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翻译研究评述
——基于中国知网的计量分析
2016-03-24李娜
李娜
(宿迁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易经》翻译研究评述
——基于中国知网的计量分析
李娜
(宿迁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国内《易经》翻译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从简单的理论论述评价与经验总结,发展为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视角突破了单一的语言学角度,进而开启了跨学科的全方位的研究;研究方法多元并存,既有传统的规约性研究又有前沿的描述性研究,既有定性研究亦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易经》翻译研究存在诸多问题,研究者可从以下角度进行开拓和深化:拓展研究领域,加强跨学科的研究,将《易经》翻译研究置于整个文化系统之中;填补《易经》翻译研究,尤其是历时性研究和国别性研究的空白,架构出完整的研究体系;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注重《易经》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运用实证的、客观的方法,对《易经》的翻译予以描写性的研究。
《易经》翻译;文献计量;定量描述;对外推介
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是人类对世界本源问题和“始基”问题的追问。一个民族的哲学理念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是对这个民族本源问题的觉悟和意识,是文化与文明的集中体现。真正伟大的哲学思想是以民族的语言揭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1]《易经》又名《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其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网址: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693/5404041.htm?fromtitle=易经&fromid=153636&type=syn。
《易经》的翻译和对外推介工作对中华文明的推广与介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该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足。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的描写式分析法,客观地整理《易经》翻译和对外推介活动的现状,找出问题的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数据采集与分析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内容条件设定为“主题”,词项设定为“易经”并含翻译,检索时间段为1980年1月至2016年5月,文献来源不限。根据中国知网所提供的文献计量,利用描述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一)数量分布
《易经》翻译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总计156篇(其中有学术辑刊论文9篇,与普通期刊重复),在同时期47076篇翻译研究论文中不占什么比重。从总体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从2009年开始,随着国家对外汉语教学的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越来越受重视,作为中国文化典籍经典的《易经》翻译与对外推介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论文数量呈逐步上升趋势,但因为研究范围、所涉领域之窄以及其翻译难度之大,其研究近几年又呈现下降的趋势,持续发展张力不足,其中硕博论文40篇,仅占总数的26%,说明《易经》翻译、对外推介的研究中,高水平的系统性研究不足。
(二)研究层次
《易经》翻译的研究层次数据统计如下:基础研究(社科)占《易经》翻译研究论文总数的67%,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占4%,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占3%,行业指导占1%,经济信息占2%,工程技术占2%,大众文化占4%,高等教育占4%,文艺作品占4%,职业指导(社科)占6%,政策研究占1%,大众科学占1%,高级科普(社科)占1%。从研究层次的角度所呈现的态势可以看出,《易经》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社科)。《易经》翻译研究仍然停留在基础学科的研究上,在行业指导、高级科普等领域所占的比重甚少,说明《易经》翻译研究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和真正的推广,尤其是在对外推介上并没有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三)论文来源数据库
(四)作者角度
所统计作者中,写作5篇相关论文的有1人,写作4篇的有2人,写作3篇的有2人,写作2篇的有16人,其余皆为1人1篇。由数据可以看出,对《易经》进行系统研究的人并不多,而且绝大多数的论文写作者对于《易经》翻译都只是从一个角度进行浅尝辄止的研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易经》本身内容深奥,很难理解,对其有系统性、准确理解的人少之又少;第二,既具备《易经》研究素养,又具备英语翻译功底的研究者更是凤毛麟角。研究人才的匮乏,是导致《易经》翻译研究不能深入、系统化的直接原因。
(五)所涉基金
所收集的156篇论文仅得到了11项基金的赞助支持,分别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3)、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1)、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1)、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1),这与同时期其他翻译研究所得到的数以万计的项目支持无法相比。《易经》翻译研究因其受众少,取得成果难度大,很少有学者愿意申请相关的项目,但是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易经》翻译研究所涉及到的基金级别很高,国家社科基金为主体,数量上占总体的45%。
二、论文研究主题
本研究通过对所收集的156篇论文的题目进行人工筛选,将中国知网所录的《易经》翻译相关研究的主题分为4大类。
(一)《易经》翻译史研究
