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廉政建设思想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2016-03-27李尚伦王兴国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周恩来廉政建设党风

李尚伦,王兴国

(重庆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重庆 400054)



周恩来廉政建设思想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李尚伦,王兴国

(重庆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重庆400054)

摘要: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综观古今中外,因为腐败问题走向覆灭的政党和国家比比皆是,一个政党要如何始终保持永远的蓬勃生命力,是每个政党都必须面临的重要命题。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不懈的探索中,找寻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党风廉政建设策略。周恩来的廉政建设思想是党在探索中取得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他的思想具有其独特的地方,包括强烈的“公仆”意识、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强调制度建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事求是等思想,这些思想为当前我国的反腐倡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周恩来;廉政建设;党风

本文引用格式:李尚伦,王兴国.周恩来廉政建设思想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J].重庆与世界,2016(1):14-17.Citation format:LI Shang-lun,WANG Xing-guo.Enlightenment of ZHOU En-lai’s Thought on Construction of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Research[J].The World and Chongqing,2016(1):14-17.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历届党的领导集体对反腐倡廉工作都高度重视,“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都是党在革命时期积攒下来的宝贵品质,这些宝贵品质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性时期,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中国面临的环境错综复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等还不够完善,一些地方监管仍有空白,成为了腐败毒瘤滋生的温床。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形势错综复杂,给反腐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可以明鉴,可以知得失。借用历史智慧解决当下困局,是一个极具智慧的选择。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反腐倡廉思想,古为今用,我们可以吸取他们的思想精华,分析当前的形势,做出正确的决策。周恩来的廉政建设思想是在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经受了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其独特的廉政建设思想对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1-3]。

一、周恩来廉政建设思想的来源

任何思想理论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有丰富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都是在吸取前人思想理论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周恩来的廉政建设思想亦是如此。

(一)理论来源——马列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

1.与马克思主义的反腐倡廉理论一脉相承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列宁带领俄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关于国家建设的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实践;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无数在黑暗中苦苦摸索中国出路的中国人指明了新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不断传入中国,并被广大中国人民所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注重“公仆”观念,周恩来作为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观念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公仆”观念也深深的扎根在他的思想中。要明确谁是主人谁是仆人,只有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才能做到真正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还主张实行党内民主监督、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等共产党人优良作风。恩格斯指出:“批评是工人运动生命的要素。”[4]324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要把这种品质不断发扬光大,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敢于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建议,提高自身的防腐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周恩来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2.借鉴列宁的反腐倡廉思想

十月革命之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党内人员混杂,存在着一些危害国家的贪污腐败分子,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列宁提出严厉惩治贪污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腐倡廉的理论,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告诫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落实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除了思想上的整治以外,列宁还加强了制度反腐的力度,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牢笼里,实行党政分工,精简机构,注重廉政建设制度的建设,制定相应的反腐败法案,健全法律体系。

3.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古国,拥有着丰硕的文化资源,也囊括了诸多的廉政思想。品行端正在许多朝代是为官的首要条件,古代也出现了许多的反腐倡廉制度,例如监察、谏官、御史等制度,虽然不如现在反腐制度完善,但在当时的反腐倡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历史的反腐制度对我们的反腐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周恩来从小就喜欢读书,学习刻苦勤奋,童年时就先后读过《百家姓》《四书》《五经》《三字经》等书籍。他还非常喜欢唐诗宋词、喜欢学习书法,对中华文化非常喜爱。周恩来13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博览群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这些为他后期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现实依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

周恩来廉政思想的发展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得以实现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为其思想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整风运动,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党内一些错误的思想得到了纠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三反”“五反”等群众性活动,各地揭露了一批严重的贪污腐败案件,尤其是对刘青山和张子善处以死刑,严厉打击了贪污腐败之风,严厉打击了不法资本家对党和国家的腐蚀,同时也挽救了一批国家干部,起到了清除旧社会污毒和移风易俗的作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革命实践中,时刻关注党风建设,随时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自律等,为周恩来廉政建设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的基础。

二、周恩来廉政建设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实事求是是廉政建设的前提

实事求是是党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摸索出来的用于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它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取得的,是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换来的。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一问题并没有真正理解。在革命过程中,照本宣科、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误判形势等问题时有发生。一些人对马列主义烂熟于心,但运用上却无从下手,照搬照抄书中经验,对革命实际状况缺乏了解,仅凭个人的主观意志去判断时局,给党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周恩来认为,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坚决反对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官僚主义作风。实事求是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廉政建设的归宿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坚守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这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共产党是为民谋利益的党,代表的是人民大众的利益,其他政党是压迫人民、代表少数人利益的政党。周恩来反复强调:“我们是立党为公,不是立党为私。”[5]1954年的一天下午,为了了解群众反映北京市公共汽车拥堵的情况,周恩来在没有通知保卫部门的情况下,和秘书去亲身去体验。在北京图书馆汽车站,周恩来等群众都上了车,自己才上去,车上果然很拥挤,过了两三分钟,才有市民认出他,大家都纷纷给他让座,但他都拒绝了。一个乘客问他:“总理,你这么忙,怎么还来坐公共汽车?”周恩来笑着说:“我也来体验一下你们的生活嘛。”回去后,周恩来就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制定解决公共汽车拥堵的问题,一心为人民群众着想。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人只有不断地自我反思,才能知道自己的错误与不足,才能正确地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使自己不断提高。如果一个人能够认真地检讨自己,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纠正这些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把这些原因和方法提供给别人做参考做借鉴,那么这个人的修养就一定是好的。周恩来说:“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能见病不治,更不能讳疾忌医。”[6]127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有病不去治疗,而是通过找各种借口否定自己病情,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死亡,再好的名医也是回天乏术。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周恩来的头脑中,在实践中他也在不断地身体力行,做到了知行合一。

