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很+N”组合中名词语义分类及该组合所体现的色彩意义

2016-03-25周梅娟

现代语文 2016年2期

摘 要:“很男人”“很淑女”“很阿Q”频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渐成为人们交际中的一种语言时尚。本文在前人对“很+N”语法、语义、语用研究的基础之上,根据名词的联想语义特征,对能进入该组合的名词进行分类,并深入研究该组合在交际中所体现的丰富的色彩意义。

关键词:“很+N” 联想语义特征 名词分类 色彩义

一、引言

“很+N”组合是“副词+名词”中的一类,早期语言学界认为这种搭配是不合理的,朱德熙(1961)、吕叔湘(1984)、胡裕树(1981)、丁树声(1996)等都曾明确表明,副词是不可修饰名词的。然而,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副+名”的使用越来越多,张静(1961)、黄伯荣、廖序东(1991)、于根元(1991)、张谊生(1996)等认为副词是可以修饰名词成分的,并举了很多具有说服性的例子。储泽祥、刘街生(1997)、施春宏(2001)等还从名词的语义特征角度探讨“副+名”组合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本文选取了出现频率较高的程度副词“很”,根据名词的联想语义特征对其分类,并从色彩义这一新角度来探讨“很+N”组合。

二、“很+N”的名词分类

目前,学界关于不是所有的名词都能进入“副+名”组合中已达成共识。施春红(2001)认为,具有描述性语义成分的名词,都可以进入副名组合。笔者发现凡是能进入“很+N”组合的名词都具有描写某种性状特征的语义要素,而且“很+N”组合并不是单一的凸显名词的某项本质特征,在语境中往往会凸显一个名词的联想语义。

第一类:抽象名词。从统计的语料来看,“很”与抽象名词的搭配出现频率最高。抽象名词一般指的不是人或事物等可视可触的东西,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通常是不可数的。人们为了便于理解抽象名词,不得不给它下个定义,对其纷繁的语义进行概括。词典中抽象名词的释义往往是抽象名词的本质义,具有区别于其他抽象名词的语义特征,如[±知识][±度量][±消息][±策略][±疾病][±情感][±程度]等。

在“很+N”组合中,往往凸显是名词的联想义。所谓联想义就是,属于名词的语义范畴之内,但不以书面形式体现在词典中的语义。如“礼貌”的本义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有[程度][情感]等语义特征。用“礼貌”形容人时,人们会立刻联想到彬彬有礼、尊老爱幼、谈吐适当、谦逊文雅等,这就是它的联想义。根据“很”凸显的名词的联想语义特征(方括号中为“很”凸显出来的联想语义特征),对能进入“很+N”的抽象名词主要分为以下5类。例如:

1.“很”→[情感]:很暴力、很罪恶、很悲剧、很柔情、很激情

2.“很”→[技能]:很技巧、很文化、很学术、很科学、很理论

3.“很”→[心智]:很本色、很纯情、很理性、很个性、很神经质

4.“很”→[评价]:很低调、很规矩、很现实、很礼貌、很八卦

5.“很”→[时代]:很30年代、很现代、很21世纪、很民国

第二类:具体名词。为了与抽象名词区别开来,所以第二大类统称为具体名词,专有名词也包含在内。指的是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主要指有[+生命义]的人物、动物、植物和[-生命义]的事物和地点。根据“很”凸显的名词联想义,对其具体名词进行分类。例如:

1.“很”→[人物形象]

A.褒义:很淑女、很学者、很绅士、很专家、很男人、很女人、很汉子、很阿Q、很雷锋、很贝多芬、很英雄、很人才、很宝贝

B.贬义:很流氓、很市侩、很小市民、很汉奸、很孙子、很小人、很混蛋、很书呆子、很母性、很娘、很堂吉诃德、很祥林嫂、很唐僧、很林黛玉、很葛朗台、很秦桧、很陈世美

2.“很”→[生理属性]

很牛、很禽兽、很狼胎、很狐狸、很畜生、很狗熊、很驴、很狗血

3.“很”→[物理属性]

很阳光、很水、很火、很铁、很草包、很脓包、很花瓶、很田园、很土、很草、很奶油、很面、很古董、很油、很书面

4.“很”→[风土人情]

