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域下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风险及控制
2016-03-23陈浩凯
刘 芳,陈浩凯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哲学视域下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风险及控制
刘 芳,陈浩凯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基因编辑技术的民主化应用可能带来很多风险,而且其风险后果更加复杂并具有深远影响。文章在哲学视角下对此技术的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认识发展的局限性与整个技术应用系统的因果性影响带来的风险,并从技术本身、责任伦理、价值抉择、相关法律规约与政策约束等几方面对其风险的管控提出建议,以图促进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风险;风险控制
近代以来,生物技术的发展极为迅猛且日趋复杂化,许多证据表明,其对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生活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人类如何确保对生物技术运用的有效性与无害性,这对我们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现代生物技术的复杂性以及与诸多领域的广泛关联性,使得风险的出现变得难以预见与控制,寻求“零风险”几乎只能是一种奢望。即使有可能将可预见的风险降到最低,但风险的隐形后果却可能增大,可能延迟至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才能发现其不利后果[1]。而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最新涌现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可在基因组水平上进行精确的基因编辑[2]。此技术实现了更快速准确地对基因组的改变,在基因工程、生物领域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而受到众多科学家的欢迎。但是,此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风险,尤其是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依然是科学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而这其中对生殖细胞编辑的研究所引发的争议尤为强烈。
一、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领域及可能产生的风险
(一)植物改良中的应用及风险
近几年来,由于CRISPR技术具有低成本和易用性的特点,科研人员们已经使用CRISPR技术开发出了抗病的小麦和水稻。例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小麦中剔除一个基因,使小麦获得了抗白粉病的特性[3]。美国乔治亚大学(UGA)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基因编辑工具,修改一个树种的基因组,为更快速和更可靠的植物基因编辑打开了大门。科研人员在运用CRISPR技术进一步开发更多新品种,使得适用物种清单进一步扩充,有助于加快培育更优质、高产、多抗性的优良农作物[4]。
CRISPR技术提高了对DNA进行精准编辑的能力,方便我们对DNA进行精确的改造,可用来改良植物尤其是农产品。但是这也同时让我们难以辨别原来的品种和人工改造品种。美国从事科学政策研究的库兹玛(Jennifer Kuzma)教授提出,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让我们难以做到对人工改造产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追踪,人们将很难区分哪些物种是经过人工改造的,哪些物种是天然突变的。我们对植物的改造越多,其后果却是难以预估的风险[4]。
(二)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及风险
在医疗领域,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更加准确、深入地探索疾病发病机理和探究基因功能,甚至通过改造人的基因而达到基因治疗之目的。它可以针对性治疗各种疾病。例如胚胎基因编辑治疗遗传病,英国政府已经批准线粒体替代疗法,即利用捐献者的基因来置换遗传自母体的极少数基因,这种方式可用来治疗那些有特定遗传疾病风险的人群[5]。基因治疗能够从根本上治愈一些传统疗法难以解决的疾病,而且有助于疾病的预防[6]。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已经在人类细胞和小鼠中,通过操纵一个控制人体代谢的重要通路逆转了肥胖。这项研究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预防和治愈肥胖的新途径。目前还有关于治疗艾滋病,癌症等的相关研究。研究指出,基因编辑技术在更加严谨地完成基因改造和充分考虑安全性之后,就能够进一步应用于临床的实验,这为实现基因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7]。
虽然CRISPR技术能够加快基因治疗的消息让生物医疗界兴奋不已,但是许多研究也向我们展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有多远,其应用依然存在诸多的风险。
安全风险。截止2013年底,全世界已批准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达到1800个,然而,允许上市的产品仅两个:一个由我国原食药坚局(SFDA)批准;另一个由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基因治疗产品上市寥寥无几的现状说明了该领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其关键问题之一是基因编辑工具引起免疫反应和脱靶效应,这些突变对药物疗法的研究与开发,可能产生未知的严重的后果[6]。人们需要开展更多的工作,才有可能把握CRISPR技术的安全边界。在美国麻省总医院从事基因编辑研究的J.Keith Joung研究员指出,即便是基因编辑脱靶的极低概率事件也有可能带来潜在的危害,例如可能加快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形成肿瘤[8]。而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社科系刘俊香教授则提出,对于生殖细胞的编辑无法预测和把握对后代的影响,使得后代的健康面临很大风险[9]。
