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016-03-24魏满生
魏满生
[摘 要]自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中国经济一路取得了许多的卓越成就。但是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依旧面临许多的经济发展难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变得任重而道远。立足于区域发展差异的基本实情因地制宜的合理分工,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共同富裕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地区差异;协调发展;统筹经济;因地制宜;产业结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2.028
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面前有一个重要的障碍,那就是地域发展极度不平衡。内陆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还不及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1/3。促进区域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我们要想促进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要使得中国地区间、城乡间人均生产总值保持在适当的差距范围内,促进共同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使区域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1 地区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协调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反之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远不如沿海城市,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区域经济差异。城市化进程加快也让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现出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我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极其复杂多样,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各地区文化差异也较大;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是偏低,因此也造成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据1999年数据显示:占国土面积39%的中东部地区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而资源丰富占全国国土面积61%的西部地区却只创造了18.47%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数据表明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也表现在了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对国民的经济贡献率差距较大。这既是一种警示也是告诉我们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
2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随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视提升,区域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国的经济不再重心于东南沿海地区,协调性越来越增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断的渗透发展,扩展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使全国经济发展逐渐均衡。中部西部和北部一些地区也发挥了自己应有的特色,改变了以往落后的局面,奋发振兴本地区的经济。中国政府对个别特殊贫困的地区加大了扶持和鼓励的力度,制定了许多的保障帮扶制度来促使这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的能力。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扩大内需也促使我们不断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大崛起。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地区更加有利,加快转型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使经济更加蓬勃有活力。虽然我国区域经济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革和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压力越发加大,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转型阶段,区域性经济也还未处于成熟期,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经济虽然在不断前进,但是区域间的差距依旧在拉大。虽然中西部地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较东部地区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既有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因此要清晰地把握统筹发展区域经济的方向和着力点。
3 因地制宜合理分工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对于地域辽阔的中国来说要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和发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各个地区的区域优势。优化地区结构,实现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比如西部的能源和畜牧业发达,沿海地区的航海业和海鲜业繁盛,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基层深厚,华北地区的种植业优势等。还有个别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因此从提高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利益出发,加强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合理分工合作是重要的措施,让区域间形成有利于发挥各地区特色和各区域协作的经济体系。这样一来,可以将全国经济的统一性和地区经济的区域特色性相结合,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就像虽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近些年,“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更是直接地体现了区域间能源的协调共享,另外也是区域经济协调的一种有效工程形式。要发挥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同时也要注重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放在突出的地位,统筹发展,改善边远地区的生产方式。
4 调整各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发挥优势互补
具体在发展各地区经济的过程中,要着重了解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发展已有和潜在的可能性。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统筹安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实现西部大开发,促进中东地区的崛起。鼓励各地区加快经济高效绿色发展,发挥各地区优势,以形成东部、中部、西部的优势互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就我国西部地区来说,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贮藏量占全国的82.5%,西部的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与10个国家接壤,连接15个贸易口岸等。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潜能很大,但是依旧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有所差距。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坚持科学的统筹发展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的根据实际去发展。西部大开发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全国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中部省份近些年崛起发展成效也较为显著,大力实施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战略。发挥其特色有效发展经济,提高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5 重视经济区域的各要素的完善和发展
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通常认为每一个区域经济都要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要想发展经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重视一个经济区域中的每一个部分所起到的作用,只有各个部分正常高效的运转才能让整个区域的经济充满活力。
经济中心自然是一个区域的交换活动和工业活动空间聚集地,这两个空间的重叠使得城市具有聚集经济的效应。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体现一个区域经济是否繁荣活跃的场所。同时,经济腹地是与经济中心相依附形成紧密连续的地域。它是决定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重视经济中心的交易活动,密切联系各地区的经济交往能力,壮大经济中心,拓宽经济腹地。相对来说经济网络是一个经济连接的通道和系统组织。各地区之间的信息、网络和交通的联系程度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大力发展交通通信是提升区域间经济交流联系的重要渠道。交通网状可以联系到各地区的运输和经济交易,加强经济中心地区与周边的贸易联系。
因此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要剖析本区域的发展各要素,在每一个部分都不放松,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和交往,这就要依靠各地区的信息网络和交通的发达程度。反之,当一个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时,本地区的信息网络也会十分发达。如果每个区域都能依循这些要素去面面俱到重视发展,那么全国范围内的各区域经济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讲十分必要。我们着力于制定各个地区提升经济的战略方针,也更加重视协调统筹每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合作共同进步。在提升区域经济的同时缩小全国各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立足优势互惠互利。因此把大力推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敖丽红.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市场,2007(2).
[2]刘勇.2011—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中国市场,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