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推进反腐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2016-03-21于维力叶子鹏
于维力 叶子鹏
摘 要:近期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完美落幕,习主席亲自出席并发表重要演讲,传递出网络强国建设的最强音。互联网时代的党建工作正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多元环境中不断探索深化的过程。本文将从互联网与反腐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在总结“互联网+反腐”成效的基础上,反思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未来反腐工作的新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反腐败工作;存在问题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完美落幕,迫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思考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与挑战。在当今这样一个扁平化、多向度的信息高度聚合分散的网络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抓住机遇,利用好互联网这一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保持自身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关键举措,将互联网与反腐败工作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总结现阶段网络反腐的成绩与问题,更好的思考未来利用网络进行反腐的方向事关全局。
1 网络反腐的内涵及其现状
网络反腐是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而产生的,现代科技与治国理政相结合的良好示范。“网上围观管改变中国,网络舆论倒逼改革”,这样的流行语表达了网友的时代心声,也彰显出了网络反腐的存在价值与积极效能。广泛的讲,网络反腐是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空间对行政行为与执政行为的监督及其权力约束,从而达到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现代化途径,它有效整合了网络、民意、执政能力三方面的内容,既吸纳民意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社会民主环境,监督并约束执政、施政行为。又能够架起执政者与施政者之间全新的对话方式与理想平台,促进与时俱进的提升执政能力,尽可能保证权力在阳光下发挥作用。
近几年,微博、微信等便捷的网络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为我们党的网络反腐工作提供了便捷的途径,登录微博或打开论坛,各类举报信息、爆料内容纷繁复杂,查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比比皆是,全社会“不敢腐”的良好政治社会生态正在构建。总体而言,我国网民已经具备利用网络表达民意、倾诉不满的能力,但是在善用、巧用互联网上依然存在很多瑕疵和不足,需要更加权威规范的引导。
2 现阶段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网络反腐发展态势整体良好,但也存在很多制度性和技术性的不足之处,可以加以改进和利用的空间很大。其显性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当前网络反腐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与支持体系。
目前,存在于网络上的检举、监督缺乏明确而系统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样必然导致缺乏相应的运作程序、工作流程、反馈机制,会使各项工作开展的难度和成本巨大。与此同时,对于揭发人、检举人的安全并无相关的法律保护机制,举报人遭遇打击报复、被举报人被诬告的事情将频发。
(二)网络反腐过程中缺乏健全的程序机制。
目前,网民对于热点问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非常高,善于利用网络提出问题、监督权力,但是我们尚缺健全的受理解决机制,对于过激言论缺乏正确引导和精确核查落实的路径指引。例如,对于一旦网上出现的反面言论难以控制,就会采取删帖、封号的办法加以处理,对于网民反映的问题不能从深层次分析解决。
(三)网络反腐存在真实性、机密性难以保障的棘手问题。
网络空间存在虚拟性、匿名性、流动性等特征,一方面会使信息的真实性受限,增加调查取证的难度。例如,不法之徒会利用网络夸大、捏造、随意捏造不实信息,甚至基于利益诬告官员,使网络信息既冗杂又难辨真假,调查取证成本高。另一方面,泛滥的“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繁多的网络信息会泄露反腐机密,打草惊蛇。
3 未来网络反腐走向的对策分析
针对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完善:
(一)加强网络监督立法,营造健康的宏观网络环境。
舆论监督是公民权利,应受法律保护。我国的网络监督目前还属于新生事物,应尽快明确网络监督合法性问题,制定和出臺约束性法律法规,使其转入法制轨道。具体来讲,一是以法律形式对责任追究、权利边界等本质性问题作出进一步的细化和界定。二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以法律法规来约束滥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压制打击报复网络监督的不法行为,保障公民在网络监督中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网络反腐制度化探索,建立权责明确、系统常态的反腐规则制度体系。
一方面,要及时出台一系列网络反腐的规章制度,明确网络职责要求和网络反腐的工作流程,使网络监督真正成为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渠道。同时也要不断推进网络反腐常态化,强化对网络监督工作的领导,分清责任,紧抓不懈;要坚持把体制内监督和体制外监督紧密结合、传统监督与网络监督相促进、8小时内监督与8小时外监督相辅助,提升我们的网络监督水平。
(三)完善信息收集、处理、反馈机制。
针对网络中存在的虚假信息和不实报道,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筛查、甄别、启动调查和立案的制度程序,鉴别和认定信息,及时抑制虚假信息传播。另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督信息快速处理机制,迅速归纳汇总、查处回应,对网上造谣、污蔑、攻击性言论进行批驳和澄清,引导舆论向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眉.网络传播中的名誉侵权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7:67-69.
[2].黄木.论网络反腐及其发力途径.[J].经济师.2008,11:25.
[3].缭建.论网民反腐与反腐倡廉建设.[J].世纪桥.2009,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