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疑似溃疡性结肠炎的艾滋病患者1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2016-03-25张喆,杨梦灵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比容溃疡性结肠炎



·个案报道·

疑似溃疡性结肠炎的艾滋病患者1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张喆1杨梦灵2△

1武汉市汉口医院肿瘤科,武汉430010

2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5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HIV感染潜伏期,全身各系统逐渐遭到侵犯而出现不典型的、错综复杂的临床症候。频繁的发热是其多见症状之一,多数AIDS患者以发热为主诉求诊[1],但由于临床医师对AIDS的认识不足、警惕性不够、患者对病史的隐瞒等因素[2],难以及时诊断明确,给临床工作带来困难。本文报告1例疑似溃疡性结肠炎的AIDS患者的病例资料,以供大家探讨。

1病历资料

患者,男,56岁,建筑工(四处打零工者),离婚。腹泻水样便4 d,于2014年1月17日到黄陂区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患者伴有腹部疼痛、全身乏力。经治疗,患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遂于2014年1月21日出院后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求诊,患者仍腹痛腹泻伴发热,小便量多,全身乏力,门诊以“腹泻待查”收入院。起病以来,患者精神不佳,纳少,睡眠一般,小便量多,大便溏,体重减轻。

体格检查,T:37.0 ℃,P:80次/min,R:19次/min,BP:103/73 mm 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慢性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侧呼吸运动均匀对称,无增强或减弱,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湿啰音,腹部外形正常,全腹柔软,上腹部压痛阳性,反跳痛阴性,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2014年1月21日全腹部CT结果示:右半结肠管壁增厚,建议结合临床,必要时作进一步检查。

实验室检查,1月21~22日查: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正常;血常规:血细胞比容28.6%,血红蛋白102.00 g/L,红细胞3.37 T/L,血小板比容0.03%,单核细胞0.29%,嗜碱性细胞1.20%,嗜酸性细胞7.00%;生化指标:白/球比例0.50,总蛋白53.30 g/L,清蛋白18.60 g/L,钙1.95 mmol/L,总二氧化碳18.00 mmol/L,尿素氮10.45 mmol/L,肌酐107.20 μmol/L,γ-谷氨酰转移酶40.00 U/L,球蛋白34.70 g/L,镁0.66 mmol/L,钠130.00 mmol/L,葡萄糖7.75 mmol/L,直接胆红素5.60 μmol/L,总胆固醇2.3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54 mmol/L,三酰甘油1.46 mmol/L,肌酸激酶20.00 U/L;凝血功能:TT 18.2 s,APTT 39.1 s。

入院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注射用美罗培南0.5 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8 h 1次,同时给予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1月23日结肠镜检查示:结肠镜插入至回肠末端,插镜顺利;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均见散在分布片状溃疡,于横结肠溃疡处活检×3;回肠末端、回盲部直肠未见异常,肛门未见异常。

诊断:结肠多发溃疡(活检定性)。建议进一步检查,粪便培养,查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ANCA)。见图1。

给予抗感染治疗,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0 g/次,3次/d,口服;地塞米松2.5 mg加入50 ml生理盐水灌肠,2次/d。中药予以清热凉血燥湿之剂口服,患者1月24日诉腹痛、发热明显好转。

1月25日复查,生化指标:白/球比例0.50,钙1.91 mmol/L,镁0.59 mmol/L,钠133.00 mmol/L,尿酸137.70 μmol/L,总蛋白59.90 g/L,清蛋白20.10 g/L,球蛋白39.80 g/L,γ-谷氨酰转移酶35.00 U/L,葡萄糖6.16 mmol/L,直接胆红素7.50 μmol/L;血常规:白细胞6.72 G/L,红细胞3.38 T/L,血细胞比容29.00%,血红蛋白102.00 g/L,血小板比容0.09%,血小板87.00 G/L,单核细胞2.60%,中性粒细胞37.30%,淋巴细胞57.9%。

图1 结肠镜检查结果

1月26日肠镜标本病检结果示结肠呈慢性炎症改变的黏膜组织。见图2。

图2 肠镜标本病理检查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200)

