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健脾补肾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3-25尹恒
自拟健脾补肾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尹恒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21407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慢性骨骼病变,其主要特点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显著降低[1],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升高,主要发病原因为缺钙。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以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每年有150万人左右因为OP而发生椎体或非椎体骨折,给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中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观察自拟健脾补肾汤对OP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确诊为OP的患者10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其中男23例,女30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4.9±8.1)岁,骨密度(BMD)分级为轻度15例、中度26例、重度12例;观察组54例,其中男22例,女32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7.3±8.6)岁,BMD分级为轻度16例、中度28例、重度1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D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OP的诊断标准参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2]拟定,主要临床特征有以腰背疼痛为主的典型疼痛,易发生骨折;BMD减少2.0个标准差或以上者。
1.3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确诊为骨质疏松脾肾两虚型患者;②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未按照规定服用药物者;③继发性OP,伴有骨软化症、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患者;④心、肝、肾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⑤认知行为能力障碍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咀嚼片,600 mg/片,每日1次,每次1片,饭后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健脾补肾汤,方药组成为熟地黄30 g,山茱萸(制)10 g,牡丹皮15 g,山药20 g,茯苓15 g,泽泻10 g,鹿角胶10 g,补骨脂10 g,龟板胶10 g,党参15 g,杜仲15 g,白术15 g,黄芪30 g,上药水煎取汁200 ml,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4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
1.5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腰椎L2~L4正位的BMD,取平均值。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制订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7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有效:临床症状有好转,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2组BMD的变化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BMD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BMD增加较对照组明显(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BMD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疗效的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不良反应
在治疗中及治疗后,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发生。
3讨论
OP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这种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进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于骨折[4]。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加剧,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OP已成为影响现代人,尤其是老年人生活质量一种疾病。现代医学认为OP的发病机制涉及到血液中钙水平的下降,导致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多,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作用加速,骨钙溶出,骨吸收速度大于骨形成的速度,最终导致骨基质和骨矿物质含量减少[5]。中医则认为OP源于脾肾两虚,肾虚则精亏,脾虚则生化无源,骨髓空虚,骨失所养[6-7]。本研究基于以上中医观点,自拟健脾补肾汤,以“补肾填髓、益气健脾、活血止痛”为治疗目标。杜仲温补肾阳;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肾阴;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又以丹皮之寒性与温补药相配,补中寓泻,以利阴生阳长;甘草调和诸药。该方阴阳双补、补肾填髓、益气健脾、活血通络止痛,使肾气振奋,阴精旺盛,脾运如常,筋脉通畅,则诸症自愈[4]。本研究中,OP患者服用自拟健脾补肾汤后,BMD明显增加,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与相关研究[8-9]一致。
综上所述,自拟健脾补肾汤能够有效治疗OP,治疗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磊,包可,王勇.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预防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1,3(3):153-155.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刘耀忠,刘红霞,张翔,等.观察自拟骨松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1):2190.
[5]王晓燕,李冠武,常时新.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与防治[J].微循环学杂志,2014,24(3):68-70,76.
[6]王少君,李艳,刘红,等.中医理论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认识[J].世界中医药,2013,(9):1044-1048.
[7]张绍文,李盛华,樊成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诊治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12):1318-1322.
[8]石卫华.针灸联合补肾健脾汤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0):169-170.
[9]张军,傅强,王韶光.补肾健脾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4,12(6):112-113.
(收稿日期:2015-08-29)
doi:10.3969/j.issn.1674-4616.2016.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