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新探
2016-03-23付晶
付 晶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520)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新探
付晶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思政部,广东广州510520)
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消解了教育者的知识权威地位,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形成了挑战。因此,“基础”课体验式教学应当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实现现实体验和虚拟体验相结合、显性体验和隐性体验相渗透、个体体验和团体体验相结合。同时,在创新中应当防止出现形式主义、新媒体反客为主、知识碎片化三大问题。
新媒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验式教学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然到来。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进而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深受新媒体影响的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动态都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形成了挑战。“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课程,将体验式教学运用于“基础”课能够更好地实现“三贴近”,引导大学生通过体验自觉实现道德内化。同时,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基础”课体验式教学应当与时俱进,注入时代新元素。
一、新媒体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挑战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全域性、渗透性等特点,对“基础”课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提出了挑战。
1.后喻文化消解知识权威
新媒体的出现宣告了信息获取由精英群体掌握的时代已经终结,传统的高校教师占有知识高地的局面已经改变,社会进入后喻文化阶段。高校大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掌握新媒体的欲望和智力优势,再加之许多学生有“机不离手”的生活习惯,因此大学生在占有信息方面可能会优先于教师。后喻文化社会消解了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基础”课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如何更好地增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值得每一位“基础”课教师深思。
2.海量信息带来思想迷茫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海量的信息呈现在网络世界中,五花八门的思潮进入大学生的视线。然而,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理性思维有所欠缺,很容易在“快餐化”的浏览中迷失自我。新媒体环境下,西方的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想通过网络广泛流传,特别是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不同形式、不同形态的多元化思潮容易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确保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基础”课的重要教学目标。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特征,“基础”课如何因势利导把握好新媒体的交互性,也是体验式教学创新的切入点。
3.全域传播挤兑道德空间
新媒体时代倡导人的自由平等,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人的道德主体意识增强,但个人也可能在这种主体性的解放中走向失落和异化。正如卢梭在《论科学和技术》中所言:“科学压抑人性,技术败坏道德。”一些人迷失在物欲世界中不能自拔,过分强调自我需要、自我感受,漠视他人的利益与需求,他们置道德于不顾,见利忘义,追求拜金主义;他们沉浸在信息浪潮中,对海量信息丧失了有效的判断和选择能力,理想、信念、责任等被慢慢销蚀[1]。新媒体具有全域传播特点,倡导开放和解放。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人们的道德状况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对自己和他人道德行为的评价更加宽容,容易导致“非道德化”的出现。这些都对“基础”课的教学形成了挑战,其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显迫切。
4.信息化发展冲击传统课堂
当前,技术革命冲击着教育理念,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在一个“用完就扔”的时代,学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育者应当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教会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如何自处。这些都是“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和慕课的兴起,似乎将传统的“基础”课课堂教学逼到了角落里,要应对信息化的冲击,“基础”课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在平等宽松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受到道德教育。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体验式教学
“基础”课体验式教学,就是依托课内课外平台,按照教学内容科学创立情境,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认知、感受、体会和领悟,通过体验实现道德价值的内化,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教学方式。“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既包括实践体验,即以“亲身经历”获得认知和情感;也包括心理体验,即在“感同身受”中实现知行统一。
“基础”课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不同情境,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知情意行”四目标;这种方式贴近生活,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方式贴近学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思考、分辨和选择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成为“四有”新人。体验在道德教育中可以被认为是道德认知的催化剂、主体情感的生长剂和道德信念的稳定剂[2]。 “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融通性体验,具有如下特征。
1.主体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基础”课体验式教学体现了主体性特征。每一位大学生的成长背景、价值观、性格特点以及道德素养都不尽相同,“基础”课体验式教学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性,在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真正体验的知识始终停留在表层,没有真正参与的体验始终是印象模糊的。体验式教学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体验,推动学生能动地实现自我建构和提升。体验是个体的自我领悟和体会,别人是无法取代的。不同的学生即使面临相同的情境,依旧会有不同的感受,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反映了“基础”课体验式教学的主体性,也强调创设情境要适当考虑因材施教。
2.情感性
正如童庆炳所说:“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的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3]“基础”课体验式教学将情感寓于情境之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化。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道德独立性和自觉性,简单的传授和说教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并不明显,反而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心理。体验式教学方式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强调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教人。只有将体验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才能引发受教育者的共鸣,真正实现“基础”课的教学目的。
3.交互性
“基础”课教学强调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推动受教育者主动接受道德教化,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双方在体验中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在体验式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我—你”的平等对话关系,氛围是轻松和谐的,彼此尊重,充分交流,相互激励,产生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火花,让学生在互动中完成道德认知和体验。“基础”课体验式教学的交互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个体上。在“基础”课体验式教学中,学生自觉地接受熏陶感染,主动进行自我学习,形成了“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的交流对话,通过理性思考进行自我教育。