很中国、很巴黎、很广东、很日本、很法国、很美国、很德国、很上海、很广东、很西方

三、“很+N”体现的色彩意义

邹韶华(1986)曾在研究“很+有+N”构式时指出,“有+N”应该是含有评价色彩的短语,原新梅(1997)徐国珍、朱磊(2011)屠海波(2015)等从修辞的角度讨论过“很+N”,但目前“很+N”组合的修辞义、色彩义学界关注的较少。“很”凸显出的名词的联想语义特征是在词语的使用过程中逐渐被人们认可,并成为一种固定、隐含的意义。由于名词联想语义的凸显,在“很+N”组合中可以看到很多相互交融、丰富的色彩义。“很+N”组合能存活并不断的丰富,除了语言上的经济性、简洁性以外,应与其所体现的丰富的色彩意义息息相关。

(一)形象色彩

在“很+N”的搭配之中,特别是指人的名词,虽然只用了一个名词,但往往却能表达比名词加倍多的语义信息,有瘦身增值的语义效果,让所描述的对象栩栩如生,形象丰满。

(1)陶大宇爽快地透露,那是很久前在家中洗澡时不小心滑倒弄伤的,到医院缝了六、七针,不过医生说等伤慢慢完全长好了不会留下很明显的疤痕。陶大宇还很“唐僧”地要记者提醒大家“冬天洗澡,小心路滑”。

(李昂《陶大宇南京被“抓”》,《南京日报》2004-01-17)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听到唐僧这个名字时,脑海中便开始浮现僧人的人物形象——心慈面善、行善好施、为民除害、吃斋念佛,想起每次悟空不听话时,就会不听的念咒语,不厌其烦的教育其弟子等画面。例(1)中陶大宇还“很唐僧”则凸显了唐僧啰嗦这一人物形象特点,非常生动。如果把“唐僧”换成“啰嗦”,那么语言的生动性必将大打折扣。

(2)新专辑已定名,经纪人透露赵薇会变得很女人。(虞纪《新专辑已定名》,《华商报》2001-03-20)

赵薇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饰演的“小燕子”形象深入人心,是一个活泼可爱,大大咧咧,还有点男孩子气的俏皮姑娘。这里用了“很女人”不仅和赵薇之前在荧屏上的形象呈现出反差,也让人们开始联想一个具有温柔、可人、成熟、优秀、文雅、娴静、高贵、贤惠、高雅、妩媚等特点的赵薇会是什么样的形象。如果不用“很女人”,用“很妩媚”“很温柔可人”等都不如“很+N”形式简单、语义丰富,刻画出的人物形象显得单薄。

(3)风中雨中无聊中,大伙儿都爱趴在窗沿很儿童地数飞机。(石娃《飞机下面》)

句中提到“数飞机”一般是儿童玩的游戏,而上半句中的主语“大伙儿”指的是成人,“很儿童”让人联想到儿童天真可爱,好奇心强,喜欢玩比较幼稚无聊的游戏,很会打发时间等特点,勾勒出的孩子形象与成人成熟懂事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句中也可以用“很幼稚”地数飞机,但少了点无奈之感。

(4)父亲和母亲拉着架子车很农民地从街道上走过去。(冯积岐《我的农民父亲和母亲》,《朔方》1994年第8期)

例(4)中的“农民”一词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父亲、母亲形象特点:淳朴、勤劳、善良、贫穷、隐忍、不屈……沧桑的脸颊、破旧的衣服……农民夫妇架车的画面立刻活跃在我们的脑海中。虽然只用了“农民”二字,但使人们联想到的意义却比用“淳朴、勤劳、善良”等词更丰富,凸显了父亲和母亲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二)感情色彩

“很+N”除了体现了人物形象色彩之外,还体现了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大多数“很+N”组合的褒贬之意取决于后面所接的名词,如“很雷锋”,雷锋是正面积极的人物形象,所以一般用“很雷锋”表褒义;与之相反,“很流氓”“很汉奸”则表贬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很+N”组合的褒贬色彩义都取决于后面所加的名词。有些名词单说并不具有感情色彩,可能是中性词,但进入“很+N”这个组合后褒贬之意会发生变化,产生语义偏移。

