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三个偏向
2016-03-27何云松
何云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三个偏向
何云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存在三个偏向:生产力决定论、实践核心论、社会关系方法论。这三个偏向的负面作用是:对大自然和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对人及其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对理论不够重视。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论;实践核心论;社会关系方法论
本文引用格式:何云松.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三个偏向[J].重庆与世界,2016(8):9-13.
恩格斯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1] 545-546。唯物史观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主要在但不限于社会主义国家)比剩余价值学说大得多,几乎所有涉及历史的哲学社会科学都受唯物史观的影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当然有它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它的成熟表述见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1]602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其次才是个学者和思想家。马克思不是为学术而学术,如果说马克思是为追求真理而做学问,那也是为革命而追求真理。追求真理的学问莫过于哲学了,然而马克思很少有专业意义上的哲学著作,更谈不上有自己的哲学体系(后来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恩格斯等后人逐步补充、综合、提炼而形成的)。马克思23岁即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如果他要从事哲学研究,他的生命中完全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但是马克思却耗尽近40年时间研究经济学,写《资本论》,为什么?这只能说马克思的志向和能力倾向都在革命上。因为,除偶然和不可抗力因素外,一个人一生的走向选择都是有意无意朝着最可能实现自己的方向的;一生所没做的不要遗憾,那是你不能做或做不到的。马克思做学问,写《资本论》,是为了革命需要。《资本论》既是唯物史观的应用也是唯物史观的证明。马克思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两大发现一起来证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资本论》的详细论证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的经济危机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根源是私有制,所以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从而实现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起来:消灭私有制。”[2] 45
由于马克思在哲学上没花多少工夫,他的唯物史观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充其量是历史哲学,但就其影响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学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固然有不少合理成分,但若从哲学上去反思它,也难免有粗糙之处。本文就是试着探讨它的粗糙之处,取其主要者称之为三个偏向:生产力决定论、实践核心论、社会关系方法论。它们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内部被认为是正确的;所谓偏向,就是偏差或片面性的意思,是本文暂拟的一个名称。以下是依次对三个偏向的分析。
一、关于生产力决定论
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过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个观点的初步表述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3]544,更简要的表述见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2] 591-592。上述两处原文比较长,且广为业内人士所知,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引用了。生产力决定论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有它的道理。本文之所以说它是一个偏向,是因为它还有以下几点没顾及或顾及不够。
(1)存在决定意识,是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更高抽象、逻辑在先的一个命题。只有人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大自然和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基础条件未必是决定力量,但可以是决定力量。在人化自然出现以前,大自然和地理环境是物种生存的决定力量。为什么生物史上有的物种包括强大的恐龙会灭亡?这是大自然和地理环境决定的,它们及其变化的力量太强大了,不是生物体可以抗拒的。人类在早期几百万年里,基本上和其他物种一样受自然力支配;只有当语言产生前后,人类的理性思维发展起来时,依靠意识的能动性,人类对大自然的主体地位才开始确立,才逐步减少受自然力的支配。但只要人还首先是个自然物,无论怎么运用理性,最终摆脱不了受自然力支配的大限。只要太阳打个喷嚏,地球出个毛病,地表出现极冷或极热气候,包括人在内的物种或将灭亡,谈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这不是人定胜天的自大狂么?只有在大自然和地理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类可以运用理性在一定范围内驾驭自然获得些自由、改善些生存状况;即便如此,大自然和地理环境的基础作用甚至某种程度的决定作用仍是不可低估的。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人种?难道是生产力决定的么?这显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首先是大自然和地理环境决定的。今天,地处极地的人们和地处温带的人们,地处资源丰富地区的人们和地处资源贫乏地区的人们,地处地理位置优越地区的人们和地处地理位置偏僻地区的人们,也许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政治经济制度,但生活水平差距较大,这难道不是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理环境决定的吗?
