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文献中用作状语的疑问代词“焉(安)”

2016-03-25张艳梅

现代语文 2016年2期

摘 要:文中对用作状语的疑问代词“焉(安)”做了介绍和分析,提出可以将用作状语的疑问代词“焉(安)”进一步分析为“介词+疑问代词”的兼词(“从何处”“从哪里”)。

关键词:先秦文献 传世文献 出土文献 用作状语 疑问代词 “焉(安)”

“焉”作疑问代词时有用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出现在谓语中心词之前)两种用法,用作状语比用作宾语更常见。如先秦文献中有这样的句子:

(1)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2)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战国策·魏策一》)

(3)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4)若不闕秦,将焉取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5)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诗·卫风·伯兮》)

(6)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论语·子张》)

用作宾语的例子如例(1)、例(2),这两例中“焉”分别放在谓语中心词“往”和“之”的前面,是因为上古汉语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须前置,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用作状语的例子如例(3)、(4)、(5)、(6),这四例中的“焉”均处在状语的位置,即谓语中心词之前。

例(1)、(2)所示的疑问代词用作宾语的“焉”,指处所,可译成“哪里”。例(3)、(4)、(5)、(6)所示的疑问代词用作状语的“焉”,王力(1999)认为一般表示反问,可以译成“怎么”“哪里”;杨伯峻、何乐士(2001)则将其进一步解为“於何(处)”“从哪里”。

我们认为可以依杨伯峻、何乐士(2001)的解释进一步将其分析为“介词+疑问代词”的兼词(即“从何处”“从哪里”),如例(4)“焉取之”可以释为“从哪里得到它所要取得的土地?”,例(6)“焉学”释为“於谁学?”“从哪里学习?”

在先秦传世文献里,“安”和“焉”作为疑问代词时用法是相同的,主要都是如上所述的问处所(用作宾语)、表反问(用作状语)。如:

(7)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三》)

(8)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诗经·小雅·小弁》)

(9)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10)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战国策·赵策三》)

(11)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战国策·赵策三》)

(12)既而皆入其地,王安挺志。(《国语·吴语》)

例(7)~(9)中的“焉”用作宾语,(10)~(12)中的“焉”用作状语。

根据张玉金(2011)研究,“安”“焉”这两个字记录的应是同一个代词:在先秦出土文献里,“焉”在楚简中写作“安”,偶尔写作“言”,在秦简和中山国金文中写作“焉”;两字上古音十分相近,“安”是元部、影纽、平声,而“焉”的两个音中一个音跟“安”同属元部、影纽、平声,另一个音属元部、匣纽、平声,跟“安”音相近,韵部为叠韵关系,声母为邻纽关系(喉与牙),两者音近,可以通假;“安”与“焉”实为同一个字的不同书写形式,还可以找到很多根据,如《广雅》“焉,安也”,《正字通》“安与焉同”,刘淇《助字辨略》“安得为焉者,声相近也”,王引之《经传释词》训“安”为“焉”,等等。

我们认可“安”“焉”两字记录的应是同一个代词,故本文列词条时将其标注为“焉(安)”。

除了传世文献,在先秦出土文献中,也可以找到大量“焉(安)”作疑问代词时用作状语,可以译为“怎么”“哪里”或进一步分析成“介词+疑问代词”(“从何处”“从哪里”)的兼词的例子。如:

(13)古(故)大道癹(废),安(焉)又(有)(仁)义。六亲不和,安又(有)孝(慈)。邦(家)緍(昏)(乱),安又(有)正臣。(《郭店楚简·老子甲本》)

(14)先又(有)囩(圆),安(焉)又(有)枋(方)。先又(晦),安又明。先又耑(短),安又长。(《上博楚简三·恒先》)

与“焉(安)”类似的用作状语的疑问代词还有“恶”,也是只能用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用作状语时表反问,同样可以解为“怎么”“哪里”或进一步将其分析成“介词+疑问代词”(“从何处”“从哪里”)的兼词。如:

(15)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战国策·赵策三》)

另外,与“焉(安)”“恶”类似的用作状语的疑问代词还有“胡”“奚”“曷”。“胡”“奚”“曷”与作为疑问代词的“焉(安)”“恶”一样,都是只能用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不过“胡”“奚”“曷”用作状语时,译为“怎么”,表示的不是“哪里”“从哪里”,而是“为什么”。例如:

(16)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诗·魏风·伐檀》)

(17)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18)我日构祸,曷云能榖?(《诗·小雅·四月》)

例(16)~(18)中的“胡”“曷”“奚”和“焉(安)”“恶”一样,都充当状语,都可进一步分析为“介词+疑问代词”的兼词。

一般认为,除了用作疑问代词,先秦文献中的“焉(安)”最常见的用法是用作兼词。例如:

(19)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左传·隐公元年》)

(20)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耳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1)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老子·三十章》)

对例(19)~(21)中兼词“焉”的性质,学界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它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或者说是特殊的指示代词,如王力《古代汉语》(1999)的观点;另一种看法认为它是介词兼代词(“於是”“于此”“在这里”等),如何乐士(1988)详细研究《左传》里的兼词“焉”,认为可以理解为介词兼代词的,有859次,占总次数(877)的97%。

我们认为,用作状语的疑问代词“焉(安)”也是可以进一步分析成兼词的,只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表“於是”“于此”“在这里”(介词加指示代词“之”“此”“是”等)的兼词,而是“介词+疑问代词”的兼词。那么,它和上文所述的何乐士(1988)所研究的、即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介词兼代词”的兼词“焉(安)”是否真是两个不同的词,可能就值得重新讨论了。

(本文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多媒体课件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玉金.出土战国文献虚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共四册)[M].北京:中华书

局,1999.

[3]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1.

[4]何乐士.《左传》的“焉”[A].《古汉语研究》(第一辑)[C].

北京:中华书局,1988.

[5]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6]刘钊.郭店楚简校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张艳梅 广西桂林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541004;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