(5)比如说人头马酒水,从它的广告代表,到它促销的方式,那些在高档酒店促销的所谓人头马小姐,肯定是城市的、比较漂亮的、比较有内涵的、有气质的,而不是那种很肤浅很花瓶的,她跟酒配合起来,有一种和谐之妙。(《庄酒如何征服高端消费群体》,《中国经营报》2003-07-21)

“花瓶”是一种器皿,多为陶瓷或玻璃制成,外表精美光滑,中间可以插花盛物,中性名词,不具有褒贬色彩。“很花瓶”则让人联想到花瓶外观美丽,中间是空的等物理特征,暗指人需有其表,肚子跟花瓶一样是空的,毫无内涵。这里发生了语义偏移,具有贬义色彩,新颖别致、幽默风趣。

(6)原以为,研究史料、文物的人很“古董”,甚至不解风情。其实不然,张敏杰很喜欢音乐和诗歌,尤其是中国的民乐。(王敬《岁月有痕真水无香—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张敏杰》,《黑龙江日报》2004-03-08)

“古董”是年代久远、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古董”中往往沉积着无数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无法取代的,是中性名词,没有褒贬色彩。人们常说“老古董”“很古董”,这里的“古董”受副词“老”“很”的修饰发生了语义偏移,具有贬义色彩,让人联想到古董“老、陈旧”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等特点。如例句中“很古董”使人联想到研究史料文物的人因循守旧、思想保守、不解风情等特点。

(7)“呵呵……”崔彤大度地笑着。高个、浓眉、眼神深邃却很有精气神,看起来也很阳光,说话底气十足,声音“高亢”得让我有些意外。(《中国房地产报》2015-11-21)

“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属中性名词。例句中的“很阳光”让人联想到阳光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和触觉刺激,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充满光明,给我们带来温暖,刻画了崔彤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像阳光一样给人带来舒适愉悦之感,这里具有褒义色彩。

(三)方言色彩

(8)人人都喜欢追天赐,他的怯懦自卑的眼神简直就是一个信号,它示意别人:我很草包,我怕你们,你们来追我吧,你们大家都来打我吧。(苏童《天赐的亲人》)

“草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用草编织的包,最早来源于江淮方言,凸显草包的材料经不住考验,容易断裂等物理特征,暗指人徒有其表、外强中干、没有能力。“很草包”在这里不仅体现了方言色彩,还具有贬义。

(9)“那雷恩他们呢?”龙飞又开口问道。“放心,他们一个都没少!这些家伙虽然人多,但都很脓包!特战队中只有少数人受伤,没人死亡!”笑罗刹得意洋洋地说道。(天龙王《血的纹章》)

“脓包”是指人类皮肤软组织感染化脓,在表皮形成一个肿包,内含脓液。在重庆方言中,“很+脓包”有特殊含义,常用来骂人。例句让人联想到“脓包”在人类皮肤上表现出来的一些物理性状,让人恶心;形容一个人愚蠢笨拙,无能无才,毫无用处。没听过这种方言词汇的人,可能不明白“很脓包”为何义。

(10)a.巨型条幅:“星水泥、顶天立地”,武汉《市场报》在新闻报道中说:“星水泥很硬,某些水泥很水”这是市场对他们的最好回报。(BCC语料库《科技文献》)

b.他对我们发出感叹:“听说厦门现在建得很水,但这世人(这辈子)没机会再去了!”老人不经意的感叹像针一样刺痛我们。(《这辈子还能再到厦门看看吗》,《厦门晚报》2001-09-26)

“水”是表示事物的名词,一般指的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例(10)a句中的“很水”指的是次品,不合格。在粤方言中也常会说“人很水”是指人没能力,不够专业,这里让人联想到“水”不成形,往低处流的特点。但例(10)b句中“很水”的意思则和a句完全相反。在闽南方言中,“很水”具有“漂亮”义。人们常说“小姑娘”长得很水,意思是夸赞小姑娘长得很漂亮,这是凸显了“水”清澈透明的特点。“很水”在不同的方言中,凸显的联想语义也不同,具有方言色彩。

(四)风土人情、民族地域色彩

“很+N”搭配中最能体现风土人情、民族地域文化色彩的就是“很+表示国家、地点的名词”组合。单独使用这些专有名词,如中国、法国、巴黎、上海、美国、西方,只是表示地名、方位等,不具有任何色彩,前面加上“很”,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名、地名都可以进入该组合,往往那些有名气、识别度高、其联想义已经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专有名词才能进入。

