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与社工介入研究
——以武汉市Q社区为例

2016-03-24彭惠青沈玥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社工子女社区

彭惠青 沈玥

(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城市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与社工介入研究
——以武汉市Q社区为例

彭惠青 沈玥

(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伴随着经济发展、家庭模式的转变和传统养老观念的变化,我国城市的独居老人数量日益增多,这些老人因独居的生活方式产生诸多问题,因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此,以武汉市Q社区的独居老人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分析独居老人生活现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从社会工作(简称社工,下同)介入的角度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城市独居老人;心理问题;社工介入

在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高龄化的趋势下,老年人口迅速增长,非传统的小型化、核心化的家庭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又使得老年人独居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民政部2015年发布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1]独居老人作为其中的一个群体,由于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很容易在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产生孤独无助感,是比夫妇相伴居住的空巢老人更为弱势的老年人群体。

北京大学蔡文媚教授提出空巢老人为无子女共同居住的老人,按居住方式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笔者所讲的独居老人是指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一方面,由于身体机能的逐渐衰弱和老化,老人往往伴随各种病症,需要有人陪伴和照料,活动范围也大大缩减;另一方面,在独居的生活背景下,独居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都难以得到满足,特别是独居的孤独落寞很容易造成心理方面的问题。[2]

一、城市独居老人现状分析

以武汉市Q社区为例对城市独居老人现状进行分析。

(一)Q社区独居老人的基本情况

Q社区位于洪山区,由原Q厂职工宿舍区、某研究设计院宿舍区、部分城市户口居民等部分组成,是一个混合型社区,占地面积0.2平方公里,有长居住户1500余户,4100余人。该社区有操场、篮球场、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活动场地,属于单位制的老旧型社区。社区机构在2015年对Q社区老人进行的一次摸底调查,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大部分老人年纪都在70岁以上,超过半数的老人属于空巢老人,在这些空巢老人中,有近半数老人属于独居老人,且年纪越大,独居老人的比例越大。

通过问卷可以了解到Q社区独居老人年龄普遍较大,70岁以上的有25位,占整个问卷独居老人数量的80%,且女性数量明显多于男性,笔者对这31位独居老进行了走访,从月收入、情感支撑状况、生活需求三个方面分析老人的生存状况。

第一,月收入状况。在接受调查的31位独居老人中,大部分老人由于是原Q厂的老职工,退休工资大多都在2000~3000元之间,没有依靠低保过生活的老人,老人普遍表示退休金足够日常开销,自己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主要都是花费在买药上面,为了节省看病买药的费用,虽然觉得社区卫生站的医疗技术并不好,但是没有什么大病依然会选择在相对便宜的卫生站看病买药。

第二,情感支撑状况。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大部分独居老人的子女都不在本市工作,在本市工作的子女基本上一个月会回来看望老人一次,外市的子女一个季度左右会回来看望一下,但是子女在外省甚至国外的,一年才能见到一次面,平时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电话的方式,只有极少数老人会使用视频与子女交流。

第三,生活需求。Q社区老年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服务方面,由于社区之前曾组织过志愿者来进行服务,大部分老人觉得还是有作用的,特别是在换季的时候,需要搬重物、晾晒被子衣物等,由于身体状况不好,一个人很难完成。调查中,很多老人表示最担忧的是生病了无人照料,此外,就是一个人吃饭不方便的问题。

(二)Q社区独居老人心理现状

第一,自我认知方面。笔者在调查中发现,Q社区大部分独居老人都不同程度的有对自我的不认同感,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对家庭没有什么贡献了。调查中不难发现,独居老人一方面身体和心理负担都很重;另一方面却接受这种现状,没有想过改变,既希望有人关心自己,又压抑自己的需要害怕成为别人的负担,这样的心态交织在一起,造成老人的自我不认同和自闭。

第二,人际交往方面。由于Q社区是一个老旧社区,邻里都是厂里的老职工,彼此都熟悉,但是调查发现,Q社区的独居老人生活圈子很窄,只愿意和固定的几个人接触,排斥心理很重,害怕接触陌生人。在笔者接触的大部分独居老人里都有类似的想法,防卫心理比较重,渴望有人关心,却又有自己的顾虑和担心。

第三,环境适应方面。Q社区的生活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大多数独居老人都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是由于独居的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老人对于新事物和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依然较差,调查了解,部分独居老人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和自己委屈的无人诉说,逐渐对于周围新事物的不理解甚至是愤怒,极大地影响了老人的心理健康。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Q社区独居老人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适应环境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自我认知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认同感低,即对自我现状的悲观认识和过分消极的自我评价,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则表现内心渴望与人交流的需求和与陌生人交流所产生的防御心态相交引起的矛盾,适应环境方面表现为对新环境的无法适应和不得不接受而产生的压抑心理。

二、独居老人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综合Q社区独居老人的心理现状,分析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一)独居造成的心理适应问题

