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中避雨》谈语文教学常见问题处理
2016-03-25◎许嘉
◎许 嘉
从《山中避雨》谈语文教学常见问题处理
◎许嘉
《山中避雨》是我国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丰子恺的一篇随笔,因为被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而为更多的人所熟悉。文章叙述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从起初被雨所阻的意兴阑珊,到找到乐趣,最后意犹未尽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化,让作者由衷地体会到了“乐以教和”的道理。而细品此文,也使笔者想到了在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
一、审美趣味不同而引发的观感差异
丰子恺和两个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途中突降大雨,不得不歇息在三家村中的一家小茶店。一开始,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觉得扫兴,但很快地作者反觉得有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人到中年,经历了人事沧桑,见惯了起起伏伏,喜欢热闹,也能享受孤独,片刻的宁静中,作者平日里对生活的理解,文学美学方面的积淀都翻腾了出来,他体会到了“山色空蒙雨亦奇”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同行女孩不解这种趣味,“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
对于同一件事,由于阅历不同,审美趣味不同,感受截然不同,这同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常遇到的情景何其相似。面对一篇篇千挑万选出来的文章,教师充满期待,学生却毫无感觉或感觉错位。比如有个老师在上《山中避雨》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当她满怀期待地宣布“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同去探寻文章之美”时,原本积极活泼的气氛就像被泼了一盆凉水一样,顿时冷却下来,再无半点声音——课后老师百思不得其解,觉得“也许是学生对美的定义不明确,可是美是不言而喻,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是热爱美,追求美的,为什么学生却感受不到?”
二、弥补差异时言语传输的差强人意
如何把自己感受到的趣味向他者说明,三言两语是很难做到的,即便说清了,对方能感受到多少,也是个疑问。因为趣味的养成,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滋养,没有经历岁月的打磨,经典作品的熏染,单靠他人的讲解说明,一时间是很难心领神会的。语文教学的难,也就难在这里。作为文学家、教育家,丰子恺也有着同样的困惑,“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向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差异客观存在,理解难达一致,生活中可以听之任之,教学中却无法回避,怎么办?
当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出现障碍,有距离时,正是需要老师的时候,教师的作用、教师的水平也就在这时得以体现。不同的教师做法可能有所不同。一种是给学生提供理解所必需的背景知识、百科知识。这是种事实性知识,考察的是教师课前准备的功夫,学生从知识中来,到知识中去,虽然从中加深了理解,但更多的是种听到的知识,是表层的理解,并不一定感同身受,体悟到心。一种是教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获得比较得当的理解与感受。这是种方法性知识,学生从中学到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同一类型文章的能力。还有一种就是类似文中丰子恺的做法,这也是笔者下文想重点探讨的。
三、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在差异中寻求重合处
面对女孩躲雨时的怨天尤人,丰子恺并没有强求她们感受到自己体会到的趣味,相反他很珍惜这种由于不曾体会世事艰难而造成的“以物喜,以己悲”简单直接的情感表达,但在理解的同时,他并没有采取“不作为”的方式,坐视晚辈宣泄不良情绪,而是设法以自己的方式,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其他乐趣。
我们可以看到,丰子恺最初欣赏的,是雨中山色的别样风姿以及由此引发的寂寥而深沉的趣味;而女孩们高兴的是在胡琴的伴奏下,唱着一首首自己喜欢的曲子,还引来了同龄人一起合唱,兴奋之情可以想见。引发大家兴致的关注点不同,但最后殊途同归,有着同样的感受:虽游山遇雨,可是却别有乐趣,各自心满意足。
回观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时候教师似乎太执着于一定要学生学到什么知识,讲出什么道理,有意无意地要引导着学生朝着既定的结论靠拢,但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直觉、本能反应同样有可贵之处,而道理也不是靠
