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品文教学与学生发展现状关系分析

2016-03-25齐云霞

现代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品文林语堂论语

◎齐云霞



小品文教学与学生发展现状关系分析

◎齐云霞

笔者在教育实习中遇到了这样一件事,班上的一名小学生拿着自己的作文对笔者说:“老师您看,我的这篇作文得了高分!其实故事都是我编的。”翻开作文,笔者发现文章确实写得“真切感人”,但这竟然是硬生生编造出来的作文,什么时候我们的学生已经到了说假话不露痕迹的程度?再调查班里其他学生写作文的感受,他们的回答几乎一模一样:写作文时找不到那么多生活素材,有时候写真事,作文得分却比较低,下次写作文就会“谨慎挑选、组织”事例了。

学生作文中缺少生活气息与真情实感已是大家所熟知的语文通病,但这一事件还是让笔者陷入了思考:这冰山一角之下的是什么呢?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现状?语文教育又能为学生做些什么?

一、学生发展现状

国家教育政策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学生的发展状况又是国家制定教育政策必不可缺的依据之一。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家教育领域的大政方针可从宏观层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随着1977年高考制度的正式恢复,我国教育事业迎来新的春天。1985年我国考试制度发展史出现了一个转折点:美国标准化考试制度被引入,经过四年的试点研究,国家教委于1989年颁发了《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决定在全国逐步推行标准化考试。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标准化考试制度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作为一种评价方式,标准化考试制度凭借其优越性对我国的人才选拔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应试教育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象,就是标准化考试制度下最具代表性的产物,它是异化的考试,歪曲了标准化考试的本质内涵,掩盖了标准化考试的真实价值,但却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大行其道。

素质教育的提出就发生在应试教育的弊端被人们逐渐认识之后。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是“素质教育”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此文件的施行又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国家教育政策的颁布总是为了完善当下教育,既要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对当下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改革之前教育中的种种弊端。可以说,一种教育理念提出后,我们若站到它的反面去观察去思考,就极有可能发现之前教育中之所缺,当前教育之所需。所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高,党和国家越重视,就越代表了它在当下教育中的缺失和被需要。直到今天,各地语文教学改革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都未曾撼动过应试教育的霸主地位,而素质教育的呼声也依旧存在。

实证研究有助于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现状。“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真的在逐渐下降呢?为回答这个问题,研究采用‘横断历史研究’这种特殊的元分析方法,选取1992年至2005年间107篇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分析了111925名中学生在该量表9个因子上得分随年代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92至2005年间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缓慢增加,即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1]

无论是读者还是笔者,身边都不乏正在上学的孩子,我们很容易观察到他们在校、在家的成长环境,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学校教育的态度。拼接身边的实例就会看到这样的一幅教育素描:学生面对着狭小单调的发展环境、简单粗糙的发展过程和过于功利化的发展目的。“当手段沦为目的而目的沦为手段时,对目的的异化也就成为现实。”[2]

当前教育处于一种紧张、躁动的状态中,学生也陷入了紧张、躁动,应试教育这个大“烤炉”,几乎把所有学生都“烤”成了一个模子。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期,出现这样的教育现象,其中不免有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而且,教育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面对如此的现实,教育者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政府颁布政策法规,更应该积极发挥主动性,审视、思考身边有无有助于改善当前教育环境的可利用资源或可开发途径。

笔者以为,增加小品文教学就是可选择项之一。

二、小品文的文坛地位与学科地位

林语堂是现代小品文的领军人物,他创办《论语》

杂志后,一批作家开始以此为阵地进行小品文的实践创作和理论研究,这批作家被称为“论语派”。“论语派”和林语堂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现代小品文的文坛地位。20世纪30年代左翼阵营作家和京派作家均对论语派进行了或重或轻的批判,特别是左翼作家群体,其与论语派之间的激烈论争,已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公案;在大陆,一直到80年代,“反动文人”的帽子都紧紧扣在林语堂头上。论争中孰是孰非、对林语堂该如何评价定位,至今未有定论。这反映在语文学科中,就说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尤其是建国前后至80年代,现代小品文在语文课本中几近绝迹,直到今天,小品文选文在教科书中的比重也非常小。

同时,小品文在文学史中被提到的次数非常少,即使提到,对它的评价也不多、不高。实际上,纵观小品文的整个发展历程,横向上,它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获得与当时“大品”相提并论的地位;纵向上,在后人的研究中它也未获得过像唐诗、宋词等那么多的关注,小品文在文学研究史中的生存环境也非常狭小。

