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
2016-03-24司长强李艺谋
司长强 李艺谋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讨论了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的理论意义、近代发展和现实路径,阐述了国家形象塑造的国际环境和现实状况,重点考查了通过电影传播国家形象的可行性和绩效性,集中分析了中国第五、第六代电影人的作品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和不足。通过对世界经典电影作品的解读,重新定义了“普世价值”,并大胆地将中国外交理论“求同存异”融入电影中,力求用影像的手法塑造与传播正面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华语电影;国家形象;普世价值;求同存异
伴随着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国越来越重视国际的交流,也开始注重在国际领域塑造自身的正面形象。相比起早期的政治宣传品,大众影视具有更大的传播价值和更深远的传播意义。本文通过考量电影传播国家形象的可行性和绩效性,以及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解读和诠释,探索出一条用影像的手法塑造与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现状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政府和公民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政府作为国家的政治权力中心,它所表现出来的理念,制定的政治制度,实行的各项决策,毫无疑问地与国家形象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联。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可以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还可以使西方更多更准确地了解中国,从而带来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
我们不得不承认,媒介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生活各个领域的传播工具,对一个国家的形象宣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西方往往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取信息,然后用自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对信息进行加工消化,从而完成对这个国家的国家形象的构建。而在诸多媒介中,新闻媒介所反映出来的政府、机构、企业和公民的行为,与国家形象的关联最为密切。那么,中西方的新闻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足够公开、客观吗?由于中西方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的巨大差异以及出于政治的需要,处于强势的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并非客观公正,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负面性的中国形象,对一些正面性的中国形象则简单带过。而相对处于劣势的中国媒体自身又往往回避或者试图掩盖一些国家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自觉地用颂歌式的语言打造一个完美的国家形象。这就造成了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和中国媒体“天使化”中国的对立,而这种对立和冲突因为关系到国家间的利益和国际地位等诸多因素,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一种调和。这就决定了,中国想仅仅依靠新闻媒介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的初衷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在短时期内是行不通的。
二、电影传播国家形象的可行性和绩效性
(一)可行性
近年来,美国电影热衷于开发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和符号被广泛地应用于他们的电影中,而且在一些影片中还逐渐出现了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赞赏之情,这就为“中国形象”得以通过电影来进入西方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是随着西方电影的产生而产生的。早期的《李鸿章乘车经过第四号街和百老汇》《李鸿章在格伦特墓前》《北京前门》等作品均以清朝末期为背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生活状况,这时候的电影主要还是较为真实的纪录片。从1910年开始,以写实为主的纪录片开始被虚拟的故事片所取代。从这一时期一直到1973年,好莱坞根据不同的时代需求、不同的中美关系,构建出不同的“中国形象”。但是表现出来的中国形象或是可悲,或是可鄙,或是迂腐,或是狡诈,传递的是西方媒体对特定时期的中华文明的曲解与误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中的一些功夫巨星“打”入了西方大众的视野,从李小龙到李连杰、成龙、洪金宝,再到甄子丹,众多的武打明星以他们在银幕上精彩绝伦的视觉表现力在西方大众心中烙下了“功夫=中国”的烙印。它所展现出来的是中华文明中自信、坚韧、正气凛然、富有反抗精神的一面,动摇了西方以往对于中国的偏见,成为好莱坞认识华人、想象华人的新资源。近年来,无论是《花木兰》对中国叙事模式的运用,还是《功夫熊猫》里充满灯笼、筷子等中国元素的戏仿,都是对中国形象的生动刻画;《2012》的拍摄更是将好莱坞对中国的“礼赞化”推上了一高峰。这些对中国赞扬有加的影片的成功,无疑为中国可以通过电影来传播良好的“中国形象”做了一个最好的证明。
(二)绩效性
既然通过电影来向西方传播“中国形象”是可行的,那么它的绩效性又如何呢?我们不妨通过美国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来看一下电影对于一个国家的塑造国家形象的巨大作用。
自从美国电影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担负起了传播美国国家形象的重任,无论是《空军一号》中表现出来的英勇的国家领导人的形象,还是《阿甘正传》中表现出来的美国小人物的不平凡,抑或像《拯救大兵瑞恩》这类影片对正义和秩序的坚决捍卫。好莱坞用他们流畅的故事、精美的画面和强烈的视听快感征服了世界影迷。影片中传播的崇尚自由、个人奋斗、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美国精神”将人们感染。在每一个热爱好莱坞电影的影迷心中,都耕种了一颗美丽自由浪漫的“美国梦”的种子,美国的形象因为电影变得高大而神秘。美国电影已经向我们充分地展现了电影传播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的效果是如何卓绝,就像美国电影工会曾经在致白宫备忘录中写的:“电影可以成为以极小成本甚至零成本进行国家宣传的最佳方式。”
三、中国近30年来本土电影的得与失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本土电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了以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人为首的第五代电影人和以王小帅、贾樟柯等人为首的第六代电影人,他们用自己特有的影像风格书写着独特的“中国形象”。