伦理风险。由于对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涉及到人类下一代的发展,引发了多重伦理学问题:第一,由于基因编辑技术要对生物体内的基因进行删除、替换等,要面临可能破坏生物自然性与完整性的伦理风险;第二,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出现的免疫反应和脱靶对于后代可能造成疾病易感性,出现非人类形状等,要面临可能侵犯未出生者的未来开放权利和主体地位的伦理风险;第三,由于基因修饰人为造成个体的优劣差异,这将引发公平与否的伦理问题,并将造成人们对生命内在价值的减弱甚至忽略[9-10]。总之,对于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应用依然存在许多安全、技术和法律层面的障碍,伦理风险尤为突出。
(三)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及风险
对于科研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生态系统的应用,大家的注意力主要都集中在基因驱动(gene drive)这项新策略上。所谓基因驱动指在一个种群内快速传播人工编辑基因的方法。虽然该技术现在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该技术却有很多方面可应用,比如能够快速清除携带致病原的蚊虫,或者消灭侵入性植物,如让美国农民们异常头痛的藜的耐除草剂基因[7]。
对于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生态系统的做法,很多科研人员对此做法表示忧虑,因为这种影响整个种群的做法,无法预测会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和结果,例如可能会出现其它害虫,或者会影响食物链上层的物种等。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整体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基因突变造成向导RNA将来可能还会对另外一段DNA序列发挥作用,如果在种群内传播开,将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和结果[8]。
(四)应用于其它领域及可能产生的风险
划时代的基因编辑技术将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华大基因组研究所的一种基因改造小猪很快将会产仔。据说他们首次创造这一转基因小猪作为宠物并进行售卖[7]。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将会在社会生活中产生更多的伦理及安全风险。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宠物小猪,并不能解决小猪的所有问题,如果宠物长期被锁在有限的空间里,失去了日常的活动之后,将会变得十分抑郁。另外,通过选择性筛选加以近交繁殖,将会使小猪产生一些遗传病,这都是不可避免的风险[10]。
二、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认识发展的局限性带来的风险
目前对于基因编辑技术,我们的认识还不够。对事物的认识发展具有历史性、阶段性的局限,随着认识的深入,对于技术的应用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期间包括技术发展的不成熟性带来的风险。CRISPR技术目前正处在爆炸式增长期间,与此技术相关的一切都还在发酵、酝酿之中,我们可能还需要好多年的时间才能够真正认识该技术的潜力[11]。一方面,因为在此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一些缺陷,因而存在安全风险,无法使此技术获得批准应用于临床试验。例如法国著名女生物化学家、基因学家查朋特(Emmanuelle Charpentier)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目前还有很多基因的功能尚不明确,甚至未完全掌握分子间怎样协同工作,因而这种认识的不确定性,很可能造成技术应用后果的不确定性,增加风险的产生[12]。另一方面,基因编辑技术的这种应用方面的无限潜力,可能与传统的伦理规范的滞后性相冲突,带来更为复杂的伦理风险。例如应用于生殖细胞的编辑技术,就引发许多相关的伦理争议。因此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风险。
(二)整个技术应用系统的因果性影响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与社会和自然系统因果相关。技术一旦应用于社会,进入其它领域,就要与其它领域的结构要素相整合,构建出风险的因果相关性。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已经与各个领域的构成要素相结合,这种结构性关联,已经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影响[13]。查朋特曾在访谈中提到,商业推广之前研究成果及资金注入等因素,以及技术在公众对于转基因的害怕,都与技术应用风险因果相关[12]。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以人的驾驶存在为前提,因而离不开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者和使用者这两个主体,主体的目的行为和价值观念将影响技术的发展。如果主体背弃了以科学技术造福绝大多数人的正确价值观,那么在经济上,有人为牟取暴利而利用未发展成熟的基因编辑技术,用于基因治疗或者人类健康方面,这将是对患者很大的伤害。如果开发对社会造成直接危害的基因编辑产品,会对社会系统引发各方面的风险。例如经过基因编辑的植物、动物不经过一定的批准进入市场,可能带来许多未知风险。如果主体不以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最终选择了错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如一部分人,特别是对社会负有一定责任的领导者、管理者,开发和运用基因编辑技术缺乏系统观点、长远观点,只顾自身方便,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视界狭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只会对整个社会系统构成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这种作用于微观世界的技术,其后果更难以预估,人类所承受的风险将更大[14]。