(11)巩俐很明白这种欣赏。“也许吧,相对于世界来讲,我是属于中国的,其实我是一个很中国很北方很沈阳的女人。”(《巩俐首谈敏感问题:张艺谋是我永远的青春教育》,《时代商报》2004-02-17)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部,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东北部的男性或者女性身上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很北方很沈阳的女人”便让人联想起东北女人性格豪爽、温柔刚毅、真诚善良、心直口快、是非分明、敢作敢当等豪爽大气的性格特点。统观东北人性格的形成和定型与东北的地域史、自然史、文化史都有密切联系,是在多种条件下形成的人物性格。巩俐仅用“很北方很沈阳”6个字,就展现了一个鲜活的、具有北方特色的女人形象。

(12)漫画房价游戏:何处是北?作者:王中王新兮,旧之所依;旧兮,新之所伏。关于旧城改造与新城的写实与思考。文图魏晋文图小李飞刀生活可以很香港,可是房价呢?(地产浮世绘(附图3张)《厦门商报》2005-11-30)

“香港”位于中国华南,属于特别行政区,有“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的美誉。“很香港”语义颇丰,体现了香港地区特有的生活文化气息,让人联想到香港人时尚的追求、新潮的品味、高昂的消费、享受娱乐、生活一派繁荣等景象,且与“房价”形成鲜明对比,暗指房价让人无法接受。

(13)学员高岗,籍贯广东,模样长得也很广东。(原新梅,1996)

“模样长得也很广东”承接上句“籍贯广东”,语音上韵律和谐。人们在阅读到长相广东时,便开始激活人脑中有关于广东人长相的画面。土生土长的广东人皮肤偏黑,眼睛凹较深邃,脸骨微突,下颚有些凹陷。用“很广东”一词既表现了学员具有广东人长相的典型特征,也避免了一些贬义色彩,作者不直接对学员的长相做任何褒贬的评价,留充足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

(14)《我爱比尔》的女主人公阿三,是一名学美术的大学生,身材苗条,很中国、很典雅。在一次画展中阿三认识了英俊潇洒的美国驻沪领馆的文化官员比尔,两人初次印象都非常良好。(《与魔鬼下棋》)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例(14)中的主人公“阿三”是一位身材苗条学习美术的女学生。在这里,“很中国”没有激起读者关于中国诱人美食的联想,而是激起了读者们关于长相清秀、眉眼柔和、端庄秀丽、典雅妩媚、穿着打扮华丽而不失婉约等特点的中国传统美女形象的联想,同时也映衬了“阿三”学习美术所体现出的艺术气质。

(五)时代文化色彩

“很+N”中有些搭配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时代色彩,主要是“很+时间名词”组合,反映某个时代特有的历史文化氛围,体现了社会历史变化发展在语言词汇中的投影和烙印,是时代的风貌在词语中的一种凝固。从人们使用的情况来看,“很+时间名词”组合偏少。

(15)我们这种人是现代人,可是思想是古代的。有一种人相反,他是古代人,可是他思想其实很现代。请大家看一张画片,这个人就是替乾隆皇帝来推出那个有名的《四库全书》的纪晓岚。(中国名家《文集》,李敖《有话说》)

“现代”与“古代、近代”相对,从中国史的划分角度来看,一般指1949年建国以后。提到“现代”,人们可能会想到科学技术发达、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等特点。在句中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名词,用“很现代”形容纪晓岚的思想,则凸显了他具有新时代人们的思想特点——思想开放、追求时尚潮流、与时俱进。

(16)这里是南洋,这里很民国——碎片At Penang槟榔屿(文章标题 搜狐平台2014-11-23)

一个微博名叫“冬冬不拉”的人在搜狐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这里是南洋,这里很民国”的文章,内容充实并配上了相应的图片。“民国”作为时间词仅指1912年至1949年那段时期,但其联想义非常丰富。民国时期的女子有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她们是传统中的现代人,现代中的传统人。民国服饰也饶有风韵,男子流行中山装;女学生上衣蓝或浅蓝,下半身深色群,白色纱袜,圆口布鞋;成年女子多穿旗袍,展现了女性身材凹凸有致的线条美。民国建筑深受人们喜爱,房子外观结构采用了西方现代建筑形式,居室内部细节处理上保持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没有去过南洋一带的人,看到“很民国”这一表述,脑海中也能幻想出一个大致的画面。

