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6-03-25付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效

付贞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付贞

【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每组45例,常规西医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中西医组加用中药瓜蒌牛蒡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常规西医组总有效率为75.56%,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西医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较常规西医组相比乳房疼痛发热,乳房包块、淋巴结肿大,乳头皲裂,血常规检查异常消失的时间均缩短,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症状消失时间缩短。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早期乳腺炎;疗效

急性乳腺炎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女性疾病,属于急性化脓性感染,以产后哺乳期最为常见,通常发生于产后第3~4周。以往临床上采用的常规西医治疗无法取得显著疗效,现代中医认为急性乳腺炎属于“乳痈”“妒乳”范畴,具有起病急,症状重,变化快等特点,对患者哺乳等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1]。我院在常规西医基础上加重中医药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収治的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诊断标准[2],并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每组45例,常规西医组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为(25.7±1.9)岁,病程3~9 d,平均病程为(6.5±0.6)d,发病乳腺单侧39例,双侧6例,初产妇40例,经产妇5例。中西医结合组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为(24.4±2.1)岁,病程4~10 d,平均病程为(6.6±0.4)d,发病乳腺单侧40例,双侧5例,初产妇41例,经产妇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2治疗方法

常规西医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方法为:3 g头孢曲松钠给予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于头孢曲松过敏的患者给予克林霉素0.9 g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10日为1个疗程。中西医组加用中药瓜蒌牛蒡汤加味治疗,药方中包括牛蒡子、瓜蒌仁各15 g,黄芩、花粉、蒲公英、陈皮、柴胡、生栀子、青皮、生甘草、金银花、皂角刺、连翘各12 g,白芷10 g。对热重者加用生石膏20 g,对仍哺乳者加用王不留行及路路通各15 g,对回乳者加用焦麦芽及焦山楂各20 g,对恶露者加用坤草15 g及当归尾5 g,每日1剂,用水煎煮2次,取汁400 ml,早晚各服用1次[3]。另选择芒硝400 g,煅石膏100 g,大黄、黄柏各30 g,白芷、金银花各20 g,研磨成细粉后加水至粘稠,直接敷于乳腺上,以10日为1个疗程。两组均在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

1.3疗效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评价,治愈:经过治疗后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有效:经过治疗后局部疼痛有所减轻,肿块缩小,血常规基本恢复正常或得到改善;无效: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常规等检查结果未见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主要症状包括乳房疼痛发热,乳房包块、淋巴结肿大,乳头皲裂,血常规检查异常等。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常规西医组总有效率为75.56%,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西医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中西医结合组较常规西医组相比乳房疼痛发热,乳房包块、淋巴结肿大,乳头皲裂,血常规检查异常消失的时间均缩短,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x-±s,d)

3 讨论

急性乳腺炎是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产褥期疾病,以产后哺乳妇女为主要发病人群,并以初产妇最为常见,发病率高达90%以上,对患者正常哺乳过程及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多的威胁[5]。现代医学认为,发生急性乳腺炎的原因可概括为:当乳汁发生淤积时,细菌可通过乳头进入到乳房内引起一系列的急性感染,并以金葡菌感染作为常见,其次为链球菌感染,以往临床上所采用的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该病的疗效一般,无法达到令患者满意的目的。现代中医认为,急性乳腺炎属于“乳痈”的范畴,并归结其发病原因是乳头破碎、内陷等对正常的哺乳过程造成影响,另外是由于哺乳的方法错误,乳汁较多但婴儿饮用的较少,导致乳汁淤积,还可能是由于体虚汗出受风,露胸哺乳时,外感风邪所致。因此,在治疗该病时应以疏肝理气、清胃热为主[6]。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瓜蒌牛蒡汤则具有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的功效,分析该药方,方中重用瓜蒌仁、牛蒡子宽胸散结,清热化痰,并辅以白芷消痈散结,疏散风邪,栀子、黄芩、蒲公英清热解毒,王不留、路路通通络消痈,柴胡、陈皮疏肝理气,诸药合用一方面可有效避免炎症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对急性炎症的发生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减轻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使用中药外敷可使得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对病原体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减轻乳腺局部充血、水肿等症状。在治疗疾病、缩短康复时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7]。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针对収治的9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与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显示,常规西医组总有效率为75.56%,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西医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组较常规西医组相比乳房疼痛发热,乳房包块、淋巴结肿大,乳头皲裂,血常规检查异常消失的时间均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医组,并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应用价值突出[8]。此外,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由于乳汁淤积可作为急性乳腺炎产生并加重的重要原因,在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对策的同时,还需要指导产妇如何将乳汁正确的排出体外,与达到预防的目的。综合以往的临床研究经验,我们将正确哺乳的操作方法总结为以下几点:(1)将操作者的拇指及食指分别放在乳晕的下方,朝向胸壁的方向反复一压一松,同时保证手指不离开皮肤,后沿着乳头方向以此将乳晕下乳窦内的乳汁全部挤出,每次持续时间为3~5 min,后更换一侧,全程持续20 min左右。(2)对于无法挤出乳汁的乳房,可采用热毛巾贴敷,毛巾温度在40~45℃,每次5 min,后使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指腹,沿着乳晕呈现出螺旋式按摩,每次5 min,再挤压乳汁。(3)对于正处于炎症浸润期的患者需给予积极的常规抗生素处理。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症状消失时间缩短,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丽杰.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附100例报告)[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1456-1457.

[2] 刘胜云.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180例的疗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234-235.

[3] 张雪云,窦拉加. 急性乳腺炎治疗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100-101.

[4] 尤昭玲.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3-124.

[5] 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5-306.

[6] 张素平,张烈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120例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5,24(7):521-522.

[7] 王剑,马瑞莲.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69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4):1190-1191.

[8] 罗杰科.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23-124.

·论著·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 With Western Medicnie in Treatment of Early Stage of Acute Mastitis

FU Zhen,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Binzhou 2566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si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 with western medicnie in treatment of early stage of acute mastitis. Methods Selected 90 cases with early acute mastitis patients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5 in our hospital, 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group, each group had 45 cases,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given ceftriaxone sodium therapy,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group with trichosanthes burdock decoction, compared with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ymptoms disappear time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56%,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group total effective was 88.89%,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hich had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group fever breast pain tha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to breast mass, lymphadenopathy, nipple, blood abnormalities disappear shortened markedly,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bination therapy of early mastitis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time symptoms.

[Key words]Integrative medicine, Early mastitis, Effect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4.154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4-0204-03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单位:256603滨州医学院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