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成长的阳刚气质的塑造研究

2016-03-26陈雪姣

成才之路 2016年5期

陈雪姣

摘 要:阳刚气质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男生阳刚气质缺失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现象。文章对阳刚气质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阳刚气质的方法:榜样示范、情境体验、伙伴影响。

关键词:阳刚气质;阳刚危机;阳刚教育;教师比例失衡

中图分类号:G40-012;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34-01

在中国古代,教育缺乏“柔性”特征,私塾中的戒尺,棍棒教育等,都印证了这一点。而今天,将老师比作妈妈却成为对小学教师的一种美誉,就连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也逐渐趋向“母性化”。在这种 “母性化”教育的背景下,男孩的“阳刚危机”逐渐成为了一个必须被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呼唤“阳刚教育”,让男孩重拾担当,拥有男性应有的阳刚之气。

一、阳刚气质的内涵

阳刚是男性化的典型特征,是一种如阳光般散发的刚强气息,是一种勇敢、坚强、果断的个性,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品质,是一种男子汉所独有的气质。如果女性化倾向太严重,男孩很难勇敢面对各种挫折,以至于难以立足社会。因此,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教师和父母都要有意识地培养男孩的阳刚气质。

二、阳刚气质缺失的原因

(1)学校教育中男女教师比例的严重失衡。男女教师比例的严重失衡,导致在课堂上以女性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中,缺少男性教师的阳刚魅力。男孩因此变得日渐柔和,缺乏了男孩应有的特质。在男孩从幼儿园到中学这十几年的受教育过程中,长期受到女教师的“母性化”教育,使得男孩女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影响了男孩的健康成长。(2)家庭教育的不当和缺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父母总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这就导致孩子过度任性娇贵,经不起任何挫折和考验,过于“娇弱”和女性化。如今的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缺位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现状。男孩在早期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父亲的语言与行为来塑造自我,如果父亲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照顾和培养孩子,就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应有的阳刚和果断的品质,从而影响他未来的发展。

三、阳刚教育的作用

(1)阳刚教育对男孩身心的辅导有助于培养阳刚气质。在大部分学校,一般由班主任肩负起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工作。而班主任中以女性教师居多,男孩一般不会和她们讲述自己的困扰。当孩子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时,由于家庭教育都以母亲为主,所以孩子只能和妈妈交流,这就导致孩子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受到母亲的影响。而通过阳刚教育对男孩的身心进行辅导,可以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埋下阳刚的种子,让男孩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阳刚气质”。长大后能够勇敢地承担责任,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2)阳刚教育有助于改善男生“弱势群体”的地位。在现在的校园中,女学生干部居多,在日常的交往和学习中,男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为女生性格比较乖巧,更容易取得教师的喜欢和信任。反观男生由于天性的好动和顽皮,因此常受到教师的“特别对待”。阳刚教育有助于男生阳刚气质的培养,有助于男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改善他们在学校中的弱势地位,让男孩更自信。

四、培养男孩阳刚气质的方法

(1)榜样示范法。父母要给孩子起榜样示范的作用。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言传”是家庭沟通中所必需的,而“身教”则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身教”具有更加深远的影响力。在家庭教育中,榜样示范比语言诱导更有影响力。父母想给孩子做榜样,一要做到以身作则,这样才能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孩子;二要敢于承认错误,不能以威压人,这样才能让孩子信服,并且学着模仿。(2)情境体验法。鼓励男孩多去冒险和搞“破坏”。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们都喜欢冒险。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去冒险和搞“破坏”,而不是随意制止,因为男孩喜欢冒险正是阳刚的表现。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的这些言行加以抑制,会导致男孩越来越安静、听话,个性也越来越趋于女性化,丧失了应有的男子汉气概。孩子在玩耍的时候,父母应给予足够的自由,不应过多干涉孩子玩耍的行为。尤其是父亲,要多和孩子进行一些富冒险性的互动活动,从而对男孩阳刚气质的塑造起到促进作用。除了冒险之外,搞“破坏”同样也是男孩的专利。在搞“破坏”的过程中,实际带给男孩的是好奇心的满足,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升男孩的阳刚气质。(3)伙伴影响法。让男孩多与同性伙伴玩耍。童年期对男孩来说正是同伴影响最大的时期。父母因为担心,让孩子不要和那些“调皮捣蛋”的男孩一起玩耍,这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等于将孩子从一个极端引导到另一个极端,会导致男孩在童年期的过程中没有各种玩伴。父母平时应该多鼓励男孩和同性伙伴一起玩耍,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男性玩伴表现出的勇敢、正直、担当,都是女性玩伴很难给予的。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阳刚教育并不完善,依然有很多孩子出现性别和行为上的偏差。推行阳刚教育势在必行,除了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男孩的“阳刚气质”外,更需要学校教育全方位的努力,甚至需要全社会大环境和教育风气的改善。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在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下,孩子们一定会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拥有一段难忘的童年,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郑新蓉著.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盛会.男孩缺乏阳刚气非男教师太少之过[J].甘肃教育,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