(四)制度是廉政建设的保证

制度是一个国家得以正常运行的强有力的保证,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特点。在当前被查处的腐败案件中,一些贪污腐败分子的贪污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搞家族集团,滥用权力为自己为家人谋取私利,无视国家法规法纪,这些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利益。这也足以说明当前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在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中,有不少是机关单位的一把手,这就说明,目前对于一把手的监管制度不完善,还存在着监管的空白。周恩来在建国初期就意识到制度的重要性,他认为,必须让国家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要用“法治”代替“人治”,不能搞个人主义。中国是一个重视“人情”的国家,在处理一些事务时,在“人情”的带动下,一些党员干部容易迷失方向,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因此,要健全制度,用制度去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廉政建设需要健全的制度来保证。

(五)监督是廉政建设的关键

党员干部必须“在群众的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由于缺乏监督,一些干部出现“假公济私”“走过场”“在职不在岗”“摆官架子”等恶习,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声誉,玷污了共产党的信誉,导致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下降。周恩来认为:“任何问题公之于众,总是有好处的。这样,可以得到大家的帮助。”[6]208要做到阳光行政,因为党员干部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因此接受人民的监督是理所当然的。一个公职人员,只要心中有人民,便会为民谋福利。人民监督可以让工作更好地开展、国家政策得到更好落实。党员干部只有敢于接受、虚心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在岗位上有所建树。

三、周恩来廉政建设思想对当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启示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一种理论的提出并不意味着这个理论使命的结束,理论要通过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周恩来的廉政建设思想是在实践中取得的宝贵成果,经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考验,他对廉政建设独到的见解,可以为当前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反腐的长期性决定了当前中国反腐倡廉任务的繁重,历史表明,执政党在位时间越长,反腐倡廉的任务就越重。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公仆”意识

周恩来强调,必须让所有官员扪心自问:“我们做‘官’的人,让我们想一想,是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7]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自觉抵御不良思想的入侵,随时保持头脑清醒。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纠正为官立场,让官员做到防微杜渐,不断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共产党员应时刻铭记,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而不是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党,党代表的是全体人民,要牢记一切工作为人民的方针,在心中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提高全党的思想觉悟,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二)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反腐倡廉工作急需法律法规制度的保障,周恩来在其廉政建设思想中提出,要进行反腐倡廉,就必须走法律道路。加快相关立法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面对严峻的反腐形势,国家也制定出了许多相应的廉政建设的法律法规。要建立相应的惩戒机制、防范机制、保障机制,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官场作风。为政清廉才取得人民的信任,所以必须坚决同腐败作斗争,加快贪污腐败立法,加强惩戒力度,让权力在制度的约束下运行。

(三)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监督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尤其是网络的发展,让监督更加的方便快捷。在中央“打虎拍蝇”中落马的官员,其中不乏被网络举报的,网络的力量在不断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也变得更大。但是,网络中也存在一些隐患,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蛊惑民心,不断地对党和国家进行攻击,特别是在一些特大灾害中,无端夸大事实,迷惑群众,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的影响。网络监督有利有弊,要发挥好其有利的方面,坚决抵制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健全网络监督机制,发挥网络监督作用,为群众监督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更快地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事情。除网络监督外,还要应用好其他的监督手段,全民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健全监督机制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条件,通过监督可以有效预防权力的滥用,可以让政府工作职员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使之不敢腐。

(四)共产党员要以身作则,反腐倡廉要从自身抓起

周恩来曾经说过,要改造他人,首先要从自身改造做起。共产党员,尤其是身居要职的党员,更要坚持以身作则。周恩来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严格要求自己,坚决不占国家一丝一毫便宜,他不仅对自己严格,对家人、对亲戚朋友亦是如此。学习周总理的这种优良品质,可以极大地提高党员干部的党风党纪,真正地做到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要加强自身建设,坚强自身党性修养,打铁还需自身硬,认真学习党的思想、方针、政策,学习优秀党员模范,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参考文献:

[1]于俊道.周恩来实录[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2]王关兴.周恩来反腐倡廉思想的内涵与特点[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8(3):1-6.

[3]李鹏,刘存龙.周恩来廉政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陕西: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9(12):30-3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24.

[5]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588.

[6]周恩来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99.

(责任编辑周江川)

作者简介:李尚伦(1991—),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王兴国(1962—),男,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doi:【政治与法律】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1.003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111(2016)01-0014-04

Enlightenment of ZHOU En-lai’s Thought on Construction of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Research

LI Shang-lun,WANG Xing-guo

(Colleg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

Abstract:Clean government building of the Party is Party and country’s fate and future,throughout all times,because the problem of corruption will destruct the political parties and national abound,and how to remain vigorous vitality of a political party forever is important proposition that each party must fac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taking the guidance of Marxism-Leninism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and is looking to nationally appropriate clean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h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unremitting exploration. ZHOU En-lai’s thought of clean government is the rare valuable wealth to the party in the exploration,and his thought has its unique points,including a strong “public servants” awareness,knowledge and action,personally,emphasizing institution building,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other facts,and these ideas provided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current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ZHOU En-lai;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and honest administration; working style of Party

猜你喜欢

周恩来廉政建设党风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遵循——《搞好党风的几个问题》
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洁宣教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以乐山市中区为例
周恩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研究
浅谈财政监督工作思路
“七一”高歌新党风
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贡献研究综述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心系雪域高原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廉政建设研究述要
扎实开展党风讲评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阳煤集团开元公司开展党风讲评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