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地理

2016-03-25朱璟

考试周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记忆知识点活动

朱璟

摘 要: 当今社会的教育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让学生能充分挖掘潜能和创造性。相应的,教学模式必须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等进行定制,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并逐步成为优秀的合作学习者。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教学方式 主动学习

学校教育是由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两方面复合构成的。在由“教”和“学”所构成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作为能动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作用。学生刚接触教材,对于学习内容一无所知,即使提前预习,也难以学会所有知识点。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帮助学生。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原动力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最好是刺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才能使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使他们主动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地球和地球仪》一节,经纬网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为了便于初中生理解,以电影票上的座位号为实例,解释经纬网起定位的作用。一是结合实例介绍知识点,二是用生活实例使其形成形象生动的概念。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实例,原本生涩的内容转变为通俗易懂的知识,学生积极性自然就会得到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突出学习主体,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对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这之中,讨论就是让学生普遍投入到学习活动的一种优秀方法。在教学中,对一些疑难问题或者是学生认识模糊的问题,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辩论形式进行教学。在《人口》一节,在了解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时候,学生都发现东西部人口和资源分布的不合理,疑问为什么西部面积大但是人口稀少、东部面积小反而人口众多,但是书上没有明确答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课堂上采用讨论形式,将学生分成正方反两方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西部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均劣于东部,并且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量人口分布,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三、指导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学习之前也应当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有备而来,知道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也明确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上课时就能更容易地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能更有针对性地关注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要让学生做好提前预习,就要让学生明白预习的好处。首先,像地理学科一周只有2课时,要在如此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是非常紧张的,学生要熟练掌握知识点必须学会提前自学,预习内容需要独立思考才能理清思绪,抓住要点和难点,因此预习是自学的基础。预习能增强记忆效果。其次,预习能增强记忆效果。预习时无论对看得懂的知识还是看不懂的知识,都经过了独立思考,有了初步印象,再加上课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进一步的学习,理解更深刻。最后,预习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旧知识组成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这有助于记忆。以《水资源》的第一节为例,该节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特点。学生提前预习,一是可以了解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夏秋多冬春少的特征,方便课堂上对知识点的掌握。二是可以复习《气候》一节中我国东西干湿差异显著特点,形成新旧知识相呼应。

四、做好复习指导,强化知识结构

教师在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中应该起到重要作用。我认为教师在地理复习中应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四方面。

1.重温教材。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学完了一册教材,会不同程度地遗忘以前学过的书本知识,因此教师在复习时,要帮助学生梳理整册课本知识,使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

2.查漏补缺。在帮助学生整理课本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生的许多漏洞便会逐步显现,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各有不同。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查漏补缺,对薄弱处进行反复训练,重点强化。

3.讲练结合。教师在知识的关键处一定要讲到位,但不要讲得过多,对于学生来说,能记全毕竟只是一小部分,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4.学以致用。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也要让学生学会在记忆之后进一步理解,学生记住了,不代表就会融会贯通,要结合具体题目,训练学生学以致用,真正达到记忆、理解、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复习中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特点的意义,学生记住之后,与长江三峡开发结合起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偌大的一条长江偏偏在上游而不是流量更大的下游修建水利枢纽。此时联系我国阶梯和阶梯间落差大、水能丰富的特点,三峡正好位于二、三阶梯分界线上,由此找出三峡选址的地势原因。

地理学习是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的统一,教与学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让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教与学存在于同一个过程中。教与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彼此以对方的存在为依据。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管理、调节和指导,才能真正了解科学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认知规律;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和调节,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和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奏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可以理解为:“双方目标一致,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紧密联系,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丰富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克先.学习心理学[M].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43-47.

[2]王雅珍,祁秀春.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作用的再认识[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2(29).

猜你喜欢

记忆知识点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记忆中的他们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