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命命题生成的基本特征
2016-03-27孙宜芳
文/孙宜芳
党的生命命题生成的基本特征
文/孙宜芳
摘要:党的生命命题是在党的建设历程中,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依据具体的党建实际,把握时代诉求,深化总结党建理论的理论成果。在党的生命命题生成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紧密地把自身建设问题与时代形势相结合,呈现出主观存在与客观形势相统一的特征;科学地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具体的党建实际相结合,彰显出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特征;系统地把党的建设总体规划与重点任务相结合,凸显出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的特征。
关键词:党的生命命题;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追溯中国共产党95年发展历程,为了更好地推动党的建设,党内先后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道路是党的生命。可以说,党的生命四大命题,对推动党的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不仅指导着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而且还为党的建设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理论内容。在这一意义上,从宏观层面上整体审视党的生命四大命题,进而总结四大命题生成历程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不仅有利于深化对党的生命命题的研究,而且还有利于为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供可资借鉴的启发。
在党的生命命题的生成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紧密地把自身建设问题与时代形势相结合,呈现出主观存在与客观形势相统一的特征;科学地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具体的党建实际相结合,彰显出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特征;系统地把党的建设总体规划与重点任务相结合,凸显出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的特征。
一、主观存在与客观形势相统一
之所以在不同时期提出了党的生命命题的不同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主观上党建自身需求与客观上时代形势的影响。从这一点来看,党的生命命题的生成,必然呈现出主观存在与客观形势相统一的特征。
究竟如何理解这一特征呢?首先需要认识清楚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要正确认识党的生命四大命题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政策和策略问题、党的团结问题、党内民主问题、道路问题等本身就是党的建设所蕴含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非常注重这四个方面的建设。这也就是说,即便没有明确地把这四个命题定位为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同样也会加强这四个方面的建设。而把四大命题定位为党的生命,则更有利于紧紧抓住事关党的生死的关键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推进党的建设。二是要正确认识党的生命四大命题与党的建设其他内容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虽然把政策和策略、党的团结、党内民主、道路定位为党的生命,但这并不意味着党的其他方面建设就不重要,比如,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等科学论断。另一方面,党的生命四大命题与党的其他方面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比如,通过践行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员干部的决策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也会得以提高。因而也会更加有效地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如促使党员认识到了政策和策略的重要性,因此加强了思想建设;党员提高了工作能力,这就加强了组织建设;党员在工作中更加雷厉风行,因而就加强了作风建设等。而反过来看,通过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可以促使政策和策略得以有效地贯彻执行,也同样是可以成立的。从上述两个需要认识清楚的基本问题就可以看出,政策和策略、党的团结、党内民主、道路问题是党的自身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主观存在的重要内容。
那么,又为何把上述四个命题作为党的生命,而不是其他的呢?这就需要从客观上的时代形势这一角度予以考察党的生命命题的具体选择。应该说,中国共产党依据客观形势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一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在依据党的建设具体形势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通过严格对比,科学甄选出来的最佳选择。每一个党的生命命题的具体选定,相对于党的建设的其他内容来说,都是在紧要关头影响党的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都是依据时代形势得出的必然结论。之所以把政策和策略定位为党的生命,原因在于“只有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能有胜利的可能。”[1](P1298)把党的团结定位为党的生命,是因为在当时“帝国主义者和反革命分子破坏我们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首先破坏我们党的团结。当此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要历史关头,有极大的必要来唤起全党同志更加注意提高革命警惕性,更加增强党的团结。”[2](P354)把党内民主定位为党的生命,是因为党内意识到只有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3](P570)把道路定位为党的生命,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道路就是党的事业的命脉。”[4](P93)
可以看出,在党的生命命题的生成历程中,每一个命题的生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都是既考虑到了主观方面自身建设所存在的实际需求,又涉及到了客观方面时代形势所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党建任务。这也就不难理解党的生命命题生成历程中所呈现出的主观存在与客观形势相统一的突出特征。
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尊重客观规律是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提升认识能力和增强创造性的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既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中,正是充分地坚持了尊重党建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相统一,才使得党的建设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党的生命命题作为推动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智慧,在其生成、演进的历程中,也深刻地体现出科学尊重党建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特征。具体来说,这种相统一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尊重党的建设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党的建设的具体实际,充分发挥党的建设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丰富着党的生命命题,推动着党的生命命题的生成与发展。在这一意义上,也就可以看出,党的生命命题的生成,实际上蕴含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特征。
