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 勒 工 名记汉镜中的铸镜匠师

2016-03-23张张宏宏林林

收藏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瑞兽铜镜方框

□□张张宏宏林林



物 勒 工 名记汉镜中的铸镜匠师

□□张张宏宏林林

A Record of Mirror Craftsmen of Han Dynasty Mirrors

Zhang Honglin
ZZZhhhhananannggggggHoHoHoonnngggglililiinnnnnn

"Wule Gongming" used to be a quality control system directed towards product made by handicraftsmen in ancient China."Le" means "engrave".The so called " Wule Gongming" means that the name of handicraftsman is engraved on the object.The article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mirror craftsmen engraved in bronze mirrors of Han Dynasty.

"Wule Gongming" used to beaaaqqqqqquuuaaaa llliiiitttyyyy ccccccooonnnnttttrrrooollll ssssssyyyssss tttteeee mmmdddiiiirrreeeeccctttteedddddttttttooowwww aaarrrr dddssss pppppprrrooooddduuuu cccttttmmmmmmaaaddddeeeeee bbbyyyy hhhhhhaaannnndddiiiicccrrrr aaafffftttssss mmmmeeennn iinnnnnaaaannnnccciiieeeennntttt CCCCCChhina."Le" means "engrave".The so called " Wule Gongming" means that thhheeee nnnaaaammmeee ooofffff hhhaaaannnddddiiiiccccrrraaaa fffftttsssmmmm aaannnn iiiiiissssseeennnngggrrrr aaaavvveeeddddoooooonnnnnn ttthhhheeeeooobbbbjjjeeee ccctttt... TTThhhhheeeeeaaarrrr tttiiiiccccllleee ggggiiivvveeeessssssaaaaaa ddddddee tailed description of mirror craftsmen engraved in bronze mirrors of Han Dynasty.

“物勒工名”原本是我国古代一项针对手工业者制造产品的质量管理制度。“勒”即刻。所谓“物勒工名”,就是在器物上镌刻制作工匠的姓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的部分器物中,就已经出现了“物勒工名”的现象。但据《吕氏春秋》记载,首先提出针对产品质量实行跟踪、监督、追究的“物勒工名”制度,似乎是战国时期的秦相吕不韦。当时的秦国率先实行了“工师效工……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①的产品质量管理和追究制度。

“物勒工名”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特别体现在秦国官营的兵器生产中。据有关学者对出土的秦国兵器—“戈”上的铭文考证,发现秦国对兵器的生产制作,实行严格的“物勒工名”制度,并有严密的分级监管负责制。当时秦国实行“物勒工名”制度的最高一级负责人和监管者,是“相邦(或丞相、大良造)”,其次是“工师”,再次是“丞(或工大人)”,最后是“工”—即工匠。②

专家由此推断:秦国的兵器生产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邦、工师、丞到工,实行层层负责的分级管理制度。

虽然,今天的我们已经无从确切了解这一管理制度的具体细节,但根据秦国严酷的社会统治和法律制度,可以想象对失职者的惩罚一定是非常严厉的,这就是“物勒工名”的本意与作用。

关于“物勒工名”,《唐律疏议》中也引用《礼记》曰:“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③可见,“物勒工名”作为一项官营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已经纳入到古代社会的法制范畴。应该说,“物勒工名”是我国古代社会手工业生产中的一项先进管理模式,对提高手工业产品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十分深远的影响。

当然,由私家铸镜作坊生产的,古代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铜镜,在产品质量的管理上,显然没有像官营作坊那样的严格和规范。但“物勒工名”作为生产制造者的自律和自觉行为,无疑起到了一种责任意识、质量观念、品牌概念和信誉保障的作用。这在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的汉代,对于扩大商品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开拓市场占有率、获取顾客信任度和美誉度,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的。而铜镜中的勒名,也为今天的我们保留了许多古代匠师的珍贵资料。

