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破坏生态环境分析及对黄山市的启示
2016-03-24汪轶群胡万祥
汪轶群,胡万祥
体育赛事破坏生态环境分析及对黄山市的启示
汪轶群,胡万祥
摘要:对举办体育赛事过程中所造成的植被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体育赛事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探索黄山市举办绿色体育赛事的启示。研究认为: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行绿色赛事,才能实现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体育赛事;生态环境;黄山市
体育赛事是一种以竞技运动为核心,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满足人民大众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用以协调政府、企业、大众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手段,并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则进行运作的商业性活动。通过借助体育运动特有的魅力,能够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环境等领域造成一定影响。体育赛事包括国际大型赛事、国内大型赛事、一般赛事和小型赛事[1]。随着体育赛事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也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黄山市作为国内知名旅游城市,近些年也加快了体育赛事的推进步伐,并发展了一批常驻赛事。其中,有很多赛事都是户外赛事,更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赛事的开发过程中更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保证体育赛事的绿色开展。
一、体育赛事破坏生态环境案例分析
(一)破坏植被
众多周知,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吸收二氧化碳等多种作用。森林一旦被大规模毁坏,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很可能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灾难。然而,一些赛事举办方为了满足赛事的需要,在赛事筹备过程中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植被。例如,1992年在法国阿尔贝维尔举办的冬奥会毁掉了30多公顷的森林,导致成千上万的动物失去家园,造成了生态危机[2]。应该说,这次冬奥会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奥运会历史上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不仅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更会对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污染水源
一些水上运动的开展,或多或少都会对举办地的水域环境造成污染。例如,拥有国家4A级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的黄山市太平湖风景区,近些年来已经举办了3次全国摩托艇锦标赛。将该项赛事放在太平湖举办,是对太平湖风景区举办赛事能力的肯定。但是,这也给太平湖的水域造成了一定污染。赛后需要经过数周的时间,太平湖水质的一些指标才能恢复到赛前水平[3]。虽然一次比赛带来的污染不会给太平湖的水域带来致命打击,但太平湖作为水库,在赛事的开发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水域受到污染,将直接威胁到当地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三)加剧大气污染
在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大量人口的涌入,使得机动车辆的行驶密度增加,导致城市的交通负担在短期内急剧增加。这不仅会造成交通拥堵,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还会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加剧大气污染。例如,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当地采取了限制汽车出行的方式。最多时,一天之内有250万辆汽车停驶[4]。一些体育赛事本身就造成大气的污染。例如,F1赛车、飞行竞赛等以机械为载体进行的体育赛事,需要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废气,有可能会产生酸雨。
(四)生活垃圾污染剧增
在一些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期间,由于运动员、观众等比赛、生活的需要,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例如运动员、观众等在就餐过程中使用的一次性饭盒、水杯等。据法国环境及能源管理署的评估,2007年世界杯橄榄球赛举办过程中,250万观众留在赛场上的垃圾达到780万t[5]。
(五)光污染
在夜间进行比赛,会大量使用灯光照明设备。在体育场周围还会使用大量的彩灯,虽然这对于比赛的顺利进行、渲染赛事氛围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还会造成光污染。光污染不仅会对举办地周边居民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破坏,还会扰乱举办地周边动物的生活规律及植物体内的生物钟节律[6]。
二、体育赛事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因分析
(一)赛事组织者环保意识淡薄
目前国内举办的体育赛事数量众多,但是一些地方在举办体育赛事时,其组织者环保意识淡薄、环保知识欠缺,缺乏系统的赛事运作培训[7],导致在赛事的开发过程中,无法很好地预判赛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
(二)赛事参与者环保意识淡薄
在一些户外比赛进行的过程中,运动员或观众在比赛过程中随意丢弃的垃圾,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例如,在2008年黄山国际登山节举办期间,在赛场周围随处可见被丢弃的垃圾[8]。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局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体育赛事参与者的环保意识淡薄。
(三)缺乏相应的环保政策和监督机制
在国际上,一些大型体育赛事的申办对举办地的环保有着严格的要求。1996年,奥运会章程就将环保列为了其第3个重要的元素[9]。
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环境方面做得不如悉尼[5]。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的口号,正是体现了中国的赛事组织者开始逐渐意识到体育赛事环保开展的重要性。虽然,北京奥运会在国内为赛事的绿色运营提供了典范,但是在缺少相关法规政策的情况下,国内很多赛事的开展还是很难意识到绿色体育赛事的重要性。目前,国内体育赛事虽然开展得较为红火,但是相关部门却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生态环境,也使得环境保护在赛事举办过程中被忽略。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环境保护应该只是环保部门的事情,因此很多国内体育赛事组委会在赛事举办过程中都没有成立相应的环保监督部门。
(四)缺乏垃圾处理标准
在国内,很多赛事在举办过程中并未对产生的垃圾实施相应的垃圾分类回收,导致了可再生垃圾的回收率偏低。在很多情况下,垃圾的处理,只是简单地进行填埋或者焚烧处理。这样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五)高科技产品使用率不高
在国外,很多赛事在运营过程中使用了科技手段来减少赛事给当地环境带来的污染。例如,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就使用了屋顶太阳能系统[10];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比赛场地安装的光伏电站所发的电量不仅满足了赛事期间比赛场地对电力的需求,更是减少了9.2万t二氧化碳的排放[9]。但是,在国内,由于绿色赛事理念宣传力度不够,很少通过使用科技手段来减少赛事造成的污染,这也影响了国内体育赛事的绿色开展。
