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资对国内资本的效应分析

2016-03-24黄英龙张国平殷永桥于书忠

中国市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外资效应

黄英龙张国平殷永桥于书忠张广兴

[摘 要]外资对国内资本存在挤入效应,其对国内资本的挤入作用主要局限于国有资本;外资之所以对中国国内自身投资有带动作用,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与外资主要以绿地投资的形式进入中国有关,除了自身带入的资本以外,外资在中国投资办厂对原材料中间产品的需求可能间接地对国内投资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与外资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制造业有关。最后,与外资在中国面临的竞争环境有关。

[关键词]外资;国内资本;效应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2.024

1 外资对国内资本的挤入效应

中国制造业部门相对发达,从纵向的角度,外资可以很容易找到配套厂商,从而带动上游产业的投资扩张;从横向的角度,同行业的国内制造企业学习能力较强,通过干中学可以快速实现资本的深化。相反,中国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相对滞后,往往这些行业为外资所把持,市场攫取效应占上风,由于外资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制造行业,可以想象联系效应和示范效应所起到的正面作用应居于主导地位,从而实现对国内资本的挤入。与外资在中国面临的竞争环境有关。中国的全方位开放政策在行业内具体表现为,大多数行业不是开放给某些特定的国家或地区,而是对所有外资开放。除了国内资本与外资之间的竞争以外,外资之间也存在着竞争,某一家或几家外贸要想实现行业垄断是十分困难的,市场攫取效应的空间有限。外资进入后形成的竞争效应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使大多数行业的集中度得以降低,为新企业的产生和成长拓展了空间,从而带动了国内投资的增长。

2 外资对国内资本会因资本性质而异的原因

外资对国有资本的挤入作用要大于对私人资本的作用,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政府的偏向性政策,外资主要以与国有企业进行合资和合作的形式存在。长期以来,政府为改善国有企业能力低下、技术水平落后的状况,在各方面给予外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与国有企业进行合作合资,这种模式有利于外资对国有投资的带动作用,而很多时候,私人部门并不是政府战略考虑的重心,自然也没有特别的政策鼓励外资与私人部门进行类似的合作,从而私人投资被外资带动的可能性就相对要小一些。其次,由于市场的不完全,外资往往更愿意与国有企业进行合资合作,中国的市场存在着很多缺陷,私人资本受制于金融市场准入等多种约束而处于极度分散的状态,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私人企业并不多。尽管效率相对较高,但由于发育滞后以及缺乏与政府的关系网路,他们往往并不是外资企业的理性合作伙伴。选择与国有企业进行合资合作,是外资对市场环境的理性反应,结果国有资本的投资更具有可能扩大。以上主要分析了外资与国内资本存在合作关系的情况,如果他们之间存在竞争,结果又如何呢、可以想象,国有资本在学习能力以及获取金融资源上的天然优势,将使得他们比私人企业在面对外资竞争时,回旋余地更大,化敌为友的可能性也越高,被外资挤入的机会也越多。

以固定投资贷款为例,反映了金融部门对于国有和私人资本支持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将影响到外资对国内资本的作用。从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投资贷款两栏可以看出,私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2.03%,但它获得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却仅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14.98%,国有部门对应的比例分别为67%和76%。因而,相对于国有部门来说,私人部门得到的金融资源与其投资规模不成比例。金融支持上的巨大差异势必反映到外资的不同影响上来,国有资本可以凭借及时的金融支持对外资进入后的市场环境做出主动和积极的反应,从而为外资带动国有投资创造条件;私人资本尽管对市场的变化高度敏感,但没有外部力量的有效支持毕竟势单力薄,得到外资正面影响的程度可能就相对小一些。

3 外资对国内资本作用会因金融支持强度而异的原因

金融支持越强,挤入效应越大。对于这种情形,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首先,金融支持的及时跟进有利于促进外资对国内资本的挤入作用。从纵向的角度考虑,如果国内现有厂商有潜力成为外资的配套厂商,金融支持的及时跟进可以提高这种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对于那些已与外资建立起上下游关系的国内企业来说,有效的金融支持可以使他们之间的联系效应得到深化和加强。从横向的角度看,面对外资进入后形成的竞争局面,同行业的国内企业来说,有效的金融支持可以使他们之间的联系效应得到深化和加强。从横向的角度看,面对外资进入后形成的竞争局面,同行业的国内企业面临两种战略选择:若选择参与竞争,金融支持将有助于国内企业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并为它们模仿学习外资企业创造了条件;若选择规避竞争,国内企业要实现成功转产也离不开外部金融资源的支持。

其次,外资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一种信号。在中国,金融市场的诸多缺陷,使得金融资源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而外资的进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外资进入后对合作伙伴的搜寻过程,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不同企业进行告别的过程,它最终选择的合作伙伴或随后形成的合资合作企业,可能也就是金融市场本身所青睐的对象。所以,外资成了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信号,对金融资源的配置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4 外资能否缓解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判断

外资通过挤入效应、垂直效应和水平效应三个渠道,将信贷资金引向了与之相关的私人企业,特别是那些自身拥有较多外资股份或者与外资有较强垂直联系的私人企业,可能被银行视为资质较好的客户;而那些外资占有相当比重的行业,往往是中国的比较之所在,由于这些行业整体上受到银行的偏爱,身处其中的私人企业也常常因之而得意。由于软预算约束的存在,国有企业的融资状况并不受外资影响。我们发现,外资好比一只看得见的手降低了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缓解了相关企业的融资约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配置的效率。

大规模的外资流入在宏观上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微观上改善了本土企业的融资约束。由于外资的替代性作用,金融扭曲对中国经济增长并无大碍。那么外资是通过什么渠道缓解放松了国内企业的融资压抑?其一,外资是通过降低信贷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非直接注资缓解了国内企业的融资约束。那些与外资有关的企业往往更容易获得外部资金支持。这是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上,外资往往成了判断一个企业好坏的信号。站在金融部门的角度,与外资有关的企业,可能资质较好从而不容易赖账,向它们贷款的风险较低。其二,一个企业若拥有外资,或者与外资有上下游关系,抑或处在外资分布较多的行业里,它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外部资金支持,因融资约束而推迟的可能性被降低。其三,对外资对国内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所做的研究,实际上还把目前外资两个前沿的研究领域——外资的联系效应和从金融角度评价外资的角色,作了有意义的连接。

本文借助世界银行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企业调查数据,挖掘了外资流入对国内企业融资状况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首先,中国私人企业在投资时面临信贷约束的限制,而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投资却不受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负债资产比越高,私人企业越倾向于推迟投资。这一发现与新古典微观金融理论是冲突的,后者认为在完美的金融市场上,企业投资行为只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率,而由于所谓的软约束预算,国有企业在投资时却不必考虑自身的债务负担。借助于政策优惠和母公司背后的国际金融市场,外资企业也没有受制于信贷约束的迹象。其次,外资通过信号显示功能缓解了私人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对国有企业融资并没有显著的效应。在还不完善的金融市场上,外资扮演着看得见手的角色,它降低了金融资源供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滕家国.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杨青.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对外直接投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胡文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及治理对策探究[J].中国市场,2014(6).

[5]严俐.外资企业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0(49).

猜你喜欢

外资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场景效应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