下面,我们不妨来谈谈铜镜中所勒的工名—即汉镜中镌刻的铸镜匠师。

一.历史传说中的冶镜人物

在品类繁多的古代铜镜中,镌刻着内容丰富的各种铭文,其中也包括历史传说中的冶镜人物。

我国先民把远古时期的许多创造发明,均归功于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如把房屋建筑的发明归功于“有巢氏”,把人类用火的发明归功于“燧人氏”,把草药治病的发明归功于“神农氏”,把画卦占卜的发明归功于“伏羲氏”一样,他们也同样把铜镜的创造发明归功于黄帝—“轩辕氏”。

有关黄帝铸镜的传说,在历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如“轩辕作镜……”④;“帝会王母,铸镜十二,随日用之。此镜之始也”⑤;“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⑥的记载一样,汉代铜镜中也有“黄帝冶镜”的铭文。可见,有关黄帝铸镜的传说,不但见诸于历代文献,还可证之以古代铜镜。

“‘黄帝冶竟’四神规矩镜(图1)”⑦,直径25.6厘米,重1505克。半球形钮,变形柿蒂纹钮座,周围细线方框和凹弧面方框,两方框之间饰十二枚带座乳钉间地支铭文。主区饰规矩纹和外围八内向连弧纹的八枚带座乳钉;四方八区的配置是:左边为前肢捧内饰金乌日轮的青龙配人首鸟身的句芒,青龙身后饰一雏鸟;中间饰手持芝草的羽人和雏鸟。右旁为前肢捧内饰蟾蜍月轮的白虎配蟾蜍,白虎身后饰一蟾蜍;蟾蜍上面饰一鸟、身后饰手持芝草的羽人;中间饰一蟾蜍。前面朱雀配骑鹿的羽人,鹿后饰一羽人;中间饰一鸟。后方玄武配前肢捧芝草的辟邪,辟邪身后饰一乌;中间饰一熊。周围双圈内铭文为:“黄帝冶竟(镜)(四)夷服,多贺新家人民息。官位尊显天下复,幸逢时年五谷孰(熟)。上有龙虎亖(四)时宜,长保二亲子孙力。传之后世乐毋(无)极兮。”外饰栉齿纹。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饰流云纹。

根据铜镜中的“新家”铭文和“亖”字的此类特殊字形的流行时段可知,该镜应该铸制于新莽时期。

黄帝生活在约4600年前后的远古时代,是古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为华夏民族的共主,居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

新莽铜镜中镌刻的“黄帝冶竟(镜)”铭文,并不是表明此镜为黄帝所铸,而是向人们传达了黄帝铸镜的传说在新莽时期的流行状况。

“‘区冶作镜’四神规矩镜(图2)”,半球形钮,圆钮座,外饰细线方框与凹弧面方框,细线方框的内角各饰元气纹,两方框之间饰十二枚带座乳钉间地支铭文。主区饰规矩纹和外饰七内向连弧纹的八枚带座乳钉;四方八区的配置是:左边青龙配瑞兽;右旁饰形态各异的两白虎;前面朱雀配一鸟;后方玄武配蟾蜍。周围双圈内铭文为:“幽湅(炼)神石取其清(精),金银锡合已相成。区冶作镜世安宁,宦□高、恶贾市。宜□长乐毋极,老而复丁兮。”外饰栉齿纹。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饰连叶纹。

图1 “黄帝冶竟”四神规矩镜

图2 “区冶作竟”四神规矩镜

根据该镜的型制特征、镜铭书体、铭文内容和个别字形的综合分析,其极有可能为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铸制的镜型。而镜铭“区冶作镜”中的“区冶”,是为春秋晚期越国的铸剑大师欧冶子,又名欧冶。

《太平御览》引《吴越春秋》曰:“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枚,三大二小:一曰纯钧;二曰湛卢;三曰豪曹,或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钜阙。……初造此剑,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洒道,雷公发鼓,蛟龙捧炉,天帝壮炭,太一下观,于是欧冶子曰天地精,悉其伎巧,造为此剑。”⑧从文献的记载中可知,欧冶铸剑有众天神相助。由此可见,欧冶子铸剑的神奇。

