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学作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3-25王秋实

现代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创造性中学生作文

◎王秋实



论中学作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王秋实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素质体现,也是学生展示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作文教学就是老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实践活动,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写出一篇作文不是很难,但是要将作文写出新意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说:“作文就是写心思,其实就是在别人司空见惯的生活表象中发现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做出适当的思索、研究,得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结论,也就是说,作文不能是陈词滥调,要具有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认识品质的核心,它通常与常规思维相对而言。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而创造性思维是指用超常规的方法,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新方案和新成果的心理过程。二者有明显区别,不可混为一谈。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类获取创造性认识成果的最直接的思维动力。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写出佳作?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一、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诱发创作性

兴趣是人们进行活动的直接动力,人们对一件事有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它,去完成它,并且会力争把这件事做好。作文也是如此。有了兴趣作为支持,学生才会燃起写作的热情,迸发出创作的激情,写出充满真情实感和个人风格的作文。

(一)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写作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常常按照既定模式进行作文教学,先对要写的作文题目和文体进行讲解,再组织作文素材,最后让学生进行写作。这种人为的单一的命题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甚至厌烦作文。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作文课的期待,丧失了对作文的热情。如何让学生写出有创意的作文?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作文环境,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达出来,畅所欲言。要想让学生能各抒己见,关键还在于老师的引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获取自己的独特见解。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写出合情合理的作文来。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引起他们的作文兴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更好地被激发出来。

(二)积累信息,拓宽生活世界

作文需要材料丰富,学生积累的知识越多,写起作文来就越得心应手。所谓的好作文,就是学生将材料组织得当,语言表达的周密一点罢了。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会主动地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来获取,还可以鼓励学生多了解一些书本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越清晰、越全面、越深刻,写出来的作文就越饱满、越生动、越有价值。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积累的多了,写作文找材料信手拈来,作文也就不再是难题了,写作文的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

(三)审美感知,唤醒情感体验

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情感体验,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思维活跃期,想法多,情感丰富。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使学生爱上写作文,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叶圣陶曾说过“教语文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的材料就是课文”。借助文学作品可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边城》,写课文的读后感。可以提问学生:阅读中除了看到边城里人们纯洁的亲情爱情以外,有没有看到人物的其他感情?学生经过提问开始思考自己没有想到的方面,势必会再次研读课文,一遍遍感悟人物情感。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让学生写创新作文,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方法避免了直接给学生命

题作文带来的抵触感,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培养思维方式,形成创造力

作文教学是一项充满创造力的精神活动,作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思维的过程,作文的教学实际上应该是对学生思维的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联想想象,开拓思维空间

想象是对人们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记忆对于想象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想象训练,可以使学生积极调动自己已有的记忆板块,构建新的内容,使表达更生动,思路更开阔。联想是想象的基本形式,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或几个事物的心智活动,是透过事物表象认识到本质的活动。例如举一反三,一叶知秋都是通过联想而得到的。通过联想训练,可以使学生的作文更有广度,更有深度。但无论是想象还是联想,都需要学生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认真的思考。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很多事情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所以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悟事情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还可以在作文课上让学生给学生布置一些充满想象力的题目,让其自由发挥。最后,老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刺激同学们的想象力。例如播放一段电影片段,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续写。这一类的设计,只要设计合理,很容易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迸发出写作的热情。

(二)质疑批判,培养发散性思维

学生的写作大多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初学作文的时候,是学生模仿老师。学生以老师为权威榜样,作文时不自觉的进行模仿,不会主动寻求质疑。但是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产生惰性思维,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写。写出的作文很容易就和别人构思雷同,手法类似,经不起推敲。中学生的作文可以始于模仿,但不能只有模仿,这也是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所以老师的引导在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能让老师的风格变成学生的风格,不能让老师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代替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那样,学生作文的乐趣也就无从谈起了。让学生学会质疑批判并非让老师绞尽脑汁的去想一些稀奇古怪的题材去引导学生质疑。而是换一个方式来讲题材,不要老是按照老思路老模板去给学生讲题破题,要有创新意识,一个题材就可以常写常新。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质疑。

此外,在作文材料组织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和重点,是作者以一个信息为圆心向四周进行发散性思考的思维活动。

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往往只看到它最容易被人发现的一面,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所以许多学生写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多角度审题,深挖作文素材本身,提出新的看法。例如,有句俗语叫“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放在不同的环境里,还能成立吗?做生意的恐怕不会这么想,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广告出现了。运用这种发散思维的方式既能不有悖常理,又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常常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上有很强的批判性,甚至会有些叛逆,所以作文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把好他们的“脉”。充分发挥他们这个年龄所特有的判迷性的积极作用,年轻大无畏的精神,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因势利导,减小学生内心对作文的抵触情绪,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没了抵触,话匣子打开了,作文也就不愁写了,更不愁枯燥没新意了。

三、阅读交流,启迪思维

(一)阅读借鉴,辩证分析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阅读。但是中学生课业繁多,可以用于进行阅读和作文训练的时间很少。除此以外,学生会不会阅读也是一个大问题。许多学生书是读了不少,但是写作文的时候就是脑子空空没料可写,或者有了题材也用不恰当。怎么阅读才能高效的用于学生作文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作文教学角度出发,在阅读课上,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有意识为学生筛选一些书目,让他们读时做摘抄笔记,读后就阅读内容写上几句话。可以是自己的感想,可以是由文章想到的事,也可以是自己的问题质疑等等。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过学生的笔亲自记录下的内容总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学生由摘抄而发散出去的思维想法和在摘抄时的感悟,又可以在今后作文时成为学生的作文素材。由于这种作文素材是学生由联想想到的,也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乱用素材,拿素材凑字数的现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逐渐地积累下丰富的作文素材。见多识广,书读的多了,脑子里有东西了,思维也会越用越活,许多奇妙的想法也许就在积累的过程中不经意闪现。

中学生最大的优点在于敢于突破,不会墨守成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中学生的年龄阅历都不够丰富,看待问题易存在片面性。生活是复杂的,但是很多中学生意识不到生活的复杂性,也没有机会去经历复杂的生活。这就容易导致中学生写出的作文偶有偏颇。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不可能带领学生体验不同的生活经验,但是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作文素材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从偶然发现必然,从特殊想到一般,透过表象看到本质。诸如此类,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使得学生看问题更加全面深刻,避免作文中出现一些肤浅片面甚至偏颇的思想。

(二)交流碰撞,擦出思维火花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作文教学中,每个人的个性不同,个人能力水平有差异。在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面向全体同学,不可能对每个同学面面俱到,每个同学的想法都照顾

到。笔者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2课时的作文课,可以拿出1课时在老师进行初步讲解启迪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完成作文材料的组织。剩下的1课时再进行作文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小组里的每个人都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擦出新的思维火花。当然,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对小组的各种想法进行倾听指正,对于一些偏颇或者不合常理的想法及时纠正,鼓励那些平时腼腆内向的学生在小组里积极发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这种方式到锻炼和提高,写出新颖的好作文也就不再是难题了。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和作文的关系密切相连,因此,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不仅能让学生写出佳作,更能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于他们今后理智的看待问题,独立的解决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胡敏中.论创造性思维的四种基本形式[J].甘肃理论学刊,2001,(2).

[3]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张定远.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6][7]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王秋实四川省西华师范大学637000)

猜你喜欢

创造性中学生作文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