4.实践性
“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有案例讨论、情景体验、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但无论是课内体验还是课外体验,无论是亲身体验还是心理体验,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中进行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也是认识的目的。通过体验式教学,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认识,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基于新媒体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验式教学创新
1.更新教育理念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充分“晒自己”的时代,也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时代;是一个“天涯若比邻”的时代,也是一个“咫尺天涯”的时代。成长于这个时代的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形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基础”课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必须紧握时代脉搏,更新观念,重视掌握新媒体工具,结合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讨论活动组织、热点问题调查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可以为“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提供助力。“基础”课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他们所直接面对的对象——大学生正在发生着变化: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强、更加崇尚自我,他们对传统课堂有自己的看法,更重视互动性、趣味性,他们喜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延伸到课堂之外[4]。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这些变化反映了“基础”课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也警醒教育者必须及时更新观念和思维方式,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完善体验式教学,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科学理性地分析和应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塑造和人格完善。
2.方法创新是重点
传统的“基础”课体验教学主要依托课堂、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学生活动基地等载体,多采用情境体验、案例讨论、主题演讲、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这些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基础”课的实效性。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充分利用新媒体不断完善和创新体验式教学。
首先,要实现现实体验与虚拟体验相结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网络,因此必须将体验式教学方法与新媒体相结合,课内体验与课后体验相结合,线下体验与线上体验相结合,现实体验与虚拟体验相结合,形成体验式的合力育人新机制。“基础”课教师可创立课程微博平台或微信群,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组织辩论赛等体验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课后通过微博平台发起讨论或观看相关视频引发学生深思,形成育人的长效机制。 “基础”课教师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视频,课后通过进行社会调研消除疑惑。另外,“基础”课教师可以以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推送大学生最关心、最困惑、最需要的内容和观点。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就推出了“别笑我是思修课”的微信公众号,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学生也表示非常受启发。现实体验和虚拟体验的结合,将体验式教学从线下延伸到线上,这种合力体验可以大幅提升“基础”课的育人效果。
其次,要实现显性体验与隐性体验的互相渗透。创设情境、开展讨论、指导学生角色扮演等方式都属于显性体验,即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隐性体验将目的藏于形式之后,其目的性不被学生明显感知,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上的转变。显性体验与隐性体验相渗透,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例如,“基础”课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社团开展“感动在身边随手拍”活动,通过让学生自觉主动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在无形中受到正能量的感染和熏陶。隐性体验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很多时候渗透于显性体验之中,在显性体验之下有着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二者的相互贯通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广延性,情感上的愉悦性,教育过程的交互性和教育目的的隐蔽性,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再次,要实现个体体验与团体体验相统一。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最先想到的是向自己的朋友或同学求助。如今,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使用QQ、微信等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交流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基础”课体验式教学要充分认清这一形式,从网络使用入手,利用朋辈心理,实现个体体验与团体体验的统一。例如,“基础”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建立QQ群或微信群。活动基本形式以组为单位开展,最终形成小组调研报告,形成团体共同的体验。除了活动过程中的交流外,学生在网络上也可以随时随地汇报和分享心得。
3.体验式教学创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发展不可能脱离网络,教学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基础”课体验式教学创新同样是如此。在完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警惕形式主义倾向。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内容决定形式,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课教学“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容”,体验式教学的完善始终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不能本末倒置。第二,要防止新媒体“反客为主”。体验式教学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无疑加大了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使用比重。因此,要防止学生不加节制、不分场合地使用新媒体工具,防止课堂“低头族”的产生。第三,要预防“碎片化知识”的危害。新媒体工具能够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开展教育,但是过度地依赖互联网资料容易导致“信息碎片化”,不利于大学生系统知识的形成,更不利于大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提高。
[1]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96.
[2]邵广侠.体验:解决德育实效性问题的关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70.
[3]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1.
[4]宋臻.论新媒体在建设移动课堂中的作用——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2):10.
(责任编辑安然)
10.3969/j.issn.1008-6382.2016.04.009
2016-06-13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重点招标项目“社会实践基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功能设计”(2014JKDYZ09)阶段性成果;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5年度教改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2015J011)阶段性成果。
付晶(1986—),女,湖南耒阳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门化研究。
G641
A
1008-6382(2016)04-0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