据《越绝书》载:“楚王召风胡子而问之曰:‘寡人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天下未尝有。……寡人愿赍邦之重宝,皆以奉子,因吴王请此二人作铁剑,可乎?’风胡子曰:‘善。’于是乃令风胡子之吴,见欧冶子、干将,使人作铁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毕成,风胡子奏之楚王。楚王见此三剑之精神,大悦风胡子。”⑨从以上记载中可见,欧冶之时已经具有冶铸铁剑的精湛技艺,亦可知欧冶子铸剑和良好声誉。

《吴越春秋》云:“湛卢之剑恶阖闾之无道也,乃去而出,水行如楚。楚昭王臥而寤,得吴王湛卢之剑于床。昭王不知其故,乃召风胡子而问曰:‘寡人臥觉而得宝剑,不知其名,是何剑也?’风胡子曰:‘此谓湛卢之剑。’昭王曰:‘何以言之?’风胡子曰:‘臣闻吴王得越王所献宝剑三枚,一曰鱼肠,二曰磐郢,三曰湛卢。……今湛卢入楚也。’昭王曰:‘湛卢所以去者,何也?’风胡子曰:‘臣闻越王元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一名湛卢,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寄气托灵,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冲拒敌。然人君有逆理之谋,其剑即出,故去无道以就有道。今吴王无道,杀君谋楚,故湛卢入楚。”⑩以此可知,欧冶所铸之剑能通人性的奇异之处。

春秋晚期的越国剑师欧冶子,是以铸剑闻名于世。当时及以前的文献中,似无其铸镜的任何记载。但铸制用于格斗,攸关性命安危之剑,毕竟比铸镜具有更高的技术难度和制作要求,而精于铸剑之道的欧冶子,凭借其精湛的冶炼技艺和铸制技术,制作铜镜想必是不成问题的。更何况越地也确实出土过春秋晚期的各式铜镜。

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离欧冶子生活的春秋晚期,相距不过500年左右,或许当时当地确实还流传着关于欧冶子铸镜的种种传说。故这面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铸制的四神规矩镜根据当时民间的传说,镌刻了“区冶作镜”的铭文也就顺理成章了。

能够印证“区冶作镜”传说的,还有傅咸《镜赋》“从阴位于清商,采秋金之刚精。醮祝融以制度,命欧冶以是营。炽火垆以陶铸,飞光彩于天庭”的赋文。由此可见,欧冶铸镜的传说,在汉及以后应该是实有其事的。

二.汉镜中镌刻的铸镜匠师

遗留于现在的汉代铜镜中,保存着内容丰富的许多铭文,其中也包括铸镜匠师的姓名。这些镌刻着历代铸镜工匠姓名的铜镜,已成为十分难得的历史文物,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如“黄常神人禽兽间隔规矩镜(图3)”,直径18.6厘米,半球形钮,柿蒂纹钮座,外饰双线方框,方框的内角各饰元气纹,柿蒂纹的凹形处各饰兽首纹。主区以双圈间隔,饰规矩纹和四枚凹弧面圆柱:内区的四方,左饰瑞兽,右饰朱雀,前饰羽人,后饰玄武;外区四方八区的配置为:左边是羽人配人面兽身、头长两角之灵怪,其头伸入内区;右旁是人面兽身、头长两角之灵怪配独角之瑞兽,其头伸入内区;前面是狐形兽配独角之瑞兽,中间饰一蛇,瑞兽和蛇之头均伸入内区;后方是鸟首兽身的灵怪配独角之异兽,异兽之头伸入内区。周围饰栉齿纹。边区铭文为:“圣人之作镜兮,取气於五行。生於道康兮,岁有文章。光象日月,其质清刚。以视玉容兮,辟去不羊(祥)。中国大宁,子孙益昌。黄常元吉有纪刚(纲)。”

