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生死朗读》的多重主题
2016-03-24郑超
[摘要]电影主题是影片思想内涵的核心,主题作为电影最主要的构成元素,通过不同的角色、情节、题材等内容表现出来,塑造出电影的灵魂。电影只有在主题上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才能真正让观众从不同角度领略影片的思想深度,获得不同的心理感受。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生死朗读》虽然讲述了一个畸形的爱情故事,但是其主题却没有局限于爱情范畴。本文从影片中战争、女性及人性等多元化的主题入手,探讨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旨在对影片进行多元化解读。
[关键词]《生死朗读》;主题;层次;多元化
改编自哈德·施林克同名小说的电影《生死朗读》,获得了2008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大奖,并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等五项提名,一度引发了世界影坛对文学改编电影的讨论热潮。故事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战后德国破败的社会环境下,少年米歇尔·伯格在15岁那年,偶遇并爱上了36岁的汉娜,两个人疯狂地陷入了秘密的情爱之中。但是女主人公汉娜不告而别,伯格经过苦苦寻觅最终只能放弃。直到当伯格要从大学法律专业毕业时,在法庭旁听对纳粹审判时,却发现汉娜作为纳粹战犯正在接受审判。面对曾经深爱的女人,伯格虽然也想竭尽全力为汉娜搜寻辩护证据,但正当他挣扎在犹豫和矛盾之间不知如何处理这段感情时,汉娜却自杀了。电影《生死朗读》虽然讲述的是爱情,却以沉重的内容带给观众无比的心灵震撼,其思想深度已经远远地超越了爱情主题。虽然每个人在观影之后对其有不同的见解,领悟到的意味也各不相同,但电影选择让男女主人公不伦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战败的德国独具深意,而在华丽浪漫的爱情主题表象下,电影导演史蒂芬·戴德利将重点放在探讨战争、女性、人性等更为深远的主题上,让观众获得了多层次的思想内涵,使影片显得与众不同,因而蜚声海内外。
一、战争的残酷
电影《生死朗读》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是在讲述一段惊世骇俗的不伦之恋,但主人公身处战败后的德国,必然离不开战争主题。可是电影《生死朗读》却没有将视角定在常见的种族屠杀,而是从汉娜这一普通受害者视角创新地探讨了战争的残酷,让影片的内涵比一般爱情片意味更加深远。
好莱坞电影中以纳粹屠杀为主题的战争电影不计其数,它们大都以揭露纳粹赤裸裸的屠杀为主,通过血腥的镜头带给观众心灵和视觉的震撼。但是在电影《生死朗读》中,导演却以爱情的温情主线委婉地展示着战争主题,没有直接以屠杀场景展示战争的残酷,甚至没有一个血腥镜头以及纳粹党出现。故事以一位目不识丁的女犯人展开,从侧面阐述着导演对德国纳粹罪恶的谴责。电影通过法庭上角色间的对话,让观众逐渐明白以汉娜为首的纳粹看守仅仅为了腾出牢房而每月处死10名女囚。女囚牢房因轰炸而陷入火海,看守宁可眼睁睁看着300多名女囚被烧死也不愿让女囚离开牢房。电影中伯格在帮助汉娜辩护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到废弃的纳粹集中营寻找线索,此时导演用旧鞋、破旧床铺以及阴森诡异的气氛,让伯克甚至观众感到毛骨悚然,这种害怕有意无意地在指向纳粹的荼毒和恐怖。虽然导演没有直接展示纳粹屠杀的场面,但是却以隐晦的角度让所有观众获得了更为逼真的形象以及宽广的思考空间,留给观众的沉重感不亚于早已麻木的血腥屠杀。影片中,即使伯格仍然深爱着这个女人,但他最终无法真正敞开心扉重新拥抱汉娜,没有为汉娜辩解,原因即是伯格无法忽视二战中汉娜犯下的累累罪行。
电影《生死朗读》从迫害者视角讲述着故事,但是没有选取德国纳粹中最罪大恶极的官员,而是将视角定位于德国普通民众中最为弱小的女性。汉娜虽然协助德国纳粹犯下累累罪行,但是看上去却是一位美丽丰满、充满着母性的普通女人。她好像是纳粹集中营中最小的螺丝钉,在德国这个丑陋的国家机器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汉娜虽未亲自动手处死过犯人,但是却导致无数犹太囚徒遭受荼毒,甚至被夺去生命。虽然影片中的汉娜代表了非常普通的德国女性,但正是她们的参与和支持让纳粹获得了极大的政治力量,也纵容了纳粹有恃无恐的屠杀。电影虽然没有直接叙述战争的残酷,却总让观众将这个故事悲剧的结局与战争联系在一起,所以电影以汉娜女性悲剧的视角委婉地阐述了德国纳粹的暴行,不仅触及了社会对二战的更广泛认知,也具有深邃的道德及文化内涵。
