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汉语中偏正式复合词的语素异序现象

2016-03-25曲亮

现代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心

摘 要:偏正式复合词是现代汉语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合成词,在整个词汇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顾名思义,这类词的组成往往是修饰限制成分在前,中心成分在后的。但汉语中有一类复合词的构成语素在保持彼此间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前提下组合顺序却正好相反,出现异序的现象。本文分析了这类复合词的一些特点,试图对这一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语素异序 前正后偏 中心 语用

在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中,偏正式复合词是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的一类合成词。据统计,有约43%的复合词可以被归为定中结构,约7.72%的复合词属于状中结构,二者合起来能占合成词总数的一半,数量可谓庞大。[1]在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偏正式复合词中,后一语素被前一语素所修饰和限制,居于中心地位,词义的主要部分体现在后一语素上,这是通常的情况。不过也有一些词比较特殊,即两个语素的组合顺序与通常情况恰恰相反:中心语素在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语素在后,构成前正后偏式的复合词。这种语素异序的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下面分别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探析。

一、前正后偏式复合词的存在

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上册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偏正型复合词的阐述: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例如:A.人流 气功 冰箱 热心 小说;B.密植 游击 腾飞 倾销 筛选 火红 葱绿 蜡黄 雪亮 笔直。A组为定中关系,B组为状中关系。[2]笔者认为这里把“人流”作为定中关系的偏正型复合词的例子是欠妥当的。“人流”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释义有二:一是像河流似的连续不断的人群,二是人工流产的简称。[3]如果按释义一去理解这个词的含义,那么明显“流”是修饰“人”的,“人流”指的是“人”而不是“流”,所以并不符合教材中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的说法;如果按释义二理解,那么这里的“流”指的就是动作行为,“人流”就应该被归入B组的状中关系里去。因此无论采取哪种解释,都不应该把“人流”看作定中关系的偏正型复合词。事实上,类似“人流”这种结构的复合词还有很多,同是以“流”为结尾的词就有“车流”“水流”等,除此之外还有“火舌”“氛围”“浪花”“下江”等,这些复合词都无一例外地属于后一词根修饰限制前一词根的情况。由此可以认为,汉语中前正后偏式的复合词是普遍存在的,有些甚至还相当常用。

二、前正后偏式复合词的分类

虽然无法从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方面对前正后偏式复合词进行区分,但这类复合词内部在形象色彩方面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依此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其中一类的比喻色彩较浓,如“火舌”指比较高的火苗;“云海”指从高处下望时平铺在下面像海一样的云;“浪花”指波浪激起的四溅的水;“车流”指道路上像河流似的连续不断行驶的车辆。在这一小类的复合词中,前一语素可以理解为比喻中的本体,后一语素则相当于喻体,两个语素通过前正后偏式的组合,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另一类的说明色彩较浓,如“氛围”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韭黄”指在黑暗、温湿条件下培育的颜色浅黄的韭菜;“宅院”指带院子的宅子。这一小类的复合词并没有比喻的意味,后一语素通过说明前一语素在某方面的特征来对其进行修饰限定,在数量上也远不及比喻色彩较浓的前一类。从整体上来看,这种前正后偏式复合词的中心语都是名词性的,即处于定中关系中的一类偏正式复合词会出现语素异序的现象,处于状中关系里则不会。因此借用句法学的术语,我们可以把偏正式复合词中的语素异序现象称为定语语素后置现象。

三、对前正后偏式复合词的认识和理解

既然通常情况下表修饰限制关系的语素顺序都是前偏后正的,那么这种前正后偏式的组合为什么会产生?如何正确地看待和理解这一语言现象?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偏”和“正”的理解。按照传统的解释,“偏”指的是修饰限制成分,“正”指的是中心成分,这一点并没有问题。不过“中心成分”的说法过于笼统,它还可以被分为两个方面:结构中心和语义中心。前者处于静态的形式层面,后者处于动态的实际运用层面。在大多数情况下,偏正式复合词的结构中心和语义中心是一致的,即结构上处于中心位置的语素同时也是语义上强调的重点,是说话者希望听话者加以注意的地方。可是当说话者想强调事物的某方面特征而不是事物本身时,就会把修饰描述性的语素相应后移,把习惯上处于“偏”的位置的语素移到“正”的位置上来,造成结构中心与语义中心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定语语素后置的复合词。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这种体现尤为明显。如在“激起朵朵浪花”“阵地上打成一片火海”“无尽的人流涌向广场”等用例中,“朵朵”“片”的语义指向分别是“花”和“海”;“涌”是相对于“流”而言的,“涌流”本身就是一个词(指急速地流淌)。这些用例中的量词或谓语动词的选定,其主要依据都是相关名词中的修饰性成分,这充分说明了被后置的定语语素在语义表达上的中心地位,是说话者想要突出的焦点所在。当然在结构层面,这些被后置的定语语素所起的作用仍然是修饰位于它前面的中心语语素,这一点并没有改变。如“下江”不是指“下面的江”,而是指“长江下游地区”。

在古代汉语的语法中,无论是词法层面还是句法层面,将修饰限定性的定语成分置于中心成分之后的做法都更为常见,目的也是为了突出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在词法层面,上古汉语有一种“大名冠小名”的现象,如《礼记》中说“鱼鲔”“虫蝗”;《左传》中说“鸟乌”;《孟子》中说“草芥”。这类复合词在今天看来都属于前正后偏式的,它们对现代汉语在词汇构造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句法层面的例子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上述例子中的“利”“强”“可使报秦”“铿然有声”作为定语成分,全部置于它们各自修饰限定的中心语之后,突出强调的意味得到加强。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尽管句法与词法并不处在同一层面,但现代汉语构词或多或少地受到古代汉语句法的影响,并且两者通过变换常序的方式来突出定语成分的构造原理是一样的。由此我们可以认定,汉语中前正后偏式复合词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时原因和认知原因。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汉语中的前正后偏式复合词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和把握。笔者认为这类复合词最终的定位应该划入偏正式复合词中,只不过它是一种中心成分在前,修饰限制成分在后的特殊的偏正式。语素顺序的调换只是单纯出于语用的需要,并不妨碍句法和语义关系的认定。也就是说,这类前正后偏式复合词的两个构成语素之间依然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这一关系不会因为语素顺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没有必要在复合词的分类中另设一种“正偏式”。正确理解这种语素异序的现象,既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词义,也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索语素义和词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7.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曲亮 辽宁沈阳 辽宁大学文学院 110036)

猜你喜欢

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产前诊断中心穿刺室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折.廊”艺术中心
HELLO BABY儿童中心
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围绕中心,详略得当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