195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西汉时期。

“‘杨充作’龙虎镜(图4)”,直径13.9厘米,重484克。半球形钮,圆钮座,外饰一道细弦纹。主区左龙右虎相对峙:其龙曲颈向右,独角向后,张嘴露齿,修颈鳞身,身躯叠压于钮下,四肢伸向四方,尾巴置于右边,呈钩状曲屈向上,裆部饰一生殖器;虎饰头颈部;钮下饰一奏瑟之熊;右边饰一曲颈回首的蹲踞之兽,似为辟邪。周围双圈内以鹤纹为起读点,其铭文为:“杨充作竟(镜)大毋伤,汉有善同(铜)出丹杨(阳)。湅治银锡清如明,巧工刻之成(文章)。”外饰栉齿纹。边区内饰锯齿纹,对应处饰斜线纹;外以对称的“五铢”线纹和内饰金乌、蟾蜍的日月之轮分隔为四区,顺时针方向依次饰:捣药兔,手持芝草的羽人,日轮;蟾蜍,鱼纹,鸟纹,线纹;辟邪,奔鹿,月轮;大象,中间饰一投壶、两边各饰立于云端的羽人作投壶之戏,线纹。

根据其上的“汉”朝国号和类似于“始建国二年镜”中所饰的锯齿纹对应处的细斜线纹等特征的综合分析,极有可能为西汉晚期所铸制。传出绍兴。

图3 “黄常”神人禽兽间隔规矩镜

图4 “杨充作”龙虎镜

“‘秦中(仲)作’四神规矩镜(图5)”,直径19.1厘米,重816克。半球形钮,柿蒂纹钮座,凹形处饰“大泉宜利”铭文,周围细线方框和凹弧面方框,两方框之间饰十二枚带座乳钉间地支铭文。主区饰规矩纹和外饰八内向连弧纹的八枚带座乳钉;四方八区的配置为:左边是青龙配一鸟,鸟身之后饰一手持芝草的羽人;右旁是白虎配蟾蜍,中间饰一雏鸟;前面是朱雀配骑鹿而行的羽人,中间饰一鸟;玄武配辟邪,中间饰曲颈向下的飞鸟。周围双圈内铭文为:“秦中(仲)作镜居咸阳,当法天地日月光。上有仙人予(与)凤皇(凰),含珠持璧食玉英。崔文王乔骑鹿行,昭(照)此镜者家富昌。”外饰栉齿纹。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饰流云纹。

根据其型制和镜钮中所饰的“大泉宜利”铭文可知,应该铸制于新莽时期。传出西安。

“‘鲁谷刻画’四神规矩镜(图6)”,直径18.6厘米,重679克。半球形钮,柿蒂纹钮座,凹形处饰“尚宜子孙”铭文,蒂尖处饰元气纹,周围细线方框和凹弧面方框,两方框之间饰十二枚带座乳钉间地支铭文。主区饰规矩纹和外饰八内向连弧纹的八枚带座乳钉;四方八区的配置为:左边青龙配骑鹿而行的羽人,中间饰一回首之鸟;右旁白虎配蟾蜍,中间饰一鸟;前面朱雀配人首鸟身的句芒;后方玄武配辟邪。周围双圈内铭文为:“新家作竟(镜)出尚方,鲁谷刻画成文章。湅(炼)治铜华清而明,长保二亲利弟兄。为吏高迁乐未央,富如侯王。”外饰栉齿纹。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饰流云纹。

根据其上的“新家作竟(镜)”铭文,可知应该铸制于新莽时期。传出绍兴。

“‘真尚安作’四神规矩镜(图7)”,直径16.6厘米,重654克。半球形钮,圆钮座,周围细线方框和凹弧面方框,两方框之间饰十二枚带座乳钉间地支铭文。主区饰规矩纹和外饰七内向连弧纹的八枚带座乳钉;四方八区的配置为:左边白虎配羽人;右旁青龙配手持芝草的羽人;前面朱雀配麒麟;后方玄武配瑞兽。周围双圈内铭文为:“新有善铜出丹阳,和已(以)银锡清且(明)。左龙右虎掌亖(四)彭(方),朱爵(雀)玄武顺阴阳。八子九孙治中央,真尚安作出阳方。刻娄(镂)博局去不羊(祥)。”外饰栉齿纹。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逆时针方向依次饰平雕工艺的青龙、手持芝草的羽人、白虎、朱雀。