独居老人由于其居住方式的特殊性,造成“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现象,很多独居老人特别是独居不久的老人,表现出来的心里适应问题更为严重。很多老人由于自己生活方式和周围邻居不相同,容易产生心理失衡,[3]对内既不能很好面对自己现在的独居生活,对外也不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别人家里非独居的生活,这样的想法逐渐加深,容易造成老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心理适应问题主要来源于家庭和社区,家庭方面,子女不在身边,老伴离去,家庭情感支撑的减少,使得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失落感较之一般的老年人更为强烈。很多老人怕给子女添麻烦都将自己的思念埋在心里,内心强烈的需要和现实的压抑和不满足,使得独居老人易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社区方面,由于Q社区都是4至7层的老式楼房,楼道昏暗,出行不便,唯一能够活动的足球场大多被用来晒衣服,仅剩下球场边可容纳十几人的椅子,社区也没有适合强度较小、适合独居老人参加的社团。综合以上,社区可以提供给独居老人活动的场所和组织非常有限,未能形成良好的社区支持网络,独居老人的人际交往受到了很大限制,导致老人的群体归属感较弱,精神需求难以满足。[4]

(二)自我评价的下降

笔者接触的31位独居老人中,超过半数的独居老人都有自己是子女负担的想法,特别是年龄较大的独居老人,这些老人普遍反映自己每个月的主要花费都用在买药看病上,认为自己既不能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和生活帮助,还需要子女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虽然老人们都表达出对于子女孝顺的欣慰,但更多是表现出由于无法照顾自己、给子女添麻烦而产生的心理负担。

自我评价的下降主要源于独居老人的自我认知偏差,主要反映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老人对自我的否定情绪,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作用,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拖累,这一类型的想法多为身体疾病比较严重,年纪较大的独居老人;另一方面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认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社区,只要是自己参与的事情,都要照顾自己的情绪。这种情况多体现在子女比较孝顺,生活负担较小的独居老人。这一类老人由于平时子女亲朋的尊重,在社区活动时如果没有同样的重视,很容易出现不满情绪,甚至产生猜忌心理,逐渐封闭自己。

(三)对于生理疾病的担忧和对于死亡的恐惧

笔者调查得知,Q社区独居老人中每个老人至少都有2种以上的慢性疾病,许多独居老人不仅担心自己生病的问题,也担心自己生病了无人照料甚至去世都无人发现。这种由于独居而对生病乃至死亡产生的不安感,对独居老人产生了很大的消极作用,生理方面表现为对待疾病过分医治或者消极对待,心理角度则表现为生理疾病的过分担忧和对于死亡的悲观情绪或者逃避态度。

产生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独居老人普遍年龄偏大,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一些日常活动很难自己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在于独居导致无人帮助和陪伴,日常活动的种种不顺造成的老人的自我否定和失落感,长此以往导致独居老人出现自闭、抑郁等不良情绪,逐渐产生心理问题。

三、社工视角下解决城市独居老人心理问题的实践

针对独居老人心理问题,笔者从社工视角出发,分别进行了个案和小组的实践。

(一)个案分析

基本资料:陈婆婆,83岁,老伴去世,女儿在外地,儿子有脑瘤做了手术,术后恢复不好,需要人照顾,无法正常工作。陈婆婆自己以前是厂里的职工,房子还建之后给了儿子住,自己搬来儿子的住处,已经在Q社区生活了将近20年,主要靠退休金生活,身体很差,每天都要吃大量的药。平时生活与社区人接触不多,对部分邻居有不好的情绪,不爱出门,头脑清晰,维权意识较强。

问题与需求评估:案主有与人沟通交流的需求,她需要有人聆听和帮助,有一些自己可以参与的社区活动。案主的问题:无人陪伴,逐渐产生自我封闭、抑郁,对于有些事情自己没有良性的沟通与了解,产生排斥心理。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对周围的环境没有安全感,社区融入不足。

介入思路:针对老人自我封闭、思想消极方面。社工主要从微观层面出发,着眼于心理疏导,采用同情心、回顾等方法,一方面对老人的想法表示理解,另一方面运用优势视角,将子女的孝顺和对老人的关心作为老人心理方面的优势,鼓励老人多与子女联系,加强老人的情感支撑,从老人心理方面逐渐引导老人更加积极健康。

针对老人渴望沟通但安全感不足方面。社工主要从中观层面出发,从老人熟悉的朋友、邻居着手,在心理层面上运用交换理论,让处境相似的老人多接触,在情感和生活中相互支持,增强老人的心理支持,逐渐减少老人的封闭性和抱怨情绪,让老人逐步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社区生活。

针对老人希望参加社区活动方面。社工主要从宏观层面出发,一方面运用活动理论,激发老人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老人与社区居民交流;另一方面,发挥老人的能动性,在活动中增强老人对自我的肯定和认同,认为自己“老有所用”。同时,活动的开展可以从宏观层面上促进老人心理状态更加健康。