1月26日再次发热。

1月27日查,肥达氏反应、ENA全套结果正常,结核抗体加结核相关抗体无阳性指标;骨髓穿刺结果示:髓像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低下;红细胞沉降率88.00 mm/h,C-反应蛋白95.00 mg/L,类风湿因子<10.10 IU/ml;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53 40.60 U/ml,癌胚抗原17.90 μg/L,铁蛋白1 958.70 μg/L;血常规:白细胞6.58 G/L,血细胞比容27.50%,红细胞3.20 T/L,血小板101.00 G/L;生化指标:白/球比例0.50,清蛋白18.80 g/L,钙1.83 mmol/L,尿酸122.20 μmol/L,镁0.57 mmol/L,总胆红素4.30 μmol/L,总蛋白55.20 g/L,球蛋白36.40 g/L。

1月28日血培养结果:分级报告,培养2 d无细菌生长,培养4 d无细菌生长,未检出厌氧菌。

1月29日肠道病毒、T细胞斑点试验(T-SPOT)、粪便培养结果均正常;ANCA:pANCA阴性,cANCA阴性,GBM-Ab 8.00 RU/ml,MPO抗体8.00 RU/ml,PR3抗体8.00 RU/ml。

1月30日查HIV抗体,结果示:抗AIDS病毒抗体阳性。

患者入院治疗期间病情无明显好转,2014年1月30日实验室结果提示,HIV阳性。遵得患者家属同意,转至武汉市传染病医院专科治疗。后电话随访,患者于2月2日在武汉市传染病医院自缢身亡。

2讨论

由于病因的复杂性,发热原因待查(FUO)是困扰临床医师的常见难题之一。在不明原因的发热中,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病因,非感染性疾病中以血管炎多见,淋巴瘤则在肿瘤性疾病中占首位[3]。

本例AIDS患者反复发热,结合症状和体征,初起考虑为溃疡性结肠炎,加上患者为老年患者,临床医师对患者的主观印象限制了整体诊疗思路,未考虑该患者可能为AIDS的高危人群,给该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所以,对于发热待查患者需全面询问可靠的病史,尤其是输血史、冶游史。发热患者经积极的抗感染等治疗无明显疗效,需继续完善ENA、结核抗体加结核相关抗体、肿瘤标志物、类风湿因子、病毒全套等检查,以排除风湿、结核、肿瘤等疾病,若仍无阳性反应,且积极治疗无效,即使患者否认输血史、冶游史,仍需完善HIV等检查,另外,仔细观察、分析发热待查患者发热类型亦是诊断的一大手段[4]。

临床诊断AIDS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难点:①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隐瞒病史;②病史收集不全面,可能会忽略冶游史、输血史;③临床医师知识面不广而局限了诊疗思路;④患者相对较好的形象降低了临床医师考虑其为AIDS人群的可能[2]。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应积极丰富和完善自身的医学知识,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提升医患间沟通能力,从而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概率,把握疾病的最佳诊疗时机。

患者最终在医院自缢身亡,可能是由于高昂的治疗费用,但目前我国对AIDS患者施行“四免一关怀”政策,费用应不再是困扰患者的最大问题;其次是歧视,人们关于AIDS知识匮乏,面对AIDS患者时的错误态度,才使得他们拒绝承认有过可能感染HIV的危险行为,其后不愿意检查,患病后隐瞒病情,甚至拒绝接受治疗。因此,为了提高AIDS患者生活质量,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力普及科学知识,让人们不再谈AIDS而色变,建立AIDS患者良好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陈虎,欧书强,李艳艳.艾滋病患者发热的临床分析及处理对策[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1):380-381.

[2]刘军英,李静,王丽红,等.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艾滋病3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5):315-316.

[3]徐定华,石秋萍,王超,等.不明原因发热病例报告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4):335-336,封3.

[4]张志强,瞿永志,陈歆,等.发热特征在不明原因发热诊断中的作用[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11):1124-1127.

(收稿日期:2015-09-22)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470031085@qq.com

doi:10.3969/j.issn.1674-4616.2016.01.023

猜你喜欢

比容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超声波在线表征MVQ/EVA复合材料的交联过程
富硒温泉水浸足治疗溃疡性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火药比容标准物质的研制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