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与诗的对话

2016-03-25刘余

江西教育B 2016年2期
关键词:综合性诗歌评价

刘余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质:“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练习,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然而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活动中把握不住综合性学习的特质,没有突出“语文味”,只是热闹地走走过场罢了,课后作业大都以收集资料不了了之。无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地位,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异化为不伦不类的大杂烩。下面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为例,谈谈小学语文高段教师如何让“思”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源头活水?

一、顾得全——诗歌大门要打开 不畏浮云遮望眼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优秀的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的学习目的就是要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本组综合性学习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中建议教学本组教材要用12—14课时,同时还建议教师开展多种活动:(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二、学得真——诗词纷呈妙由思 更作荷心万点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诗经·采薇》选自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分别属于唐诗、宋词、元曲。教师教学时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意,感受诗中包含的情感。那么,如何在综合性学习课堂上传承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兼顾语言文字的运用呢?

1.欣赏,渗透文化学写法

古诗词的课堂应该氤氲着语言文字的芬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丰富的想象结合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教师必然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简单文学知识。

《诗经·采薇》这首诗主要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和心情,感叹岁月无情流逝,心情惆怅。其中“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写出出征时春意盎然,归来时已是雪花飘飘的冬天,此时教师便可相机点拨:这就是以景传情的写作方法。学生结合丰富想象,边读边思,知识点的传授水到渠成。

2.明意,感悟诗心扣诗眼

初读古诗时,教师重视古诗中字的读音,给学生明确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读明意时,让学生试着用准确、通顺、生动的文字说说诗句表达的意思,对全诗有个大概的印象,最后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感悟诗“心”。

《春夜喜雨》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春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找到首联“知”和“乃”,一呼一应,直接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颔联中“潜”和“细”准确、传神地写出春雨随着风悄然而至,尾联是诗人的猜想,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等到天明锦官城里应该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吧。这时,带上理解和感悟后,学生的读已经是“入与眼,动于心,出于口”,全诗虽不露一个“喜”字,但教师引导学生到诗中去寻去解去感去悟诗人的喜悦之情。

3.意蕴,诗词赏析解曲意

古诗词博大精深,诗言志,其想象方式、认知渠道、丰富的情感都藏在诗行里,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综合性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诗词赏析必不可少。

我是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天净沙·秋》放在一块比较学,前一首是描写田园风光的词,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夏夜的景物,其中“惊鹊、鸣蝉、蛙声”展现山村的情趣,让学生自悟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后一首是描写秋景的小令,引导学生把表现秋天萧瑟的典型景物与白草、红叶、黄花展示的美丽画卷进行对比,让学生自悟诗中虽有秋景的萧条却没有悲凉的情绪。

三、练得广——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本组综合性学习第二板块是 “与诗同行”,在学习完第一板块,学生认识到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韵律要求,讲究押韵和对仗,而现代诗在语言和形式上比较自由,意象上更加新奇,写起来比较洒脱。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敢于动手写诗?

1.想象,复活文字的感性生命

想象是长着翅膀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欲望,成功的想象现代诗,必始于欲望的有效唤醒和刺激。

教学中,我先出示一首简单的现代诗:《云》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常常忘了回家。紧接着,借助音效播放风、雨、雷、电、雪……课件,让学生想象画面即兴作诗。

学生原创诗歌分享:《风》(作者:王远卓)风似一个小精灵,调皮地舔着我的脸,春风送暖来,夏风吻凉爽,秋风舞落叶,冬风扶雪花。

《溪》(作者:汪学锋)溪像一位音乐家,弹奏美妙动听的歌曲。溪像一位摄影师,洗尽铅华再从容。

2.比喻、拟人,加强语言的感染力

比喻和拟人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拟人的主要作用在于使事物获得人的属性,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

教学中明确要求学生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使语句更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学生原创诗歌分享:《蒲公英旅行家》(作者:熊宜静)蒲公英是个伟大的旅行家,它乘着风儿飞遍了天涯海角。去瞻仰雄伟的万里长城,去寻找神秘的热带雨林,哦!别忘了壮观的埃菲尔铁塔!

《白兰》(作者:黄珺)妈妈喜欢白兰花,把它戴在胸前,清香感染了大家。象牙白的花瓣,害羞地包裹着花蕊。好像生怕,那香气调皮地出去玩耍。

3.排比,表现节奏的审美意蕴

排比就是利用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学生原创诗歌分享:《雾》(作者:杨舸)像一个披着纱巾的女孩儿,像一棵高洁的白桦,像一片汪洋的大海。这场雾是那么可爱,驻足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痴望着雄伟的高楼大厦,兴奋得忘记了回家的路,独自迷茫地留在偌大的都市。我真想牵着他的手,带着迷路的他回家。回到青山顶上的小亭,回到瀑布倾下的小溪边,回到天空温暖的怀抱里,而不是在城市里与人们的心一起迷失了方向。

4.抒情,敲响情感的共鸣和弦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

学生原创诗歌分享:《妈妈的手》(作者:饶汉堂)妈妈的手,充满了魔力。把干干的大米,变成香甜可口的米饭。把几块碎布,变成好看的衣服。岁月如梭,而妈妈的手却爬上了皱纹,写满了劳累!

四、评价实——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德国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中的评价要落到实处,其评价手段不是量化评价,评价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要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学生是综合学习资源的直接开发者和受益者,教师要尽可能地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只有把“思”放第一位,才能围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更好地促进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综合性诗歌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诗歌岛·八面来风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综合性图书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