三、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控制
(一)技术自身发展的管控
虽然目前基因编辑技术以其方便、快捷和便宜的特点被生物界广泛应用,但是其仍然有自身的缺陷。风险与利益是对立统一的,二者之间的矛盾符合技术应用发展的规律,推动着技术趋于完善。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在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风险管控的理念还要进一步与科学理论知识整合,加速技术的发明和创造,为风险管控不断地开辟出新的天地。风险管控与技术发明和创造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消除或减少风险的良性互动机制。这种否定之否定的风险管控过程,对于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研究而降低[15]。例如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所做的研究,可以阻止基因编辑中那些潜在危险的“脱靶”影响。传统的风险管控无法做到对新型风险的管控,而新的技术发明与创造为风险的降低提供新的途径。
(二)价值抉择排除风险因素
技术风险反映了技术超越自身领域而呈现出来的性质。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在不同层面的主体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利益追求,而且相关因素间具有着一定的因果影响。应该认识到生物发育过程中,遗传因子与环境在发育过程中交互作用,不能对基因优良过度追逐,使影响发育的二种要素的价值失衡[16]。例如对于逆转肥胖的基因编辑,肥胖很大程度是缺乏锻炼的结果,如果只是通过基因的改变去控制肥胖,而不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那么即使对肥胖基因进行改变,可能使人们不去锻炼,最终产生更多的肥胖症患者。从价值角度衡量,此种基因编辑的应用在增加另一种风险,即使我们可以做到,似乎也不应该做。对于宠物小猪的基因编辑,并不能够解决人与动物相处的问题,而且可能会使小猪产生一些遗传病。属于“生命主体”的动物均拥有相同的“内在价值”,宠物作为人类的陪伴,应拥有生存以及不受伤害的权利。基于动物伦理的价值抉择,我们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17]。
(三)责任伦理促进风险的管控
责任伦理渊源于主体对自身责任的理性认识,传统的建立在权威和信念基础上的道义性的伦理,更加看重人内心自律与外在法律他律的结合。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自律性、关护性、整体性的全新的责任形态,将责任贯穿于事情的始末以及行为的决策、选择、执行等诸多环节之中[18]。其中包含国家团体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的主体。因而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责任,从科学研究者自身以及团体都应该具有责任意识,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复杂性,最终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人类共同承担,而且几乎无法找到责任主体,对于技术应该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将技术应用于各个方面,尽量降低风险的危害。尤其是现在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增加了基因编辑技术风险来源,扩大了风险的影响范围。因而更加要求基因编辑技术的相关参与者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对自身的责任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考虑到人类的未来发展,将自然环境和人类未来生存纳入考量和决策的范围。这是对自然环境的负责,也是对人类后代的关爱。企业作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主体,对于此项技术的商业化发展,以及产品进入社会生活中的过程,应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管理,负起相应的责任。政府作为技术决策主体,在广度和深度上对于风险的管控具有更大的责任,而增强此技术主体的责任伦理,促进权力的良好运用,是一个有利于防范技术风险的举措[19]。
(四)国家法律规约与政策管控
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项先进技术,应用速度急剧加快,而基因编辑技术的民主化运用,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非意愿的结果。科学技术可以按照自身规律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应用却与整个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相耦合,必然带来经济利益,应用中就会有利益冲突,导致应用方向的偏颇,因而相应的法律规约与政策为科学技术的滥用建立了屏障。国家管理层对于某一项重要的应用,应该慎重应对。首先,应该组织相关的科学家进行讨论,对于难以控制风险的应用予以搁置,有一定风险的应用进行讨论,缩小应用范围,制定相关规约将风险尽量降到最小。其次,组织社会各阶层对以上结论进行讨论总结,如同“罗尔斯之幕”一样,反映出不同阶层的利益追求,最终形成最大多数的利益。最后,成立研究委员会,通过以上的辩证分析,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约与政策[21]。例如基因编辑动植物相关条例等,有效约束基因编辑技术的滥用,减少由于滥用技术而产生的风险。总之,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推广使用(尤其是临床应用),目前存在很大的争议,各国的态度不明,是否应该禁止,或是法律规约如何有效管控,对目前的人类而言尚是未决的疑难,我们仍需继续谨慎探索。
[1]冯玉杰.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81.
