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直接投资对资本流入国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

2016-03-21时巍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收入分配

时巍

摘 要:自我国1978年进行经济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在华的不断增多和其相应的经济影响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但其中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则关注较少。本文先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上论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于被投资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然后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以及中国的数据对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实证分析,得到一些结论:在现期,外国直接投资使得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不成熟的阶段。最后针对中国目前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收入分配;经济调整

1 引言和文献回顾

外国直接投资在资本流入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评价和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资本流入国经济的影响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相关文献层出不穷,但其中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对于资本流入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的相关研究和文献却较少。

现在众多研究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来阐述外国直接投资对资本流入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技术倾向性是讨论外国直接投资对资本流入国收入分配影响效应的主要方面,在此范畴的观点主要考察其对不同产业的工资收入分配的作用。Rubinson(1976)、Feenstra & Hanson(1997)、Li & Xu(2003)等人采用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数据进行了很多计量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外国直接投资将提高资本流入国技术密集产业的工人工资收入,也使得熟练工人工资收入上升,但却使得技术密集度较低产业和非熟练工人的工资收入下降,这使得收入分配恶化。Zhu和Trefler(2005)受到Feenstra等人研究成果的启发,以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实施“赶超”战略为依据,建立了一个包括外国直接投资的“赶超”模型:作为主要外国直接投资对象资本流入国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赶超”,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带来技术,使得单位产品的成本比发达国家降低的更多,这样将出口更多的技术密集产品,使得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相对工资水平上升,拉大了收入差距,使得收入分配恶化。另一方面是着重讨论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资本效应,着重描述外国直接投资在宏观上对资本流入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在这方面,比较知名的研究是Guariglia(2006)利用中国的宏观数据进行的计量分析表明外国直接投资显著地扩大了资本流入国收入差距。

2 外国直接投资影响收入分配的机理

(一)外国直接投资影响收入分配的微观机理

1.通过边际收益产品和技术外溢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相较于国内企业,有着更好的生产技术、更高的生产效率和商品边际收益,从而有可能并愿意支付员工更高的劳动报酬。跨国公司可以更加有效地将人力和资本结合起来,通过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幅提升产出,在成本接近的情况下带来相对更丰厚的利润,从而有可能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员工和本土企业员工的工资差距。

通过边际收益产品,外国直接投资影响收入分配的过程并不是单向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会对其边际收益产品效应提供一定的缓冲。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与关联的本土企业往往在管理和生产技术上进行合作,只要这种合作存在,就会逐步产生技术外溢;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工人乃至其所生產产品的流动,本土企业通过吸收这些人员流动,并对产品技术进行学习,其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便有可能得到提升,当期生产效率接近外商投资企业时,便可以支付与外商投资企业接近或者一致的工资。

2.通过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外国直接投资在资本流入国可以提供更高的劳动要素报酬,以此,外国直接投资便可以对高素质劳动力产生“垄断性”选择。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使用高素质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反而又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更高的劳动要素报酬提供的支持。然而,这从长期来看也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一开始高素质劳动力(包括脑力劳动者及管理人员)向报酬水平较高的外商投资企业流动,本土企业高素质员工缺失。但随着资本流入国本土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改进,高素质员工便有可能“回流”,获得与其在外商投资企业一致甚至更高的报酬,通过这种流动,在长期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会在后期趋于缓和。

3.通过垄断利润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理论上,要素边际收益产品决定了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而在具体的经济运行中,是企业的利润在要素间的分配最终决定了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外商投资企业往往依靠其在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上的较大优势,成为其所在行业的垄断厂商,获得高于普通厂商的利润,这些利润又往往高于各类要素的边际收益,多出来的附加利润大多会成为资本的回报,但肯定也会增加对于劳动要素报酬的利润分配。外国直接投资相对于本土资本来说,由于其附加的其他属性,具有更高的“稀缺性”,在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上具有垄断优势,要素垄断最终通过生产和销售活动形成市场垄断,产生垄断价格,获得超额利润,外商投资企业的员工可以获得高于本土企业员工的报酬,最终使得劳动要素报酬收入分配的不均衡。

(二)外国直接投资影响收入分配的宏观机制

1.通过投资路径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宏观层面上简化来讲,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决定了一国国民收入,其中,投资对国民收入的总体提升显而易见。收入总量的提升为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量化基础,而这便需要投资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外国直接投资比本土资本更具有比较优势,通过乘数效应可以大幅度改善资本流入国国民收入的总量。初期资本流入国往往在劳动力上具有比较优势,外国直接投资流向这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提升该产业的收入,便有可能使各产业间收入差距变大。但随着资本流入国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外国直接投资则会逐渐流向资本密集产业,从而缩小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最终则有很大可能提高各个产业的收入。