所统计的147篇论文(已去除重复的9篇学术辑刊论文,下同)中,有21篇是对《易经》翻译史进行的探讨。《易经》翻译史的研究分为历时性和国别性两种。在历时性研究和国别性研究方面,研究者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杨平、梅谦立、陈岗、张的妮、廖志勤等人做了详尽的考证,按时间的发展顺序,对不同时期的《易经》翻译研究进行了梳理,勾勒出《易经》在西方传播与研究的历史轨迹;陈益源、章小凤、王东亮、洪汉鼎等人则从国别的角度,以文献事实作为支撑,分别对《易经》及其翻译在越南、法国、俄国和德国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描写出《易经》在不同国家的传播发展状态,也分析了成因,为《易经》及其翻译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易经》翻译家研究
所统计的论文中,有20篇对《易经》的翻译家及其翻译特点进行了研究,其中研究对象既有《易经》翻译第一人麦格基,也有英译《易经》的权威理雅各、卫礼贤、卫德明、梅谦立,俄译大师尤·康·休茨基,还有中国的典籍翻译专家汪榕培、杨宪益。20篇中的大多数都对译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译者的生平、学术背景、社会背景,《易经》的翻译背景,其译作在译学界的影响,以及译者本人对《易经》研究与传播的作用。杨平的《“一位汉化的德国翻译家”——卫礼贤的〈易经〉翻译和研究评述》、李伟荣的《理雅各英译〈易经〉及其易学思想述评》和章小凤的《〈易经〉远播俄国的践行者——记俄国汉学家尤·康·休茨基》已然是此类介绍的典范。也有部分论文通过对所介绍的译者的译本进行分析,找出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并总结出译者的翻译特点,卢侯的《浅探汪榕培英译易经用词与文化内涵性》就是这种研究方法的集中体现。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作用毋庸置疑,译者“操纵”着译文的整体风格,其对于原文的理解能力更是直接关系到译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易经》是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智慧的“群经之首”。对于《易经》这样本身就具有高深哲学内核的典籍能够准确理解已属不易,更何况翻译成异国文字。这就要求《易经》的翻译者既要有高深的国学造诣,又要有深厚的外语功底,这样的大家实属难得,因而其中的杰出者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在进行《易经》译者的介绍时,所介绍的对象就非常集中,选题多有重复性,研究视角有待拓宽。
(三)翻译中的跨学科理论研究
很多研究者在研究《易经》翻译时采用了跨学科的视角,除了运用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翻译标准、翻译批评、翻译原则、翻译规范等翻译学科的理论外,还尝试借鉴美学、认知语言学、传播学、符号学、叙事学、生态学、哲学、文艺学、阐释学、语言学、认知心理学、音乐学、译介学、经济学、修辞学、行为学、数字学、诗学、史学、文献学等其他学科和不同领域的理论成果,从而使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多层面、跨学科的发展态势。《易经》翻译在跨学科的研究中,涉及的学科广泛,但论文的数量不多,并没有深入、系统性的研究,比如《易经》翻译与数据库相结合的研究只有1篇,无论是从论文数量还是研究的成熟度上,都无法与同时期的其他翻译与数据库相结合的研究相比。
(四)《易经》翻译实践研究
49位研究者通过对某位译者或某个文本的具体翻译技巧和策略进行分析和归纳,从操作层面上探讨了《易经》翻译实践在处理语言风格、文化负载、数字传播、传播地域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特点,所涉及的翻译理论包括目的论、翻译美学、改写/重写、文化转向、译者主体/译者中心论、传播学、解构主义、阐释学、认知语言学、翻译原型等,基本涵盖了目前翻译研究的前沿理论。《易经》的翻译实践研究仍以具体译本特定翻译策略的描述和评价居多,在语言层面之外的评论与比较较少,而且所研究的译本过于单一。所研究的译本重复率高,这与《易经》高深、玄奥而导致的译本稀少有直接的关系。
三、论文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上看,《易经》翻译研究中既有规约性研究,也有对翻译现象进行的描述性研究。可分为四类:译本描写法,文献研究法,地域划分研究法,数据库、语料库研究法。
译本描写法在霍姆斯提出的翻译构想中属于产品导向研究(product-oriented),出发点是译作文本,也就是以译文为中心向导,即对翻译成品进行研究,包括对个别译本进行描述,以及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2](P129)通过对个别译本的描述分析或是比较同一源语文本的不同译本,归纳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的标准,或采用的具体的翻译方法与策略,这是多数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这种研究方法将实证研究与理论进行了结合,使结论更有说服力;但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主观性太强的缺点,因为其结论的得出,取决于研究人员的主观认识和推论及其知识结构和能力。
文献研究法有助于全面深入地呈现研究主题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在描写翻译学(DTS)中属于不同时期的翻译(Time-restricted theories):一是研究当代的翻译,二是研究过去的翻译。[2](P130)杨平梳理了《易经》在西方的翻译与传播,指出国外相关研究呈现出的发展态势,研究范围广泛,角度多样化,具有跨学科的属性;张的妮与廖志勤则对国内《易经》的英译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国内《易经》翻译研究的现状,得出国内目前的研究角度单一、范围狭窄,跨学科研究没有深度等结论。
部分学者从地域研究的角度,研究特定区域(如英语世界、越南、法国、俄国等)的《易经》翻译活动。可将其归类为译介史研究,探讨特定历史时期《易经》在中国以外地区的译介、接受、传播和影响。这样针对地域划分所做的研究属于描写理论中的功能导向研究(function-oriented),该研究的兴趣并非在于对翻译作品本身的描写,而在于对它们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的功能的描写,即是对语境(context)而非文本(text)的研究。霍姆斯认为,该范围的研究与社会学有紧密联系。[2](P129~130)陈益源、许氏明芳、章小凤、王东亮和牛潇分别对《易经》在越南、俄国、法国和德国的流传、翻译与影响做了详细的叙述。这些研究讨论了《易经》何时、在何地域、被如何翻译,原因何在,以及影响翻译策略和翻译结果的因素是什么,将翻译活动与社会学结合起来,更加客观地展示了影响翻译的因素不仅仅是在语言文字层面,而更多的是在社会文化层面这一事实。翻译出的产品即译作,与目的语社会的语言文化关系不是内在的,而是受社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影响而人为设定的。曼塔里在其翻译行为理论中提出,翻译不仅是译字、词、句或者文本,而是一种跨越文化障碍的有意识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建立在以功能为主的交际之上。她特别重视翻译行为参与者(信息发出者、译者、译文使用者、信息接受者)和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媒介)。[2](P386)《易经》的区域性、国别性研究描写了具体社会文化系统里《易经》翻译所处的位置,并深入地探讨了影响《易经》翻译与传播的因素,为其他的国别性研究提供了借鉴,也为社会翻译学的发展提供了研究素材。
