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笛》第一课时教案
2016-03-25邱国庆
邱国庆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抓作者的两个写作意象“梅花与雪”体会外貌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通过比较作者的语言特色,学习恰当运用对话与比喻的方法。
(三)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感悟他用“笛声”如泣如诉内心的情怀,体会人物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
(一)通过《梅花魂》与《钓鱼的启示》入课,理清文章内容。
1.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木笛》读题:预习了课文,朱丹通过十分激烈的初试,复试,终于在高手如云的对手中取得二选一的资格,朱丹第一次拿出木笛,文章是这么写的:朱丹轻轻走进屋,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读,这个句子你重点关注那几个字,为什么?
当朱丹因为没有按终试的要求吹奏欢快的典子,被大师取消终试离开考场时,文中又有一句“他向主考席鞠了一躬,把抽出的木笛小心地放回绒套,转过身,默默地走了”。这句你又关注了哪些字?为什么?
入夜,当朱丹冒着大雪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看到那些孩子们,看到那雪中的烛光,朱丹又拿出了木笛,读: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这句你又关注了哪几个字?
当那位大师听到了朱丹如泣如诉的笛声,决定录取朱丹时,也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朱丹的手中,紧紧握着木笛。读,这一句你又关注了哪几个字,为什么?
读这四个句子:
朱丹轻轻走进屋,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
他向主考席鞠了一躬,把抽出的木笛小心地放回绒套,转过身,默默地走了。
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
朱丹的手中,紧紧握着木笛。
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小心地”说明了什么?
(二)一般参加终试的选手为了给考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会十分注重自己的穿着,文中的朱丹是怎么打扮的。请你找一下画下来。
话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中站起一个人来,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读孩子这一句你关注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打扮?我们学过《梅花魂》外祖父的一段话还记得吗?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作者为什么让主人公朱丹把自己装束成一梅花?这一株梅花又是从哪一排腊梅盆景中摘下来的?
我们学过《钓鱼的启示》,作者说那个夜晚,虽然四周无人,但距离开放捕捞鲈鱼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在放与不放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作者还当他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他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他的话: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在今天我们要学的木笛这一文中朱丹面临了人生中怎么样的抉择?他是怎样做的呢?打开课本自由读一遍,思考:他面临怎么样的选择?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三)讨论(对话)。
你从课文哪些写了朱丹放弃了终试,选择了离开。
为什么?这个日子这么重要?
出示对话:过了一会儿,大师冷峻地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快的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很久,很久,考场一片沉寂。
师读引语,大家读内容;男女生对读。
如果作者这样写,你看有什么不同。读一下。
过了一会儿,大师冷峻地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我不能演奏欢快的乐曲。”
很久,很久,考场一片沉寂。
谈不同的语感(破折号;强调了原因;孩子有时把一句话的分开来,用上标点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什么这个日子朱丹不能吹奏欢快的曲子?因为……因为……还因为(作者赵恺在5岁那年他的父亲就是被日本侵略者飞机炸死的,这里的朱丹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其实就是他自己。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就是他看到在12月13日国难日里,有很多人……用他的话来说他是在战争与苦难中成长的人。)你看:
师:(课件加音乐)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屠杀了我们300000万同胞,约12秒就有一个生命在消逝……
(课件屏幕继续呈现:)
屠杀持续了(师引读)/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
屠杀了我们300000万同胞,约12秒就有1个生命消逝……
短短的12秒钟,在南京城就有一个国人鲜活的生命结束了,这难道仅仅是几个鲜红的数字吗?这是什么?
(四)研究意象“雪与笛声”。
不对,这些血淋淋的数字我们的大作家没有写啊?但我们读了却感到这个日子无比的感痛,凄凉,是不该吹欢乐的曲子的?作者在后面用了很多笔墨写“雪”,你看:
“入夜,南京城开始飘雪。朱丹披着雪花,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走去。
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
顷刻之间,雪大了,一团一团,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
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写“雪”。结合自己的经验想想雪一般象征什么?
如“《江雪》中的“雪”;林冲雪夜的雪;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朵万朵梨花开;
读句子,思考:作者给我们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孩子不对啊?坠落的雪花为什么纷纷扬起?有风吗?有什么力量使雪片纷纷扬起?雪在天地间翩然回旋是什么力量?没有风是什么力量?笛声。这时在纪念碑广场上只有笛声,在天地间只有笛声,这里所有声音只有笛声,这里所有的人只听到一种声音就是笛声,这就是朱丹的笛声。
出示:并放音乐。
笛声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
同学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
师引读“笛声,生:悲凉凄切。师:犹如。生:脉管滴血。师:寒冷。生:凝冻着这声音。师:火焰、生:温暖着这声音。师:孩子们。生静静地听着。师:他们似乎听懂了这。生:如泣如诉的笛声。
(五)研究比喻。
就是这如泣如诉的笛声让天地动容,让雪片纷纷扬起,在天地间翩然回旋。那是什么力量让朱丹如此动情?如此悲伤?如此凄切?读:出示:“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走近一看那是什么?
是烛光,是孩子,是一群自发的孩子?
那一片在雪中的烛光,作者比做了(曙色萌动、蓓蕾初绽、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曙色?萌动后是什么?、蓓蕾?初绽后是什么?这难道仅仅一片烛光吗?是什么?力量,是责任,精神。朱丹的那笛声仅仅是笛声吗?是的,就是心中的力量,就是那种民族责任,就是那种梅花般的精神,让朱丹不肯在这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吹奏欢快的曲子;因为这个日子对南京的人们来说不能忘记,对全中国人来说不能忘记,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来说不能忘记,所以他选择了放弃终试。
(六)小结,升华中心,余意未尽。
人生的抉择是痛苦的,悼念亡灵是悲伤的,但我们更要化悲痛为力量,文中是不是还有一个也在抉择?
坐在主考席正中的,是一位声名远扬的外国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打量着朱丹。那神色,仿佛是罗丹在打量雕塑作品。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应当懂得珍惜艺术前途。”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挥手,果断而又惋惜地说:“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大师说:“不,应该是我请求你的原谅。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你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已被乐团录取了。”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紧紧握着木笛。
默读: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紧握的是谁的手?他这觉得朱丹是一个(德艺双馨的人才);朱丹的手中,紧紧握着木笛。将在艺术道路上吹更多更好的曲子。
关于国耻日
韩国:把8月15日定为光复节,首都汉城遍插国旗,全国纪念,放假一天。而且那一天所有的餐馆都贴着:我们今天不欢迎日本人来就餐,我们不为日本人服务。
法国:战后每年11月11日,法国停战节,纪念死难者,如同国庆节一样隆重。
以色列:每年犹太历7月27日,以色列“灾难和英雄”大屠杀纪念日,广告和娱乐活动停止,降半旗,警报长鸣两分钟,行人肃立,车辆停驶。
波兰:波兰11月1日亡灵节,全国警报长鸣两分钟,行人肃立,车辆停驶。人们到墓前志哀,连儿童都异常安静。奥斯维辛集中营举行沉痛的悼念活动。
俄罗斯:从1996年开始,俄罗斯把德国入侵苏联的6月22日纪念日作为“缅怀和哀悼日”,全国默哀一分钟,降半旗,文化单位和广播、电视停止娱乐活动和节目。
小结:忘记大屠杀,就等于第二次屠杀。
板书
木笛————朱丹
梅花?摇?摇 雪?摇?摇 笛声?摇?摇 烛光
12月13日?摇?摇 抉择?摇?摇 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