(六)语体色彩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不仅涉及内容,也涉及语言的本身,涉及语言材料及其表达手段、组合方式等精准选择。日常交谈中不适合用“文绉绉”的词汇;官方报道中,也不宜用过于口语化的词,“很+N”便有鲜明的语体色彩。

“很+N”多出现在口语语体中。本文引例为了标明具体出处,未选取口语语料,但不代表口语语料库中没有。如“故事的创意很好,非常贴近生活,很中国。”“我们两个,一个‘狂风,一个‘暴雨,关系很铁。”“这个姑娘很汉子。”“大部分学文科的男生都很娘。”“我以前是很阿Q的,要不然我怎么能活到现在?”“这个人很禽兽,为了自己的利益六亲不认。”在这些例句中,“很+N”组合体现了情境性、随意性、生动性等特点,并且流露出说话人在自然状态下丰富而真挚的感情,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

“很+N”在书面语体中也经常出现。在文艺语体中出现的最多。文艺语体中的词汇比较多样化,句式也多元化,作者为了追求艺术上的修辞效果,喜欢使用新颖别致的词汇,“很+N”组合体现的语义十分丰富,自然受到作者的青睐。“很+N”在科技语体中也常出现,多出现在报刊中,且基本都是写人或者写事的叙事性文章,或者出现在报刊中的人物对话中。值得注意的是,公文语体、政论语体中几乎没有“很+N”现象,这两类语体要求词义严谨、庄重,因此,“很+N”这种求新求异的语言风格不适合进入非常正式的文体。

四、结语

“很+N”组合基本被大众接受,语言学者们也认为是合法的搭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很+N”越来越多,能进入该组合的名词也越来越多。该组合所体现的色彩义十分丰富,以上例证主要分析了形象色彩、感情色彩、方言色彩、风土人情民族、时代文化色彩、语体色彩。每一种色彩义并不是单独的出现在语境中,往往在具体使用中相互交融着多种语义色彩。如例(8)、例(9)中的“很草包”“很脓包”除了具有方言色彩之外,还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例(15)中说纪晓岚思想“很现代”不仅体现了现代人思想开放的时代色彩,同时也含有褒义的感情色彩,夸赞纪晓岚思想开明。有些“很+N”组合的色彩义并不始终如一,要根据具体语境确定。如例(2)中说赵薇“很女人”无贬义色彩,若是形容一个男人“很女人”则具有贬义色彩。但凡所有可以进入“很+N”组合的名词都要凸显出名词的某种联想语义特征,体现出某一种或几种色彩意义。“很+N”组合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也许今后,不可进入该组合的名词也能慢慢进入。这种现象值得人们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储泽祥.“细节显现”与“副+名”[J].语文建设,1997,(6).

[2]丁树声.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桂诗春.从“这个地方很郊区”谈起[J].语言文字应用,1995,

(3).

[4]胡裕树.现代汉语(增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5]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版)[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1991.

[6]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邵敬敏,吴立红.“副+名”组合与语义指向新品种[J].语言教

学与研究,2005,(6).

[8]施春红.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J].中国语

文,2001,(3).

[9]屠海波.“很有+N”结构里中性名词的语义特征[J].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版),2015,(5).

[10]王军建.“很N”的语用学思考[J].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9,(1).

[11]邢福义.“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中国语

文,1998,(5).

[12]徐国珍,朱磊.论修辞幻象在“副+名”组合中的生成与呈现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13]杨亦鸣,徐以中.“副+名”现象研究之研究[J].语言文字应

用,2003,(5).

[14]于根元.副+名[J].语文建设,1991,(1).

[15]原新梅.“程度副词+N”的修辞功效[J].修辞学习,1997,

(4).

[16]原新梅.试论“程度副词+N”[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1996,(2).

[17]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

社,1996.

[18]张谊生.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J].语言

教学与研究,1996,(4).

[19]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0]朱德熙.说“的”[J].中国语文,1961,(12).

[2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2]邹韶华.试说语法里的临界现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周梅娟 江苏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