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研究

2016-03-25马勇王志兰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主要问题物业管理

马勇 王志兰

【摘要】经济的发展与房地产行业的进步,让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成为全民关注的重点。优化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才能让保障性住房的价值得以提高。文章立足于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现状,主要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管理模式;主要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快速提高,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暴露出一些问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廉租房与公共租赁住房等多种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出现在市场中,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居住问题。

一、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就目前来看,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工作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以及具体的工作细则,在实施过程中,问题一点一点地暴露出来:

(一)保障性住房用户不重视物业管理。城市中的特困家庭、中低收入家庭以及城市郊区的拆迁户等是保障性用房的主要用户,这些人对于物业管理的认识不足。很多用户具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懂得保护小区内的公共设施,缺少环保能力。因此,很多保障性用房的住房很难配合物业管理者做好物业管理工作,增加了物业管理的困难。保障性住房的居住者不了解物业管理的重要性,不重视物业管理工作,影响了物业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费用不尽合理。费用问题,是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保障性住房的用户收入普遍较低,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不佳,考虑到实际情况,保障性用户的物业管理价格一直由政府定价或者由坚持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远远低于市场上物业行业的标准费用,物业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利益微薄,物业管理费用不足,直接影响了物业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政府定价与市场环境、物业公司的经济利益产生不可解决的矛盾,影响了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的水平。物业管理费用不足,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者只能通过减少开支去控制成本,服务质量难免下降,恶性循环因此而形成。从住房来讲,一些保障性住房的物业收费标准高于低收入家庭可接受的水平,加剧了住房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

(三)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缺少针对性。保障性住房的使用者具有特殊性,其物业管理模式与普通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有很大区别。很多地方与时俱进,制定了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建设标准,但却忽视了服务标准的制定。部分物业公司没有结合保障性住房用户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服务计划,而是按照普通标准制定服务细则,甚至还提供一些有偿的、高收费的服务,超出了用户的接受能力。不能满足业主需求的物业工作,无疑是没有价值的。

二、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工作优化策略

从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需求出发,解决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才能让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得以优化,具体方法如下:

(一)发挥政府作用,为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提供后盾。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指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上的作用,才能给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工作改革提供保障。保障性住房本身具有特殊性,其物业管理模式的优化不能缺少政府的指导。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去调节,缺少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预,只会让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工作寸步难行。政府部门要重视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工作,成立物业管理专门小组或者管理机构,从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与使用多个方面寻找物业管理的落脚点。积极建设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体系,出台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的政策,有利于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拓展融资渠道,为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提供充足资金。住户给保障性住房物业公司提供的物业经费,远远不能满足物业公司实施管理工作的需求。开拓更多的物业管理费用来源,才能给物业管理工作提供动力。融资渠道的开发应当贯穿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制定全面的融资计划。首先,在保障性用户建设时,应当按照合理的比例去建设保障性住房以及经营性用房,适当提高房屋的租金水平,在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的同时,给物业管理提供基本。其次,在保障性住房的选址上,要尽量选择公共设施较为完善,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给住户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经营房能够提升保障性住房的整体效益,这些经济利益可以转而成为物业管理公司的经济补贴,实现保障性住房的自给自足。

(三)明确实际需求,改革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保障性住房的用户具有特殊性,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对于物业服务的需求也不太高。提供能够满足低收入家庭生活需求的物业服务,结合保障性住房业主的实际生活需求,是物业管理模式改革的重点。在小区公共设施维护方面,应当发动业主共同努力,保护好小区内的公共设施,减小维修的费用,节约物业管理的成本。引导业主重视物业管理工作,提高业主的环保意识,共同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小区,减少物业管理工作者的工作任务,以此来节约成本。保障性住房的业主往往比较关注环境卫生,对于其它服务没有太高的要求。因此,物业公司可以将环保工作作为物业管理的重点,简化物业服务的项目,与此同时,适当降低物业管理费用。加强物业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使更多的物业管理工作人员意识到保障性住房业主的特殊性,结合特殊情况,提供一些收费合理的有偿服务。像对于低收入家庭的独居老人,物业公司可以提供低于市场价的房间清洁工作或者饮食服务,在老人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其生活质量,丰富保障性住房小区的物业服务项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障性住房的主要住房是低收入人群,他们的家庭经济水平较差,经济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工作也面临收费难与收费率过低的问题。正视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工作,加强政府的引导力度,将恶性循环转变成为良性循环,才能促进保障性住房价值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汪红霞.我国公租房物业管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J].建筑经济,2016(01)

[2]席庆高.保障房物业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南京市保障房物业管理为例[J].价值工程,2015(08)

[3]赖茂生,李璐,冷玥,马凤岭,樊振佳,李广睿.社会管理视角下的社区物业服务创新[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12) .

猜你喜欢

保障性住房主要问题物业管理
浅析物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论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效力
论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效力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分析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项目贷款的作用
进口橄榄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