(二)以小组形式开展有益活动

第一,活动目标。小组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引导Q社区独居老人进行兴趣共享,促进交流沟通,缓解独居老人因孤独、空虚、封闭等产生的心理问题,逐步建立社区同辈支持网络。具体目标可分为:一是组员积极参与活动,且愿意将活动介绍给更多的独居老人,一起参加活动;二是引导组员自我反思,改变以往的消极心态,学习自我情绪调节,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第二,介入思路。活动主要环节分别为介绍活动内容、破冰游戏、观看电影和收集意见四个板块。考虑到独居老人岁数较大,游戏主要以活跃气氛、增加了解为目的,内容简单易懂,活动量较少,同时在活动过程中遵循社工的理念和价值观,以鼓励为主。

活动分为五节进行,分别是“因影相聚”、“电影游戏一起来”、“我与电影的故事”、“我们也来唱一唱”和“让热情传递下去”。在“因影相聚”中,考虑到高龄老人的心理接受问题,没有加入游戏环节,此次活动目的主要是引导小组成员熟悉活动组员,放松心情,了解活动内容,激发参加活动的热情。在“游戏电影一起来”和“我与电影的故事”两个环节,逐渐加入小游戏和分享环节,同时对于老人带邻居、朋友一起观看电影的行为表示鼓励和支持,“我们也来唱一唱”是整个小组活动的高潮,小组成员一起观看喜爱的电影并合唱其中的歌曲,最后活动是“让热情传递下去”,总结小组开展以来大家的进步,呼吁老人保持活动积极性。

第三,效果评价。该次的小组活动以电影为依托,穿插不同的环节,有以下几方面的效果:一是在活动中穿插增加同辈交流的小游戏、用社会交换理论带领老人感受自己和他人的积极力量,感受到交流和帮助的可贵;二是活动中采用缅怀往事的方式,让老人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情,增加老人之间的交流,引起共鸣和支持;三是引导老人回顾活动效果,感受自己的改变,肯定活动带来的积极方面,增加老人活动的自主性;四是在活动中充分尊重老人的自主意识和想法,逐步将老人带入到活动环节的决定中来,让老人自主决定想做的事情,逐步实现“助人自助”。

四、社工视角下城市独居老人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第一,努力提高独居老人的自我认知。独居老人心理问题的解决,主要体现在独居老人自身的转变,即角色本身对于自我的调适,这种调适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帮助独居老人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抛弃消极封闭的想法,主动打开心门;另一方面,从个体的角度,用适宜的方式调动不同独居老人的活动积极性,增强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对于独居生活的适应能力,逐步达到对于现在独居角色的“扮演”能力。

第二,促进家庭因素对独居老人的影响。独居老人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了独居老人自身方面的问题,还体现在老人原本生活方式的改变。因此,让独居老人从子女、亲友方面尽可能多地恢复和保持以前的生活模式,有效利用服务对象子女、亲友对于独居老人心理的影响力。同时延续自己以往的生活爱好和习惯,从心理层面获得更多的自信心和满足感,[5]有助于独居老人进一步提高活动积极性,提升生活的满意度。

第三,利用社区网络对独居老人进行支持。在独居老人的生活中,社区是最为频繁、联系最紧密的场所,所以,社区环境的改善,无疑是对独居老人心理问题解决的最密切影响因素。[6]在独居老人社区网络建设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独居老人的参与度:一方面,建设独居老人与社区双向的互动项目,加强独居老人在活动中的参与力度,变“帮助”为“互助”;另一方面,建立同辈支持系统,在各种小组活动中找到认同感和价值感,通过“互换”彼此之间的尊重和认同以获得精神层面上的满足,逐渐实现社会融入,最终达到“自助”的目的。

独居老人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高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大趋势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武汉市作为一个人口流动大、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子女外出工作、定居、没有时间照料等种种主客观因素导致老人出现了独居的状态。这些老人所形成的心理方面的不健康状态,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服务可以满足的,如何在物质方面满足独居老人需求的同时,更进一步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的社工以及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帮助和支持。

[1]常宛.国家卫生计生委报告显示中国家庭一半老人“空巢”生活[J].老同志之友,2015(8).

[2]明艳.老年人精神需求[J].南方人口,2000(4).

[3]周绍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6).

[4]孙唐水,郭安.城市独居老人需要社区的精神关爱——南京市独居老人调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5]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6]谭英花,史健勇.城市独居老人精神慰藉的社会支持体系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3(4).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2016-08-26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3BSH088);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HBNPO2012ZD005)

彭惠青(1963-),女,湖北武汉人,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研究。

D669.6

A

1673-1395 (2016)12-0052-04

猜你喜欢

社工子女社区
青春社工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