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着记忆的河流寻根 走过沈从文笔下的悠悠河街

2016-03-23黄璐

文史博览 2016年2期
关键词:河街麻阳古街

文 | 本刊记者 黄璐



沿着记忆的河流寻根 走过沈从文笔下的悠悠河街

文 | 本刊记者 黄璐

“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常德城里街连街……”一边是河街,一边是乡愁——悠悠河街,激荡着时代的浪花

1922年,年轻的沈从文怀着美好的人生追求告别军旅,从湘西凤凰走出大山,启程进京求学。

走沅江水路途经常德,这是必经之路。

沈从文五次途经此地,每次都选择驻足三五天,最长的一次是半年。他曾激动不已地给妻子写信:“小河两岸全是如此美丽动人,我画得出它的轮廓,但声音、颜色、光,可永远无本领画出了。”

从古城常德的东门绵延至大西门,约两公里的河街是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的统称。一边是河街,一边是乡愁——悠悠河街,激荡着时代的浪花。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大码头”

在濒临沅江的河街上,沈从文处处留恋:“站在船头向岸边望去,几只小船行进,间或有人唱歌,简直是一幅美轮美奂的水乡图画!”

这条街唤发了他无尽的创作激情。古朴的麻阳街、热闹的小河街、浮华的大河街——在他笔下变得五彩斑斓、各具特色。他在散文《常德》中描述道:“这是一条长三五里的河街,有客栈,有花纱行、有油行、有卖船上铁锚铁链的大铺子,有税局,有各种会馆与行庄……几乎都与水手有着直接关系。”

如沈从文所说,这条河街的商业文化,正是一种由船户和水手支撑的水文化。

沿水而生。

1906年,常德开辟为“寄货港”,允许外商进入,标志着常德河街列入湖南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商埠。国民政府建立后,民国20年(1931年)自办航政,将海关收归财政部管辖,民营商轮业与拖驳业显著发展。

因水而兴。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水上交通运输车水马龙、街上生意买卖热火朝天”,沿河街商贸业快速发展,沈从文誉为“湘西大码头”。

大河街商贾云集,本地的粮、棉、鱼、茶,川渝滇黔的桐油、木材、土产,湘东和长江南北的百货、国外的洋货……都在这里交易、集散。小河街商铺林立,做生意的邵阳人、湘乡人、衡阳人各处,街上的酒楼、客栈、茶馆众多,常年熙熙攘攘。

长不过三里、宽不过四尺的麻阳街上,独具特色的吊脚楼倒映在江面上,沿岸上下灯火通明,蔚为壮观。

河与岸,流光溢彩见证人生的沉沉浮浮。沈从文写道:“我到这街上来来去去,看这些人如何生活,如何快乐又如何忧愁,我也就仿佛同样得到了一点生活意义。”

一边是河街,一边是乡愁

常德市政协委员徐芳明从小在河街后的苏子巷长大。儿时的记忆中,钓鱼、捉螃蟹、坐船,童年的乐趣全部在河街。

当陆路交通愈加发达,码头文化逐渐没落,“湘西大码头”开始退隐到历史大幕深处。曾经繁荣的常德河街在抗战时期被摧毁大半,后又因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防洪大堤而消失于人们视野。

河街沉没了。河上的船渐渐驶远,道上的人渐渐散开,但记忆总是舶在街上那份乡愁里。

“一个城市必须有自己的根。常德曾是湘西北的咽喉、门户,有着自己独特的沅江文化。沿河街两岸曾是古常德最为繁华的地区,这里集中展示了常德的文化和城市特色。”

于是,有了复制河街的理念。“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去还原历史和城市特有的文化,让人们看见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2014年1月,徐芳明提交了《关于复原清末民初常德沿河古街场景,打造文化旅游亮点的提案》,并在当年的政协全会上做大会发言,这个声音唤起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记忆。

常德市委书记王群动情地说:“复制河街,要让乡愁有一方寄托。”

常德市政协组成专家团队,有政协委员、有常德文理学院的教授、有文史方面的专家,通过查阅史料,走访老居民,寻找三条古街的原始资料,为河街重建工程提供参考。

“我们走访了上百位老人,也走访了湘西北区域的其他城市的档案馆、资料馆,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与这里有记忆的人,包括在美国的洋教士后代、在台湾的老教授……向他们收集资料。”常德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皮立华说。

“常德城里街连街”

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每一位老人都眼泛泪花。“那是有情结在里面啊!”徐芳明感动地说。

修复工作必须“修旧于旧”。专家团队通过老人口述、档案馆的文史资料,以及各种老照片,最大限度地复原出三条古街的原始风貌。

漂洋过海从太平洋彼岸寄来了一封信。常德政协文史委联系到现居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九十多岁老人——中文名巴玉华。

巴玉华的父母是传教士,民国时期在常德生活了42年,创办了现代医院,带来了科技和文化。她寄来早年的史料和照片,并动情地回忆当年:“水上来往的船只和木筏,沅江边繁忙的码头,大河街的喧闹,麻阳街的吊脚楼,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我们这一家族仍在常德生活的那段时光。”

在大河街下南门的美孚洋油公司旧址

常德政协文史委也联系到在台湾大学的历史学家吴相湘。他在常德河街出生、成长,并在那条街上领略了“五代同堂”的趣味和快乐,他寄来了撰写的有关河街儿时的回忆史料。

每一位有着河街记忆的老人,在知晓河街将重建时,都万分感慨,并提供自己所有的相关资料。通过各种渠道,为修复河街共征集了370多份文稿,230多帧图片,40多份口述资料。

“一则政协提案直接促成了常德‘三街’重建工作的启动”,常德市委书记王群曾直接“点赞”市政协在此项目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2015年1月20日,总长度约1.43公里的常德河街正式开工。以上世纪40年代的麻阳街、小河街和大河街为原型,打造集旅游、商业、文化、历史于一身的常德古街,将承载着无数常德人乡愁记忆,于2016年10月1日重新回到民众视野和生活中。

“沈从文大师称为‘湘西大码头’的常德,河街是她鲜明的符号”。常德市政协主席李爱国着笔写道:“若要重新审视常德古城,寻找她的根,我们必须沿着记忆的河流上溯。”

悠扬的常德丝弦在唱词里一遍遍唱着:“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常德城里街连街……”

猜你喜欢

河街麻阳古街
西津渡古街忆旧
古街新韵
基于空间句法的商业街空间形态研究
——以常德市“德国小镇”和大小河街为例
老街嬗变
夜游大小河街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麻阳: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夜游河街
“5W模式”理念下麻阳花灯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麻阳现代民间绘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