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疯狂原始人》的启蒙思维
2016-03-24宁娟琴
[摘要]虽然《疯狂原始人》的诞生背景是后现代文化,不过该作品的主要思想并非迎和以及反映此文化形态。该部影片将背景虽然设定在史前,但影片的刻画中无处不体现着对启蒙的隐喻。本文在当今欧美国家普遍推行解构理性和后现代思维的背景下,通过对《疯狂原始人》中启蒙对象、启蒙方式、启蒙媒介以及启蒙意义等全角度分析,来探究启蒙思维的精神内涵以及大众文化迷恋启蒙理性以及反抗后现代主义的实质。
[关键词]启蒙思维;精神内涵;后现代文化
电影The Croods,引入我国被译作《疯狂原始人》,该美国电影的故事背景处于石器时代,描绘的是克鲁德等一家的生活,在火山喷发、地震等一系列灾难的面前,主人公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境地,所以,他们只得另外开辟一个新的容身之所。影片中盖(Guy)是另一个人物形象,他帮助克鲁德等人,历经各种困难和挑战,最后来到了梦想的家园。最终的剧情是,盖为克鲁德家族所容纳,成为其新的成员,他们生活在大海边,与许多动物为伴,翻开了新的篇章,向往着“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这里,创作者给予了“明天”更加深刻的内涵与寓意,它一方面是表示时间上的原本含意,另外还被延伸至更高层次,暗指另一个理想之地。该部影片将背景设定在史前,其影片的刻画中无处不体现着对启蒙的隐喻。可是,作者是怎样表达而进行隐喻的?且如今欧美国家推行解构理性和后现代思维的背景下,该部影片将代表着什么?它仅仅是依托文化产业来创建一个前现代主义的“幻梦”?或者只是大众文化迷恋启蒙理性或反抗后现代主义的体现?本文将重点解释以上问题。
一、启蒙思维的精神内涵
康德在撰写《什么是启蒙》时,他做出了这样的描述:“启蒙即为人类摆脱其自身引起的非成熟状态的过程。而非成熟状态所表示的是:当个体缺少外部或他人的指引时,不能发挥自己知性的功能。为何如此的非成熟状态来自于其自身,其根本因素并非其不具有理性,真正的原因是,当未得到外界或他们的指引时,其不具有驱动理想的果敢与意志。”因此,(1)康德表示,因为人类无法主动地、不受限制地通过自身的理性来判断这个世界,因此导致其最初处在无知或是幼稚的状态;(2)启蒙的关键在于理性;(3)即便对于单一的个体而言,启蒙都是可能存在的,不过自我启蒙并不在每一个个体中得到体现,更多的是对部分权威或是智者的依赖。
从某种程度上看,阿多诺与霍克海默都对康德的观念进行了传承,其对启蒙的纲要及目的进行了界定。其作品《启蒙的概念》中,这样写道:“让人们克服恐惧,是启蒙的原始目的,建立自主……启蒙的纲要是为了将神话的面纱揭开,让世界从沉睡中醒来,让知识发挥作用。”事实上,“唤醒”的过程就是为了使得人类在社会政权和自然中,召唤并听从其自我理性,以服务于追求自由的梦想。其认同前期康德所做的定义,同时补充描述道:“笛卡尔、莱布尼茨以及康德都表示,理性的组成是系统的,是完整的;不论是处于层次较低的种,或者是处于层次较高的属;我们在将知识形成体系的时候,主要是遵循特定的理性将其连接成整体。依据启蒙意义这个角度,思想的产生是为了将科学秩序统一,其源自于原理,而形成了现实中可参照的知识,不论后者被描述成如何形式的定理、公理或是其他的观念以及抽象。”
从影片的人物以及时代背景来看,《疯狂原始人》似乎同启蒙运动时期并未产生较大的联系,我们也不易于在作品中察觉思想体系的产生,不过这样也不影响我们在分析该作品时引入“启蒙”的概念,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其赞颂了启蒙理性。“光”是《疯狂原始人》中的关键意象,光同时也是启蒙的词根,这里的光包含了星光、阳光、火光等,除了星光,以影片中火光以及阳光等表达出现频率高。虽然其多次出现,不过其各自代表的意义都有所差异,火在首次以及第二次出现时,它都是克鲁德认知火这个物质时的方式;在第三次出现时,火才具有了其驱除动物和取光照明的功能。另外,“光”的使用也可以在特定的意义上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影片的开端处,有这样一个情景,火光四处飘荡;影片中的人物身处阳光下,享受其温暖;克鲁德等人将星光以及火光当成了太阳产生的光,其非常困惑,还试图将其抓住并控制。从中可以看出,影片中的人物,特别是伊普(Eep),表现出对光深深的渴求。将上述的意象堆叠于一体,更好地增强了该作品象征和隐喻的意境。