关于遵循党的建设客观规律这一问题,是通过厘清党的生命命题生成的理论逻辑表现出来的。党的生命命题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5]也就是说,党的生命命题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基础上,与中国具体的党建实际相结合而生成的,这一结合,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的生命命题的生成、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脱离不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具体指导。党的生命命题这一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推动党的建设的动力,在其后续发展的历程中,必然也就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根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当党的生命命题的具体实践真正地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巧妙地结合起来,就意味着党的生命真正地具备了生命属性,不仅丰富了理论内涵,而且也有利于在党的建设实践中推动党的生命命题的发展、完善和成熟,进而也推动着党的生命命题的演进历程,乃至形成党的生命的新命题。二是党的生命命题的演进历程与党的自身建设基本规律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形成了指导党的建设的规律性成果。正是在积极运用这些规律性成果的基础上,在生成历程中,党的生命命题才得以创新和发展。如每一个新命题的提出,都是在坚持运用党的生命命题生成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坚持遵循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坚持更好地推动党的建设,在把握党的建设具体实际与时代精髓的规律下得出的必然结论,这也因此可以认为,每一个关于党的生命的命题,都是把党的生命命题的生成、演进历程与党的自身建设基本规律相结合而得出来的智慧结晶。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把中国具体的党建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相结合,既能够运用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厘清党的生命命题的生成历程,又能够在践行党的生命命题的要求中推进党的建设;既能够进一步总结完善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又能够深刻地体现出遵循党的建设客观规律的特征。
党的生命命题的生成历程,也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特征。一方面,党的生命命题的生成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力佐证;虽然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并未明确涉及党的生命命题,但是中国共产党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党的建设实践中所出现的具体问题与生命巧妙地结合起来,提出党的生命这一科学命题。自从有了这一全新的概念,党的建设便有了生命属性,解决具体的党的建设问题也充满了生机活力。另一方面,党的生命命题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在推动党的建设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并未局限于“生命一次论”的固有束缚,而是依据客观上党的建设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着党的生命命题,最终形成了党的生命命题的四大科学论断。
三、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党的建设是新时期的伟大工程,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九十多年来,党的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已经形成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的党建新格局。可以说,党的建设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各个领域的关联性也显著增强,某一方面的建设需要其他方面的协调推进。这也就意味着,党的建设必须注重整体推进,注重系统性、协调性,防止孤立化、片面化。但是,整体推进并不等于笼统处理、不分主次,而是要分清轻重缓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在整体上坚持科学规划,做到通盘筹划,促进整体建设,而且在重点中抓住主要矛盾,做到具体分析,加强关键问题的建设,才能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有机统一中推进党的建设。
正如前文所述,党的生命命题的生成历程凸显出党的建设的重点问题,在这一意义上,也就为具体的党建实践提供了重点方向的指导。这一指导既贯穿于全方位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又抓住了党的建设的主要矛盾,既有利于整体推进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有利于重点把握党的建设的主要问题。从整体推进的角度来看,党的生命命题作为推动党的建设的理论动力,无论是从党的建设的整体布局视角,抑或是从党的建设的主线视角,都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如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可以充分运用这一新命题、新理论,在思想建设上加强党员的民主思想教育;在组织建设上培养积极践行党内民主的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上培养良好的民主作风;在制度建设上巩固党内民主集中制;在反腐倡廉上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管理机制。同时,还可以推进民主执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满足党内民主诉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党内民主原则,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等等。从这一例子就可以看出,当把党的生命命题运用于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就必然会从整体上有力地推动党的建设。
从重点突破的角度来看,党的生命命题是根据时代要求而提出的科学命题,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主要矛盾、重点主题。对于这一点,从每一个新命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就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党在处理土地改革、工商业、统一战线、整党等各方面的工作时,政策和策略成为摆在各项工作面前的重点任务,因而提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建国初期,面对帝国主义和敌对分子的破坏,必须把党的团结作为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才能巩固党的领导,因而提出了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为了有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巩固人民民主,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就成为重点措施和必要之举,因而就适时提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新时期,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道路问题是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成为党的建设的迫切任务。在这一意义上,道路成为党的生命也就成为势在必行的抉择。
由此可见,党的生命命题的生成历程,不仅体现出党的建设的整体规划,而且又突出了党的建设的重点问题。可以说,做到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统一。这也就昭示出,党的生命命题的生成历程,彰显了整体推进与重点把握的鲜明特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孙宜芳.党的生命:四大命题生成的理论逻辑[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5 (6).
中图分类号:D26
DOI:10.13784/j.cnki.22-1299/ d.2016.03.002
作者简介
孙宜芳,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 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