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貌原则在人物形象分析和建构中的作用

2016-03-25杨帆

现代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礼貌原则人物形象

摘 要:礼貌原则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一条基本准则,它对会话交谈的顺利进行以及维护交际双方平等友好的关系至关重要。然而,不礼貌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对话语的交流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以吴敬梓的讽刺小说《范进中举》中胡屠户的话语为语料,具体阐释里奇的礼貌原则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建构以及主题思想的表达所发挥的作用,以期对其他语境中的话语分析有所启示。

关键词:礼貌原则 胡屠户话语 人物形象

一、礼貌原则理论概述

礼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行为准则,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与人之间的礼貌行为是维护交际顺利进行以及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礼貌一直备受关注。礼貌语言是世界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言语礼貌现象成为语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外语言学家已经提出很多关于礼貌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如莱可夫(Lakoff)(1973)的礼貌规则,布朗和莱文森(Brown & Levinson)(1978)的礼貌理论和里奇(Leech)(1983)的礼貌原则。不同的语言学家对礼貌现象的解析具有不同的侧重点。里奇的礼貌原则在人际交流话语分析中的作用尤为明显。本文以里奇的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对言语交际进行话语分析。

基于礼貌原则,里奇(1983:132)提出了若干礼貌准则,每个准则又包含相应次准则:

1.得体准则(tact maxim)(用于指令和承诺)

a.尽量少让别人吃亏;

b.尽量多让别人受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用于指令和承诺)

a.尽量少让自己受益;

b.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用于表情和表述)

a.尽量少贬低别人;

b.尽量多赞誉别人。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用于表情和表述)

a.尽量少赞誉自己;

b.尽量多贬低自己。

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用于表述)

a.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

b.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用于表述)

a.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

b.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Leech(1983:133)认为,说话人的会话内容越有利于听话人,话语就越礼貌,反之,就越不礼貌。廖美珍(2010)在总结礼貌原则时说,礼貌原则的核心是尽量不要说对他人不利的话(表达对他人不利的信念),尽量说对他人有利的话(表达对他人有利的信念)。总的来说,就是说话人尽最大努力让听话人多受益,让自己少受益,使交际更加顺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然而,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相关人物的话语违背礼貌原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平时的言语交际中,人们违背礼貌原则往往是出于特殊的目的,或为愚弄,或为嘲笑,或为讽刺等等。文学作品中特定人物所说的话语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情况,这些都是作者为达到主题思想的表达以及人物形象刻画的目的而安排的。由于不同的交际场合中人们不遵守礼貌原则的现象不时发生,因此对这些违反常规的不礼貌言语行为进行具体分析显得十分必要。一定程度上讲,礼貌原则的违反是人类交际活动的常态。

二、言语不礼貌现象

由于不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流之中,因此受到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不礼貌即说话人对听话人的面子构成威胁,从而导致双方关系出现不和谐局面的一种交际行为。Culpeper(1996)提出了不礼貌的概念,并且提出五种不礼貌模型:直接性不礼貌(bald on record impoliteness)、正面面子不礼貌(positive impoliteness)、负面面子不礼貌(negative impoliteness)、讽刺或虚假性礼貌(sarcasm or mock politeness)以及礼貌缺失(withhold politeness)。之后,国内外其他学者继承和发展了Culpeper的不礼貌理论和模型,并提出具有不同视角和侧重点的理论和应对策略。冉永平(2010)对不礼貌行为中的一种类型(冲突性话语的趋异取向)进行了分析,认为说话人是为体现与听话人之间的差异才形成双方之间的对立或趋异。

总之,对不礼貌现象的分析需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实施,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不礼貌行为的意图和本质。言语不礼貌行为的发生势必会违反里奇的礼貌原则。因此,从对礼貌原则遵守和违反的角度分析不同语境中的言语不礼貌现象具有可行性。

此外,对(不)礼貌现象的经典研究都是以“说话人—听话人”这种双方模式为主,很少注意到其他(不)在场第三者以及此过程中对其面子的维护和威胁。徐盛恒曾针对里奇的礼貌原则没有充分考虑在场或不在场的第三方给予批评。因此,对不礼貌行为的研究也需要关注(不)在场的第三方。这样才能多维度、更加全面地分析特定语境中这种常见的语用现象。本文将与言语(不)礼貌行为相关的(不)在场的第三方纳入分析范围,试图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三、《范进中举》中胡屠户交际话语中的礼貌原则分析

吴敬梓(1701~1754)是18世纪初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是蜚声文坛的讽刺大师。《儒林外史》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社会讽刺小说。作者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本质和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这种社会下的世态炎凉。《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作者通过范进中举一事,生动地刻画了周围众人的趋炎附势的丑态。胡屠户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本文以《范进中举》中胡屠户的话语为语料,运用礼貌原则具体分析范进中举前后其态度是如何大转变的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建构出的胡屠户的个人形象。

(一)范进中举前

(二)范进中举后

四、结语

本文以吴敬梓的讽刺小说《范进中举》为例,运用里奇的礼貌原则详细分析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不同语境中的话语(不)礼貌现象。从以上4个表格中可以看出:在范进中举前,胡屠户高高在上、凶暴粗鄙;而在范进中举后,他却讨好谄媚。因此,胡屠户的话语对礼貌原则的遵守和违反生动形象地建构出其趋炎附势、虚伪做作、嫌贫爱富的市侩形象。

礼貌原则在话语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语用学研究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对言语(不)礼貌行为的分析有助于探究人类语言的本质。同时,礼貌原则为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细致地了解相关人物的特点。

参考文献:

[1]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2]Culpeper,J.Towards an anatomy of impolitenes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6,(25):349-367.

[3]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陈倩.认知语境下看跨文化中的不礼貌言语交际——以电影《土婆婆PK洋媳妇》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6):108-112.

[5]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4.

[6]廖美珍.中国法庭话语(不)礼貌现象法庭话语礼貌研究之一[J].语用学研究,2010,(4):103-118.

[7]卢敏.汉语礼貌原则探析[J].学术界,2007,(3):229-233.

[8]赖小玉.言语不礼貌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9-10.

[9]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42-46.

[10]罗建婷,吴素梅.谈《认真的重要性》中女主人公对礼貌原则的遵循与违反[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3):94-98.

[11]冉永平.冲突性话语趋异取向的语用分析[J].现代外语,2010,(2):150-157.

[12]王娴贤.Leech礼貌原则的适用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15-117.

[13]徐盛恒.礼貌原则新拟[J].外语学刊,1992,(2):1-7.

[14]赵一普.礼貌原则的违背与戏剧人物的刻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8):134-135.

(杨帆 天津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300071)

猜你喜欢

礼貌原则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
《老炮儿》之语用分析
从合作和礼貌原则谈商业场所公示语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