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语文阅读与鉴赏能力培养探究

2016-03-25付清莲

现代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新课标课外阅读

◎付清莲



高中生语文阅读与鉴赏能力培养探究

◎付清莲

能力培养反映出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高中阶段是人生收获知识、塑造品格的重要时期,也是多方面能力养成、并初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段。阅读与鉴赏能力是方便阅读书籍文献所必须的,一项基本的文化技能,也是文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与鉴赏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形式;既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标。高中语文课是阅读与鉴赏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对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的提升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一、语文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内涵和要求

阅读与鉴赏可以分为“阅读”和“鉴赏”两个过程,相应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也可以理解为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两个部分,两者有所区分又相互关联。周庆元的《语文教育研究概论》认为:阅读既是感知理解文字信息的一种认知过程,又是情感体验文字信息的一种情感活动,也是吸收应用文字信息、形成思维和表达等语言能力的一种语

言实践活动。按此理解,阅读可分为认知、体验和吸收三个层次。故阅读能力可以进一步细化为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欣赏能力和阅读吸收能力三个方面,三者分别侧重对应以上阅读的三个层次,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鉴赏”本意为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用于语文阅读,包含了对文学作品“辨识”和“品味”的涵义,具有审美意味。鉴赏能力主要指对作品中美的辨别、感受、欣赏和评价能力,反映了语文的美育功能。归纳起来,语文阅读与鉴赏能力主要表现为对文学作品的认读、理解、体会、感悟、记忆、鉴别、欣赏和评价等的综合学习与审美能力。

阅读与鉴赏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语言素质,也是高中语文学习中最被看重的一种能力。参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关于阅读与鉴赏部分的表述,高中生语文阅读与鉴赏能力要求可以概括为:①能基本把握作品的逻辑脉络和思想要点,理解作品所持的观点立场、承载的情感等,并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做出一定的阐释和评判;②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针对记述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文体类型的中外文学作品,进行分类独立阅读,理解作品含义;③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体验、感悟甚至发掘出文学作品的多种美境,能正确辨识、选择优秀文本读物,读好书,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④熟练使用普通话,能流畅地朗读作品,语音、语调、节奏等能恰当地表达出作品的意境及情感;熟悉对常用语文工具书的使用,能利用互联网、图书等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⑤能够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有效地使用略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方法;能根据文本语境揣摩语句含义,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分析理解一些复杂语句;⑥能够读懂已经学过的文言文及其它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独立读懂一般难度的课外文言文。

二、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能力培养弊端分析

尽管阅读与鉴赏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语文素养,然而,在高中语文教育实践中,阅读与鉴赏能力培养状况并不太理想,主要表现如下:

(一)认识不到位,观念有偏差

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多数师生对阅读与鉴赏的意义、方法等还没有充分认识,思想上准备不足。例如,老师不熟悉“新课标”内容,盲目地以各类考试,特别是高考答题要求为最高指导,奉行“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的教学理念;学生则认为,阅读很浪费时间,不如去攻“数理化”。师生普遍都简单地将阅读与鉴赏能力等视于阅读题得分能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老师认识的缺陷会直接导致在相应的教学方法、指导方式上存在不足;学生观念的偏差会导致对阅读的忽视,不愿投入时间主动训练。

(二)课内针对性教学有所缺失

“目标明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一直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一堂“好课”的标准,语文教师也习惯了沿循这种四平八稳的教学思路,追求千篇一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问题,主要有:

1.教学过程程序化。课堂教学大致按阅读课文、章节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手法和文章特色等流程有秩序的完成。教学过程中如何时提问、提问多久、分别让哪一层次的学生回答等各环节,都按“学案”预设的次序推进。这种教学缺乏灵活性,不利于突出老师的教学风格,也不利于彰显学生的语言个性特点,难以活跃课堂气氛。

2.教学目标偏重知识灌输,鉴赏不足。课内老师们都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缺乏对学生自己去感受、领悟、赏析的引导,也缺少对学生阅读后的情感体会,对美的体验与感悟的关注。这就容易导致阅读与鉴赏训练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3.教学内容僵化,文本解读去情境化。阅读教学中,教师普遍是以定论或照本宣科的方式来解读文本,缺乏创设问题情境去激发学生体会文章主旨和情感的主动性。这种情形容易演变为单边化教学,不利于师生交流互动,也有碍于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课外阅读训练凸显不足