三、黄山市举办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
黄山市作为一座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拥有高达82.9%的森林覆盖率[11],并且具有浓厚的徽文化气息。群山环绕之中的黄山市完全被绿色所包围,这也是黄山市发展户外运动的优势所在。在户外运动的开展过程中,必然需要使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因此,在赛事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比赛场地周围环境的保护。如果黄山市的生态环境因为比赛的需要而被破坏,那么久而久之,黄山市将会丧失举办各类户外赛事的天然优势。这不仅不利于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对城市未来的规划和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黄山市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体育赛事环境保护方案,并加强监督,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同时,黄山市政府还应该和赛事组织者合作,成立专门的体育赛事环境保护机构。对于一些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体育赛事要严格管理,对于已经造成环境破坏的,要及时治理,对于那些不符合环保政策要求的赛事,即使有很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要坚决制止。除此之外,还应切实履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责任落实到人。
(二)加强体育赛事人才的培养
在体育赛事的举办过程中,举办地应该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专业体育人才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提升办事效率,更可以促进赛事的环保举办。因此,黄山市政府应加强与当地高校的合作,培养一批专门的体育人才,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满足赛事举办对人才的需求。
(三)增强赛事参与者的环保观念
当地居民和比赛运动员对赛事举办地环境保护的意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赛事举办期间,应在赛事举办地通过媒体、横幅、提示牌等手段提醒运动员和观众环保观赛、比赛。在赛事举办的前后,应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激发当地居民和参赛运动员的环保意识,使其养成环保的习惯,促进体育赛事的绿色开展。
(四)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合理申办体育赛事
黄山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举办适合本地区的体育赛事。目前,黄山市将一些旅游资源与体育赛事相结合,成为了黄山市的特色赛事,例如黄山国际登山节、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节等。这些赛事都是在现有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挖掘,使得参赛者在比赛的同时,还能欣赏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促进了体育旅游的发展。因此,黄山市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体育赛事,既可避免场馆的闲置,又能节约资金、保护生态环境。
(五)提高环保能源在体育赛事中的使用比重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废气的排放,在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清洁的能源。例如,在比赛过程中的工作车辆可以改用电动车;比赛的体育馆可以安装太阳能电池,从而减少对城市电力的使用;对于摩托艇等机械类项目,所使用的燃料应严格限制标准。
(六)合理规划赛事举办时间
黄山风景区从每年的三月中旬之后逐渐进入旅游旺季,直至十一月底。这段时间,黄山市每天都会迎来大量的游客,特别是在周末,旅游人数和平日相比,更是大幅增加。因此,黄山市在举办体育赛事时,应尽量选择在旅游淡季。这既减少了交通和客流的压力,又提高了淡季的旅游收入,也避免了在旅游旺季对环境资源的密集使用。
(七)对比赛场地位置进行合理规划
对于固定场馆的建设地点,不仅要考虑到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应该要与全民健身相结合,从而降低赛后场馆的闲置率,做到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举办户外比赛需要搭建临时比赛场地时应更加谨慎。例如,在某片水域刚举办过摩托艇比赛,那么就应该要让这片水域进行自我修复,避免在这片水域再建比赛场地,举办其他的体育赛事。
(八)成立专门的体育赛事运营公司
黄山市应成立专门的体育赛事运营公司,并和旅游公司合作。在专业运营赛事的同时,推动黄山赛事旅游的发展,更好地将体育赛事市场化。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因赛事举办而造成的环境破坏,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九)加强赛事期间环境的监管
在赛事的举办期间,要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力度。对于废水、废气、噪声、废水、夜间灯光的使用等需要进行严格管理,对于违规行为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这样既确保赛事能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进行,又能减少因赛事的举办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伟,黄兆荣,孙桥.体育赛事基本理论探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
[2]翁锡全,吴燕波,王玉昕,林文韬.体育运动开展的生态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保护,2001(1).
[3]程亮,祁红,付蕾.水上赛事对风景区水域水环境的影响:以黄山太平湖风景区全国摩托艇锦标赛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2).
[5]张林,黄海燕.体育赛事事前评估[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6]百度百科.光污染[EB/OL].(2014-03-05).http://baike.baidu. com/link?url=nm7j5UWBygW9yhAI7YEVYELGDuEvOVj88 VswF71_wq8HNrfPX9Rk-iCEm419SX0mR2BjEoUQqyL0US zqmPdV1.
[7]吕贤清.黄山国际登山大会赛事发展策略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2(6).
[8]付蕾,祁红,程亮,杜冬琴.安徽旅游风景区大型体育赛事环保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
[9]金丽燕,徐开娟.体育赛事对环境的影响及绿色体育实践举措[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7).
[10]安俊英,黄海燕,陶倩.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环境影响评估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
[11]推进黄山特色“旅游+”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EB/OL].(2015-12 -21).http://www.huangshan.gov.cn/News/NewsDetails.Aspx?ArticleId=73375.
(编辑:唐龙)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5-0051-03
作者简介:汪轶群(1990-),男,安徽工程大学(安徽芜湖241000)体育学院2014级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胡万祥(1965-),男,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学。
收稿日期:20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