根据其上的“新有善铜”的铭文,可知应该铸制于新莽时期。传出绍兴。

“‘周忠作’龙虎镜(图8)”,直径11.6厘米,重431克。半球形钮,圆钮座。主区饰左虎右龙相对峙:其龙曲颈向左,凸吻暴目,张嘴露齿,双角向后,身躯叠压于镜钮之下,尾巴向左呈S形上扬;虎置前半身,曲颈向右。周围双圈内铭文为:“周忠所作竟(镜)大毋昌(伤),宜子葆(保)孙乐而(未)英(央)。穷奇天去王中。”外饰栉齿纹。边区饰两道锐齿纹、中间双线折波纹。东汉时期。传出绍兴。

“‘田生作’龙虎镜(图9)”,直径11.1厘米,重400克。半球形钮,圆钮座。主区饰左虎右龙相对峙:其龙曲颈向左,面目狰狞,凸吻暴目,张嘴露齿,独角向后,身躯叠压于镜钮之下,尾巴向左呈S形上扬;虎置前半身,曲颈向右。周围双圈内铭文为:“田生作竟(镜)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孰(熟)。长保二亲得(天力)。”外饰栉齿纹。边区两道锐齿纹中间双线折波纹。东汉时期。传出绍兴。

“‘刘村孝造’半圆方枚神兽镜(图10)”,直径12.7厘米,重381克。半球形钮,圆钮座。主区以双圈内的锐齿纹分隔为内外两区:内区饰两两相对的一神一兽,瑞兽似虎非虎,身上鬛毛飘拂,口中衔一条状之物,其名或为天禽;与之相配的神人形态各异。外区饰十方枚间隔半圆,每一方枚上均饰四个铭文:“吾作明竟(镜),上法日月,下法地理,其师命长,服者公卿,曾(增)年益寿,子孙番昌,富贵长乐,君宜官位,永得所(昌)。”其中饰的“上法日月”铭文的方枚两边各有两铭文,合为“刘村孝造”。半圆上饰有各类神人瑞兽,以“吾作明竟(镜)”方枚开始,顺时针方向依次饰:展翅的朱雀;回首之羊;手持芝草的羽人;形似辟邪的瑞兽;独角之苍龙;刺猬状瑞兽;两鹿形之兽;手持大槌头长双角之灵怪;曲颈回首之兽;人立状灵怪。周围连珠纹。主区与边区相接的直面上饰锐齿纹。边区依次饰:御日之羲和;羽人骑瑞兽;三龙拉云车,四上前有御者,后有待者,中间端坐一神,或为太一;一龟拉云车,车上端坐一神;展翅飞翔之鸟;天马;相戏的两瑞兽。东汉时期。传出上虞。

以上所举的8面汉代铜镜中,均镌刻着铸镜工匠的姓名,即文献中记载的“物勒工名”。

图5 “秦中(仲)作”四神规矩镜

图6 “鲁谷刻划”四神规矩镜

三.勒名汉镜的特色与意义

“物勒工名”原本只是朝廷相关机构,针对手工业者生产的产品所实施的一项质量管理措施。但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逐步发展,商品经济也日益繁荣,由此而演变成为手工业生产制造者,提升产品质量的自觉行为,打造商品信誉的积极意识而留存于世。现在这些“物勒工名”的古代器物,已经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资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虽然,上述镜铭中“黄帝冶竟(镜)”中的“黄帝”,并非是实有其事的铸镜者,与“物勒工名”的产品质量意识亦无任何关系。但作为承载民间传说的载体,仍是保留着历史记忆的珍贵文物。此镜印证了文献中关于黄帝铸镜的种种传说,无疑起到了证史之作用。而这,正是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之所在。