2.通过贸易路径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特定要素模型认为,对外贸易将会促进本国丰裕要素所生产产品的出口,进一步相对提高该部门劳动要素报酬。具有更高资本比较优势的外国直接投资同资本流入国本土比较优势要素相互结合,在乘数效应下,产生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具有区域性、全球性的分销和经销体系,充分减少进出口操作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利润,并使得该部门劳动者报酬得到提升。贸易路径传导作用和投资路径传导作用的相互加强,将使得外国直接投资集中的产业部门和区域的劳动要素报酬高于本土其他产业部门和区域。

3.通过就业路径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外国直接投资通过就业路径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将出现更为复杂的情况。外国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使得外国直接投资集中的地区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从而吸引其他区域劳动要素流入到这一区域,劳动要素供给增加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由外国直接投资造成的资本流入国区域间收入差距。在中国和东南亚等地区,农村劳动力由于沿海城市外商投资企业较高劳动报酬的吸引流入这些区域,并努力在外商投资企业中获得工作,获取相对于原先较高的收入,最终在宏观层面上体现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从长期观察来看,外国直接投资进入初期会造成明显的收入分配恶化,后期随着劳动要素区域间流动,收入分配恶化的情况得到缓解。

3 实证分析

本部分将利用中国1983年到2012年的数据进行一个较简单的计量分析,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检验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而之所以没能采用更接近年份的数据,是由于就目前资料来看,代表收入分配不均衡的基尼系数较为缺失,近年份的基尼系数难以获得。当然,受限于样本数量和研究时间,此处未能给出具体模型,只是通过这种检验方法大概地考察两者间的因果关系。

(一)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对于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测度,我们使用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83年到201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额。对于收入分配的衡量,在综合了一些文献以及国家统计局近年来公布的十年测算数据,我们得到了1983年到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当然不同学者计算的方法有差别,但这里选取了计算方法比较类似的文献中的数据,以减轻这方面的干扰。1983年到2012年这两个指标的数据如表1和图1: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这里用F代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用G代表基尼系数,LF和LG分别代表它们的科学对数,DLF和DLG分别代表两个变量对数的一阶差分。使用ADF单位根检验法进行检验,各个变量、各个变量的对数和对数的一阶差分的ADF检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2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来看,两个变量对数经过一阶差分后在5%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即一阶差分后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序列,另外G经过一阶差分后5%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序列,这样就可以判断出这些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它们之间存在协同积分的关系,这样便有了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前提条件。

在滞后期为1期的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到,在95%的置信水平下,LF是G和LG的格兰杰成因。这个结果说明了外国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近30年来收入分配恶化的原因之一,也验证了之前大部分学者研究得出的结果:在非长期情况下,外国直接投资会加大资本流入国的收入差距,使得资本流入国收入分配恶化。

4 总结与政策建议

外国直接投资(FDI)长期以来被视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全面的检验,其中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的一个方面就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收入分配效应。

本文首先參考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外国直接投资影响收入分配的路径和机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阐述,得出基本结论(也是大部分学者得出的结论):在初期和中期,外国直接投资恶化资本流入国收入分配,也就是说外国直接投资会加重收入分配不均衡,但是从长期来看外国直接投资会改善一国之收入分配,并提高收入总量,正如Kuznetz曲线当中所体现。

文章还利用了1983年到2012年间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实证分析,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外国直接投资和收入分配间存在着较明显的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恶化了近30年中国的收入分配情况,或者说外国直接投资是中国近30年收入分配恶化的原因之一。这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我国现在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上还是处于比较靠前的阶段,至少我们还是处在利用自身人力资本相对优势与国外资本和技术相结合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考虑利用外资的效率,做出相应的调整,避免陷入对外资和技术引入的过度依赖。为更好地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消除外国直接投资对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在缺乏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部门和区域建立更好的条件。一方面是硬件上的建设,例如企业入驻需要的各种配套基础设施、能源供给等等。另一方面是政策上的支持,通过在税收、监管等方面的便利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第二,保证劳动要素流动的自由性。对于区域间劳动要素的流动,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首先保证不设立障碍,与此同时为劳动要素的流动提供相关便利,主动去解决和避免劳动要素流动可能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引导劳动要素向那些有外国直接投资的先进产业流动,减少流动成本,尽量避免产业结构调整时带来的摩擦性失业。

第三,多方面提高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外商投资企业由于其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往往能够相对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扩展市场,形成更多利润,为较高的劳动要素报酬提供了条件,有可能造成收入分配恶化,所以,要从管理人员素质、研发技术等多方面提高本土企业,这样才能在充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时,最大程度地避免其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 沈桂龙.FDI影响收入分配的微观机理与宏观传导机制[J].学习与探索,2012,205(8):82-85.

[2] 詹宇波,刘荣华.FDI与中国收入不平等:来自1987~2006中国省际面板的证据[J].浙江社会科学,2010,(2):30-39.

[3] 张彧泽,刘丽,谭学文.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与基尼系数的联动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3,(5):41-42.

[4] 王琪.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分析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12-14.

猜你喜欢

收入分配
调节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有效性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收入分配对策研究
就业、收入分配、住房保障问题思考
调节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政策建议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收入分配问题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收入分配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