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桢的日本认识与国防战略
2016-03-27徐磊
文/徐磊
沈葆桢的日本认识与国防战略
文/徐磊
摘要: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时,沈葆桢受命巡防台湾。这次抵御外敌入侵的经历,使沈葆桢对日本的侵略野心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沈葆桢;国防建设
沈葆祯(1820年—1879年),字翰宇,号幼丹,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沈葆祯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曾先后担任过江西巡抚、福建船政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等要职。沈葆桢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国家积贫积弱、外患频至的时代。而中国的近邻日本,在经过维新改革,国力增强之后,开始尝试对外侵略扩张。面对日本的威胁,沈葆桢积极推动晚清国防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日本侵略台湾事件与沈葆桢对日本的认识
1874年,日本借口台湾原住民杀害琉球的漂流民,出兵侵略台湾,企图永久占领台湾。获知日本出兵的消息后,清政府紧急任命沈葆桢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前往台湾筹办防务,并与日本进行交涉。沈葆桢抵达台湾后,一方面通过谈判,要求日本侵略者尽快退兵;一方面加强台湾的海防及军备、兵力,防止日本扩大侵略范围。在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沈葆桢对日本的军事实力和侵略野心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首先,沈葆桢详细调查了日本陆海军的实力,并结合历史上抵抗倭寇入侵的经验教训,纠正了人们视日本为“蕞尔小邦”而不足为虑的误区。他在奏折中指出:“议者咸谓日本迥非西洋之比,然有明中叶全盛之时,萃俞、戚、谭、刘之将才,竭苏、浙、闽、粤之兵力,狼噬豕突,数十年而后定,不可谓非劲敌。其陆战虽西人亦惮之”,在海军方面,“该国尚有铁甲船二号,虽非完璧,而以摧寻常轮船,则绰绰有余。”[1](P3756)在写给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陕甘总督左宗棠的信中,沈葆桢进一步指出:“倭奴狡诈如鬼蜮,然不可谓无人才,其将甚善驭兵”[2](P237)“倭兵数亦不过三四千,而皆精壮,器械则纯是后膛枪炮,我师断非其敌也。”[2](P257)由此可知,沈葆桢对日本侵略军的装备状况、统帅、战斗力都有一定的了解。对日本侵略军与驻防台湾的清军的实力有了一个清晰的对比。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推行对外扩张战略,不断推动军事近代化改善海陆军装备;同一时期清政府方面虽然也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军事近代化,但总体状况仍然是“重在弥内患,无足以御外侮。”[2](P230)因客观地认识到军事力量方面与对手之间的差距,沈葆桢抵达台湾后,没有贸然发动军事进攻,而是不断加强台湾地区的防卫力量。
其次,在抵御日本侵略活动的过程中,沈葆桢也对日本侵略者的狡诈及侵略野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日本的扩张战略进行了客观的评估。抵达台湾后,在与日本方面交涉的过程中,沈葆桢便认识到了日本侵略者的狡诈和野心。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沈葆桢指出:“倭奴诡计万端,而台地之无备甚于内地,为彼所窥悉,看此情形,终非决战不可。”[2](P229)这也是沈葆桢对日本侵略野心的初步评估。日本政府见难以达成既定的侵略目标,便与清政府签订《北京专约》,敲诈五十万两白银后,从台湾地区撤兵。通过巡防台湾以及与日本侵略者的多次交涉,沈葆桢对日本的侵略野心以及国防建设的紧迫性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在回复左宗棠的信中,沈葆桢指出:“海防亦断不可停,西洋或隐忍幸和,东洋则终须一战。其伎俩不如西人,而狡悍过之。其性如扑灯之蛾,不投诸火不止。舍中国又别无可逞处。”[2](P398-399)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则更加明确地指出:“窃意,西洋或可不用兵,日本必无三、五年能不用兵之理。”[2](P413)以上言论也反映出沈葆桢日本认识的逐步深入,把日本与其他对中国构成威胁的帝国主义列强区分开来。在国防力量未能加强之际,对西方列强,通过隐忍退让,也许还能维持和平,对日本则办不到。沈葆桢对日本的对外战略的评估是非常准确的。
二、沈葆桢的国防战略
基于“东洋则终须一战”“日本必无三、五年能不用兵之理”的判断,沈葆桢在日本从台湾撤兵之后,仍然保持高度警惕,殚精竭虑筹划国防建设。他所倡导的国防战略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未雨绸缪,全面持久加强国防建设。《北京专约》签订后,在总理衙门的主导下,清政府内部展开了海防大讨论。针对总理衙门提出的“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六条建议,沈葆桢上奏折逐条复议,发表自己的见解。沈葆桢的奏折涉及到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如“练兵”一条,沈葆桢主张舍弃旧有无用之兵,培养具有较强实战能力的官兵:陆军“专练洋枪洋炮,平时一如临敌,奉调即可遄征”;“水师则以熟狎风涛为本,枪炮按日操演。”[3](P478)“简器”一条提出由总理衙门统筹规划国内军工企业,以实现分工合作:“孰宜枪炮,孰宜子弹,孰宜铜铁,孰宜船只,以此所有,易彼所无。”