至于“区冶作镜”,虽未见于汉及以前之文献的记载。但作为我国春秋晚期的著名铸剑大师,能铸制铜镜想必也是顺理成章的,加之后世文献亦可印证这一史实,故该镜铭或可补史料之不足。文物补史的功能,或可就此以见一斑。

而“鎏金中国大宁博局纹镜”中的“黄常”、“‘杨充作’龙虎镜”中的“杨充”、“‘秦中(仲)作’四神规矩镜”中的“秦中(仲)”、“‘鲁谷刻画’四神规矩镜”中的“鲁谷”、“‘真尚安作’四神规矩镜”中的“真尚安”、“‘周忠作’龙虎镜”中的“周忠”、“‘田生作’龙虎镜”中的“田生”、“‘刘孝村造’半圆方枚神兽镜”中的“刘孝村”等,均应该是铸镜者的真名实姓。

而从目前发现的,这些记有铸镜匠师姓名的汉镜的情况来看,大都或是纹饰雕刻精美,或构图布局独特,或设计别具一格,或铭文书写工整等诸多的特色。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制作工艺精湛,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积淀。

图7 “真尚安作”四神规矩镜

图8 “周忠作”龙虎镜

特别值得一提是,“鎏金中国大宁博局纹镜”和“‘刘孝村造’半圆方枚神兽镜”,两镜的构图设计和铭文内容更是别出心裁,颇具匠心。

“鎏金中国大宁博局纹镜”的主区,虽然是以弦纹作为间隔的分区形式。但装饰于外区的各种造型奇特的神灵异怪,却冲破了区域界限的束缚,直入于内区之中,使得内外两区所饰瑞兽,大小搭配合理,画面相得益彰;布局和谐统一,感觉浑然一体。其图案的设计,雄浑大气,奇异诡谲,别具一格。

而镜铭“圣人之作镜兮,取气於五行”意在说明铸镜过程的神奇和铸镜者的神圣。“生於道康兮,岁有文章”是在赞美盛世的同时,也赞扬了铜镜纹饰的创新意识。“光象日月,其质清刚”既是称誉铜镜明亮的品质,又在夸耀其材质的精良。“以视玉容兮,辟去不羊(祥)”则在说明铜镜的饰容功能及其在当时民俗中的辟邪作用。“中国大宁,子孙益昌”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家庭兴旺的美好祝愿。“黄常元吉有纪刚(纲)”则称颂铸镜者是吉祥而具有道德遵守纲纪之人。

如此丰富的镜铭内容与深邃的文化意蕴,显示了与一般铜镜中的套语明显不同的特色与内涵。由此可见“黄常”铸制铜镜的别致。

“‘刘孝村造’半圆方枚神兽镜”的构图布局格式,亦为神兽镜中所罕见。该镜以一神一兽的形式作为其图案纹饰的基本构架,而神兽口中所衔的条状之物,横竖相间,纵横相依,整体犹如一架旋转的风车,形态各异的神人表情丰富,极具情趣。方枚上装饰的铭文小中见大,字字清晰,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半圆上所饰造型各异的神人和祥禽瑞兽,更增添了整体的艺术气象。边区所饰,或为太一出行图。镜中“上法日月,下法地理”的铭文,意在说明铜镜具有沟通天地之作用。而镌刻于方枚两边的“刘孝村造”铭文,更是历代铜镜中所从未见识的格式。从中可见该镜的别具一格。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铜镜的本身就是价值高昂的贵金属。在以材质重量作为货币计量单位的铜本位货币制中,铸镜材料就是昂贵的货币材质。故笔者推测,当时的铸镜作坊并非一般的普通百姓所能经营的,应该是由当地的宦官富豪开设或把持。而铜镜的铸制,在当时应该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性工作。铸镜过程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艺活动,通常需经过雕模翻范、烘干修整、合金配比、金属溶炼、铜液浇铸、脱模整形、打磨抛光等一整套十分复杂的工艺流程。故稍有规模的铸镜作坊,很可能是由对每道工艺各有所专的多名工匠组合而成,并通过各司其职的分工协作来共同完成整个铸镜过程。故铜镜中镌刻的所谓铸镜者,实际上应该是开设经营的作坊主。