(一)张艺谋早期的农村题材电影
张艺谋的作品注重对色彩的运用,强调影视语言,突出情绪表达。创作初期,他拍摄了像《红高粱》《一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等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他关注现实,并力图用影像的手法客观真实地表现社会,表现当时中国人的生活状况。无论是《一个都不能少》中刻画的那个执著倔强的乡村代课老师,还是《秋菊打官司》表现的农民不畏艰辛的上访过程,都是对典型人物的细致刻画,但同时也展现了中国社会中的贫穷与落后、中国的法治不健全等社会弊端,甚至有一些夸大的嫌疑,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早期西方对于中国的曲解与误读。
(二)“中国式大片”的兴起与衰落
2001年,香港著名导演李安拍摄的《卧虎藏龙》赢得了10项奥斯卡提名,最终拿到了四项奥斯卡大奖,在世界影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卧虎藏龙》以一种西方的套路演绎着中国的武侠故事,虽然受到了国内观众的冷眼,但因西方媒体对它的高度评价,促进了这一时期华语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质变。
为了获得西方媒体和民众对于影片的支持,第五代电影人普遍采用《卧虎藏龙》的西方模式来包装中国故事以迎合西方受众的口味。相继拍摄了《英雄》《无极》《夜宴》《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等诸多“中国式大片”。无论是《英雄》里对“荆轲刺秦”故事中的反抗皇权、锄强扶弱的忽视,还是《十面埋伏》中两位捕快为了一名风尘女子的争风吃醋、相互残杀,影片中传达出人性的磨灭、欲望的夸大。尽管这些电影传达出一些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例如书法、歌舞、中药、重阳节等文化瑰宝,但在“大片”电影主题的映衬下,这些文化瑰宝似乎并未起到传播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效果。
(三)第六代电影人的“叫好不叫座”
从2005年顾长卫导演的《孔雀》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开始,第六代电影人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像王全安的《图雅的婚礼》、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王小帅的《青红》等影片均获得了国际电影节大奖。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被西方媒体认同的影片似乎并没有进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视线,很多电影的票房可以用“惨淡”二字来概括。第六代电影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所描绘的大多是琐碎庸常的日常生活,从而传达个体动荡不安的当下都市生活体验,所以一些不被关注的边缘人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像摇滚歌手、尚未成名的艺术家、小偷、妓女等。他们似乎对复杂的情感、人性的刻画有着很深的理解,然而这些影片都在向着“艺术品”的方向发展,也许会引起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和心理学家的共鸣,可是那些迷惘的情感很难真正被广大受众所接受。
四、中国电影之路的畅想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很多学者担忧中国在强势的西方文化面前,丧失自己的“声音”,丧失文化输出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保全与突出自身的“民族性”,同时又适应现阶段“全球化”的发展,向全世界展示一个积极的国家形象。
(一)经典电影表现的“普世价值”
西方电影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经典之作闪耀光辉、愈久弥香。这些影片能永垂于世是因为那些贯穿于影片当中的能够表现人类所共有的普遍情感。《教父》的经典不是因为它描写的是黑帮故事,而是因为它将人性的光芒与卑微阐述得如此生动而鲜明。李小龙的功夫电影至今仍然是中国功夫电影的代表作,不是因为电影里潇洒的武打动作,而是当他面对强权时,所张扬的作为一个武者的原则和精神。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千与千寻》等一系列动画片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唯美的画风,更是因为他所宣扬的勇敢、坚强,对于爱情的执著,与大自然要和谐共生……一部电影如果缺少了人类所共有的情感,就很难真正流传于世。而“中国式大片”和第六代电影人的作品应该更多地融入这种人类所共有的积极向上的情感。这种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价值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价值”,它超越了国家、宗教、民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属于全人类的情感价值观。
(二)“求同存异”的电影之路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总理曾经提出来的经典理论,他将其应用于国家外交、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电影领域中,“求同存异”是既保留中国自身的“民族性”,同时又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谓的“求同”,其实就是要在电影中表达人类所共通的普遍情感,使得电影成为世界语言,传达责任、勇气、担当、坚韧的“普世价值”。而所谓的“存异”,则是要保留中国的“民族性”,在电影中则体现为中国元素,中国独有的情感价值,像“天人合一”“家国本位”等。“差异”才是“特色”,这才是中国吸引异质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这也是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在西方主动宣扬中国文化的今天,我们国家“求同存异”的电影之路是顺应时代的趋势,将中国形象中的优秀内涵提升到一种“普世价值”的层次传播给全世界,让西方乃至世界各地的公众可以欣然接受,这是本土电影人面对的挑战和肩负的时代使命。
五、结语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利用影像的手段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正面的国家形象,构建一个繁荣、民主、自由、幸福的和谐之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韩两国影视艺术传播交流中历史文化认同性及同盟性研究”(项目编号:15CH16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美]陶乐赛·琼斯.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1896—1955)[M].邢祖文,刘宗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2] 尹鸿.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徐春玲.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形象传播[J].新闻界,2012(01).
[4] 饶曙光.国家形象与电影的文化自觉[J].当代电影,2009(02).
[5] 陈洁,黄配配.中国当代电影与国家形象构建研究[J].电影文学,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