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性冷链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研究——以杭州地区为例

2016-03-24余建海

商业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区域性运营模式

余建海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区域性冷链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研究——以杭州地区为例

余建海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近年来,区域性冷链物流企业的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市场压力也在不断增加。杭州地区的冷链物流企业已经出现了冷链企业投入不均衡,浪费现象明显,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单一,设施设备陈旧、信息化程度低,仍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过渡阶段。运营模式是冷链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冷链企业将市场需求精细化、集约化,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运营模式,如直接配送模式、配送中心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关键词]杭州;区域性;冷链物流;运营模式

国务院相继在2009年和2014年出台了《物流业振兴规划纲要》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两项有利政策,以及全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的日趋扩大,众多企业家看准这一市场与政策利好的机会,纷纷进入冷链物流市场。使得近五年时间内,冷链物流企业的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然而,在各冷链企业大肆扩张、占领市场份额的同时,冷链企业的生存压力渐增、利润降低、成本变高的问题凸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有一套适合企业实际的运营模式。

一、区域性冷链物流企业现状

(一)冷链企业投入不均衡,浪费现象明显

由于冷链物流企业大部分是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改造升级而来,以冷库、冷冻冷藏运输为主的原因,能够提供完整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很少。而且,当前冷链企业在冷库和高能耗冷冻冷藏运输车辆上的投入较多,相对于技术含量要求高的冷链配送及自动化系统刚投入很少,因此,在调查后,发现很多冷库往往是处于闲置的状况。

(二)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单一

调查发现,大部分冷链企业以自营模式为主,兼有第三方的合作、参与,但是对合作意愿不强、供应链管理不到位、成本控制力差等因素,造成了目前冷链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的单一。由于运营模式的单一,不法满足客户在时间上、空间上的个性化需求,从而阻碍了冷链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设施设备陈旧、信息化程度低

在设施设备上的资金投入与其他行业的企业比较,冷链企业投入要高很多,如一辆3吨的冷冻、冷藏运输车投入在15到20万元,一套GPS系统均价在300元左右。由于资金的压力,很多冷链企业设施、设备在到了更新年限后,仍在继续使用,信息化改造滞后跟不上市场的需要,无法实现在冷链物流的全过程管理,供应链子各企业的信息有效传递与合作。

(四)冷链企业正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过渡阶段

导入期是指在政府及职能部分通过政策、制度的制定,引导、支持企业向冷链企业积极、健康地转型与发展。成长期是指在企业进入冷链物流领域后,通过自身发展、市场选择后,在区域内出现了优质冷链企业,并形成部分垄断,相关冷链物流行业标准进入制定和试验阶段。如杭州地方性区域,冷链物流在经过2010年起的导入期内,冷链企业爆发式增长,盲目地扩张后,在2015年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成长期,期间出现了一、两家龙头冷链企业。并且,在相关职能部门的牵头下,企业正在积极参与冷链物流地方性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试验,如托盘、笼车、条码应用等。

二、客户需求分析

当前,市场需求是精细化、集约化,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冷链物流服务。针对冷链物流的5种主要客户,我们进行了需求分析:

(一)重点客户

这类客户以超市、卖场为主,是当前冷链物流服务的VIP客户,由于近年来,城镇化改造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国外大型零售商不断涌入国内市场,引发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连锁超市、卖场成为了现在普通老百姓的主要消费场所。因此,该类客户通常要求冷链企业服务能力强,能提供解决物品品项多、量大的情况,一般都建有冷冻或冷藏库,具有短期冷链能力,是长期合作与发展的重点客户,适合采用直接配送、配送中心运营模式。

(二)次要客户

这类客户以餐馆、门店为主,由于规模没有前一类客户的大,因此,在冷链服务能力上要求要低,根据货物库存与销售量以定期定量要求为主,有冷冻冷藏能力,但储存能力小。该类客户通常要求冷链企业提供的物品品项多,量较大,但品项与量相对稳定,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客户,适合采用直接配送、配送中心运营模式。

(三)理想客户

这类客户以流通加工企业为,他们有较强的冷冻冷藏能力,并有一定的货品存储与运输能力,特点是品项少、量大、时间与路线固定,有利于冷链企业灵活调整物流服务、共同配送、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利润,适合采用直接配送运营模式。

(四)不稳定客户

这类客户以中间商、经销商为主,一般没有自己的冷冻、冷藏或运输配送能力,需要冷链企业提供全过程冷链服务,并且经常会更改存储、运输或配送服务内容。要求冷链企业提供物品品项多,量小又不易确定的物流服务,适合采用配送中心、共同配送运营模式。

(五)网络及零单客户

这类目标客户以网商、个人为主,是所有客户中要求最复杂的,也是最困难的。其特点是:配送地点不同、要求多样且多变、品项和货量不易确定、对冷链服务要求高。然而,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实现,“懒人经济”、网络购物、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前不可小觑的消费主力,2015年天猫双十一活动一天就创造了912亿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9.7%,因此,该类客户将会是冷链企业新的利润源,适合采用配送中心、共同配送运营模式。

