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医经典名方临床防治病毒性疾病现状※

2016-03-23葛阳刚李文太王逸舒李亚平李蕊苏磊张沁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方剂中医药大学抗病毒

葛阳刚 李文太 王逸舒 李亚平 李蕊 苏磊 张沁园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专业2012级,济南250013;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学七年制2012级,济南250013;3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济南250013)

浅谈中医经典名方临床防治病毒性疾病现状※

葛阳刚1李文太1王逸舒1李亚平1李蕊2苏磊1张沁园3*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专业2012级,济南250013;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学七年制2012级,济南250013;3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济南250013)

目前,中医抗病毒药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中医药对病毒具有多重作用,很少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较小,价格低廉,部分药物还兼有解热、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优势。本研究拟通过对近20年公开发表的经典名方防治病毒性疾病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及分析,并结合中医名家在古代治疗热病中的经典名方,对中医经典名方治疗病毒性疾病疗效做出较完整的评价,从而锁定具有价值的临床经验。

古方;抗病毒;中医药疗法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是比细菌更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据现代临床统计,病毒所导致的疾病在所有感染性疾病中所占的比例高达75%以上,因此,抗病毒治疗异常重要。然而,病毒对大多数抗生素等西药并不敏感,而且西药费用昂贵,服用后不良反应也较大。中药则可以对病毒具有多重作用,很少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较小,价格低廉,部分药物还兼有解热、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优势。在诸多中国古代经典名方中,研究人员已验证出不少可以防治病毒的方剂,我们经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搜集,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以清华同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

KI)1985—2015年所发表的相关论文和超星数字图书馆录入的1985—2015年所出版的电子图书为基础,以“中医方剂抗病毒”为检索词汇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遴选,共筛选纳入研究处方52首,相关论文121篇,书籍14本。

1.2 纳入标准(1)原始文献中的方剂必须是中国古代经典方剂(2)研究对象必须是与病毒相关,文献中明确提到病毒性疾病,并对病毒性疾病的诊治有明确说明,可为体外实验,也可为动物实验,实验组的对症处理和对照组均相同,还可为临床研究。(3)原始文献必须包含全文。(4)原始文献中经典方剂及其加减方或以其为主的治疗、剂型、用法不限定。

1.3 排除标准(1)综述型文献。(2)重复发表的文献。(3)内容重复、前后表述不清楚者。(4)实验类无对照组的。

1.4 统计方法对文献进行整理,以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每一篇文献为一条记录。收录每条文献所研究方剂的单位药药名、方剂来源、所治疗病毒性疾病种类及其所作用的病毒种类、作用机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病毒性疾病方剂情况

2.1.1 方剂的种类和溯源见表1。

表1 方剂来源(%)

目前,各文献所研究的方剂主要来自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取自于东汉末年张仲景所撰的《伤寒杂病论》,其被誉为“方书之祖”,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上对后世医学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2.1.2 方剂用药分析所有方剂共出现69味药,出现频率高于2%的药物(如图1)共16味,频率最高的药物为甘草。《神农本草经》载“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强筋骨,长肌肉,倍力。久服轻身延年。”而且甘草有调和百药之功,故有“国老”之美誉。

药物种类(如图2)按出现频率排列前三位的是清热药、补虚药和解表药。病毒感染性疾病大多以发热为主症而且热象偏重,还会出现伤阴耗气动血终致损阳这些特性。《中藏经》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

而且病毒属外邪,病毒性感染疾病的病程初期多在表,当解表,以汗发之。

图1 药物出现频率

图2 药物种类

2.1.3 防治病毒性疾病的机理见表2。

表2 防治机理(%)

方剂抗病毒方式种类多样,单个方剂也可以有多种抗病毒方式。方剂抗病毒的方式可分为直接抗病毒和间接抗病毒两种方式。抑制病毒增殖、直接杀伤病毒、干预病毒吸附属直接抗病毒方式,而提高机体免疫,保护宿主细胞属间接抗病毒方式。现已明的方剂抗病毒主要方式以抑制病毒增殖为最多。但机理不明的方剂也占了不小的一部分。

2.2 所防治的病毒性疾病情况

2.2.1 疾病的种类所筛选方剂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但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病毒感染性皮肤疾病和病毒所致的免疫系统疾病也是研究的常见病种。

