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发展历程
2016-03-25石娜
【摘要】纵观整个哲学史,对人的本质理论的探索一直是个不朽的主题。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更是哲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革命,其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与其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大致平行。按照马克思科学世界观形成的四个阶段,并以相关经典著作为依据,以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缜密的历史再梳理与认识,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科学世界观
“对人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探讨,可以说源远流长,自从哲学从‘文明社会的胞胎中分娩后,人及其社会就渐渐引起哲学家们的注意。”1对于人的本质这个古老而常新的哲学问题,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学说,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质问题向来以其抽象、思辨、深邃的特征包容了极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尤其是人的本质问题作为“哲学上的最高的东西”2,作为对人的终极追问,千百年来一直是哲学上的“老大难”问题。在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全面揭示了人的本质,成为人类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本文依据其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仅就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发展历程做一全方位、缜密的历史梳理与展示,冀望能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贡献一点正能量。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是在他科学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并走向成熟的。鉴于此,本文将按其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过程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青年马克思时期,这个时期以他的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时期的活动为标志,此时的马克思受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哲学的影响,站在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治立场上,并提出了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观点;第二阶段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世界观的转变,并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发表于《德法年鉴》的文章为依托,深刻阐述了他世界观转变的同时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第三阶段是他的科学世界观—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准备期,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开始系统的研究经济学,并在深入分析经济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命题;第四阶段是唯物史观的确立时期,以《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为主线,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并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完成了马克思对现实的人及其本质的科学认识。下面将具体探究马克思世界观发展历程下他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过程。
一、新世界观确立的初期
青年马克思思想的起点是黑格尔哲学,具体来说是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在1841年3月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站在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高度,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了阐述:“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3。在这里,马克思形成了关于人的本质的最初看法,即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
马克思通过对古希腊晚期、德国古典哲学以及青年黑格尔派有关自我意识概念的积极扬弃,赋予了自我意识三个新的维度,并以此说明人的本质。第一,强调人与外部世界联系的主观能动性。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肯定了伊壁鸠鲁有关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合理成分,认为哲学自我意识的自我发展能冲出旧哲学的藩篱,转而与世俗现实相联系,成为实践的力量。马克思以自我意识来说明人的本质,强调了历史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说明自我意识的受制约性。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在驳斥伊壁鸠鲁宣扬绝对意志自由思想的同时,认为人的自我意识不是脱离客观条件制约的绝对的意志自由,必须从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联系的角度来考察人的自由。“一个人,只有当同他发生关系的另一个人不是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而他本身,即使还不是精神,也是一个个别的人时,这个人才不再是自然的产物。”4;第三,强调自我意识的政治意义。马克思用自我意识规定人的基本特征,并赋予了其直观的自由民主本性和强烈的革命进取精神。
1842年1月,马克思写了《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开始投身现实的政治斗争,并于同年4月开始为《莱茵报》撰稿。现实斗争是马克思确立新世界观的重要动力,推动其思想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一时期,马克思依然受黑格尔唯心哲学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观点,但把自我意识延伸为自由理性,并以此作为对抗封建制度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马克思观察问题的视野开始转向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即从抽象理性转向现实的人。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及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觉察到,精神不是人的唯一本质,人是处于现实的、具体的客观关系中的人,而非抽象的人,由物质利益规定的等级地位对人的思想起支配作用,他尖锐的指出:“在这里论战的不是个别的人,而是等级”5。
马克思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指出:“在研究国家生活现象时,很容易走入歧途,即忽视各种关系的客观本性,而用当事人的意志来解释一切。但是存在着这样一些关系,这些关系决定私人和个别政权代表者的行动,而且就像呼吸一样地不以他们为转移。只要我们一开始就站在这种客观立场上,我们就不会忽此忽彼地去寻找善意或恶意,而会在初看起来似乎只有人在活动的地方看到客观关系的作用。”6这里,马克思已经觉察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关系决定并支配人的行动和意志,这就认识到了社会生活的客观必然性。
新世界观确立的初期,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认识虽然包含了合理积极的因素,但毕竟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开始了从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理性大厦转移到唯物主义的现实原则上来,开始用唯物主义的视角研究处于一定社会等级关系中的人并解释人的本质。
二、“两个转变”时期
1843年3月,马克思离开《莱茵报》。严酷的斗争使马克思怀疑黑格尔思辨哲学,并批判其国家观和理性原则。在克罗茨纳赫的几个月里,马克思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发表了剖析黑格尔国家观的经典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连同其发表于《德法年鉴》的两篇文章,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世界观的转变,其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国家包括并决定市民社会的国家观,提出市民社会(现实的人)决定国家和法的重要结论,“不是从现实的人引申出国家,反倒是必须从国家引申出现实的人”7。基于此,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人的本质在于社会特质的观点。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8。这清晰说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马克思这一提法,是受《莱茵报》时期现实的等级的具有客观关系本性的人的影响,并基于唯物主义的前提—市民社会、“现实的经验的人”而得出的。另外,马克思初步认识到了人的社会本质和等级本质形成中劳动的作用,他认为:“个人是否仍旧属于自己的等级,这一部分取决于机缘,一部分取决于本人所从事的劳动等等”9。
1844年初,马克思发表于《德法年鉴》的两篇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进一步对黑格尔历史哲学进行了批判,并发展了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唯物主义见解。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都看到现代犹太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本质,而是高度的经验本质”10,意即必须用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市民社会而非犹太教来说明犹太人的本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他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1,并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人是人的最高本质”12。此时,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思考仍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但超越了费尔巴哈,他从社会关系出发发展了人的本质。
从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到人的本质在于社会特质,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认识的重大进步,是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到唯物主义的重要表现。
三、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准备期
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为开端,马克思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试图从经济学理论入手去剖析现实社会生活,以克服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抽象的人的本质观,推进唯物主义从抽象的物质形态领域进入到实践形态领域,这标志着马克思开启了以实践为核心的哲学革命变革的新征程,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奠定了雏形。与此同时,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在批判吸取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接近唯物史观的人的本质理论,以下我们将用三个命题来探讨这一时期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第一个命题: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人类思想史上,费尔巴哈第一个提出了人的本质在于类的概念,用于说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但是,由于他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抽象性,费尔巴哈一方面把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13,另一方面又把这种普遍性归结为理性、爱和意识。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概念作积极回应的同时,也看到了他理论上的直观性、不彻底性,他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4。马克思这里的生命活动即劳动,也就是实践;这里的人的类特质即人的类本质,也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规定性。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5“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16“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至此,马克思把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归结为人的类本质。
