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施耐德视觉艺术的反讽与解构
2016-03-24张军妮
[摘要]美国青年导演扎克·施耐德在电影作品中展现出极其强烈而多元的视觉风格。对于电影的拍摄,导演扎克·施耐德对艺术表现的视觉冲击、升格镜头和色彩对比的暴力美学情有独钟。对于电影的叙事,他擅长将历史、虚幻、梦境与电影背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他对末日传说的幻想,并对现实展开反讽与解构。他的技巧加强了作品本身的镜头张力,扩充了人们视听感知经验的边界,实现了文本与现实的对接,也引发了现实中的话题热议。
[关键词]扎克·施耐德;反讽暗喻;震撼
视觉形象的凸显是扎克·施耐德电影最突出的特征,他在作品中通过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形象延宕出强烈的形式意味。这种天生的敏捷锐利也是难得一见的。在电影界的十年里,他的每一部影片都在向视觉文化的巅峰发起挑战。因为扎克·施耐德敏锐优秀的电影视觉表现技巧,令影片一次又一次地革新了电影的视听表现能力。
一、画意景观与视觉生产
如果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那么首先要具备在内心中可以“模拟”出一个宇宙的能力。美国著名导演扎克·施耐德,凭借着自己独具一格的眼光和魔鬼般的天资,在美国的电影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导演扎克·施耐德所创作的《斯巴达300勇士》里,视觉文化被扎克·施耐德运用得登峰造极。他将画布上的艺术基调完美地展现到银幕上,使观众更加能够感受到影片的冲击力。电影中麦田的波浪、灿烂的晚霞勾勒出一个另类的“希腊神话”:仿佛那不屈的勇士们,在空旷的田野上分兵布阵,将军身先士卒,军士们马革裹尸,那触目惊心的战斗仿佛近在眼前……作为导演的扎克·施耐德在美术方面也小有所成,这也在客观上影响到了他以后的作品。扎克·施耐德非常喜欢红色和绿色,因为红色鲜艳灿烂,而绿色象征着生命和活力。这在电影《斯巴达300勇士》里被充分地体现出来。整部电影都围绕着血腥的杀戮和生命的光辉,让这部电影的情节更加跌宕起伏。
电影中最吸引观众眼球的地方在于影片的真实性,在导演扎克·施耐德的影片中,观众经常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一些细节中,扎克·施耐德将时间具体化,并通过各个角度来体现“时光飞逝”。这样可以将暴力美学充分地融入其中。在电影《斯巴达300勇士》中,所有的战斗镜头都是经过高水准的处理而成的,整部影片包含着大量残暴和杀戮的镜头,而这属于暴力的美感,观影者在许多电影中能体会到,从《守望者》《美少女特工队》《超人:钢铁之躯》到《猫头鹰王国:守卫者传奇》,观众都可以感受这种特殊艺术形式的魅力。对影片中的慢镜头观众自然是印象深刻的,但是拍摄这些慢镜头却需要充足的光源和对设备的高需求。为此,导演扎克·施耐德根据不同的故事,构建出不同的场景,为拍摄慢镜头创造出简便快捷的方式,无疑这些都表明扎克·施耐德对画面的掌控能力愈发成熟。
不同的场景代表着不同的故事发生背景,这是印象派电影拍摄的必要条件。印象派电影的本质是完全模拟真实的艺术手法,使观影者沉浸于虚幻之中,并让观影者对影片有着全新的理解和认识,让观众在虚幻中“无法自拔”。在影片《斯巴达300勇士》里,有着大量夸张的飙血场面,但是流出的血完全不符合物理规律,而且作为影片的主角,斯巴达战士们在战死后并未有一滴血流出。不过观影者却是对此情有独钟,他们被300勇士所向披靡、睥睨天下的勇士精神所感动,这就是慢镜头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印象派电影、慢动作的拍摄、红和绿的色彩冲突在电影中交织,是扎克·施耐德的风格体现。直到现在,视觉上的震撼也是观影者评论一部影片是否优秀的因素所在。
电影必须具有真实性,其次需要给观影者在视觉上带来震撼。在扎克·施耐德所拍摄的电影中,从三维角度来看,从来都是活灵活现的,甚至在一部电影中也常常会出现不同的立体空间。电影《活死人的黎明》中,生活在人类群族中的一家超市成为本剧中唯一的线索,电影利用超市的变化反映了人类渐渐在安逸中走向死亡;电影《斯巴达300勇士》中不乏对环境的细节拍摄,其中温泉长廊不仅有着“红色”——对眼下情况的绝望,还有“绿色”——对生命的渴望;而电影《守望者》中一处不为人注意的林荫小道,在扎克·施耐德“绘声绘色”的描述下成为一切犯罪之源;电影《美少女特工队》中,为主人公治疗疾病的地方在患有精神疾病主人公的认知中却成为纸醉金迷的娱乐场所;电影《超人:钢铁之躯》中,扎克·施耐德巧妙地用氢星的行动暗喻了地球的最终结果,而那句“不管你成为何种人,正义或邪恶,都将改变这个世界”也随着影片而广为流传……扎克·施耐德对观众的视觉冲击程度把握得相当精妙,不仅让观众对电影的内容产生兴奋、战栗等情绪,还可以激起基层人们对电影的渴望之情。
