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驱动力探讨
2016-03-23刘子辉何凡吴晓英
刘子辉,何凡,吴晓英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驱动力探讨
刘子辉,何凡,吴晓英
摘要:目前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程度比较低。运用驱动力理论,从图书馆精神、市场经济、法律政策、社会需求、社会竞争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驱动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驱动力;图书馆精神
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其理论研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为指导社会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呼声。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非常有益。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多种驱动力推动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驱动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其反应的最终结果是使需要得到满足,并使内驱力刺激平息[1]。换言之,如果有机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机体的刺激就不会消失,当需求越强烈,刺激就越大,则有机体产生的驱动力就越强。驱动力可以分为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驱动力,每种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内、外合力的推动下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高校图书馆也是在内、外部驱动力的推动下,逐步向社会打开大门,开展社会服务的。
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图书馆界,大家都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向社会开放。我们分别以“高校图书馆”加“开放”和“高校图书馆”加“社会服务”为题名,对CNKI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删除重复与无关的论文,共检索出340篇论文,并且论文的数量还在增加,可见理论研究的热度不减。相对于理论探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社会实践进展得并不顺利。王玉林等学者的《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现状调查》一文,共调查了1 649所高校图书馆,其中只有276所向社会读者开放,占16.7%[2]。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读者提供的主要服务有:图书外借、室内阅览、文献复制、电子资源使用、参考咨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很多高校图书馆只提供其中的一两种服务。而且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对服务对象进行了明确限定,只有具备一定身份条件的人员才能接受服务,并要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金额根据提供服务的多少而定,有的保证金高达1 000元。
据统计,日本的701所高校图书馆中,向社会读者开放的有685家,占97.7%,并且服务范围广泛[3]。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意大利根据读者提供的证件,可以方便地进出图书馆,享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各种服务[4]。从对比中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社会服务现状是:(1)向社会开放的高校图书馆数量少;(2)向社会开放的服务范围小;(3)对服务对象有严格限制;(4)服务手续繁琐、服务费用高。从完全封闭到逐渐开放,高校图书馆已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由各种驱动力推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影响高校图书馆开放的驱动力分析,探讨推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影响因素,从而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加快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步伐。
二、驱动力分析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由图书馆精神、市场经济、法律政策、社会需求、社会竞争等各种驱动力推动的结果,几种力量共同推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但在某一时期,可能是某一种或者两种驱动力起主导作用,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的冲击就比较大。
(一)图书馆精神驱动
程焕文先生认为图书馆精神包含3个层面,即图书馆的事业精神、职业精神和科学精神,其核心为图书馆的事业精神和职业精神。他指出图书馆的事业精神有3个基本的内容:第一,人人享有平等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权利;第二,人人享有自由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权利;第三,免费服务是平等利用和自由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基本保障。图书馆的职业精神就是爱,即爱国、爱馆、爱书、爱人[5]。可以看出,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与支柱,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动力,也是图书馆人为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而不断进取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动力。正是在图书馆精神的激励下,一代一代的图书馆人传承着图书馆的优良传统,勇敢面对图书馆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程,符合图书馆精神,也是图书馆精神的内在要求。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打开大门,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各种困难:第一,管理难度加大。当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之后,图书馆要重新考虑职责范围、图书采购、面向社会的服务原则、图书流通制度等,其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第二,图书、人力资源更加匮乏。高校图书馆在满足学校师生需要的同时还要对外开放,加剧了图书资源的紧缺性,加大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延长了工作时间。第三,本校师生的质疑。很多高校图书馆担心向社会开放会引起本校师生的不满,从而面对各种压力,但仍然有不少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精神的激励下,坚持向社会开放。当然,不能仅仅依靠图书馆精神的推动,而应该出台各种法规和政策,降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风险。虽然国家要求“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但是不具有强制性,也让高校图书馆陷入了思想与行动的两难境地,对外开放有争议,固守大门有质疑。所以,国家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明确高校图书馆的权利与责任。
(二)市场经济驱动