(2)社会存在归根到底决定社会意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矛盾。社会存在不同于存在就在于“社会”二字,社会不同于自然就在于人。因此,社会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其次是人化自然的存在,再次是人的产品的存在。没有人,怎么会有人的实践、人的劳动、人的生产?因此,社会的主体不是生产或生产力,而是人。那么,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不是生产或生产力,而是人。人的社会的发展根本动力在人自身。由于人要生存,有欲望和需求,才从事生产和实践。欲望和需求,就是人的内在矛盾,社会发展动力的源泉。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理性或思想。因之人的欲望和需求不同于动物的本能的欲望和需求,人的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本能的活动。人的欲望和需求包括物质的、价值的、审美的、信仰的、知识的等方面。人在欲望和需求的驱使下,应用思维,按照自己的目的、计划、选择,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使用技能,进行生产和其他实践活动。这样,才逐步形成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式、社会形态、社会有机体等概念及其运动。只有从人出发,充分考虑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才能合理地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3)在没有意识存在的领域,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终极原因。相互作用既表现在外因上又表现在内因上,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的相互作用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外因的相互作用就是事物外部的普遍联系;通常内因起决定作用,当外因足够强大时也会起决定作用。在有意识存在的领域,存在(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也遵循相互作用原理,但它们的关系还存在一个归根到底哪个起决定作用的问题,因为这两对范畴中的两者不是对等存在的,后者是前者的派生范畴,而且物质史长于意识史。存在之于意识、社会存在之于社会意识,起基础作用和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作用,但在一般意义上(非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有时甚至通常,意识、社会意识起决定作用。因为,意识、社会意识充分体现了人的理性的能动作用,所以,“活的东西”决定“死的东西”,而不是相反。基础作用不等于决定作用,在一般意义上它可以(例如当它足够强大成为不可抗力时)也可以不起决定作用,但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起决定作用。例如,人的自然属性一般起基础作用,人的社会属性一般起决定作用,但归根到底人的自然属性起决定作用。在意识领域,意识形式之间一般是相互作用关系;意识形式之间较量的决定关系来源于意识形式所反映的物质基础(客观事物)之间的真伪强弱较量的决定关系。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般是相互作用的,有时生产力是作用的主要方面,有时生产关系是作用的主要方面。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复杂一些,除一般地遵循相互作用原理外,具体分析,则经济基础主要起基础作用和归根到底的意义上的决定作用,而上层建筑在一般意义上起决定作用。马克思在实践上也知道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夺取政权[2]166,但理论上就不知道上层建筑之于经济基础有决定作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虽然也承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被认为是非决定的、次要的作用,而且把生产力看作最终决定力量,这样,生产力就成为一个如上帝一样的神秘的东西了。
二、关于实践核心论
这里所谓实践核心论,是指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把实践范畴看作其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范畴。马克思并没有明确这样说,但多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认可它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不过马克思说过这样一些话,从中可见实践范畴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的核心地位:“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3] 527“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 501
马克思把他的学说——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早期称呼)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可见,实践不仅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从哲学看即本体概念,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使用哲学史上的本体论这个概念,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那么,本文把实践核心论看作是一个偏向,它存在哪些问题呢?
(1)前面已经指出,社会存在的主体不是生产、实践而是人;那么,社会存在的本体也不是生产、实践,而是人。进一步形而上地概括,世界的本体是物质而不是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本质属性;人,作为赋有精神的物质,是社会存在的主体,因而是社会存在的本体,而实践不过是人的运动、活动。亚里士多德将哲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形而上的作为存在的存在,然后将存在还原为实体。此后,哲学史上作为本体(本原)的无不是存在或实体;而只有作为个别或(和)一般的名词才能作为本体范畴。照此,实践(运动)是人(物质)的固有本质属性,不能作为本体范畴,只能作为依存和表述本体的次要范畴。
(2)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把实践作为核心范畴,有轻视认识(理论)等其他把握世界的方式的倾向。马克思也知道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有多种,他曾说过:“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维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4]25但马克思实际上只看重实践精神的方式,对其他方式没有予以足够重视,特别是认识(理论)方式。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502其实,人的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就在于实践是受意识支配的,而理论是意识的高级形式,是认识的成果。虽然,认识与实践有关甚至来源于实践,但认识毕竟不是实践,它有自己的独立性,尤其是理性认识具有巨大的创造性,理论一经产生能创造许多实践不能直接获得的而且深刻得多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来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而实践首先是感性、经验层面的活动,比较关注实用。由于对理论重视不够,马克思自己的学说就缺乏理论(哲学)深度,缺乏深度的理论就缺乏真理的一般性和普遍性,所以放之四海皆不准,还需要变通才能实行;变通即和具体国家实际情况相结合,如马克思主义俄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等。物理学不需要中国化,价值规律不需要中国化,因为它们是普遍真理,放之四海皆准。马克思主义某国化后的理论还被称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普遍性已成问题,和个别情况相结合化后的理论的普遍性就更低了,难道普遍性更低的理论还适合称为马克思主义吗?理论缺乏普遍性导致“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盛行乃至成为法宝,而这个法宝又进一步重实践轻理论,理论的贫乏和困惑又更进一步强调实践,如此恶性循环,越来越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其实,实践解决的是当下的问题,要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依靠理论的深度创新和指导。
(3)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局限性和不确定性。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 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3]500马克思认为应该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但并没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国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后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材一般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存在问题。真理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本质特征在于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可见,能作为真理的标准的只能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而实践不过是检验真理的途径或中介。前面刚引用的马克思的话说的是“在实践中”,“在实践中”也表明实践是途径而非标准。实践是个动作过程,而标准是个客观事实。事实上,很多真理的检验,无需事事实践,理论证明即可,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不过,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要回到实践。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途径。但是,实践检验也有它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其一,实践检验没有理论检验(尤其逻辑证明)的严格性,常常有主客观误差甚至完全错误出现。其二,实践检验具有个别性和当下性,而真理具有普遍性,这个鸿沟有时仅仅实践自身无法解决。所以,正如理论上纠缠不清则诉诸实践检验一样,实践上瞎忙上升不到真理的高度就需要求诸理论检验。
三、关于社会关系方法论
这里所谓社会关系方法论,是指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强调考察人和社会现象一定要联系其社会关系,即崇尚具体考察,反对抽象谈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是个典型的这种方法的例子:“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 501马克思的具体考察所指的具体,包括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但多指理性具体;所谓理性具体,他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4] 25那么,本文把社会关系方法论看作是一个偏向,它存在哪些问题呢?