不过对于大导演扎克·施耐德来说,无论电影的视觉方面多么让人震撼,电影所包含的意义是多么深刻,他的终极目标也只是想将电影推入市场。他曾说过,后现代之后的文化已经成为民间文化之一,而原来的“雅俗文化”则渐渐走向没落。
二、改编叙事与末世情怀
导演扎克·施耐德的拍摄灵感来源于一些已有的题材和小说,在他所有的艺术作品中,只有《美少女特工队》是由他自己编写的。在好莱坞资源匮乏的时候,黑马漫画公司成为美国的唯一“资源补给地”,由黑马漫画公司所提供的漫画大多都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这也是美国电影界的一大“潜规则”。
在黑马漫画公司的鼎力相助下,扎克·施耐德拍摄了数十部优秀的电影。其中,《活死人的黎明》和《美少女特工队》是根据几部以逃亡为主题的漫画改编的;《斯巴达300勇士》《猫头鹰王国:守卫者传奇》和《超人:钢铁之躯》是根据几部以保卫家园为主题的漫画改编的;《守望者》的创作灵感来自一幅侦察兵的漫画,这些电影无一不对地球的未来进行了预测:在电影《活死人的黎明》中出现了生化危机;《斯巴达300勇士》改编了历史,影片中波斯大军压境,企图一举将希腊剿灭;《守望者》中的头号反面人物成功地研发出核弹并想以此将世界毁灭;《猫头鹰王国:守卫者传奇》中,一些邪恶的士兵妄图控制猫头鹰;在《美少女特工队》这部电影中葛丝基夫人想用残忍的手段清除女主人公的记忆;而在《超人:钢铁之躯》中,外星人想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将地球毁灭……
这种“预测未来”式电影,充分地描写出扎克·施耐德对地球未来的消极心理。正如电影《美少女特工队》的女主人公幻想五天后她的身心将受到巨大的伤害一样,扎克·施耐德对这种“预测未来”式电影情有独钟。从医学角度分析,扎克·施耐德可能有着轻微的妄想症,不过有些学者觉得这正是他对美国公民的“投其所好”:电影中主角制造出“六星法阵”妄图毁灭世界,这正是美国观影者隐藏在心底的恐惧,随后“光明势力”的出现拯救了地球,同时也获得了观影者的认同。
虽然扎克·施耐德所拍摄的电影中并非洋溢着阳光,甚至有些电影还带着黑色的元素,但是扎克·施耐德在电影的最后往往会做出画龙点睛的一笔。他在早期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活死人的黎明》中,一名“卡菲尔”曾说过: “无上之神也许会宽恕你们,但当天堂的大门关闭,你们这些卑微的人类就准备下地狱吧。”电影的最后,男主人公在即将失去意识前目送仅存的人类登船离开,在僵尸队伍中一脸轻松地和女主人公吻别,这最后唯美的一幕深深震撼了观影者。但是在电影《美少女特工队》中,女主人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观影者,世界虽然是无情黑暗的,但是她的自由之心永不屈服……导演扎克·施耐德在《斯巴达300勇士》的拍摄现场曾说过:“斯巴达人是无上荣耀的,他们宁可站着死,决不跪下求饶。”
观影者将这些斯巴达人的精神称为“唯美”。这也很好地解释了斯巴达人在生命最后一刻的行为——利奥尼达大声喊道:“荣耀赐予我们力量”“接受正义的制裁吧!”他们豪迈的精神和对死亡的豁达,在观影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生活是黑暗的,但是我们仍要坚守本心,揭开迷惑。这种“预测未来”式电影,抒发了扎克·施耐德的末世情怀。
三、没落英雄与现实反讽
在大众追求速成的今天,扎克·施耐德电影独具一格的魅力虽然满足了人们追求文化的需求,但是人们并没有去深入吸收电影的内在价值。在这个以消费文化为主流的时代,施耐德的影片毫无疑问地成为大众所认同的艺术形式。不过,施耐德所拍摄的影片不但成为“思想的伊甸园”,还被称为“灵魂的乌托邦”。在施耐德的电影中,都会有着生活颓废,但却能够拯救世界的英雄来讽刺现实,并探索发现人类在世界上的价值所在。