[2]刘蓓,尉玮,王丽华.基因编辑新技术研究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3(4):262-269.
[3]黄妤,王世春.CRISPR/Cas: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J].生命的化学,2015,35(1):113-118.
[4]谢科,饶力群,李红伟,等.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3(6):102-103.
[5]周学纯.CRISRP/Cas9技术前沿进展[J].科学中国人,2016(6):16-17.
[6]季海艳,朱焕章.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生命科学,2015(1):71-82.
[7]基因编辑技术的最新应用[EB/OL].http://www.home-research-index-rid-62326.shtml.
[8]CRISPR, the disruptor[EB/OL].http://www.nature.com/news/crispr-the-disruptor-1.17673
[9]庞西院.“跨学科视野下的‘基因编辑技术’学术研讨会”综述[EB/OL].http://www.chinasdn.org.cn/n1249550/n1249731/17002111.html
[10]Jane Gitschier.The Ethics of Our Inquiry:An Interview with Hank Greely[J].PLoS Genetics,2014,10(11):1-4.
[11]易显飞.技术现象学、经验转向与技术文化:伊德的技术哲学评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82-85.
[12]张薇薇,编译.基因编辑技术:一场正在进行的革命——伊曼纽尔·查朋特访谈录[J].世界科学,2015(9):13-15.
[13]韩小谦.技术发展的必然性与社会控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340.
[14]王续琨,常东旭.科学技术社会后果辨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22-326.
[15]欧庭高,何发钦.论风险控制与现代技术风险[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5.
[16]郭贵春,殷杰,主编.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生物学哲学)[M].赵斌,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48-449.
[17]何诚.实验动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286.
[18]李志平.地方政府责任伦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31.
[19]王其和.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58.
[20][美]杰罗姆C.格伦,[美]西奥多J.戈登.2003年未来展望[M]. 王如松,闵庆文,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54-60.
Risk of and Control on Gene-editing Technique Applications from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LIUFang,CHENHao-kai
(SchoolofMarxism,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Changsha,Hunan410114,China)
The democratic application of gene-editing tequnique may bring a lot of risks with even more complex and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isks of this technique from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mainly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uman knowledge and its limits, and risks from the causal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entire system and the technique. It analyzes the way how to control ris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ique itself, responsibility ethics, value selection and the relevant legal stipulation and policy constraints, which aim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s of gene-editing techniqu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harmony.
gene-editing technique; application risk; risk control
2016-08-13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4YBA037)作者简介:刘 芳(1988—),女,山西朔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命科技与社会研究;陈浩凯(1965—),男,湖南新宁人,教授,主要从事科技政策与创业管理研究。
第31卷第5期2016年9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SOCIALSCIENCE)Vol.31No.5Sept.2016
N031
A
1672-934X(2016)05-0039-05
10.16573/j.cnki.1672-934x.2016.0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