三、运营模式研究

冷链物流企业运营图

通过以上需求分析,我们构建了一张三种冷链物流运营模式的全过程图(如下图),讨论这三种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解决这五类客户对冷链物流的不同服务需求:

(一)直接配送模式

根据客户订单的要求,通过冷链运输将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从生产企业送到终端客户手中,提供高效、快捷、优质的物流服务。

这类模式的客户主要是流通加工企业,货物品种少,但需求量大的情况。也适用于送达时效及地点有规律的长期订单,或紧急订单。他的物流服务收益最快,如果能将订单处理、配送有效地衔接,就能实现“零”库存,这也是三种模式中利润最高的运营模式,但是该模式对物流企业冷链水平、信息交换效率、配送功能要求最高,该运营模式容易被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所影响,如城市交通、天气等。

(二)配送中心模式

将货物从生产企业通过冷链运输到综合物流中心,再把货物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等信息,录入到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然后,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对配送货物进行流通加工、出库等流程;最后,将货物冷链配送到客户指定的地点。

该运营模式以超市、卖场、餐馆及门店客户为主,适用于品种多,需求量大或较大的情况。这类模式通常会产生库存,冷链企业要求具有冷库,并且还有一定流通加工的能力,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一定的要求,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多,运营成本较高。

该模式是一种长期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可以将货品按客户要求进行加工,如可为食品提供:切分、分类、上冰、净洗、包装、封箱和配料等等。随着,时代社会化、精细化的发展,企业竞争已日趋激烈,利润日益降低,流通加工等物流增值服务正在悄然地成为冷链企业新的利润源泉。

(三)共同配送模式

货物从生产企业通过冷链运输进入配送中心,经过入库、存储、加工、出库后,由合作伙伴一起完成最后的共同配送送达服务。合作伙伴是指除在目标客户送达地附近设立的自营冷库、直营店以外的,冷库、便利店、个体户等等,货物送达到这些地方后,再按订单要求通知客户自提或送货上门。

该模式以个人、中间商和经销商为主要服务客户,适用于货品品项多,但量少的情况,是为满足“懒人经济”、信息化发展后,客户提出的个性化复杂冷链服务要求而诞生的冷链运营模式。“门到门”的物流服务已不是新鲜事了,但要真正能满足客户“门到门”的需求,企业要做的事还很多,共同配送模式能有效地减少事务性的工作,适应物流费用的变化规律,使作业效率化,从而减少看得到的和肉眼看不到的物流成本。

该模式要求企业能在整个冷链物流供应链上占有主导权,有指挥、协调、处理各节点企业关系的能力,能做到先进的顶层设计,有效地监督监察,良好的实施力,完善

地奖惩机制和快速反映能力等。在网购、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今天,个人订单、“迷你”订单将会成为物流企业服务的新目标。订单量会不断地增加,如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电商平台,促销活动一天的营业额相当于老牌实体店一年的营业额,所以这类模式在未来能帮助企业解决这类目标客户的物流服务,将会成为未来冷链企业运营模式的主流。

四、总结

直接配送运营模式是最快捷、利润最大、效率最高的方式;配送中心运营模式是一种应用最多、适用范围最广、最成熟的方式,是当前冷链物流企业的主流运营模式;共同配送运营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适合未来市场变化的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根据不同的客户,选择适合其需求的直接配送、配送中心或共同配送运营模式,是冷链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有利于企业经济利润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广大群众的冷链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通过以上对冷链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的梳理与研究,能给冷链物流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黑秀玲.物流企业创新运营模式为城市共同配送创造契机的分析[J].物流技术.2015,34(7):32-34

[2]宋伦斌.批发零售业产业集群的物流运营模式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21:32-33

[3]孙婧.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评价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20-21

[4]吴稼乐,孔庆源,朱富强,陈坚.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制冷.2008(104):42-46

[5]鲍长生.冷链物流运营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 14-15

[6]顾玲丽.江西省水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探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1.(3):159-166

[7]郝丹.国际水产品冷链物流优化——以BSL公司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09:15-18

[8]殷露.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4:12

[9]孟炯,郭春霞.基于SCM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J].软科学.2012,26(6),:88-91

[10]王艳,张义伟,崔艳梅.基于DEA的医药物流运营模式效益分析[J].物流技术.2014,33(11):258-261

[责任编辑:刘玉梅]

[基金项目]浙教办高科〔2015〕99号2015年度浙江省高等学校访问工程师“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方案设计与实施”。

[作者简介]余建海,浙江杭州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冷链物流、物流工程及信息化。

[收稿日期]2016-01-13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区域性运营模式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社群企业运营模式及核心要素简析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第28届汤姆斯杯中日羽毛球男单运动员技术运用区域性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