当然,作为铸镜作坊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一位技术全面,技艺高超的管理者或铸镜匠师。

汉代铜镜中还具有较多的纪氏铭文,如浙江绍兴(即汉代的会稽山阴)一带,就发现过驺氏、杜氏、李氏、王氏、张氏、胡氏、宋氏、石氏、孟氏、侯氏、周是(氏)、田氏等各类纪氏铭文镜。根据各地出土和传世的纪氏和纪有姓名铜镜的情况分析,或可推断当时铸镜作坊的家族传承关系和发展脉络等。如绍兴发现的东汉时期的“‘周是(氏)’穷奇龙虎镜”中的“周是(氏)”,与上述“‘周忠作’龙虎镜”中的“周忠”,是否为同一家族?绍兴县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西王母舞蹈画像镜”中的“田氏”,与上述“‘田生作’龙虎镜”中的“田生”,是否存在家族传承关系?所有这些,都应该是古代铜镜研究中值得关注的课题。

而从铸镜作坊的家族传承和发展脉络中,或许还可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等状况。如在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发展阶段,铸镜作坊的家族传承和存续时间应该会相对地长一些。而在战乱不断,政治腐败,经济衰退时期,铸镜作坊的倒闭也会更加地频繁和迅速。

四.结语

我国古代各类器物中,往往饰有丰富的纹饰图案,有的还镌刻着不同书体的各类铭文。这些纹饰和铭文,无疑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等方面的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但十分遗憾的是古代遗留的石刻、雕塑、青铜器等各类文物中,很少发现有关制作者的姓名,汉代及其以前的器物中则更为罕见。

这些铭刻着铸镜匠师姓名的汉代铜镜,无疑对了解当地铸镜业的存在、发展、传承等方面,均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它在我国古代艺术发展史及对青铜器的铸造和雕塑艺术领域的研究和考证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许维遹撰《吕氏春秋集释·孟冬纪》(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09年9月第1版,218页。

② 袁仲一《秦中央督造的兵器刻辞综述》见《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

③ 岳纯之 点校《唐律疏议·杂律·器用绢布行滥》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425页。

④(明)罗颀辑著《物原·器原第十七》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六月初版,33页。

⑤(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金石部》引《轩辕内传》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482页。

⑥(梁)任昉撰《述异记·卷上》(合刊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5月第1版,7页。

⑦ 浙江省博物馆编《古镜今照—中国铜镜研究会成员藏镜精粹》文物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142~143页。

⑧(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兵部七十四·剑中》中华书局1960年2月第1版,1575页。

⑨(东汉)袁康、吴平辑录《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80页。

⑩(汉)越晔著《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37页。

⑪傅咸《镜赋》见(清)严可均辑《全晋文·上》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第1版, 532页。

⑫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铜镜》(十六卷)文物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59页。

⑬浙江省博物馆编《古镜今照—中国铜镜研究会成员藏镜精粹》文物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270~271页。

⑭⑮绍兴博物馆编《鉴影觅韵—铜镜中的文化与故事》文物出版社2015年4月第1版,115页,105页。

⑯拙文《博局铭文镜刍议》配图3,《收藏家》2008年第2期。

⑰拙文《龙虎镜中说穷奇》配图1,《中国收藏》2005年第7期。

⑱王士伦编《浙江出土铜镜》文物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图29。

(责任编辑:郭彤)

图9 “田生作”龙虎镜

图10 “刘村孝造”半圆方枚神兽镜

猜你喜欢

瑞兽铜镜方框
填方框
远道而来的瑞兽
——狮子
新乡市博物馆藏铜镜
鎏金瑞兽钟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建平博物馆藏辽宋铜镜简述
方框里的数字
方框里填数
填方框
远古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