二、女性的无奈
电影《生死朗读》中,男性是整个社会的主导,女性位于被解救的附属地位,女性在男权社会的语境下很难得到自由平等的机会和权利,所谓的救赎在影片中不过是男权对女性的又一次谎言而已。
电影《生死朗读》围绕着男主人公伯格的回忆而展开,伯格是故事的唯一叙者。在电影中,导演让男性来看待整个故事,包括女性的情感世界。这种男性主导的情节设计并不是导演随性为之,而是别具深意。导演在电影中使用男权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为女性的命运呐喊,也许只有伤害和悲剧才能真正让女性觉醒。电影《生死朗读》并不是想真正地重述历史,而是借助历史画面为女性价值及地位的申诉提供了更充分的素材。具体来说,影片从三个主要方面说明并展示了男权语境的价值取向。首先,伯格在与汉娜的交往中,总是处于观看者的地位,而汉娜处于被观看的地位。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从来没有平等过,在他们的相处中,电影的镜头看似平等的叙事语言模式实际上并不对称,基本上伯格代表的男权控制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在故事中,男主人公总是以强势的男性眼光审视着汉娜,而女主人公汉娜一直被迫接受着伯格的男性眼光,这种不平等对视基本以伯格为叙述中心。所以,影片中女性仅仅是作为男性欲望的对象而存在的,男性则是欲望的实施者和承担者。故事中少年时代的伯格与汉娜偶遇,受到了汉娜的呵护和照顾,随后两人发生了关系。可以说伯格代表了男性权威的地位和声音,将汉娜视作欲望的对象和客体。影片最后当两人在监狱中相见时,曾经的风韵少妇已经变得丑陋不堪,伯格甚至不愿与汉娜有任何的关系。当狱中的暮年汉娜想拥抱伯格时,伯格尴尬地躲开了,这个时候电影中男性主导的主题充分地表现出来,汉娜只能凄惨无奈地接受了伯格予以的残酷现实。此外,电影《生死朗读》中,导演通过伯格的朗读来反映女主人公汉娜作为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她在整个朗读行为中只能当个安静的倾听者,完全没有机会参与到文学的朗读中。电影中,汉娜认真聆听伯格的朗读,也反映出当时女性对男性社会文明的渴望和向往,虽然最终汉娜学会了阅读,但是也没有真正地从男权束缚中解脱出来,只是用知识向心爱的男人示爱和献媚而已。影片结尾处曾言:汉娜更喜欢伯格为她朗读。所以汉娜作为女性仅仅是个男权社会的倾听者,即使她有文化也要臣服于男性。
除此之外,电影《生死朗读》中,汉娜陷入了与伯格的畸形情欲之中,可伯格回忆时却说:越危险越爱汉娜,并让汉娜离开世界之时得到更为美好的一切。男性以给予者的身份在赐予汉娜幸福,而当最终汉娜无助自杀时,男性却没有予以她任何援助。汉娜用结束生命表达着自己对救赎及爱情的追求和渴望,但换来的却是一场空。可以说导演在电影中用女性这种荒诞的无奈之举,拆穿了男性社会所谓救赎女性的谎言和虚伪。其实汉娜在监狱中一直进行着自我救赎,但是最终她却以自杀否定了女性的自我救赎,也否定了女性成长的可能性,这是其悲剧的根源,也让观众嘘唏不已。当女主人公被投入监狱时,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放逐和压迫,而当她选择自杀时,男权社会又一次放逐了女性。表面上汉娜是自杀,而实际上则是由于男权对女性的迫害和摧残,让弱势无奈的女性只能结束自己的生命。当汉娜死去,男主人公却仿佛得到了解脱,他以胜利的姿态摆脱了女性的干扰,实现了所谓的心安理得,这可以说是男性的胜利,也可以说是女性的悲哀。
三、人性的懦弱
电影《生死朗读》在爱情故事的背后是一部关于人性悲剧的严肃影片,在故事中几乎涉及了人性中的善恶、情欲,但是最让观众感到印象深刻的还是其中对懦弱人性的表述。