第二个命题: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
1844年7月末,马克思发表于《前进报》上的《评一个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以下简称《评文》)指出:“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17。《评文》与《手稿》互为补充:在《手稿》中,马克思明确了共同体的经济关系含义;在《评文》中,马克思阐述:“所谓的共同体应该理解为政治的共同体,即国家”18。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对共同体概念的论述看,共同体首先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共同的经济利益的人所结成生产劳动团体,即经济共同体。他认为,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所结成的经济共同体中内含的关系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前提和基础,而依靠这些经济关系所结成的社会共同体又决定了人的社会本质。另外,马克思以尚待成熟的理论形式勾勒出了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合理认知。从其著作中阐述的思想看,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共同利益和追求是共同体的核心,而“真正的共同体”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恢弘的灵魂”,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结成的自由劳动的联合体,是在人类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宏伟大厦之上发展起来的。
第三个命题: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1844年夏秋之际,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简称《摘要》)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19的观点。共同体与社会联系存在上下承接的关系,它们都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呈现,但是社会联系比共同体更加现实化和生活化,它相当直白地表述出了共同体的真实内核,进一步说明人的本质的实现途径—共同体内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真正的社会联系的来源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社会联系是人作为人天生就具有的本性,人只有在社会交往、社会联系中才能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社会联系是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这就使得社会联系具有时代特征。这样看来,社会联系是必然性、普遍性、时代性和再生性的综合体,人须臾不可脱离。
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特质,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命题的提出,这一认识过程表明:马克思对现实的人及其本质问题的思维基点,已由以现实的市民社会为出发点转到以生活劳动实践及其产生出的社会联系为基点的轨道上来,接近于得出唯物史观的科学思想。
四、唯物史观的确立时期
这一时期,从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合著《神圣家族》经过《提纲》到再次合著《形态》,彻底揭露了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的认识原则,清算了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直观的、抽象的认识方法,确立了生产关系的科学理论,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彻底解决了如何正确科学地认识现实的人及其本质的哲学问题。
对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历史的科学考察,恩格斯认为是从1845年的《神圣家族》开始的。《神圣家族》虽然仍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但不乏对新世界观的进一步探讨,是唯物史观形成的黎明。它基于《手稿》对生产劳动的分析,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的科学论断,对确立生产关系的科学定义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历史观点起到了推动作用。《神圣家族》重点批判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哲学,他彻底清算了思辨哲学家们的“思辨结构的秘密”,“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0,认为必须按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将思辨哲学家头脚倒置的认识路线颠倒过来,从现实人生产活动实践的基础出发,才能科学地认识人及其本质。
在批判思辨哲学的同时,马克思越发认识到费尔巴哈哲学的理论局限性。1845年春,马克思撰写了《提纲》,集中批判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观,奠定了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21。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离开人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脱离人的社会关系,这必然导致把人的本质做纯自然性、抽象性和永恒性的理解,看成是孤立的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的属性。但是,“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2。实践是社会的实践,纯自然的、生物性的、孤立的个人是无法进行实践的,必须通过人类的劳动实践及社会关系来认识人的本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为我们认识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原则,也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的自觉创造的过程。
在《提纲》所提出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之上,《形态》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展开了翔实的阐述。它在确定生产关系的科学概念的前提下,明确了“社会关系总和”的实际内容,并指出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人受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马克思说:“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23“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24“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可见,必须从一定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及相应的生产关系出发才能科学理解人的本质。《形态》在全面阐述唯物史观的同时,也完善和丰富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重要命题:它说明了人的本质的具体性和现实性以及历史变化性和丰富多样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关系的总和”表现为不同的现实内容,不同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又决定了现实的人的不同的本质,因而,人的本质随着社会生产方式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具体的、有机的统一和总和。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结论,是人类思想史和哲学史上一次伟大的划时代的革命,也是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本质观问题上,马克思同旧哲学的对立,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思想高度,回顾人的本质问题的科学解决历程,我们在惊叹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天才发现之外,也不禁为我们的顶层设计“中国梦”喝彩,当然也需要我们在深刻认识和理解人的本质的同时,更好的认识人自身,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注释
1.宋定国.人的本质的揭示和唯物史观的创立[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
2.荣震华、李金山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P28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P21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P4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P21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P29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P27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P34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P451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P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P460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56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46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45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47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P487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P487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P24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P152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56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56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P43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P24
参考文献
[1]宋定国.人的本质的揭示和唯物史观的创立[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
[2]荣震华、李金山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作者简介
石娜(1986—),女,山东邹平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宋定国。人的本质的揭示和唯物史观的创立[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P77
荣震华、李金山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P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