高校图书馆的纸质图书、期刊、电子资源等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但利用率不高。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高校图书馆应该扩大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使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虽然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处于封闭状态,但只要有市场,就会驱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使高校图书馆处于市场机制调节之中,通过激动机制、经济利益驱动来提高图书馆服务社会的积极性。高校图书馆从社会服务中获取更多的资金,再将资金用于图书馆资源与人才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实现良性循环,实现高校图书馆发展和社会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双赢。
(三)法律和政策驱动
法律和政策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和完善的图书馆法律和政策体系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和稳步发展。但是,我国图书馆法律建设严重滞后、法律体系缺失。目前,有60多个国家颁布了250多部图书馆法律,但我国的图书馆立法工作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我国图书馆隶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主管,条块分割、体系复杂,这种体系造成图书馆立法主体不清,权责不明,保障措施不到位,经费没有明确规定,严重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水平比较低,迫切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明确图书馆的权责。
2012年6月25日,文化部表示在2012年年底之前,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将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中央已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列入制度性预算当中。这些新政对于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向社会开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也希望出台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法律和政策,推动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创造社会效益,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四)社会需求驱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呈现出如下特点:(1)终身学习的需求。在信息时代,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对图书馆的需求更加强烈。(2)休闲娱乐的需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时间逐步缩短,如何安排休闲时间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为满足社会需求,应建成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放松心情、增长才干、有助于人的身心发展的“第二起居室”。(3)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经济的发展需要有素质的劳动者,图书馆的开放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保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高校图书馆只有满足社会需求,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五)生存竞争驱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事物必然会被淘汰,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呈下降趋势。某大学图书馆在一项调
查中发现,到馆的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并且到馆的许多学生也只是对阅览室、流通书库感兴趣,书刊利用率只有10%[6]。由于搜索引擎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因此人们更喜欢使用搜索引擎来查找资料,并且认为搜索引擎查找不到的资料,图书馆也无法查找到。可见,图书馆的影响力在逐步下降,资源利用率越来越低。许多人对图书馆及图书馆员的存在表示质疑,2003年OCLC发布的调查报告认为,图书馆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有可能会消失。对此,图书馆应该直面现实冲击,保卫自己的领地,适应社会发展竞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1)与搜索引擎相比,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存储量非常大,且真实可靠。(2)信息资源是有序的。网上的信息资源虽然多,但没有经过加工整理,是杂乱无章的。图书馆通过组织、加工、分析、研究后形成有序的信息资源,使用户能方便地利用。(3)优质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拥有优秀的咨询团队,可以帮助用户检索资源,还可以参与科学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信息保障。由于各种因素的驱动,公共图书馆已降低了进入成本,国家免除了各种费用,用户几乎可以“零成本”进入公共图书馆。而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步伐仍步履蹒跚,面对公众的需求和激烈的竞争,应该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让更多的人认识高校图书馆、了解高校图书馆、使用高校图书馆,消除人们对高校图书馆的误会与质疑,以更多、更好的服务来赢得读者的信任。
三、结语
目前,虽然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程度不高,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在图书馆精神、社会需求、外部竞争、市场经济、法律政策所组成的内、外部驱动力作用下,认真做好向社会开放工作。
参考文献:
[1]理查德·迅雷特.驱动力:建设价值驱动型组织全系统方案[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1.
[2]王玉林,曾咏梅,崔然,等.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现状调查[J].图书与情报,2011(6).
[3]陈枝清.日本大学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08(9).
[4]王虹菲,曾家琳,刘薇薇,等.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6).
[5]方波.从图书馆精神谈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兼与否定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者商榷[J].图书馆建设,2012(1).
[6]田雪萍.高等院校图书馆利用率状况及提高策略: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J].管理与创新,2010(5).
(编辑:文汝)
收稿日期:2015-11-23
作者简介:刘子辉(1981-),男,硕士,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数字资源整合;何凡(1982-),男,硕士,重庆科技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检索;吴晓英(1979-),男,硕士,重庆科技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2-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