二、《疯狂原始人》中的启蒙思维
在该景程中,被启蒙的对象到底是谁?智者的角色将由谁担任?在作品中,拯救者和启蒙者的角色都是以男性角色为体现的,即盖和瓜哥(Grug),这一点可能让女性主义者觉得不平。伊普很明显,是被启蒙的第一个对象。伊普是克鲁德家族仅有的一个青年人物形象,其妹妹Sandy和弟弟Thunk都还是童年的形象,伊普是该家庭中的长女,对洞穴中缺乏光明的生活感到厌倦,其父亲每天重复讲述的影射故事不胜其烦;她向往的是洞穴之外的世界,渴望得到光与亮,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未知欲。她总是怀着一颗探索的心,尽其可能地向往光明,就算是夕阳,她也觉得感动和满足。她已然渐渐形成了自我思考,形成认知的能力,缺乏的是明确的方向。她表现出叛逆的性格,对父亲一代的生活以及存在的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质疑。因此,在夜里,其看到洞穴中的丝丝亮光之时,她变得十分兴奋,虽然此时家人已经进入梦乡。她不管父亲制定的规矩,走出洞穴,最终寻找到光的来源。盖让她了解了什么是火,同时还教会了她怎样通过贝壳向他人求助,并告诉她自己对“末日”的预感。一方面,伊普对盖的思想半信半疑,不过伴随着事态的发展,其全然相信盖的想法和结论,放弃了来自父亲的相悖的言论与思想,同时同盖产生了恋情。
我们从克鲁德家族在猎食(鸵鸟蛋)的情景中可以看到,其计划详实、分工明确、配合无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其并不缺乏理性。只能这样认为,在不受智者的指引的决胜千里下,难以发挥理性的作用。她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通过肌肉以及身体来向进犯的动物示威;她不能灵活地制造和使用工具来得到生活所需要的物资,当然也无法如同盖一般思考来得到对付危机的点子,尤其是面对末日灾难时。这样高度原始的生活方法,最终的结果是,可能连温饱都难以解决,要有结余更是不可能了。当瓜哥拿到鸵鸟蛋之时,其仅得到一滴,场面略显尴尬,只好笑笑说不久前刚吃过。
瓜哥是克鲁德家族中父权的象征,他作为家庭的中心是最有被启蒙的必要的,但其自身却对此十分排斥。在他看来,盖作为外人,终究是一个充满危险的人,其不受克鲁德一家的待见。因此,在盖启蒙大家的过程中,瓜哥从最初的怀疑向犹豫过渡,最终发展成自发的启蒙。我们可以看到其完全符合康德所定义的启蒙。在远离洞穴和故土后,瓜哥始终想要寻找另一个洞穴安家,以其熟悉的生活方式在另一片土地上生活。其实,瓜哥沿袭着上一辈积攒的生存哲学,参考过去的生活经验并无过错,若不是“世界末日”这样的灾难,他必然也将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下去。不过,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他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生存之道已经难以使其正常生活,并且在盖出现后,盖向家人传达了一种更好的有益于大家顺利地、更好地生活的方法,在这样的状态下,瓜哥开始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过去的观念进行反思。
盖的哪些启蒙给克鲁德一家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第一,制造火以及利用火。第二,开发了龟壳船、雨伞、鞋、滑板、高跷等工具,这些工具的存在,帮助克鲁德一家克服了重重的挑战与困难。第三,命名。盖不仅给鞋、星星以及火命名,另外还对拥抱进行了命名。第四,也是这当中最为关键之一,在遇到危险之时,他教会了克鲁德一家通过理性对待,化解危机。盖画了人体的两幅简要图,并通过其向克鲁德一家介绍自己的思想以及想法的来源,即其大脑,对大脑的开发使用是现代人一个重要的特点。不过,这个家庭并不这样认为,瓜哥说:即使无大脑,我们依然可以很好地活着。影片中有一幕,盖与瓜哥因为沥青而不能动弹,处于危机中时,瓜哥鼓励盖想主意,从中可以发现,此时瓜哥已经对盖有所认同,这是关键性的一步。综合来说,克鲁德家族在盖的启发下,产生了潜在的理性能力。