鹦鹉学舌般的复述就能被学生所真正接受。老师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得到回应,和问题过于笼统有关,对文本和学生的研究不深,也就难以找到学生与文本的交叉点。在语文出版社的教材单元说明中,编者这样写道“本单元所选的几篇叙事文,都是作者在生活中有了很深的感受以后才写就的。这些文章,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还启发我们努力去创造人生的乐趣和幸福。”笔者很认同编者对包括《山中遇雨》在内的这一单元文章的总体评价,这篇文章最为打动笔者的并不是语言文字的美,而是作者在不佳的环境中处之泰然,并努力寻找到乐趣的一种生活态度,一份无论顺逆都始终旷达的心境。所以如果笔者来引导,笔者会让学生说说他生活中感受最愉快的一次体验,也许他们同样会发现有时快乐跟优越的条件无关。因此教师一方面自身对文本要有深入领悟,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现有的知识结构。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论及文章之道:“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其实教学也有相通之处,好的教学应该做到“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教师通过调整问题、提示点拨、同学触发,把学生思维、感觉推进到程度极限,然后点到为止,当然要做到这点很难,尤其是“止于所不可不止”。当学生确实还不具备悟透某个问题的能力时,克制住“好为人师”的毛病,不把教师的理解硬塞给学生,等待条件具备后水到渠成的一天,这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应掌握的分寸,而这其中隐藏着的正是对学生的了解、理解和尊重。
四、关注对方兴趣,善于利用周边媒介
文章故事的转折,情绪的变化均源自音乐,借由一把简陋的二胡,人们忘却了周遭的不快,而单纯地享受音乐本身带来的乐趣,享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当我们遇到审美上的抵触、理解上的障碍时,是否也可以借助一些媒介、手段,帮助达到教学双方最终的和谐呢?答案显而易见。
不过,与作品中丰子恺遭遇到的情况可能有些不同的是,丰子恺是在比较偏远的小山村,利用简易的乐器,促成了与年青人的欢聚。而今天,我们有多媒体可以选择,图片、音乐、影像应有尽有,选择时反而有了迟疑,这些辅助手段是否会削弱文学的陶冶效果?可以肯定的是有了多媒体的介入,我们沉浸在纯粹文本的时间确实减少了,个别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能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多数人由于生活积累不足、视野不够开阔而导致的与文本的隔阂却因多媒体的应用得以消除或减少。比如上游记、说明文、古文等,有些景点、事物、古代礼仪等是学生所不熟悉的,甚至从没去过、见识过,原先教师费尽唇舌都未必能让学生明白,虽然学生也可以借助文字说明进行想象,但想象很可能错误百出。现在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当地的一些景观和风土人情的图片、所说明对象的直观介绍、反映古代生活的影视作品,图文并茂,学生一目了然。而用在这部分内容的时间减少了,教师就可以腾出时间对文本核心部分进行深挖细究,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语文的魅力和内涵。因此,如果多媒体应用得好,把握好分寸,虽然课堂上可能看书的时间少了,但思考问题的深度却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感悟的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五、修炼自身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互增长
在笔者听过的语文课中,曾被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感染过,也曾被老师深情的歌声感动过,被老师精准的简笔勾勒折服过,老师的特长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让一些难以言传的情绪、感悟,通过言语传输以外的方式让听者达到心领神会,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些在丰子恺与年轻人的互动中同样可以感受到,所谓艺不压身,正是有拉胡琴这一技艺,有了丰子恺随遇而安的个性,有他对世间万物丰富的爱,他才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无法像上音乐课那样弹奏钢琴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利用音乐这一载体,拉了一首首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乐曲,让人们忘却了不能成行的遗憾。在丰子恺帮女孩们发现适合她们的乐趣的过程中,他自己也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教化和熏陶作用,体验到音乐工作者的成就感和快乐。可以说,山中遇雨过程中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正是作者人生智慧和生活情趣,同时也是他的教学理念在生活中的不自觉展现。
丰子恺在他的《教师日记》中曾这样写到,“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有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世,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虽然丰子恺主要探讨的是艺术教育,但作为同样包含有审美教育、需要文艺涵养积累的语文教育来说,也可以从中有所借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不断修炼自身的素养,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同时也要在教学中少些功利,多些耐心。
所以语文教什么,不只是知识,还应该借由那些经典的文本,让学生感受到千百年来文人学者的智慧,滋养他们的心灵。只有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教师的教学才算真正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晓飞.远离尘世诗意栖居——丰子恺散文魅力探寻[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许嘉福建泉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