自电影《活死人的黎明》开始,在扎克·施耐德之后的影片中一定会有几位颓废的救世英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英雄就是另一层面的神。这种英雄通常都会得到观影者的赞同。在电影《活死人的黎明》和《守望者》当中,地球面临末日,而幡然醒悟的人类也终于和他人和平相处。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守望者》的最后,英雄和毁灭者都消失不见了,英雄们都将自己藏在面具之下。更有以往曾拯救过世界的超级英雄竟以“莫须有”的罪名锒铛入狱,而他们在遭受污蔑后也渐渐沦陷,当他们“觉醒”并成为邪恶的代表,便代表着“地球逐渐走向毁灭”。电影《守望者》同时假设了一个命题——人类因谎言而生存,只有面对共同的敌人,人类才能生存、发展、进步。虽然影片以喜剧的结局告终,但是这个命题却如同一根鱼刺一样,让观影者感到十分痛苦不安。
面对媒体,扎克·施耐德是这样说的:“电影人物未必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他们的形象却可以深深影响着观影者。”扎克·施耐德在每部电影中都凭借着“颓废的救世主”这样一个人物,表达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深深不满。《守望者》里的救世英雄都拥有自己的服装,穿上这种服装便代表了拥有救世英雄的责任、超维强度的身体,但是穿上服装后,救世英雄便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灵魂,他们只为国家服务,站在国家的法律角度残忍地对待手无寸铁的平民。电影最后救世英雄夜袅和丝女经过“蜕化”,他们的身体竟然印上了救世英雄的号衣,这是否代表着这些救世英雄的身心都被国家烙上了“印记”呢?
电影《活死人的黎明》中,扎克·施耐德用僵尸暗讽现代社会人们仅仅追求速成而忽视内在的文化现象,同时也讽刺人们面对灾难的来临束手无策。最为好笑的是,僵尸之间并不会发生战斗,但在人类之间却往往因为利益冲突而发生战斗。这部电影中人们的眼中只有利益,甚至因为一点利益而导致族群间的火并冲突。
从1960年开始,僵尸、科学怪人、吸血鬼频繁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这和美国当时的背景有关。当时美国正处于冷战时期,但是还有许多热爱和平的美国人反对侵略越南。在美国电影中,僵尸是以食人肉、无主动思想、无意识游荡的一种形态存在的,僵尸象征着美国人民对人文主义的思考,也象征着人类对永生的渴望和煎熬。电影《美少女特工队》是以主角的经历对1970年美国的医学方面做出批驳。女主人公为了救出妹妹毅然和继父对峙,被击伤后被继父强行送入精神病院,并要求做手术清除她大脑中的记忆。但是女主人公却将一切幻想成五天后将有一位富翁来夺取她的贞洁,并在幻想中反抗,击退了一切。
在扎克·施耐德的作品《超人:钢铁之躯》中,上演了一出“新式超人”戏码。和经典的超人相比,“新式超人”脱去了无敌的外衣,降下了神格,成为普通人当中的一分子。扎克·施耐德在构造出新式超人的部分后,也从侧面“绘声绘色”地写出人们内心当中的困扰所在。
四、结语
尽管人们一直都或多或少地认为扎克·施耐德的影片过于强调视听而忽视讲故事的技巧,但扎克·施耐德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无疑已成为时代的标杆。他的作品大多都讽刺了当今社会人们仅追求俗称的文化现象。美国的历史、欧洲的神话都成为他的灵感来源,而讽刺暗喻、改编战略都是他所拍摄电影运用的方法手段。扎克·施耐德的电影如同一部艺术典籍,在书中,很难分清幻想、历史与虚构的笔触,它们之间交错往来并彼此相融,形成一个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当代情感结构。
[参考文献]
[1] 李媛媛.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古典好莱坞的法国继承者[J].当代电影,2014(07).
[2] [美]M·M·萨马蒂,P·J·索特林.好莱坞霸权与民族电影[J].徐建生,译.世界电影,2000(03).
[3] 黄文杰.《好莱坞启示录》:不做文化的鸵鸟[J].全国新书目,2005(16).
[4] 萧纪薇.欲望之衣: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恋物、电影感与现代性[J].文艺研究,2009(04).
[5] 琼·霍金斯.肮脏癖,欧洲垃圾和高雅艺术——欧洲电影在美国俗文化中的位置[J].张文燕,译.世界电影,2001(04).
[作者简介] 张军妮(1974—),女,陕西淳化人,硕士,西安思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语言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