(1)强调社会关系,忽视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实体),容易导致外因决定论。亚里士多德早就把实体范畴(承担者)和非实体范畴区分开,认为实体范畴是独立的主要范畴,其他范畴,包括数量、性质、关系等是依存的次要范畴[5]1b25-4b15。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实体)是人;逻辑上,先有人,然后才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等。人的社会关系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是这等程度而不是那等程度,一般是由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本身决定的。人自身存在诸多矛盾(内因),这些矛盾有先天的和后天的,有主观的、客观的和主客观的;人自身存在的诸多矛盾,决定人的社会关系(外因)状况;人的社会关系反过来展现了人自身(诸多矛盾)的存在。人的后天的社会关系,一般都有理性(意志)参与形成,理性的参与表现为有选择、谋划、创造等的自由,因此人要为自己后天理性参与形成的社会关系承担责任。如果忽视社会关系的承担者的主体作用(理性参与),一味强调社会关系的作用或影响,这会导致外因决定论,从而使人对自己后天理性参与形成的社会关系不负责任。为社会腐败行为辩护者就认为,腐败行为是社会关系造成的,与腐败者的道德品质无关,故而责任在社会不在腐败者本身。
(2)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既不是人的本质,也不是考察人的本质的方法。在哲学上,本质与现象相对,是事物所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6]98。可见,本质是对现象的科学抽象,是普遍性概念,是一类事物区别其他类事物的根本性质。本质是对一般而言的,只有一般本质,没有个别本质,个别事物以其独有的特征相区别。人们通常说某物的本质如何,某人的本质如何,这里的“本质”都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本质”,前者的“本质”相当于某种特征,后者的“本质”相当于某种特征或道德品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理论上,是对人的理性具体的认识和把握;而人的本质是对人的科学抽象的认识和把握,所以人的本质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恰恰相反,是对所知的社会关系的抽象。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实践上,就是一个无理数,永远没结果;人的社会关系是有无限可能多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个永远把握不到的量。所以,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既不是人的本质,也不是考察人的本质的方法。一切社会关系总和,是一种具体地认识人的规定性,表明了解人要从社会关系着眼。人,作为一个类,区别于其他类事物,就在于人有理性或思想,因此,理性或思想是人的本质。有了理性,人的活动才叫劳动,人的意志才叫自由,人的群体才叫社会。理性源于感性,感性源于活动,活动源于人(猿人)本身的固有矛盾——欲望和需要。
(3)强调考察人和社会现象一定要联系其社会关系,容易导致轻视科学抽象,使考察流于具体的庸俗。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重视物质资料生产和经济基础,因而在方法上重视社会关系(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等),看重具体,轻视抽象。其实,人在物种界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的主人全凭着意识(理性)这个利器,而意识的威力就在于抽象和观念创新。理论水平高低,就看抽象概括能力如何。具体的方法也是对的,但如过分强调具体的方法而轻视抽象的方法,则使认识在低层次上徘徊,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其实,马克思本人一生两大发现之一的剩余价值理论之创立,其关键之处的理论突破就归功于抽象方法的运用,提炼出“抽象劳动”概念;正是“抽象劳动”概念的发现,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转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后者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石。抽象的方法,就是要撇开具体社会关系的羁绊,寻求那一般的东西。
四、结束语
如果仔细分析,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不少观点都存在可商榷之处,上述三个偏向仅是主要的三个。本文只是试探着从另一个角度看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解释篇 [M].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冯契.哲学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周江川)
On Three Preferences in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E Yun-song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China)
There are three preferences in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determinism of productive force, concept of practice as core and methodology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unfavorable effects are: not understanding the action of nature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o social development enough, not understanding the roles of man and his consciousness in social development enough and not focusing attention on theory enough.
historical materialism; determinism of productive force; concept of practice as core; methodology of social relations
何云松(1970—),男,博士,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博士论坛】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8.002
format:HE Yun-song.On Three Preferences in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J].The World and Chongqing, 2016(8):9-13.
B03
A
1007-7111(2016)08-0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