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百强企业数据比较报告

2016-03-24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

领导决策信息 2016年39期
关键词:末位百强总额

■ 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

地方百强企业数据比较报告

■ 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

截至目前,已有山东、湖北等省及武汉、宁波等地市发布本地区2016百强企业榜单。此外,安徽、山东等地还发布了民企百强榜、纳税百强榜。现将这些榜单中的主要数据比较如下。

省区百强企业看山东

在10个样本省区市中,山东省2016百强企业入围门槛最高,达到158.07亿元,比上年增长49.02%(注:按“比上年提高52亿元”计算),增幅最大。另有4个省(市)入围门槛比上年有所下降,分别是天津(-5.88%)、河北(-5.74%)、云南(-6.06%)、贵州(-7.03%)。

注:本文山东的数据以山东省经信委、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15年山东百强企业名单》为准。数据来源:地方2016百强企业排行榜、2015百强企业排行榜。

在营业收入总额方面,样本省市中,上海市2016百强企业营收总额达到5.1万亿元,总量最多。其他如天津(-12.2%)、河北(-5.2%)、黑龙江(-6.1%)、海南(-1.76%)营收总额均为负增长。

样本省区市2016百强企业主要数据

在地方百强企业榜单内部,企业间的差异分化是最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例如,以“首位企业营业收入/末位企业营业收入”衡量样本省区市榜单可以发现,企业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海南省,榜单首位与末位相差424倍之多,差距最大。山东省百强榜单内企业的差距最小,但榜首企业与是榜尾企业的营收差距也达到了21.8倍。

此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然占据地方百强榜单的半壁江山,其中,天津66家、云南59家,湖北58家,占比相比较多。

(续表)

【上海】百强企业劳动效率明显提高

2015年,上海市百强企业员工人数达到164万人,减少5844人,下降0.35%,人均营业收入达到306万元,增长3.72%;人均利润19.48万元,增长11.02%,人均纳税23.79万元,增长6.90%。这种经营业绩的增长与用工人数减少的反向运动,表明提高劳动生产率既是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

地市百强企业看武汉

在5个样本地级市中,武汉市“2016百强企业”入围门槛最高,达到25.94亿元;比上年百强增长9.78%,增幅最大。其余4个样本城市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厦门市较上年滑坡最为严重,达到-17.27%。

在地级市百强榜单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分化现象。例如武汉市2016百强企业榜单中,首位企业的营业收入是末位企业的200.64倍,而厦门市百强企业这一比例也达到160.11倍之多。

样本城市2016百强企业主要数据

(续表)

【武汉】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 企业百强结构优化

“武汉2016企业100强”显示,入围企业中服务业所占比例最大,共45家,其中商贸业有15家。此外,建筑业企业发展增速最快,从2011企业100强到2016年企业100强,建筑业上榜企业从18家增至27家,年均增速为8.45%。制造业企业相对减少,从42家减少至28家,其中,汽车产业总体量最大,但数量以机械及装备制造和光电子产业居多,两者共计12家,占制造业企业的43%。

安徽民企百强门槛高

注:广西民营企业排行榜为50强,下同。

在5个样本省份的“民企百强”中,安徽省2016民企百强入围门槛最高,为16.69亿元;江西省百强民企入围门槛比上年百强增长39.22%,增幅最大。贵州省刚从上年1.71亿元降到1.17亿元,降幅达到31.58%。

在营业收入总额方面,样本省份民营百强企业营收总额增长保持中高速发展,尤其贵州省2016百强民企营收总额比上年增长22.52%,远高于其他样本省市百强民企的营收增长速度。

在地方民营百强企业榜单内部,企业间的分化差异并不像百强企业那么突出,“首位企业营业收入/末位企业营业收入”这一比例的平均水平为28.9(注:省级百强企业榜单该比例的均值为137.47),其中,湖北、贵州省民企百强中,首位企业营收总额与最末位企业营收的差距分别为30.02倍、9.48倍,远低于这两省对应的百强企业的比例(注:湖北省百强企业为153.1倍、贵州省百强企业为69倍)。

【广东】50粤企进中国民企500强

“广东民企百强”中有50家入围“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较去年增长25%。而且入围企业年营收总额超1000亿的7家广东企业,排名第一,平均年营收总额502亿元。2015年,广东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8846亿元,占全省53.4%。民营经济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3287.95亿元、15862.28亿元、19696.01亿元,占比为8.5:40.8:50.7,与2014年比,第三产业比重显著上升6个百分点,明显快于全省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速度1.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持续往高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

纳税百强看鲁苏

在5个样本省份的“纳税百强”中,山东“2016企业纳税百强”入围门槛最高,达到5.36亿元;甘肃纳税百强入围门槛比上年百强增长22.83%,增幅最大。

数据来源:地方2016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榜、2015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榜。

在纳税总额方面,山东省2016百强企业共缴纳税款2394.61亿元,比2014年增加100.46亿元,增长4.38%。此外,江苏省2016百强纳税企业合计缴纳税收1848.6亿元,较上年增长17.1%,高于全省税收增幅7.7个百分点。百强纳税企业贡献接近六分之一的税收份额。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江苏省税务部门收入1.19万亿元,同比增长9.4%,总量首次超越北京,仅次于广东,列全国第二。

【甘肃】第三产业纳税“双优”于第二产业

在甘肃省2016纳税百强企业中,第二产业入围49户企业,比上年减少5户,第三产业入围51户企业,首次超过二产,纳税合计108.4亿元,增长39.6%,增速快于第二产业25.24个百分点,占百强纳税总额的17.5%,产业税收结构发生明显调整,反映出全省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实效。

样本省份2016纳税百强企业主要数据

猜你喜欢

末位百强总额
数 值 进 舍 规 则
2020年(第33届)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名单
2019上海百强成长企业50强排行榜
《江阴名冠全国百强,佳音频传》
神秘的幂的逆运算
有趣的数89
2014上海百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