。审计工作由乡镇纪委牵头,组织农经、财政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对农村离任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计等干部在任职期间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每年对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至少审计1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专项财务应逐项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开。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村干部违反规定虚报、谎报的,或者用白条入账的一律要求退回该款,并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

对大额资金使用、建设工程的决策、预算、招投标等方面要严格审验,加强审计监督。规范账务处理,做到先理财、后审计、再入账。要保证村级资金应收尽收,严格控制备用金限额管理。

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招投标制度,资产处置要严格按照《安阳市农村集体资产经营与处置管理办法》。集体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变更和主要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要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进行。招投标过程要由乡镇纪委、“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全程监督。加强合同管理,新增合同必须报“三资”中心备案,合同到期前“三资”中心要提前提醒其做好合同续签或招投标工作。

(四)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对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人员、村级报账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农村报账员和“三资”管理人员政策业务水平,保证乡镇“三资”代理中心人员专岗专人,切实行使其监督监管责任。由县财政将培训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切实保障培训工作正常进行。

(五)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经常听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汇报,研究部署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做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办公用房、人员配备、办公设施等软硬件设施齐全,确保村级财务管理能够正常、有序、规范进行。

(六)加大惩处力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在健全一系列约束机制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加大对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严格执行《安阳市违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定行为问责暂行办法》,一经发现村干部有违反规定的行为,严肃查处。

猜你喜欢

安阳县财务公开三资
农村集体财务公开的措施分析
安阳县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阳县
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向
关于对巴林左旗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清理工作的调查
村民对村级财务公开需求的实证分析
集雨水窖在安阳县西部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运用
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后安阳县水土流失治理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