正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语文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长期阅读锻炼的过程。单靠学时有限的课内阅读教学训练远远不够,广泛丰富的课外阅读实在必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期间总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还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最低要求,然而,实际情况是,高中生普遍非常吝啬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也极少组织或参加阅读类的报告会、讨论会,课外阅读与鉴赏训练严重缺失。这一方面缘于学生自身认识缺陷,另一方面也源于老师疏于组织和引导。

三、高中生语文阅读与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阶段是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培养高中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献策”如下:

(一)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应该是高中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对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专业素养既包括专业理论水平与技能、学科教学水平,也包含职业道德、专业教学理念,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高中语文教师负有沉重的教学压力,常年工作连轴转,极少有机会外出学习进修、接受培训或交流研讨等,专业素养容易滞后发展,导致工作能力不够。另外,有的教师初次担当高中语文教学重任,有的教师甚至非该

专业科班出身,难免会有工作力不从心的情况。还有少数教师工作倦怠、自我提升愿望淡薄,更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帮助提升其专业素养。

(二)改善阅读教学,注重鉴赏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是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因此,改善阅读教学,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多种方式方法利于营造关注能力培养的课堂,笔者择其要论述之:

1.具备体裁和套路意识。阅读时应区分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作品,采用不同的鉴赏套路。只有清楚了体裁框架,鉴赏活动才能找到方向和聚焦点。例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由于有些形似散文,若不加鉴别,容易被当作散文进行鉴赏,从而产生错误解读。“具有体裁意识,才能够把好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套路,进而展开阅读鉴赏活动。”[3]新课标也要求:“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

2.运用情境化教学。情境教学要求能够展现出课文中一些实际情境以及相关的教学背景。情境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认识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形象与抽象相互结合的过程。情境应该根据文本所蕴含的知识及情感,符合文章的内容和学生审美需求进行创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利用情境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与鉴赏乐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3.强化学生思维和语感的训练。语感是长期读写累积起来的,是对语境、语义的直观感悟与理解。语感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可能受高考“牵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语文知识和阅读技巧传授,轻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思维训练是锻炼能力的途径之一,也是调动学生思考、活跃互动气氛的“法术”。思维训练时应注意让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化阅读,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触和体验去解读作品、训练思维,禁用现成结论束缚学生的思想,以致扼杀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强化思维训练和语感培养。

(三)鼓励并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语言实践

阅读能增长知识、积累语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谈读后感等语言实践活动能引发思考、锻炼表达、训练思维、启迪心智。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不能仅靠语文课上的学习,课外阅读和语言实践是语文学习必要而有益的补充。新课标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和语言实践需要老师或家长加以引导和督促,如:罗列书单推荐阅读、检查矫正不良阅读、指导阅读方法、平等交流阅读体验,等等。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还应该重点注意以下三点:①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阅读和讨论,逐步培养起课外阅读的兴趣;②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灵活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5]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阅读方法上多给予学生指导,如定期抽一节课与学生交流课外阅读心得,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四)改善语文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能成为教师“教”的方向标和测量仪,起到教学导学的作用。课程评价机制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及结果。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存在:将教学评价等视为考试、唯分数至上;评价主体分离脱节,如排除学生参与评价、忽略教师自我评价;基本局限于教师对学生、学校对教师的单向评价等问题。新课标提出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要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等六项评价原则。另外,针对“阅读与鉴赏的评价”,新课标将其区分为实用类、理论类、文学类、文言文这四类文本,并分别给出评价建议。对比分析存在的问题现状,可以看出基本是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的。因此,就改善高中语文评价机制,切实贯彻新课标中“评价建议”的要求,既为其现实所需,也是其有效之策。

参考文献:

[1]林春泉.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欣赏现状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3.(10).

[2]刘俊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生成策略—基于对甘肃省W中学的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3).

[3]潘登峰.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

[4]郭淼.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经典教苑),2015,(10).

[5]林达超.生本理念下引导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11,(1).

(付清莲江西南昌大学附属中学330047)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新课标课外阅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