然而尽管生存于夹缝之中,作为一种客观的文学存在,小品文依然没有中断坚持走到了今天。小品文滥觞于先秦两汉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创作走向自觉,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成篇的作品。经唐宋两代的发展,晚明时期达到了顶峰,涌现出大批小品文大家,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小品文精品。清代虽日渐式微,但20世纪30年代的文艺界和出版界掀起了“小品文热”,使得小品文在现代文坛上一鸣惊人。此时的小品文融合了中国古代小品文、西方散文随笔和日本俳句和歌,它的流行成为小品文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黄金时期。小品文不但源远流长,还出现过两次发展的黄金期,它的艺术魅力必然是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甚至有人说“中国散文之文学价值,主要正在小品文。”[3]

从论语派的研究史和林语堂的研究史来看,两者经历了大致相同的研究阶段,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末、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均成为两者研究的转折点,与此同时,学界对两者的研究态度越来越客观,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宽、越来越深。比如杜运通先生把林语堂研究分成了四个时期,在不同的研究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研究特点:“一、批评期(1925~1949年);二、沉寂期(1950~1978年);三、突破期(1979~1989年);四、拓展期(1990年以后)。”[4]事物的价值必然会受缚于特定的时代、政治,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一些事物的真实价值也会随之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断被接受的研究现状,越是历史给予论争和林氏的最好回复。

“文”与“质”逐渐通过了文学上“考察”的小品文,能否为当下教育所用呢?

三、小品文的文学特质与学生发展

明末和20世纪30年代分别是古代小品文和现代小品文发展的巅峰期,分析小品文在这两个典型时期的发展状况,我们便可大致看出小品文是否适合在当下教育的这片土壤上生长。

明代文学发展呈现鲜明的回归态势:从明初文坛到台阁体,再到茶陵体和前后七子,以及最后出现的公安派和竟陵派,后者无一不是为驱前者之弊而产生。公安派和竟陵派高举“性灵”大旗,这已为学界所公认,它的产生背景就是复古派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使当时的创作思想与创作形式受到钳制,文学界、思想界陷入了一潭死水。且不细论公安派和竟陵派对“性灵”的阐释是否一致,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两者所提倡的“性灵”都是对墨守程式规范的否定与抗议,都是对自我、真我的肯定与宣扬。古代小品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独抒性灵、表达真我,或许可以为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模板化培养”中打开一扇窗。每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就是要挖掘每个学生的特质并帮助他发展这种特质,教育像帮助植物的自然发展而非使矿物固化。这都是以学生勇于表达真我为前提的。

同时,明中后期是我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时期,新旧价值观不断冲突碰撞,这与我国当下的社会大背景有很大相似之处。既然文学是时代的产物,那同一类型的文学在前一社会环境中被接受并获得良好发展,它在后一相似的社会环境中必然也应如此。

除继承了古代小品文独抒性灵的文学品质外,现代小品文还具有闲适、幽默的精神气韵。当年论语派遭受猛烈批判时,绝大多数矛头都是直指闲适与幽默的。时代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学创作观念与评价观念。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当中,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自然重视文章中的政治诉求,认为写出来的文字需是“投枪”是“匕首”,需是“新时代的工具”,以此为出发点,对论语派的批判就是不可避免的了。然而现在时代不同了,“闲适”,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的。我们一方面要求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但学生在狭小单调的发展环境和简单粗糙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能够发展得全面、自由?有了相对闲适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心境,学生才能有空间、有底气地全面自由发展。偷得些许时间,让学生在文字中感受前人闲适的精神风度,至少可以帮助他们舒缓些平日里一直紧绷着的那根弦;效果更好的话,还能促进学生良好心境的养成。

幽默,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人生智慧,对中学生来说还很难掌握,这里就不作论述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面对当下的学生发展问题,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小品文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注释:

[1]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09,(1).

[2]李忠.标准化考试的实质及引发的教育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

[3]钱穆.中国文学讲演集[M].成都:巴蜀书社,1987.

[4]杜运通.林语堂研究历史、现状与前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5).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2).

[2]刘朝晖,危中平.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性[J].

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3]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王伦信.我国标准化考试的引入与初步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7,(2).

[5]杨学为,廖平胜.考试社会学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万平近.林语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7]王兆胜.林语堂与中国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施建伟.林语堂研究论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9]俞王毛.论语派研究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2).

[10]庄庭兰.中国古代小品文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11]胡根红.古代小品文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12]欧明俊.现代小品文理论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5.

[13]马美信.论公安派与竟陵派的分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5).

[14]熊礼汇.略说竟陵派对公安派性灵说的修正[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5]吕若涵.20世纪30年代“小品文热”的文化学透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6]陈琳琳.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幽默、小品文论争的再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17]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关于林语堂及“论语派”审美思潮的价值思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4).

[18]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9]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齐云霞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10000)

猜你喜欢

小品文林语堂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大家的小品文
探访林语堂故里
纸与墨,传奇人
——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感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论语·为政第二》
小品文的精神
谈谈小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