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的设计与授课反思

2016-03-25宿旭光

考试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程设计情感教育

宿旭光

摘 要: 文章根据中学教育的本质,结合学生的学情,详细阐述了历史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旨在实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培养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课程设计 情感教育 教学反思

前段时间,根据工作安排,我听了《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课。听完以后颇有感想,现我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思考总结,以有助于今后的课堂教学。

一、优点与长处

(一)独具匠心,设计巧妙,导入新颖。

从一上课开始,就感觉与平常所听的课有所不同,让人耳目一新。导入环节的设计颇具特色,有浓厚的文学味道。“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次重生。”这句深刻的话,不仅具有哲理性,搞笑性,而且是对生活的提炼。学生一看到这句话,就被深深地吸引住。通过老师的解读,与课本内容的结合,很自然就过渡到课本内容上。

(二)以学生为本,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新课标所展示的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人的培养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在教学设计之初,就结合学情,备课时,精选“基辛格访华”等视频,并以“乒乓外交”为导入,从视觉等多感官刺激学生,使其对新课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情感教育“润物无声”。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不仅要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要掌握科学的精神与方法、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唤醒人格的自由、人性的渴望。因此,授课者独具匠心地设计了很有内涵的板书,将“重返之旅——联合国席位的恢复;跨越之旅——中美关系正常化;多变了旅——新时期的中国外交”以圆形图表的形式呈现,然后画一类似枝干的向上箭头,而枝干下面的根则是个大大的“?”号,在课堂小节时适时呈现四个圆形图表,然后,请同学思考“为什么中国的外交取得这样大的成困”?得出“是综合国力”四个字,作为结出外交硕果的根本,并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中学生,你准备如何做,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作贡献?”这正践行了新课标的又一个基本课程理念: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与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主义事业作贡献的理想。

二、缺点与劣处

当然,本节课上,虽然我们看到了年轻老师所特有的魅力和激情,也不得不佩服女老师的活力与亲和力,在肢体语言方面非常丰富。但有些仍可做得更好。

(一)教师过多地讲授,使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整节课下来,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女老师的活力与亲和力,自叹在这一方面与女老师的差距,这是需要中年老师学习的地方。但是具体的内容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一言堂”形式。在探究过程中,尽管授课者在组织学生活动中不时和学生进行交流,但是估计是怕完不成教学任务,问题提出后没有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没能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空间,就由老师直接进行相关恰当的讲授点拨,这不能不说是本节课教学的一大败笔,失去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机会。

(二)课堂上评价语言相对单调,不能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点评与激励。

在课堂上,总体上来说学生们的表现很积极,可以说手在不停地举、嘴在不停地说,非常配合老师的授课。但老师的评价语言却相对单调,只是简单地说“很好”、“不错”等。这样,学生不能及时从老师这儿得到相应的点评与激励。这对于一些平时不怎么学习但在公开课上想好好表现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打击。一些表现比平时好的学生更没得到真诚的表扬。这不能不说对学生不公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如何弥补不足

问题已经出现,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呢?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及时精当地进行讲授点拨。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学情,适时进行讲授。在知识需要强化时,在情感需要引领时,在方法需要点拨时,就是老师讲解发挥作用之时。同时,讲授的内容要高于学生之上,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悟发现,必须讲授主题性的东西。总而言之,授课应该有明确的课堂思路,围绕主题、中心展开。

(二)巧设疑问、悬念、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自然过渡。

如果能够巧妙设置问题,利用问题的联系性和渐进性进行引导或使学生产生疑问和好奇,就会使教学内容以一种连续性和渐进的方式呈现出来,避免学生由于问题跨度大而引发思维的混乱。既可以通过一句名言、一句古诗、一句笑话,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达到既调动学生情趣和实现教学衔接的双重效果。

(三)积累锤炼,用心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学习动力与信心。

在课堂上,如果评价运用得当精妙,那么对于营造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会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积极的态度产生积极的暗示”。我时刻提醒自己在评价学生课堂行为时一定要真诚,永远不对学生说:你错了,你失败了,而是多采用鼓励性与祈使性语言:“你的想法很有创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请你继续保持勇气,你还有更好的想法吗,你能说细地介绍一下吗?”等此类语言,从而保持学生的好胜、好奇、好表现的心理,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课改下,一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学生一年比一年更有活力,更有思想,更有个性。因此,新时期的老师应该为身处这伟大的时代感到庆幸,更要以此为己任。努力摒弃陈旧的课堂积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做到教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改、改有所得,为课堂不断注入“活水”,从而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活力与生机,让学生能够在新课堂下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第24课《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

[2]陈伟国.面对中学历史教学的遐想.中学历史教学,2012. 10.

[3]叶德季.在继承中创新,在求实中前进——高中历史教材建设之探索,中学历史教学,2012.3.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课程设计情感教育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