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爷爷变成了幽灵》为例

2016-03-25管仁娟

现代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美育绘本美的

◎管仁娟



绘本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爷爷变成了幽灵》为例

◎管仁娟

绘本教学将讲故事、说道理的手段融合在语文教学当中,使语文教学方式多样化,丰富了语文课堂内容的多样性,同时也将语文本身的语言魅力和趣味性展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在绘本教学当中寓含着极大的审美教育,它以一种绘本故事、图片展示的独特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达到对学生审美的教育。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简述在绘本教学当中暗含的审美教育。

一、绘本教学概述

绘本,就是以图画为主体,配以简单的文字来讲故事的一种文学形式。和纯文字截然不同的是,图画是绘本的生命,那美妙而富有情趣的画面和简单准确的文字背后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深邃的哲理。

绘本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选取一篇绘本故事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将故事内容以适当的教学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述当中去感受故事的情节、理解人物形象、体味故事的深意。

二、绘本教学蕴含的审美教育

(一)寓美于教。绘本故事以图片故事的形式,充实了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加之每个故事蕴含着大小不一的哲学道理,可以说是语文美育教学一个不错的途径。它以讲故事为主要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而且绘本故事将教学内容的认识、情感、能量等美的态势语传递出来,让学生体会作者价值观、人生观,体验美的本质所在。

(二)寓美于情。绘本故事将故事中的人物、事件从抽象变成具象,从平面变成立体,学生可以从插话、对话来进一步勾勒整个人物形象。这是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寓美于境。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课堂当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绘本教学大多采用ppt或者小视频的形式,加以配合教师的讲述,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具象化,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了解各种人物角色在其中是如何表现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教学实例《爷爷变成了幽灵》

《爷爷变成了幽灵》是汶河小学丁熠老师在给“国培”老师展示公开课选择的一篇绘本故事,参与公开课的

学生选自于该校四年级的一个班级。

(一)教学设计美

首先,选择的绘本故事本身要具有美感,故事讲述结合图片展示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和情感的促动。“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具备了初步的审美欣赏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审美表现能力甚至是审美创造能力。但这时儿童的审美能力仍然是有限度的,他们还不能较好地欣赏艺术家所创作的较高深的艺术美。”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学生处在一个审美心理发展期。其中,“9~13岁,写实中介和审美感受初期。由于对既定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适应,他们不再死守原先坚持的原则,而是学会了合理地背离原则,开始注意形式、技巧以及形式本身的表现色彩。”所以说,该公开课中绘本教学的选择和学生年级的选择都是非常合理的,两者适配。

其次,该教师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表现了自己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整个课堂教师凸显了自己丰富的美育专业知识,从其设定的教学目标来看,该教师能够明确地认识审美教育的意义和任务途径,也运用了正确的审美教育方法。并且,该教师在课堂中注意了语文教材的特点,比如:在展示图片的基础上口述了整个故事情节,并且语调轻快活泼,节奏快慢适中,在情节需要的地方还配上了音效,而且还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比如:讲到“这时外面传来了呼呼的风声”让学生来配音效;讲到幽灵来的时候让学生想象声音,并发出声音,然后教师再来模仿。这些,都让学生感受了美的魅力,接触了美的规律。

(二)课堂教学美

首先,在正式上课之前,丁熠老师让学生对“何为绘本故事”、“你知道哪些绘本故事”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分享彼此知道的绘本故事。同时,该教师还让对绘本故事接触较多的学生给不了解的学生进行解释和分享,更加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其次,本次绘本教学将教学环境选择在了音乐教室,该音乐教室空间比较大,墙壁上粘贴了各种贴纸、手绘、音符等,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略微轻松的学习环境,符合绘本教学的情境。

最后,丁教师选择用ppt来呈现故事情节(图片+对话),而且教师在讲述故事情节时是脱离文本的,在情节需要的时候自带音效,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让学生在一个较为放松的状态中进行学习。

(三)课外延伸美

首先,丁教师选取了故事中爷爷的一句话结尾:“你要乖一点,但也不要太乖;要时不时地想着对方,不过不用一直想着。”针对这句话,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并进行点评,学生们都知道这是一句看似矛盾,确充满暖意的一句话。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让学生积极思考,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有深意的对话,学生都踊跃发言,比如:妈妈总让要快点完成作业,但也不要做得太快。这是妈妈希望我做作业能注意速度,同时注意正确率。类似这些的回答,其实也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试着去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用心,让学生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由故事人物的告别语,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叮咛,教师把生活和课堂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其次,教师在最后该给学生们推荐了一些延伸阅读,或是与授课主题相关的绘本故事,或是一些值得学生阅读的故事。这样的做法一来是培养学生延伸阅读的好习惯,符合了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二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学生的审美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四、审美教育策略

绘本故事教学看似简单,但不仅仅是给学生讲故事这么简单。这其中包括语文知识、美育知识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所以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一)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

首先,教师要有专业扎实的基本功,这里包含:丰富的知识基础、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教育基本功。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自己美好形象的保持,用自己美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审美心理。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语文教师要多阅读美学理论的相关书籍,系统地学习审美教育理论知识,由此来掌握正确的审美教育方法。

总之,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能否很好地得以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事美育活动的教师其自身审美素质和能力的高低。

(二)发掘教学内容中审美因素

除却绘本故事,语文教材中精选的课文都有着凝练生动的优美语句、丰富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以及和谐匀称的布局结构,这里无一不散发着美。所以教师要善于发掘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以及结构美。比如语言美,当教授到语言优美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教学生美文美读,在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成美的形象或意境。比如苏教版三年级课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的第三自然段:“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花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这里教师就可以配合轻柔的海浪的音乐,充满感情地进行范读,让学生在范读声中去想象、感受那种海天相接的美景。随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个人朗读和小组朗读。

(三)积极开发课外美育资源

上课是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但绝不是唯一环节,所以教师也要关注课外的延伸,特别是语文学科,课外延伸阅读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也能有助于课上学习内容的理解消化。比如汶河小河的一名教师在课堂的最后给学生推荐了一些阅读篇目,有和课堂内容相类似的,也有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的。而对教学当中审美教育资源的开发,更需要把范围延伸到课外,课堂上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审美心理,培养感受美,发现美的能

力,这需要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去感受美、发现美。所以积极开发课外的美育资源既是扩大了教学美育的范围,又让学生学会运用美的能力。

(四)优化使用多媒体手段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教师在教学当中也开始依赖多媒体,每节课必用多媒体,这一定程度上方便教师的教学讲授,但是也给教学带来弊端。语文课堂说到底是传授语言文字,教授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多媒体就只是一个辅助作用,特别是小学阶段。该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会轻易被一些新奇的事物抓住注意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将课件做得太花哨和生动,会抢占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关注度和集中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

参考文献:

[1]闫雪敏.小学语文课堂美育教学的有效实践分析[J].教师,2013,(27).

[2]戴婧.小学语文美育教学及其有效策略[J].语文学刊,2014,(18).

[3]钱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经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李天道.美育与美育心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与其创造[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陈明金,肖小宁,张柏清,夏恒.素质教育因素研究——美育与美的欣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管仁娟江苏省扬州大学文学院225000)

猜你喜欢

美育绘本美的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绘本
绘本
绘本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