数据库、语料库研究法通过收集、量化数据分析来对《易经》翻译进行分析探讨。采用定量的方法对翻译进行的研究在逐渐增多,其中,数据库、语料库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实证应用型的尝试。语料库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应用于词汇、语法、语义、教学、词典和翻译等语言研究领域。语料库方法将语言学研究纳入了实证和量化的研究范畴,使得语言的研究结论建立在语言真实用例和量化数据的基础上,这样获得的研究结论更加科学。平行语料库展示出了两种语言在词汇或句法结构上对应/对等的关系。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为比较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的异同,揭示翻译规律,推动翻译教学等研究提供了客观的实证支持。所统计的《易经》翻译研究的相关论文中,仅有1篇运用数据库的量化数据进行了翻译原型的探讨。付永、李渊喆的《基于数据库的翻译原型论探究》通过建立小型双语平行数据库,用翔实的语料证明翻译原型论的可行性,证明《易经》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是译者朝译语理想原型不断靠近、抽象整合的过程。[3]与《易经》相关的语料建设与研究很少,研究没有系统性,研究的范围有局限性。
四、反思与对策
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对中国知网(1980年1月至2016年5月)《易经》翻译研究领域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显示出了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变化历程和发展趋势: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从简单的理论论述评价与经验总结,发展为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视角突破了单一的语言学角度,进而开启了跨学科的全方位的研究;研究方法多元并存,既有传统的规约性研究又有前沿的描述性研究,既有定性研究亦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反映出了《易经》翻译研究的现状。根据所统计的数据,《易经》翻译研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是研究范围、所涉领域狭窄,其研究近几年又呈现下降的趋势,持续发展张力不足,对外推介的研究中,高水平的系统性研究不足,在翻译学研究中仍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整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研究仍然停留在基础学科的研究上,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和真正的推广,尤其是在对外推介上并没有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三是研究人才匮乏。既有较高国学功底又擅长外语翻译的人才紧缺,是造成《易经》翻译研究语料单一,无法系统开展的直接原因。
四是研究对所涉及的具体译本以及特定翻译策略的描述和评价较多,而且所研究的译本过于单一,重复率高。研究的翻译家过于集中,个别翻译家成为多篇论文的研究主题,选题多有重复性,研究视角有待拓宽。
五是研究角度中国别性研究和历时性研究并不全面,许多国家和时期的研究均处于空白状态。
六是研究方法,定量、实证研究为数不多,尤其是与语料库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处于萌芽阶段。
在今后的《易经》翻译研究中,研究者可考虑从以下角度进行开拓和深化:
拓展研究领域,加强跨学科的研究,将《易经》翻译研究置于整个文化系统之中,从宏观的角度审视其研究,真正起到文化传播、文明传承的作用。
填补《易经》翻译研究,尤其是历时性研究和国别性研究的空白,将《易经》翻译与传播的链条从时间和空间上予以连接,架构出完整的研究体系。
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注重《易经》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运用实证的、客观的方法对《易经》的翻译予以描写性的研究。
五、结语
《易经》翻译现有的研究水平与同时期的其他翻译研究相比仍略显滞后,研究领域相对狭窄,研究方法有待改进。国别性研究、历时性研究、研究方法等方面均需进一步加强。由于数据获得途径的局限性,本研究结论仍有不完善之处,仅仅是对《易经》翻译研究的局部反映,后续还将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阐析。
[1]陈先达.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付永,李渊喆.基于数据库的翻译原型论探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2016-09-19
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项目(2015SJD801)
李娜(1980-),女,吉林长春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H315.9
A
1673-1395 (2016)12-0062-04
显示,相关的156篇论文分别采集于中国学术期刊
总库(72)、特色期刊(26)、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4)、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36)、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5)、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4)、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9)。学术期刊论文数量为72篇,占比最大(46%),其次为硕士论文,36篇(23%),而博士论文和国际会议论文均为4篇(3%)。学术期刊论文中有19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其中在英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仅有6篇。以上数据表明,《易经》翻译得到了不少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青睐,但是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专研于此的不多,高水平论文的数量以及博士层次论文的数量屈指可数,整体研究水平仍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