[3](P482)“造船”一条提出自己制造为根本,但如铁甲舰这样自己不具备制造条件的,应先向欧美国家购买,并派工匠学习制造技术。沈葆桢还特别关注英国来华铁甲舰赴日本船坞修理的现象,并指出:“东洋目前尚无大船,何以有此大坞,其意可知。况宜防者,更不止此,既未雨绸缪矣。”[3](P486)表现出对日本军备状况的高度警惕。“筹饷”一条主张开源节流,并具体建议通过开采台湾等地的煤、铁乃至樟脑、石油、硫磺等资源以获得经费。“用人”一条主张破除旧有成见,洋务人才应当培养与历练并举,并具体提议:“出洋有成效而归者,更当优予拔擢。”[3](P493)“持久”一条主张:“先究所以不能持久之原,而豫杜之”,强调无论何时以任何理由都不能敷衍国防建设,并进一步指出“持久”是贯穿各条国防建议的主线:“然则练兵、简器、造船为自强之目,筹饷、用人为自强之纲,而贯夫纲目之中者,则持久之精神,与持久之作用。”[3](P494-495)
另一方面,知己知彼,面
对外来威胁,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既不可因循妥协,也不可卤莽冒进。因为对日本的军事实力和扩张战略有着比其他人更为清醒的认识,沈葆桢主张采取积极的防御方针。在1874年巡防台湾期间,沈葆桢积极调兵遣将,购买军事装备,做好了“终非决战不可”的准备。然而,清政府最终决定向日本补偿五十万两白银,以换取日本的退兵。未能予以惩罚,反而出钱补偿侵略者,这令沈葆桢羞愧不已,在写给左宗棠的信中表示:“倭奴狼奔豕突而来,养欲给求而去。扪心清夜,无地自容。”[2](P316)沈葆桢并不回避与日本之间可能发生的战争,但在他看来,要打赢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就必须建立在知己知彼、准备充分的基础上。面对日本这样的劲敌,一无准备而仓促出战,只能招致失败。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沈葆桢一直在关注日本的军备状况,有针对性地推进军事建设。当他得知日本从英国购进新铁甲舰时,立即至书李鸿章,要求尽快购买铁甲舰。为了能对抗日本海军,沈葆桢甚至提出以日本为师:“日本以西法练水师,既成效卓著,则日本即中国之师也。”[2](P733)在人才培养方面,沈葆桢也看到与日本的差距:“出洋学习,日本以千数,中国以十数,人才固宜不敌。若并此废之,是面墙也。以后求益,更从何处下手?”[2](P734)因此极力推动清政府派遣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轮船驾驶和制造技术。针对日本军舰频繁出入中国海疆,沈葆桢也多次派遣军舰远航日本海疆历练士兵兼测量水程,“微示以彼能来,我亦能往之意”[2](P743)。在生命的最后弥留之际,沈葆桢仍然念念不忘购买铁甲舰加强国防建设,并在《遗折》中告诫清廷统治者对于日本不可因循妥协,也不可卤莽冒进:“窃以天下之弊,在于因循,矫其弊者,一变而为卤莽,其祸较因循尤烈。倭人夷我属国,虎视眈眈,凡有血气者,咸思灭此朝食。臣以为,兵家知己知彼之论,二者缺一不可,未有一无备豫而可冒味尝试者也。臣所每饭不忘者,在购办铁甲船一事,今无及矣。而恳恳之愚,总以为铁甲船不可不办,倭人万不可轻视。”[3](P497-498)
观古而知今,沈葆桢的国防战略对我们今天的国防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沈葆桢主张未雨绸缪,全面持久加强国防建设。在今天,我们的国家仍然面临诸多来自外部的战争挑衅、侵略威胁,我们应该对来自外部的危险做出客观估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所松懈,全面持久加强战备工作。沈葆桢在筹划国防建设时,并不回避可能发生的战争,强调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实现对军队军事装备的改进以及实战能力的培养。而在沈葆桢去世后,主持国防建设的李鸿章,则主张以军事威慑为主,尽可能回避战争,面对外来侵略,始终没有实战的信心和决心。最终,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而缺乏实战能力的清政府军队,在战争中被日本彻底打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采取积极防御战略,建设一支装备先进、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人民军队,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和领土的完整。
参考文献
[1]中华书局编辑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10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林庆元,王道成.沈葆桢信札考注[M].成都:巴蜀书社,2014.
[3]陈支平主编. 台湾文献汇刊第4辑 第5册[G].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K256.1
DOI:10.13784/j.cnki.22-1299/ d.2016.03.014
基金项目: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省社科规划课题《甲午战前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研究》(14JDDY01YB) 、浙江工商大学校级课题《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与决策研究(1871-1895)》(XJ15-2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徐磊,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日关系史。
责任编辑 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