最终,在启蒙的作用下,克鲁德家族得到了怎样的益处呢?第一,克服了因为火山、地震等造成生命危险,得以持续地生存下去,并且在生活中敢于追逐阳光,不再是四处躲藏。所以,克鲁德家族是相当幸运的。而从盖这个人物来说,他也达到了自己追求的目标,融入了家庭的生活。第二,建立了融洽的人物关系,个体得到了成长。克鲁德家族,在面对“世界末日”之前,即便日常会发生小小的冲突,不过总体来说都是以相互和谐的状态出现的。在盖出现以及“末日”到来后,过去的平衡由此被打破。家园毁灭,之后,家庭成员相互间的争论持续加强。过去,瓜哥被视为保护神,是家庭中的绝对权威,但在此之后却发生了动摇,最终家庭成员已经不重视其意见,甚至,瓜哥被众人反对。因此,瓜哥对自我进行改变,放弃了过去他坚守的规则,在此过程中,大家获救,因此还是得到了家族的爱戴与尊敬。最终,这个曾经波澜四起的家族再次回归平静,人与人相互间的相处更加融洽。盖为克鲁德家族所接受。经过了这个过程,影片中的各个人物,包括盖,都有了新的成长。从生存意义的角度来看,《疯狂原始人》隐喻的是整个人类历史。
三、《疯狂原始人》启蒙思维引发的思考
虽然《疯狂原始人》的诞生背景是后现代文化,不过该作品的主要思想并非迎和以及反映此文化形态,其目标是与其对抗。该影片的故事情节完整,前后发展切合,人物形象饱满,这些都和传统文艺作品的特征特点相符。影片变化丰富,色彩明艳,使人感受到一种积极、温暖的情怀。同时,影片与大众的品位相符,通俗易懂。画面中所展现的一幅幅奇异景观,也给人以美的感受。与其他电影和童话所描述的一般,这是不受污染的前工业时代的世界,其不仅富有和谐感,同时还带有些许的神秘感。因此,我们将其定义为怀旧也是符合道理的。其坚守的启蒙立场,与前方的趋向不谋而合。《疯狂原始人》在把握启蒙的关系时,很好地拿捏了“度”,没有极端地体现盖的智者角色——盖也是普通人,也有难以应付、意志不坚定之时,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并且人物相互间没有发展成奴役的殖民化关系;克鲁德家族在影片中也并未被动化和愚昧化——理性是其潜在的能力,只是还未遇到适宜的催化剂。与此不同地,人物间达到了一种互信、协作、平等、互助的和谐关系。“他者”和“我”各自表达出特有的主体意识,换言之,其整体上符合启蒙的伦理。我们可以这样断定,若《疯狂原始人》有续集,其必然在启蒙这个方面继续挖掘。
詹姆斯·施密特曾经这样表示:“若启蒙的梦想仅仅是观察到一个不存在的阴影,所有的一切都处在理性的光芒之中的理想的状态,则这样的梦想事实上将包含许多负面的东西:毕竟我们以上帝的立场上或是监狱卫兵的立场上……我们只是普通的人,应当大胆地争论何为错误,何为正确,何为真,何为假。”的确,任何一个个体都不能对他人的隐私进行干涉,不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监视。每个个体的存在都是相互独立的,自由的权利是其与生俱来的,特别是在言说中。若非“世界末日”逼近,克鲁德有权持续其自身长期以来的生活状态,并且盖也不能对其有所指责,更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行强行的施加。否则,这就是价值观和文化上的新殖民。显然,通过理性,我们得以使得生活更加美好,不过,理性同样可以产生不利的一面,我们应当对其有所框定和设限。在该影片中,其体现的“度”并不是这里的“限”,与其相反,这是肯定性的理性。在如今相对主义和普世主义剧烈冲撞的时代,我们该怎样选择与把握?这些都必须在实践中得到确认。
[参考文献]
[1] 张大为.启蒙思维与当下文艺理论的学术格局[J].文艺评论,2013(05).
[2] 张瑜.启蒙: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契合或疏离[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3] 郭英豪.莱辛式的启蒙[D].重庆:西南大学,2012.
[4] 庞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探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5] 姜异新.互为方法的启蒙与文学[J].东岳论丛,2010(08).
[6] 黄育新.《呐喊》《女神》文化启蒙思想比较论[J].求索,1991(03).
[7] 吕周聚,张亚林.启蒙的文学 文学的启蒙——评姜异新《互为方法的启蒙与文学》[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作者简介] 宁娟琴(1971—),女,陕西凤翔人,硕士,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