2.2.2 代表疾病的分析呼吸系统:病毒感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以流行性感冒为其主要代表。现代医学认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具有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的特点。流感属于祖国医学的“四时感冒”“时行感冒”或“瘟疫”范畴,主要是感受疫毒病邪所致。多发生于气候突变、寒暖失常之时。流感是由疫毒之邪侵袭为病因,热郁气滞为其基本病理变化为特点。升降散是清代名医杨粟山所创,为治温之首方,对于解除所有因郁热或郁火所致的病证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针对流感多为热伏气分之病机,升降散正适合治疗本病。而现代医学实验证明,升降散能有效地抑制流感病毒在细胞内复制从而起到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流感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因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较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大青龙汤方出自《伤寒论》,为发汗峻剂,主治太阳伤寒,表寒里热,表里俱实证,症见脉浮紧、无汗、身热、咳嗽、咽痛、烦躁等。现在亦可用于时疫。细胞水平研究表明,大青龙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对病毒的抑制率增加。“蒿芩清胆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由清代著名医家俞根初创制,现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多种外感热病,包括许多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不明原因的发热,尤其是病毒性感染效果显著。经长期科研研究,蒿芩清胆汤抑制甲型、乙型流感病毒作用较强,尤其对甲3型流感病毒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消化系统:在消化系统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上,抗肝炎病毒为主要的部分。而在肝炎病毒中,乙肝病毒无疑是最令人头疼的一种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迁延,复发率高,且与肝硬化、肝癌发病关系密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对此,寻找有抗乙肝病毒的经典方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柴胡汤作为和解少阳第一方,在临床中常用于乙肝的防治。乙肝的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有面目周身发黄,黄色鲜明,胁肋疼痛,腹胀恶心,饮食减少,倦怠无力,小便色黄,舌苔黄腻、脉濡。这与《伤寒论》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不谋而合。而且据现代相关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具有明显的诱生干扰素、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

轮状病毒(Rotavirus,RV):为婴幼儿秋冬季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其是借由粪口途径传染的。它会感染与小肠连结的肠黏膜细胞并且产生肠毒素,肠毒素会引起肠胃炎,导致严重的腹泻,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脱水而导致死亡。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多由A群轮状病毒引起。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甚至水样便,多伴有发热、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这与《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下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芩连汤主之。”所论述的有几分相似。经过大量实验,可知葛根芩连方有抗轮状病毒的作用,且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湿热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明显。

皮肤病: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中医上称之为蛇串疮,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以成人为主。中医认为,蛇串疮的发病系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皮肤而发,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而西医方面对带状疱疹的研究表示,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该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跟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在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方面,西医常常采取抗病毒治疗,而中医有其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伤寒论》更有其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如太阳伤寒者可用麻黄汤,少阳里实者可用大柴胡汤,少阴外感者可用麻黄细辛附子汤等,再配合针刺艾灸,有特殊效果,有别于一般的套方使用。

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性心肌疾病,是最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炎。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是遍及全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柯萨奇病毒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毒株之一,尤其是B组病毒所致的心肌病要比通常发现的多得多。临床观察发现,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之初,常有发热、咽痛、心悸、胸痛脘痞、恶心欲呕、舌红苔黄腻等湿热并重的症状,这与甘露消毒丹的主治症状相似。甘露消毒丹是清热解毒、祛湿化浊的代表方,临床实践证明,其对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甚佳。通过组织培养及比较的方法可知,甘露消毒丹有抑制柯萨奇病毒增殖作用,亦能提高自身细胞的免疫作用。

3 讨论

笔者认为,中医药在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其明显的特点优势,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这既符合中医现代化这个发展趋势和潮流,又有利于中医的在当下的发展需求。

但是,现阶段有关于抗病毒的中医药研究还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研究方向和适用范围也有所局限。大部分研究多为临床疗效的实验证明,而且缺少大量的数据作为依据的支撑。研究不乏为重复的,经常是不断验证前人的实验结果。所研究的方剂方向比较局限,种类比较单一,数量比较稀少。对其作用机制的探索以及阐述也是不甚清晰,往往不是以整体的眼光,因而导致研究结果多为其组成的单位药的功效叠加。因此,我们应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在整体观念的下,结合现代高精尖技术的诊查和治疗手段,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衷中参西,将中西医巧妙结合,为未来医学开拓新的道路,为病患谋福。

总而言之,中医药抗病毒相关研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笔者也希望中医药界的各位同仁能够充分发掘中医药这个传统宝库,为经典方剂的现代化应用开辟新的道路,也为中医药抗病毒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Discuss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 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assic Prescription in the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iral Diseases

GE Yanggang1,LI Wentai1,WANG Yishu1,LI Yaping1,LI Rui2,SU Lei1,ZHANG Qinyuan3*
1.Grade 2012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Speciality,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013,China; 2.Grade 2012 of Seven-year,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3,China; 3.Typhoid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013,China)

At present,antivirus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spread all over the domestic common viral infectious diseases,and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virus has multiple roles,produced very little resistance,had less adverse reactions,and the price was low.Part of the drug may also has antipyretic,and enhance immune function. This study intends to review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20 years of the publication of the public,combined with the classic prescription,made a complete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viral diseases,so as to lock the valuable clinical experience

ancient prescription;anti-virus;therapy of TCM

10.3969/j.issn.1672-2779.2016.05.019

1672-2779(2016)-05-0038-03

:张文娟本文校对:徐洪文

2016-01-05)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15-028);山东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项目立项资助(No:2015041);山东省高校中知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课题(No:XTCX2014A-02)

*通讯作者:zhangqinyuan1971@126.com

猜你喜欢

方剂中医药大学抗病毒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