电影《生死朗读》中,女主人公汉娜在影片伊始给人以利落、成熟、稳重的感觉,但是随着她与伯格畸形之恋的发展,观众会发现她其实有着一颗极度自卑的羞耻之心。电影中导演用“不识字”作为人性的隐喻,象征着汉娜深陷无法理解及与他人沟通的绝境。影片伊始,汉娜尽管年过30,但仍感情丰富,对伯格的朗读投入着迷,时而大笑,时而大哭。在她的内心非常渴望与他人尤其是伯格沟通交流,但作为文盲,她不懂得如何表述自己。她越是想与伯格交流,越感到自卑,自尊心遭受的打击就越大,也越来越不敢正视自己。所以电影中汉娜宁可坐牢,宁可远离心爱的人,也不愿做笔迹的鉴定。甚至伯格在监狱问她对所犯罪行有何感想时,汉娜也毅然回答“没有”。汉娜在监狱选择自杀,因为她害怕伯格对她的拒绝,害怕伯格嫌弃她的苍老和不识字,人性中自卑弱点战胜了对于爱情的渴望。电影中的汉娜自卑、自闭、孤独,这种扭曲的生活也必然造成其扭曲的心理欲望。她远离家人和朋友,无法发泄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和欲望。自卑感既让她享受与伯格的爱情,又使她不敢面对自己。懦弱的人性让她显得格格不入,即使和伯格郊游时,看到伯格同龄的年轻人她也因为自卑而局促不安。当法庭上其他罪人为开脱罪行,一致指证汉娜时,她却因为不认识字而不为自己辩解,选择沉默,宁死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个文盲。
除了汉娜,电影《生死朗读》中男主人公伯格也充分显示了人性的懦弱,在汉娜最需要他的时候,他选择了沉默。曾经他将情欲变为炙热的爱情,对汉娜爱得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拒绝了其他同龄女孩的追求。但是8年光阴荏苒,伯格成为法律系的大学生,在实习法庭上再次和汉娜重逢,此时却是震惊多于惊喜。他害怕了,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曾经疯狂地爱过一个老女人,而且是纳粹党成员。在电影中,伯格在内心深深的矛盾中,最终选择了两次关键的沉默。第一次是他知道汉娜其实是个文盲,根本不可能犯下那么多罪行,但是为了不暴露自己曾经的爱情,选择向法庭保持沉默。而第二次,当汉娜终于学会了写字,专门为他写来了饱含爱意和希望的第一封信,他又以沉默对之,没有对汉娜做出任何的表示。虽然两次沉默伯格都有自己不同的考虑,但是却让汉娜最终无奈自杀,也让观众看透了其内心的麻木和懦弱,而这种麻木也最终让他在后来的生活中遭受着心理的折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就像电影中旁白所言:“八年后伯格选择了沉默,虽然在内心深处他还爱着汉娜,但成长让他已经失去太多勇气,给自己套上了层层枷锁。”可以说电影《生死朗读》中汉娜和伯格的悲剧,不是社会或者法庭给予的,而是自己懦弱的人性决定的,他们不敢直面自己的感情和命运。在一定意义上汉娜心中的自卑和伯格心中的胆怯,都是每个人难以克服的人性弱点,而电影对人性懦弱的展示也让观众产生共鸣,感同身受,置身于某种无奈和忧伤的情绪中。
电影主题是电影表现的意义和内涵,也是影视艺术深层次的魅力源泉。主题作为电影最主要的构成元素,通过不同的角色、情节、题材等内容表现出来,塑造出电影的灵魂。电影《生死朗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情电影,导演在该片中只是附着了电影浪漫爱情的外衣,而其真正的主题却更加沉重,甚至忧伤。除了战争、人性、女性主题外,电影《生死朗读》中还有许多尚未挖掘的深层次主题,这就好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观众对于电影的关注点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主题理解。优秀的电影通常在主题思想内涵方面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吸引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思考,也才能给观众带来深刻而又复杂的心理感受,在这点上电影《生死朗读》不愧为现代影视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 王菲斐.《生死朗读》——透过人性看文明之无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
[2] 曾志宏,温宏兰.《生死朗读》:对二战纳粹暴行的重新解读[J].电影文学,2010(10).
[3] 刘萍.爱情·尊严·历史——论《生死朗读》的悖论性意蕴[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03).
[4] 孟祥瑞.解读电影《生死朗读》的女性主义[J].林区教学,2015(04).
[作者简介] 郑超(1981—),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唐山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